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决策者需要具备的四个特质

决策者需要具备的四个特质

时间:2022-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决定作出慎重的准确判断,仔细考虑决策风险。准确的判断能力是决策者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素质。一个卓有成效的决策者,总是首先从最高层次做出大致方向上的判断,然后才做出具体的决定。善于倾听,有助于获得所需的资料,做出正确的决定。唐玄宗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并不纠缠于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决策秘语决策者需要具备的四项特质,是每一个决策者必须加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决策者需要具备的四个特质

决策失误,就是犯罪。

——西方管理学名言

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就会发现,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高质量的决策的人,通常都具备普通人所不具有的特质。我们可以将这些特质归纳为以下几点:

1.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我们做决定时,我们要提前判断这个决策是否必要。就好像外科医生决定是否要对病人进行手术一样,外科医生在决定动手术前,都会非常慎重,因为他们知道,外科手术不可能没有风险,必须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手术。而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决定作出慎重的准确判断,仔细考虑决策风险。

准确的判断能力是决策者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素质。一个卓有成效的决策者,总是首先从最高层次做出大致方向上的判断,然后才做出具体的决定。方向找对了,即使决定有所失误,这种失误也可以得到纠正或挽救;但是如果从根本上就判断错了的话,那么即使决定是对的,也不可能成功。借用医学上的话来说,就是对疾病的诊断要正确。同样,决策也必须要对问题先有一个正确的判断,然后“对症下药”。

2.能够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善于倾听,有助于获得所需的资料,做出正确的决定。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才有办法融合其他意见的可取之处,做出最佳的决定。

在做决定时,有些人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认为只有自己的决定才是正确的。对于这类人,即使是你有很大的本事,见识比别人高明,也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态度。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在每时每刻都是正确的,虚心听取意见会给自己留下一点余地,而趾高气扬只会让人生厌。有这种坏习惯的人,所有的朋友和同事,肯定没有一个人向你提供意见和看法,更不会向你提出忠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决定正确了,没有人会替你感到高兴,但是假如你的决定是错误的,并且带来了一定的损失,那么有的人不但不会同情你,还会躲在一旁偷着乐。

另一方面,我们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积极倾听别人的意见,尽量采纳别人提出的有价值的建议,以避免做决定时的偏颇。甚至如果你的朋友同事给你提出的点子是错误的,并且你也不认同他的观点,那么他也为你提示了一种错误的可能,你在做决定时起码可以避免这种错误。所以说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是成功决策者的重要特质。

3.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

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需要对某些事情做决定,哪些事该去做,哪些事不该做都需要我们一一做出判断。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适当的决定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需要分辨出轻重缓急,如果对每一件事情都一视同仁,那就无法做出很好的决定。

唐玄宗在中国的历史上,算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国力鼎盛,人民安居乐业,大唐帝国在他的带领下进入了开元盛世。在如何高效地做决策方面,他的一些做法不仅可圈可点,甚至是其他一些圣君明主也无法比及的。

姚崇在担任宰相期间,曾经有一次请示唐玄宗按程序录用一个基层官员。姚崇说了半天,唐玄宗扭头只看旁边的廊柱,根本没有理他。姚崇以为唐玄宗没有听见,就重复说了一遍,希望唐玄宗能同意。但是唐玄宗始终不答复一声,姚崇十分惶恐,急忙退出。

这时,侍立在一边的高力士上前对唐玄宗奏道:“陛下刚开始继承大业,宰臣请示的事情,就应该当面回答可否。姚崇向您请示,您却不理睬,我们做臣子的必然感到害怕。”

唐玄宗说:“既然我已经把政事交给了姚崇,那么他应该有自己的主见,遇上大的事情启奏我,由我与他共同决断就行了。任用一个基层官员,他自己拿主意就好了,这种小事也用来烦我吗?”

姚崇回到中书省,正为此事惶恐不安。高力士来说明了唐玄宗的意思,才消除了姚崇的恐惧。大臣们都赞扬唐玄宗英明大度。

唐玄宗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并不纠缠于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正因为唐玄宗善于把握轻重缓急,才使自己的负担大大减轻,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人因为分不清主次而身心疲惫,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就是一个典型。

诸葛亮自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以后,在军中他每天都早起晚睡,亲自审阅簿书,处分在二十鞭以上的案件他都要亲自审查。主簿杨寓向他进谏:“治理国家有一定的体系,上下不可互相侵犯权力。如今先生掌理朝政,事必亲躬,流汗终日,难道不觉得辛苦吗?”诸葛亮感谢他的提醒,然而仍然不改亲力亲为的习惯。他每天“食少而烦多”,导致精力透支,最后,在六出祁山时,出师未捷就病死在了五丈原。

通过唐玄宗和诸葛亮二人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才能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要点,提高效率,赢得先机。

4.能够将决策执行到底。

虽然有关如何做好决定的讨论由来已久,但很少有人能够将自己的决定坚持到底。从本质上来说,决策是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前期的分析、倾听和判断这些必要的步骤,更为重要的是决策后如何执行的问题。做决定并不难,但难的是将其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

著名相声艺术家马三立先生说过一个名段,叫做《十点钟开始》。说的是一个人不甘平庸而决定做一个伟大的人,他决定在十点钟之后认真学习军事知识,去做一个军事家。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改学科学知识,想做科学家。身份换来换去,最后什么也没做成。

就像相声所讽刺的那种人一样,我们通常习惯于随意地做决定却不去将决定坚持到底,许多貌似完美的决定也都因此而夭折。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出好的决策之后,一定要重视决策的执行。只有将决策毫不犹豫地执行到底,才能够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使决策在最后显示出作用。

决策秘语

决策者需要具备的四项特质,是每一个决策者必须加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如果你渴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那么,你就必须从锻炼自己成功决策的四项特质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