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河水润的美人(下)

三河水润的美人(下)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这样描写三河:过往的游船,犁开少女明眸一般的碧波,犁开静如处子一般的幽静。对此,肥西县提出了创建三河古镇国家级5A级旅游区的战略思路,并与我们达成合作意向。三河因水而顾盼,以水而润颜。自2013年全面启动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以来,三河按照规划方案有序推进,着力打造“大湖名城后花园、世界旅游目的地”,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十一”黄金周期间,三河古镇景区共计接待游客

有人这样描写三河:过往的游船,犁开少女明眸一般的碧波,犁开静如处子一般的幽静。飞溅而出的一串串铃声般的浪花,落入岸边的柳荫,落入水边的花影,落入幸福生活里的三河人家。而那些临水照影的柳枝,随风窈窕着江南水乡的情韵;临河而落的古色古香的鼓楼民宅,亦跌入小南河的波影里,潋滟着水墨一样的诗意。

规划背景

三河古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流贯其间而得名,是八百里巢湖岸边的一颗璀璨明珠。古镇位于安徽中心城市合肥近郊肥西县境内,地处合肥前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三大名山必经的黄金旅游廊道上,东临巢湖,交通便利。

三河历史上有“八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古码头和古战场。她从春秋战国“鹊岸之战”的硝烟中走来,她成就了诸葛孔明“羽扇纶巾”的英发雄姿,她沐浴过“三河大捷”的枪林弹雨,她聆听过一人巷里杨振宁少年时代追寻梦想的足音。

三河自然风光旖旎多姿,河塘相连,湖水交融,菱莲飘香,杨柳婆娑,恰似一幅古朴的水墨画……随着岁月的积淀,这位枕水而居的美人,越发水润灵秀,韵味十足。

三河楼景观

三河古镇虽于2007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级4A级旅游风景区,但其在随后几年中逐渐失去发展后劲,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景观价值和环境质量、服务质量上亟待提升。对此,肥西县提出了创建三河古镇国家级5A级旅游区的战略思路,并与我们达成合作意向。

2013年11月,项目组对三河古镇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发现三河古镇存在不少问题,略举一二:

文化提炼不足

通过研究三河方志、年鉴、历史文化书籍等相关资料,我们不禁惊讶于三河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实地考察仙归桥、半亭、民俗馆、国粹楼等31处文化节点,却发现旅游主题不明,线索不清,内涵浅薄,形象模糊。

◇配套设施落后

镇内铺装破旧,植物景观破坏严重,三线裸露,物品乱堆乱放,建筑物外立面风格不统一,体验项目少,陈展方式单一,标识不明显,游线难成体系。

创意亮点

景区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是评价国家,5A级景区的重要因子。依据《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二)的要求,对三河景区范围内的旅游资源从文化上进行挖掘提升。

◇文化铸魂

纵观三河的文化发展脉络,不难看出,水乡文化、太平天国文化、淮军文化、名人文化、美食文化等浸染在这座千年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对各个节点的文化进行整合,在主题确定和形式设计上梳理文化脉络,将整个三河串联起来,达到“五步一桥,三步一景,一步一境”。

水景连线

水是三河之形,也是三河之神。三河因水而顾盼,以水而润颜。置身三河古镇,当然不能舍弃那古老的码头、斑驳的小桥、悠悠的小舟,以及婀娜的杨柳。在游线设计中,强调水、陆游览一线贯穿,让游客在水中能游览更多的景点,或步行,或泛舟,任性而走。

◇生态添彩

三河古镇景区的规划总面积为2.9平方公里,达不到5A级景区规划面积不低于3平方公里的标准,考虑到现有区内以人文景观为主,缺少自然生态风光,且面积略嫌不足,故此将相距不足1公里、占地约0.2平方公里的桃花岛纳入创建范围中。

桃花岛是三河一处美丽的世外桃源,位于三河古镇东部、杭埠河和丰乐河交汇地。岸边绿植丰富,流水环绕,桃花盛开时节,花影摇曳,倒映水中,此时此地,三河,这个水润的美人儿,恰有“人面桃花相映红”之意境,是游客休闲漫游的好去处。规划将此地打造成桃花岛浪漫婚纱摄影基地,临河建造三河民间音乐文化广场。三河古镇核心区以古镇文化为特色,桃花岛则以生态休闲为特色,生态与人文相得益彰。

