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折实”是一种智慧

“折实”是一种智慧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折实”是一种智慧“翻天覆地慨而慷”的建国初期,国家财政却捉襟见肘,面临重重困难。顾名思义,“折实”就是将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混合价为一个折实单位,诸如白粳米、生油、煤球、龙头细布等物品,根据若干天数市场平均批发价,以人民币计算出一个折实单位牌价。购买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宣传海报理想是胳膊,现实是大腿。中国人民银行开办折实储蓄后,各地纷纷推行这一特殊保值业务。

“折实”是一种智慧

“翻天覆地慨而慷”的建国初期,国家财政却捉襟见肘,面临重重困难。襁褓里的新中国尚未“满月”,从上海、天津开始,华中、西北紧随其后,花花票子漫天飞,币值一跌千丈,物价高歌猛进,主要大中城市的物价上涨了一至两倍。全国市场人心惶惶,投机分子乘势兴风作浪,呈现一片混乱状态。

怎么办?为了减少赤字,中央政府千方百计,开源节流。就“开源”而言,采取了增加税收、争取贷款、发行公债、鼓励储蓄、出口创汇、清理仓库等多项举措。这些措施,好几条都与金融息息相关,临阵磨枪,多管齐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无疑让一时间“焦头烂额”的共和国喘了口气。

就说争取贷款,领袖人物亲自出马。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经过友好谈判,双方签订了《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议》等3个文件。“老大哥”同意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政府,年利率1%,这是新中国获得的第一笔大额低息贷款,对于内外交困的中央政府来说,不啻是雪中送炭。

而发行公债、鼓励储蓄之举,处处跳跃着“折实”一词,这也是从“老大哥”那里学来的经验。十月革命后的1922年与1923年,苏联曾连续两年发行以粮食为本位的国债,很快筹措了建设资金。回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较长一段时间内,老百姓为避免货币贬值,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而是把手里的钞票都用来购储大米等生活必需品,还自发组织“以物易物”的民间交易活动,以抗御通货膨胀。针对老百姓普遍存在“重物轻币”的心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折实储蓄“旱涝保收”,应运而生了。

顾名思义,“折实”就是将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混合价为一个折实单位,诸如白粳米、生油、煤球、龙头细布等物品,根据若干天数市场平均批发价,以人民币计算出一个折实单位牌价。存款或认购时本金折算成几个单位,取款时仍按存款的单位数及每日调整的单位付给本金和利息,以保证存款不受物价影响而“缩水”。也就是说,手中的钞票在存款这天能买多少东西,到了取款那天还能保证买到那么多的东西。“任尔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物价上涨形成的币值差额,由国家银行予以补贴,保证了人民币职能的正常发挥。

购买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宣传海报

理想是胳膊,现实是大腿。在研究推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时,“共和国掌柜”陈云分析利弊得失:“面对财政困难,无非两条路:一是继续发票子,一是发行公债。假如只走前一条路,继续多发票子,通货膨胀,什么人都要吃亏;少发票子,就得多发公债。”最终,经过中央政府几上几下慎重决策,从195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借鉴了早期苏维埃借谷券、红军借谷券的方式,以粮食等实物为基础,确立计算标准,其单位定名为“分”(每“分”所含之实物为:大米6市斤,面粉1.5市斤,白细布4市尺,煤炭16市斤),原定发行总额为2亿分。有趣的是,其中大米的概念因地制宜,各有不同:华北区为小米,东北区则为高粱。同时,实物价格以上海、天津、汉口、西安、广州、重庆六大城市的批发价,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加权比重以上海“举足轻重”高达45%,其他分别为天津20%、汉口10%、广州10%、西安5%、重庆10%,分值折算金额每旬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资料显示,虽然折实公债的发行数量不大,第一期发行了1亿分,第二期因故停发,但对当时回笼货币、稳定金融物价、弥补财政赤字以及保障群众生活,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至于早一步诞生的折实储蓄,则与折实公债“异曲同工”。值得一记的是,那时职工的薪水也是“折实”计发的。上海解放后,根据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职工薪资问题的指示》,对接管的原官僚资本企业、事业单位和国民党政府机关的职工及公教人员,实行“包下来”和“维持原薪”的政策。为切实保障职工生活,对上海公私营企业均实行以实物零售价格计算发放工资的办法:先是采取按当月米价计发工资(每元金圆券底薪折合中白粳米4升,每元法币底薪折合中白粳米4.84升),之后米价有下跌趋势,改按“折实储蓄单位”计发工资,由银行逐日公布计算牌价。每升米折0.445个“折实储蓄单位”,每元(法币)底薪折合2.2个“折实储蓄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开办折实储蓄后,各地纷纷推行这一特殊保值业务。据人民出版社《回忆陈毅》一书记载,陈毅市长与其他领导同志研究决定,在包括上海的华东地区37个城市中开办折实储蓄业务,吸收了社会大量存款,缓解了市场压力,逐步打消了人们持币抢购的恐慌心态。仅1949年11月上海折实储蓄吸收的存款,从11月10日的73万元增加到11月底的400万元,乖乖不得了,短短20天的时间增加了四倍。当时,上海是以白粳米1升、生油50克、煤球0.5公斤、龙头细布1/3米的平均价格,为一个标准折实单位。

大家来储蓄,建设新中国

“大家来储蓄,建设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储蓄宣传画喊出了这样的口号,银行也因势利导,不断推出服务品种,鼓励储蓄,吸收存款。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开办了保本保值定期储蓄。存款存入时按当日折实牌价计算,存款到期时如遇物价上涨,则按折实储蓄计算本息,物价下落或不变时,皆按原存货币计算本息。这一产品的出笼,可以看做是国家逐步取消折实储蓄、推行货币储蓄的“信号”。尽管名称变了,但性质未变,依旧让储户利益不受物价波动而遭受损失,一经推出,自然受到市民青睐。

参加人民储蓄宣传画

远亲莫如近邻。当隔壁“老大哥”为新中国经济金融事业传经送宝的那些日子,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一样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的先进与美好,决意从头到脚,生吞活剥,“向苏联老大哥看齐”。就像宣传画里为“积聚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资金”而高高扬起储蓄存单的女青年,留着齐耳短发,身穿风靡一时的“列宁装”,看上去朴素干练,英姿飒爽,活脱脱打扮出一位“女干部”的形象。这款“列宁装”,当年系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大翻领,双排扣,斜口袋,束腰带,中西合璧,沉稳厚重,穿着穿着,就显得思想进步、情绪高涨了。

中苏关系的“蜜月期”,有首顺口溜说道:“苏联老大哥,挣钱挣得多;买辆摩托车,骑到莫斯科。我有一分钱,骑马到苏联。”无论天涯海角,无论挣钱多少,生活的希冀总是如出一辙:金融安定了,物价就稳定;物价稳定了,百姓就笃定。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宣传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