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业绩不佳的五种坏习惯

业绩不佳的五种坏习惯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雇佣关系强调的是双向选择。这是本分,也是一个中层管理者是否合格的首要判断条件。老王,四十岁了,职位是经理。因此,一次组织换血,老王光荣地被炒了鱿鱼。这种中层管理者,毫无疑问,也是无法创造任何业绩的。端正行为,别让你的业绩输在本来可以改变的坏习惯上。同时,抱怨还会对自己的情绪、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这种情况下,业绩必然受影响。

如今,雇佣关系强调的是双向选择。业绩好的人自然是企业中的骨干力量,更是企业争相聘用的抢手资源。相反,那些没有业绩的人,迟早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在多年的培训中,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总结多年的中层培训经验,以及上到老板、下到员工的反馈,我认为中层管理者之所以业绩不佳,不能得到老板和员工的肯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推:推开责任,推远了业绩

中层管理者,最害怕的就是没有责任心。为什么这么说?看一看我们的企业和老板,恐怕没有一个不在强调责任。多年培训,每每问到老板,你最看重中层管理者的哪些素质?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责任心。

企业管理中,责任与职务是相对应的,也就是说,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就得担负什么样的责任,当然也就享受什么样的利益!作为中层,你在管理岗位上,年薪十几万、二十几万,你享受了职务带给你的利益,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是本分,也是一个中层管理者是否合格的首要判断条件。但是在实际管理中,有些中层管理者最擅长的不是如何承担责任,而是怎么推卸责任。工作开始前,他们总是想办法去争取那些容易解决的或者当前运行良好的工作,而极力推脱那些容易出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或者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工作开始之后,一旦出现问题,他们更是极尽开脱自己之能事。

老王,四十岁了,职位是经理。按理说高薪高职,人人羡慕,也该知足了。但一看这老兄的眼睛,就知道他不是个老实的人。平时,好事永远冲在前头,坏事跑得比谁都快。时间一长,上级领导也心知肚明。因此,一次组织换血,老王光荣地被炒了鱿鱼。老板的理由很简单:“我找你来,是解决问题的,你都推给别人了,那工资我直接发给别人就好了。”

趋利避害,这是人的天性。对有些管理者来说,承认错误容易,承担后果太难。因此,一旦工作出了问题,敢于承担责任的,敢于承担后果的少之又少。但这样的管理者不是合格的管理者,更不是个能真正创造业绩的管理者的!老板既然能当上老板,他自然有超出常人的地方,这些小伎俩自然也逃不过他的法眼。如果你一直如此,那么他自然会把中层的位置、中层的待遇给那些不推脱、能承担起责任的人。

2.混:得过且过,让希望溜走

混,就是不干正事,混日子。中层管理者本应该是企业的中流砥柱,但是一些中层管理者却过得行尸走肉一般。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消磨时光,混时间,整天浑浑噩噩,一天到晚昏昏沉沉,打私人电话,聊微信、QQ,一杯茶水一根烟,各种新闻一看一天,遇到工作能推就推,推不了就凑合,绩效差得没谱,领导一问就是各种搪塞……这种中层管理者,毫无疑问,也是无法创造任何业绩的。

端正行为,别让你的业绩输在本来可以改变的坏习惯上。

我知道一家成立十多年的外资工厂,福利待遇在当地非常不错。不仅工资要比同行业稍高一些,每年还会组织休假、旅游、体检等项目,甚至晚上加班一个小时都可以调休。因为是外资注入、政策支持,所以企业成立后的十多年效益一直不错,大家每天也是优哉游哉,尽情享受幸福生活。

但是从2013年开始,企业库存开始增多,销售额大幅下滑,几乎处于亏损状态。怎么办?老板很着急,可是每年拿着十几万、二十几万的管理者们却依旧优哉游哉,丝毫没有紧迫感。私下一打听,原来这些管理者们已经开始和猎头公司联系,打算找下家了。

再回头找一找企业利润下滑的原因,老板更伤心,这些人当面毕恭毕敬,背后却各有各的小心思。每个人整天想的都是怎么才能把棘手的事情推出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白天不好好工作,专门等到周六拿加班费,混到月底就拿钱,混到公司倒闭就走人。有点渠道的管理者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企业当成捞钱的平台。整个一窝子“硕鼠”,谁还关注日常管理事务

有这样一批中层管理者,企业怎么可能经营得好?等老板清醒了,换了领导,企业已然大受伤害。

所以,看到这里的中层朋友,如果你想混,或者你正在混,希望你警醒一下。人生不容易,混一辈子,早晚会后悔。要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想想,你可以20岁混,30岁混,40多岁、50多岁你还能混吗?你在这个企业里能混,你能在所有企业里混吗?以后中国的信用制度也会越来越规范,职业生涯也有信用记录。“一朝混日子,十年没人要!”尤其是在私企,没有哪一个老板会雇佣一个不敬业、混日子的员工!混日子的结果,就是迟早被企业所抛弃。

