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联系与区别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联系与区别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特点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区别:①归纳是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推出一般的原理和普遍的事物,能体现众多事物的根本规律,且能体现事物的共性;演绎则由一般(或普遍)到个别,由根本规律等出发一步步递推,逻辑严密结论可靠,且能体现事物的特性。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特点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区别:①归纳是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推出一般的原理和普遍的事物,能体现众多事物的根本规律,且能体现事物的共性;演绎则由一般(或普遍)到个别,由根本规律等出发一步步递推,逻辑严密结论可靠,且能体现事物的特性。演绎法和归纳法在认识发展过程方面,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归纳法是概括事物的过去,它主要是用于对事物过去现象的解释而难以概括事物的发展和未来;而演绎法主要用于预测未来。②归纳(指不完全归纳)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而演绎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其结论的正确性取决于前提是否正确,以及推理形式是否符合逻辑规则。 归纳的结论超出了前提的范围,而演绎的结论则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归纳法不局限于前提,运用逻辑推理,是普遍适用的理论;演绎法基于假设,运用科学方法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归纳法不局限于前提进行论证,演绎法运用已知理论提出假设,假设就是结果的范围。 在经济学发展中,新古典经济学凭借数学工具,使得运用演绎法成为经济学的时尚。 然而,任何演绎法都必然建立在使用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之上,错误地使用不完全归纳法就会割裂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经济学的根本功能在于改造世界,而不是提出各种各样矛盾重重的全方位解释。 新古典经济学形而上学、封闭式的方法论片面强调演绎法是不妥的,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必须辩证地同时使用归纳和演绎(王今朝、龙斧,2012)[5]

随着经济现象的多样性、经济运行的随机性、不确定性,使得人们难以从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实验、分析研究中找出规律,这就要求人们既要使用从许多个别事实推出普遍原理、规则的归纳法,又要使用由假设、抽象、逻辑推理的演绎法(王德忠,1999)[6]。 将两者综合起来,就是假设演绎法——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即把演绎与归纳加以结合的一种发现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 其基本内容是,从观察或经验材料出发进行归纳,得出作为假设的某个或某些全称肯定判断,然后把提出的假说翻译成数学语言,并通过数学的各种变化把包含在其中的各种含义表达出来。 第一步提出假说,这个假说是全称肯定判断,并来源于已有的知识和实践。 这个假设需要能够被翻译成数学模型,演绎、推理不能给前提增加任何东西,但演绎和推理所能得出的结果却能给我们提供无法从前提中直接看出和利用的知识。 把语言模型翻译成数学模型,在假设推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二步把假说翻译成数学语言,通过数学机械演算得出一系列结论,这些结论再经过检验,当通过检验后,就完成了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也就找到了普遍性。 我们把观察到的普遍性所隐含的更多的其他内容演绎出来,而这种演绎出来的结果或者说前提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实验加以检验,此时,假设演绎法也就完成。 综上,假设演绎法包括4个步骤:提出假说、翻译成数学语言、进行数学推导、对结论进行检验。 此外,提出假说需要灵感,真正的创造也在于提出正确和有益的假设。 数学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演绎工具,对于经济学科研人员而言,数学能力不一定很强,但至少能把假说提出,并把假说翻译成数学语言。然而,具备良好的数学功底,更有助于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有效推进[7]。 因此,在经济学的探究和学习中更多的是将二者结合起来,随着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二者更多的是一种融合的趋势。

[1]申仲英,萧子健.自然辩证法新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187.

[2]肖德武.从归纳法的兴衰看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28-32.

[3]第一步,把基于观察的有关资料编制成三张表:(1)肯定事例表,把具有所研究性质的所有种类的事例填入此表;(2)否定事例表,把貌似具有所研究的性质而实则没有这种性质的所有种类的事例填入此表;(3)程度表或比较表,把在大小不同的程度上具有所研究性质的事例填入此表。 第二步,使用排除法,将上述3种表格中与所研究性质无关的事例排除,余下来的就是能把所研究的性质赤裸裸地单独呈现出来的例证。 第三步,循序渐进地进行归纳,先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性最低的理论,再从普遍性最低的理论逐步上升到普遍性较高的理论,而后再逐步上升到最一般的理论。

[4]余永定.经济学中的方法论[EB/OL].[2010-07-28].http://www.cf40.org.cn/plus/view.php?aid=2932.

[5]王今朝,龙斧.经济学方法论中演绎与归纳之争的终结[J].国外社会科学,2012(1):123-130.

[6]王德忠.论经济学研究方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33-36.

[7]余永定.经济学中的方法论[EB/OL].[2010-07-28].http://www.cf40.org.cn/plus/view.php?aid=29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