规划区平面图

项目典范

根据《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细则一)规定的相关标准,对照景区现状,对景区的可进入性、交通、游线、卫生、安全、通信、综合管理等一一提出提升要求。

◇随俗雅化·原始农耕文化展厅

营建三河古镇原始农业文化民俗展示厅,反映几千年来三河人渔猎、耕织、火种、舂米、雕刻木雕、制作陶瓷、酿酒等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智慧,再现弹棉花、缧丝、刺绣等传统工艺,游客可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原始农耕文化展厅效果图

◇近水楼台·三河核心文化标志景观

三河楼位于小南河畔,原为忠武阁、望月阁、三河古镇博物馆,历来为三河古镇标志性景观和最繁华去处。通过对楼内设置进行改造,将原有的家具、人物画像等进行重新归类布置,在二楼至三楼的台阶表面彩绘水波,渲染“古”与“水”。楼内的布局展示以“水”为纽带,将三河“古八景”微缩景观化,楼内是小八景,窗外是真水乡。

◇野渡舟横·三河楼水陆交通枢纽

三河楼入口区域介于民宅与景点之间,游客可通过水陆两道抵达景区,其入口区域空间大,集散功能突出,据此新建渡口一处,通过小南河将三河楼与整个景区的其他景点连为一体,建设三河水陆交通枢纽,实现“水上游三河”构想,打造“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美。

规划效果

三河的“总规”和“5A提升规划”既突出了三河古镇的特色,又具有可操作性,在评审中获得了高度评价。自2013年全面启动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以来,三河按照规划方案有序推进,着力打造“大湖名城后花园、世界旅游目的地”,并取得了良好成绩。

三河古镇频频见报

2014年11月,三河古镇景区顺利通过景区景观价值评定,成功拿到5A景区入场券。当年春节,央视春晚对三河古镇的民俗风情表演活动进行了直播,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三河。

2015年10月,国家旅游局在其官网上公示了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三河古镇景区榜上有名,由此迈进国家5A级景区的殿堂,也成为合肥市首家5A级景区。

近年,三河古镇景区按照既定的总体发展规划,借5A级景区挂牌之机,乘势而进,被中国(安徽)旅游品牌节评为20个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递次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全国最美宜居小镇、中国美食文化古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亚洲金旅奖——最具魅力乡村旅游名镇等多项荣誉称号,品牌优势愈发显著。

凤凰新闻:三河古镇成功晋升5A

三河古镇“十一”人气火爆

2015年上半年,全镇共接待游客156.4万人次,同比增长1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 571万元,完成招商引资2.8亿元。“十一”黄金周期间,三河古镇景区共计接待游客2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26%;门票收入36.2万元,同比增长4.62%。

规划实施以来,古镇的基础设施的改善、景观环境的提升、文化习俗的保护与发掘,使古镇的文化氛围愈来愈浓,不仅吸引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还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规划者说

旅游古城镇开发四大症结的关键在人,所谓古代建筑遗存只是一个旅游背景和环境,游客的心动点还是落脚在在古城镇生活居住的人,以及原居民的人文风情上。由于有居民的存在,对于旅游古城镇的开发,不能等同于一个单纯的景区,而是一个旅游综合体。

本案例包括景区旅游总规、修规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三个规划,任务量大,规划技术含量高。由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因而难度系数也大。规划中,秉承了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在传承古镇的历史文脉、建筑肌理和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旅游产业的植入,对三河两岸环境进行整治和旧城改造,在开发空间、文化提升、景观提升、消费空间、游线梳理、人文与生态互补等方面大胆创新,进而提高居民和旅游双重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土地价值,打造汇聚历史观瞻、风情体验、生态观光、餐饮购物、宅院酒店、娱乐休闲、商务会议、情景再现等业态的旅游综合体。

桃花源生态景区及相关水域的纳入可谓神来之笔,它使古镇有了源头之水,在精神气质上增加了灵性和意蕴,显得更加轻盈而毓秀;在差异化景观上,自然与人文形成互补,并拓宽了景区面积,进而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使一个单纯的观光地真正成为休闲地和度假地;夜间项目和水上项目的点缀,更是平添了江南水乡的风韵。

规划开发后的三河古镇,历史与现实贯穿,古建与水景相映,生态与生产互补,文化与世俗互通,居住与旅游兼顾,游览与体验并存,生活与休闲共融,既保存了古镇风貌和底蕴,又丰富了旅游产品文化品位和内涵,还形成了旅游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