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假托王命作用大

假托王命作用大

时间:2022-07-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假托王命作用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假借周天子之名,而行争霸业之实者,首推郑庄公。倘若有了周王之命,便不难谋取诸侯的支持。看来,问题的关键是要得到周王的信任。这时,郑庄公以周天子的名义,命令齐、鲁等国助郑伐宋。等到宋国打探到周王并未下过伐宋之命,但为时已晚,因为齐、鲁助郑伐宋已成既定事实。

假托王命作用大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谁能赢得皇帝的肯定,他本身也就有了极大的号召力。

春秋时期,周王朝封国林立。由于平王东迁之后各封国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周王朝的衰落,诸侯国失控,大国企图架空周王朝由自己来维护奴隶主专政,因而出现了兼并争霸的局面。尽管当时周天子已失去了往日的绝对权威,但各诸侯国在争夺霸权的战争中,都千方百计利用周王室的影响,打着维护周王室的旗号,以成就自己的霸业。假借周天子之名,而行争霸业之实者,首推郑庄公。

卫国州吁篡国君之位以后,为“立威”邻国,曾纠结宋、鲁、陈、蔡伐郑。

郑庄公最恨宋殇公无端出兵,并且任伐郑盟主。他想报复宋国,又怕直接伐宋造成卫、鲁、陈、蔡合兵抗郑,便想先联结陈国以孤立宋势。

无奈陈桓公不愿背宋结郑,郑庄公便“强盗装正经”,先派兵突袭陈界,掠走男女辎重一百多车,再让人携所掠人口财物还给陈国,假说边关将吏误听谣言擅行侵掠,表示谢罪和好。陈侯不知郑庄公诡计,还以为郑庄公仁义大度,主动结了陈国与郑国的友谊。

离间了宋、陈的关系,并把陈国拉向己方之后,下一步该是如何使鲁、蔡等国听从自己的支使,以求得他们的支持。郑庄公深知,宋国爵尊国大,郑要伐宋必须以周天子名义,又要取得诸侯支持。倘若有了周王之命,便不难谋取诸侯的支持。看来,问题的关键是要得到周王的信任。

按照预先的谋划,郑庄公带着大臣祭足去朝见周王,以便给人们造成周王信任郑国的印象。但周王一直不喜欢这个郑庄公,特别是想起两年前郑国借口灾荒侵夺自己的麦禾之事,更为生气。见面之后,周王对郑庄公很不客气,将他挖苦了一番,也不设宴,只送给郑庄公十车黍米,说是让郑国备荒用。言下之意是你别再打着灾荒的幌子来抢掠王田。

郑庄公受到冷遇和奚落,悔不该来,甚至打算拒绝那十车黍米。祭足劝郑庄公无论如何要接受周王所赐之米,不然别人很快就会知道郑庄公与周王有隔阂,更无法假托王命了。祭足还建议,不妨利用“天宠”,即那十车黍米做文章。郑庄公觉得有道理,便将十车黍米用锦袱覆盖,乔装成十车财宝,离开都城时,宣称是周王所赐的财宝。不仅如此,郑庄公还在车上放上彤弓弧矢,诡称“宋国长久不朝贡,我亲自接受周天子命令,率兵前去征伐宋国”。郑庄公走一路宣传一路,人们都信以为真。

消息很快传到了宋国,宋殇公感到形势不妙,想和郑庄公讲和,郑庄公哪会理他!这时,郑庄公以周天子的名义,命令齐、鲁等国助郑伐宋。郑庄公率三国联军,举“奉天讨罪”的大旗进逼宋国,连取二城,势如破竹。

等到宋国打探到周王并未下过伐宋之命,但为时已晚,因为齐、鲁助郑伐宋已成既定事实。而郑庄公着实善于用计,他取了宋国二邑,不是自己占有,而是拱手奉送于齐国,齐国不收又改送鲁国,拿别人的城池送人情,赚了个慷慨大方的美名。

中国人有着传统的正名思想,讲究名正言顺。

《礼记·檀弓下》中的“师必有名”,说的是主战方在发兵前总是先为本次出征找个借口,要借用一个世人能够接受的招牌,如“勤王”、“讨逆”或“复国”……。出师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士气不壮,也难以获得世人的支持,仗就很难打赢。

做任何事情,在行动前都要先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战场上如此,官场上也概莫能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