3.怨:无谓抱怨,结果无处觅

现在,不仅是在企业培训,就是走在大街上、商场里,我都能看到很多“双眉紧锁、面带乌云、愁苦之相”的人。是这些人真的比别人过得差吗?境遇更糟糕吗?通过调研,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甚至这里面不乏老板、管理者等在别人眼中风光无限的人。那么,为什么还会这样呢?因为这些人看到的是事物不好的、阴暗的一面,所以他们总是愁苦、不满,也因此,他们的嘴里总是抱怨。

这些年的培训工作,让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管理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的中层,越是抱怨:“产品质量不好”“员工不给力”“领导政策有问题”“市场大环境不好”,等等,总之是牢骚满腹。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抱怨,他们发现的都是别人不好的一面,从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种抱怨,必然还会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抱怨还会对自己的情绪、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不信,你看那些经常抱怨的人,哪一个是积极健康的人?这种情况下,业绩必然受影响。

人为什么容易抱怨?因为我们看到任何问题都找别人的原因,看到的都是负面的因素,无法改变,那么,只好用抱怨来平衡自己!这是人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就像生气了要嚷出来,痛苦了要哭出来一样,是一种自我宣泄,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过犹不及,一旦形成抱怨的习惯,必然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更会影响人际关系和业绩。并且,在企业里人与人密不可分,抱怨就像流感,很容易传染。如果一个人抱怨,还不算什么,就怕一个团队、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弥漫着抱怨,那就麻烦了。特别是中层管理者,如果你每天都在抱怨,那么你怎么可能带出一个充满激情和力量的团队呢?又怎么能创造业绩呢?

4.懒:懒惰懈怠,与成功擦肩

某中层,年薪十几万,著名学府MBA,风流潇洒、谈吐不凡。谁知却中看不中用,凭着镀金的简历当了中层,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每天把自己表现得很忙,却始终没什么建树。但是此君也有高招,PPT做得非常炫目。一展示,从老板到员工大家还真的都被唬住了。但真的具体做事,大家却都傻了眼,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不是不做,就是糊弄着做;下属提什么建议,不是直接否定,就是按下不表。最后,业绩考核一出来,整个部门都垫了底,员工一看跟着他继续混下去也没什么发展,纷纷离职。

懒,就是不勤奋、不用功、不努力。其实,懒惰是人的天性。我曾经读过一段话:任何动物都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求生,再有一个就是懒惰。的确,你看猫啊,狗啊,吃饱喝足,太阳底下一躺,多舒服!人其实也是一样,谁愿意起大早啊,谁愿意加班加点啊,谁不愿意钱多活少离家近啊?但是,正如马云所说,舒服是留给死人的,中层管理者更不能懒、不能懈怠,如果你必须靠领导逼着才去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推不动,那么,往深层次想,这就是对人生和工作的不负责任,更不用说创造业绩了。

5.盲:盲目行动,没有计划性

潘总,IBM的销售精英,2013年苏北地区的一家民营企业三顾茅庐、高薪诚聘,潘总跳槽。到了新企业后,潘总雄心万丈,瞪着眼睛、拍着胸脯放出狠话,一年快速增长,两年销量翻番,达不到我走人。老板大喜过望。

做出承诺之后,潘总便按照IBM的套路对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企业组织架构,改造企业营销模式,进行人员和产品的革新。因为大企业出身的缘故,从老板对员工对潘总都很仰慕,因此对他的说法和做法简直深信不疑。但是,一年以后,企业管理混乱,整体销量不增反降,老板也再不是三顾茅庐时的那个态度,潘总最终黯然“下课”。

企业管理最忌盲目,因为你一个决策失误,就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几十个员工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因此,管理中,我们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保证决策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当然,在企业中,有一种现实情况存在,那就是我们很多中层管理者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常常是一件事情赶着另一件事情,根本没时间停下来进行思考,这也非常容易导致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中国的文字非常有意思,忙,左边是心,右边是亡,合在一起就是心死,也的确,当我们忙得焦头烂额时,自然对周遭事物不敏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思考,没有忖度,茫茫然不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再接下来是什么呢?自然就是眼盲,整个人陷入一种盲目状态,规划是盲目的,战略是盲目的,决策是盲目的。因此,这种情况我们同样要杜绝。

此外,因为中层处在管理岗位,是员工效仿和跟随的对象,所以无论身上存在以上任何一个缺点,都会被无限放大,影响员工发展,影响企业效益。因此,中层管理者须知,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做好自我管理,杜绝以上问题,这样才能提升业绩,促进企业和自身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