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儿5个月前,自我意识未形成。性格的形成有遗传影响,但主要依靠生活环境和教育。很多家长把幼儿“黏人”视为缺点,学前专家特别指出,幼儿“黏人”不仅不是坏习惯,宝宝适当地黏人还有利于将来的沟通和交流。很多父母还引以为豪,认为自己生了个不会“黏人”、大大方方的好宝宝。殊不知,家庭才是最能够给每个孩子温暖和勇气的地方,而提供这些力量的就是婴幼儿和母亲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

一、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一)幼儿意志的发展过程及培养方法

意志,是通过自觉克服困难来完成某种期望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有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另一类是消极的意志品质,包括任性、依赖性、顽固性和冲动性等。

意志出现较晚。随着言语的发展,行动开始具备目的性,小儿懂得要靠自己来达到某种目标,说明他逐步有了意志。3岁左右经常说“不”“我要”“我就要”等,也是意志发展的表现。年龄越小,积极性意志越弱,消极性意志往往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实施,小儿逐步学会服从别人,或按照自己的目标去行事,减少了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影响,积极的和消极的意志间将逐步出现此长彼消的过程。

意志的形成和发展,有助小儿在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方面取得进步。同时意志和情绪、性格、动机、兴趣等共同组成所谓的非智力性因素,是促进创造性的有利因素。正如居里夫人所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任何创造性劳动和发明,都不可能一举成功,要经得住失败的考验,还要抵御各种社会舆论和压力。因此就发展小儿创造能力而言,意志往往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

意志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有以下几种途径。

1.自幼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经常叫嚷“妈妈,来帮我”“老师,我不会”的孩子,要努力培养其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2.在成人指导下,进行各种需克服障碍才能完成的游戏。

3.培养意志的目标要稳定,不轻易变动。

4.通过集体游戏,训练自制能力,克服冲动性。

5.培养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属于个性的范畴。所谓个性,指个体的倾向性心理特征。其中的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调节。自我意识不是天生的,它受社会生活制约,在后天学习中形成。

小儿5个月前,自我意识未形成。他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所以吃手、吃脚,把自己的手脚当成和别的东西一样来玩。此后,小儿开始认识到手和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说明自我意识出现。1岁后双手不停地玩各种物品,用手将它们到处移动。这是因为他逐渐把自己和别人、别的东西分开;认识到球可以由自己踢,苹果可以由自己一口一口吃掉,枕头可以被自己从床上扔到地下,因此自己是有力量的。随着言语发展,小儿知道自己的名字,能用“明明(自己)吃饭”的方式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别开。2—3岁后,小儿逐步学会使用代词“我”“你”“他”,自我意识发展真正进入实质阶段。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只有具备明确的个性倾向,其他个性品质如需要、动机、理想世界观等才逐步形成。自我意识通常要到青春期发育完成后才真正建立。

(三)幼儿性格的发展过程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人在对客观事物表明态度时采用的行动方式。性格的形成有遗传影响,但主要依靠生活环境和教育。性格的发展有以下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形成,但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强大的外来影响下,某些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人的性格非常复杂,由许多特征综合反映,如:对现实的态度,即对人对己、对工作、对团体的态度;意志方面,如道德规范、行为控制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等;在情绪方面,如不同情绪体验、控制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性格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之分,前者如机灵、大胆、独立、善协作、善思考;后者如任性、顽固、被动、投机取巧等。各种性格特征可在一个人身上混合存在,形成几种主体特征。

根据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论,性格是在人的内动力和外环境产生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阶段性:婴儿期(信赖—不信赖),所有生理需要都依赖成人,如果与成人无依恋关系,将产生不安全感和情绪问题;幼儿期(自主—怀疑),开始有自理能力,学会言语,产生自主性,但仍需依赖成人,故依赖性和违拗性行为交替出现;学龄前期(主动—内疚),自理能力提高,有主动行为,但经常因失败而产生失望和内疚;学龄期(满足—自卑),因学习能力提高和某些行为得到认可而满足,又因经常失败而产生自卑;青春期(自我评价—自我意识混乱),发育接近成人,认知能力提高。如果对自己的体格、智能、情绪等感到满足,行为得到社会认可,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自我评价即基本确立。但青春期心理发展似暴风骤雨,如果因为性发育的困惑得不到正确疏泄,或在感情、伙伴关系、职业选择、价值观上处理不当,可发生自我意识混乱,使潜在的消极性格特征浮升为主体特征。

