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开展循环经济的机遇确认和条件识别

开展循环经济的机遇确认和条件识别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借助于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地方政府通过区域治理,将本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与利用国际资源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区在政府的推动之下,已经成为重化工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和主要载体,对地区GDP起着越来越主要的贡献,对资源与环境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开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机遇:其一是经济结构进入了大规模调整阶段,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分散式孤立发展的产业运作模式可以借此之机,打破地区和部门割据状态,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构建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从整体上重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体系;其二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历史机遇,使我国能够通过地区联合与国际合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选择和资源组合,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可以通过加强地区间的资源整合、市场联合、技术联盟、公共设施和环保设施的共建与共享等措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在重化工业这一特殊阶段的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进程表明,以市场化驱动的经济增长,其实质内容主要是地区经济增长[5]。这种由地区间竞争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其结果是形成了相互交叉重叠的多重产业增长空间: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前者以市场行为为主导,后者则以政府行为为主导。无论哪一种主导方式,这种产业空间集聚状态的增长模式,都能够很好地符合循环经济模式下缩短资源循环半径和公共资源共享的要求,从而能够实现资源在产业链或价值链间的循环。因此,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和模式在产业集中区内的实施具有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可行性。它的发展不仅为专业基础技术和共有技术的合作研发创造了低成本条件,也为基础配套设施的集中供给、信息化的集中共享、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以及副产品和废弃物的集中交易和处理等,创造了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优势。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是各地兴起的一轮又一轮的开发区建设热潮。截至2006年11月,我国省级以上已建成的开发区数量为1 568个,占地规模1.02万平方公里[6]。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地区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和“工业向园区集中”的产业布局导向,使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第一和第三产业也不断强化着产业集聚特征,各种类型的产业集聚区,如商务中心、金融区、创意空间、大学园、旅游度假区、农业观光园等,也在各地不断涌现。与此并行的,是村镇集体经济发展形成了各类产业集群。随着集群内的分工深化和规模扩张,逐渐发展成为村镇一级的“地方生产系统”。上述产业空间集聚状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已经演化成为各地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尤其是对重化工业来说,几乎都是以大型工业区和产业基地作为产业运作的载体。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将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了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借助于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地方政府通过区域治理,将本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与利用国际资源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重化工业作为我国工业化中期的重要产业内容,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受到各地方政府的重视。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区在政府的推动之下,已经成为重化工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和主要载体,对地区GDP起着越来越主要的贡献,对资源与环境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我国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日益趋紧的情况下,政府主导下的工业区就成为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在重化工业领域,尤其是石油化工领域,无论是单体装置还是联合装置,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企业集聚区,规模化生产都是有效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基地化和一体化形式发展起来的规模化的重化工业,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在公用工程的专业化效果、给排水和供能的规模化效率、排放和废弃物的集中化收集与处理、物流辅助设施的专业化集中运作、环境安全预警的合作建设与共享、园区管理协调的集成化措施等方面,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同时,园区内推进循环经济还具有缩短物流半径、提高资源共享、加强产业共生组合等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的多种条件。尤其对于流程式工业而言,其成本降低幅度之大几乎可以成为决定产业生存的主导力量。

鉴于我国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等企业集中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以及其所具有的重要载体功能和资源节约优势,因此,研究在这样的产业发展空间中推进循环经济,探索以较低成本加速产业的生态化进程,能够实现循环经济的低成本推进,并在较大范围内、在较高程度上实现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的双重优化。这对我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继续推进后续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如果仅仅在单个工业区内推进循环经济,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多个工业区总体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的双重优化,更无法确定是否必然带来地区整体的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双重优化。目前我国的工业区普遍存在主业不突出、产业同构问题严重等现象,造成工业区之间的竞争关系远远超过合作关系。在不同地区的工业区之间竞争恶性化的情况下,园区内所取得的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提高的效果,很可能会被相互之间在争项目、抢资源过程中的恶性价格竞争抵消,以至于在一个较大区域内,会出现资源效率和生态效益在单个工业区内局部优化和区域内多个工业区总体劣化并存的现象。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地区和部门割据状态,原本需要以大规模、基地化、一体化方式发展的重化工业,却呈现出分散化、个体化、小规模发展的状况,导致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效果劣化,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瓶颈约束紧张的局面。因此,重化工业阶段提高区域整体的循环经济推进效果,就必然需要同时在单个工业区内推进循环经济和在多个工业区间加强循环经济合作。

由于许多工业区分布在不同地区,因此,工业区间的合作必须通过地区合作才能实现。这需要通过兼并、联合、合并、合作等多种手段,将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产业资源进行整合,甚而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资源并进行资源的战略性重组,以提高重化工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和总体运作能力。同时,对于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共建的项目,采用地区合作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各个合作方受益。由于区域整体资源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区域比较优势的有效发挥,以及在此基础上在不同工业区实行合理分工与功能定位,因此,借助于地区合作来实现工业区之间的合作,最终会在不同的工业区形成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链错位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工业区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因此,研究如何同时开展单个工业区内的循环经济推进和多个工业区间的循环经济合作,对于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区域总体上实现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的双重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中国面临的经济高速粗放增长、生态环境状况严峻、人均资源极度缺乏的现实状况和禀赋条件出发,要实现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就要在全国范围内而不是在有条件的局部区域推进循环经济。因此,在地区内推进循环经济和在地区间加强循环经济合作,几乎是唯一的战略选择。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地区都是以行政区划的方式产生的,地区之间具有很大的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空间,全球化背景下的循环经济合作,采用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才能在最大限度内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型的合作。另一方面,重化工业的许多公共基础设施,都是一些要求具有很大投资规模才能建设和完善的工程,采用地区共建的方式才有条件建立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并实现多个地区的共享,从而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同时,尽管地区是按照行政区划划分的,但生态环境却是按照自然地貌形成的,在不同的地区有相同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地区性的生态功能恢复和环境净化也需要采用地区合作的方式才能有效推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