小儿没有社会经验,集体观和自我意识未形成。但是家庭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的育儿态度等,都给性格的形成打下深深烙印。因此,婴幼儿期是性格的形成时期,又是奠定性格特征的关键阶段。父母的养育态度对小儿的性格形成有重要影响。养育态度较民主的,小儿易形成大胆、机敏、善交往、独立性强、善思考的性格,但也容易任性和骄傲;养育态度放任自流的,小儿易养成机敏、大胆的性格,但也容易产生任性、骄傲、依赖性强、情绪不稳等不良性格;家长过于保护的,小儿性格中依赖、被动、缺乏独立性、缺乏自信、胆小的成分较多;家长过于苛刻严厉的,小儿易养成倔强、顽固、冷酷、缺乏自尊心等性格;父母双方养育态度不一致的,小儿性格中警惕性高、投机取巧、易说谎、两面讨好等成分较多;家长完全居于支配地位的,小儿容易养成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不善思考的性格,但也可能倔强、违拗。所以,父母要学习科学育儿方式,注意从小对孩子主动性、独立性的培养,并在开始需要辨认是非时给予良好的道德教育,既要善于发现孩子积极的性格特征,又要注意小儿性格发展中潜在的消极面并及时排除。可在民主育儿方式的基础上适当提供“挫折教育”。家长还应注意自己言行的表率作用。

(四)小儿黏人不是坏习惯

很多家长把幼儿“黏人”视为缺点,学前专家特别指出,幼儿“黏人”不仅不是坏习惯,宝宝适当地黏人还有利于将来的沟通和交流。

0—1.5岁的宝宝多半会对父母产生依恋感。如果到了这一年龄的宝宝,还没有对家人产生依恋感的话,就会给宝宝未来的生活打上阴影。所以这段时间的宝宝最好自己带。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多数父母已经没有办法全天候养育、照顾孩子,很多家庭只能请保姆或者是祖父母来照料宝宝的生活起居,孩子和父母之间关系疏远了。很多父母还引以为豪,认为自己生了个不会“黏人”、大大方方的好宝宝。殊不知,家庭才是最能够给每个孩子温暖和勇气的地方,而提供这些力量的就是婴幼儿和母亲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也就是“黏人现象”)。这不仅可以促使幼儿找到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享受愉悦感。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建立一个人的信赖度和自我信任感,将来能够成功地与伴侣、后代和睦相处。

因此,专家提醒,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宝宝还没有产生适度的“黏人性”,将来就可能很难和别人沟通,影响他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

(五)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的孩子

幼儿的气质有多种类型。“兴奋型”的孩子性情暴躁,易激怒,好发火,易形成粗犷、冒失等不良品质。“活泼型”的孩子活泼好动、多情善感易变,参加各种活动有始无终,好见异思迁。“安静型”的孩子性情不外露,一般很少发脾气,自制力强。但对人冷淡、固执,办事拖拉。“抑制型”的孩子胆小,不好出头露面,情感体验深且不易变,但心胸狭窄,神经过敏严重,易患精神疾病。因此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了解这些气质类型的不同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

对“兴奋型”的孩子不要轻易训斥、挖苦或讽刺,以防激怒他们。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使之学会用理智、意志去克服爱发火的坏毛病。对“活泼型”的孩子不能迁就,要培养他们认真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和求实精神。对“安静型”的孩子要多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增强其灵敏性,要允许他们有足够的考虑问题和做出反应的时间和机会。对“抑制型”的孩子要多关心、体贴他们,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场合,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