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赴涂家垴镇调研报告

日赴涂家垴镇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3月3日和4日,受李昌平老师嘱托和涂镇范书记邀请,中国乡建院项目研究员苑丰、项目助理王亚民赴涂镇围绕“内置金融驱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可行途径和意义”专题进行了实地调研。

2016年3月3日和4日,受李昌平老师嘱托和涂镇范书记邀请,中国乡建院项目研究员苑丰、项目助理王亚民赴涂镇围绕“内置金融驱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可行途径和意义”专题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就调研情况和思考汇报如下:

一、调研过程

3日上午9:30左右到达涂镇,首先与余志强主任座谈,听余主任介绍了涂镇就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工作的形成背景、设想、思路、已进行的工作、当前的瓶颈和困惑,并获得有关文字材料。(2015年5月梁子湖区委区政府《梁子湖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2016年2月22日范书记《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两个先行示范区建设上打头阵出形象》;2015年6月《山水乡愁地,生态文明镇》)

之后,在余主任的陪同下到南阳村大屋孙湾实地调研,与该村副支书、大屋孙湾组长、乡贤聊天,获知该湾村民非常齐心,已自愿筹资22万元并投入大量义工做村庄环境整治和美化工作。大屋孙湾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热情和行动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目前还较多受到发展理念(比如长效化的资金汇聚和使用机制建设)、自身的资源和湾组区域的限制。临别时,村里的几位领导都再三地表示希望得到乡建院的智力支持。

下午到万秀村实地参观、座谈,了解了该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成绩、问题和困惑。村支书熊书记认为,万秀村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在吸引城里人的游玩项目建设有待突破,他心里的三件大事是:建湿地游玩码头、增加果园面积、栽植观赏花卉。这些项目如果建成不仅可以吸引游客、带动农户农家乐经营,还可以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如果村里能找到合适的融资平台和机制的话,还是想抓住村庄发展的主导权,由村里来开发和经营,尽量不把资源交给市场资本主体盈利性商业开发。

第二天继续就“张远——万秀”示范线上的其他几个村子初步走访。形成整体战略印象和设想。在走访调研中,与余主任初步交流意见,形成“村内置金融为基础+镇联合社统筹”的合作社框架,明确镇、村产权架构,完善相应治理结构,并有效设计回应各村和镇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对资金、资产、资源、治理、机制、人才等方面的需求。

4日上午到官田村调研,与蔡支书和纪主任座谈,他们对“内置金融”合作社的工作非常支持,觉得只要凭借两位在村里的威望(村支书工作了20年,主任工作了17年)稍一发动就可以在村里筹集30~50万元资金,通过各种途径如果可以筹集到一两百万元的资金,可以用于村民生产性和改造性投资,同时也希望政府给予适当的种子资金激励扶持。之后在村主任陪同下深入新屋纪湾及其他村湾,我们感到官田村除了干部有积极性、威信很高之外,全村的资源和林田景致也非常好,应该可以做好试点工作。

中午饭后与范书记沟通,他说新的试点可以考虑尝试在政策范围内开拓吸收社员互助资金,一定程度上弥补财政不足(他表示新的试点如果还用张远方式支持100万元会很难)和村内建设用资缺口。

下午到徐桥村与支书座谈,刘支书顾虑颇多,认为资金不好筹集,筹集后村民也不会借用,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不愿尝试,想看看再说。涂镇村胡支书外出,通过电话联系,胡支书有些犹豫。

之后,向范书记和余主任告别后,晚上回石家庄

二、调研感受

结合两天的实地调研和材料阅读,我们感到“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为涂镇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相应政策、项目和资金都会有新突破,同时也承受着区、市、省部各级领导的关注和辖域内4万群众的期盼,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的困难和挑战。

涂镇工作有自身的特殊性,归结起来主要有这几点:(1)定位导向。“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范畴下的“一镇三区”定位,即千年古镇、滨湖休闲度假区、美丽乡村体验区、湿地公园旅游区。为实现这一战略定位,需要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支撑方面都要有新理念、新举措、新突破,统筹考虑、科学发展;(2)产业转型。生态文明示范区概念提出之前,受限于自身区位和资源特点,农户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兼业种养植为主,农业产业在种养殖方式、品种、销售等方面仍然比较传统和弱质,同时村庄大部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空心化”现象,常驻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大致在1∶3(有的村甚至达到1∶5)的规模。“369留守”现象突出,社会关爱和公益互助需求凸显。(3)投资多元。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中,目前农户、村集体、政府财政、生态文明公司、白龙公司等一批市场企业相继发力,共襄盛举。各有所长、各司其职,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面对“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一镇三区”建设目标的要求和干部群众的期待来说,这些资金和项目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和“三资融通”机制(农户与集体,村庄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政府与村民等等)还没有制度化、规范化地建立起来。

基于以上三点认识,我们认为以“内置金融”体系为切入口驱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方案设计,除了要考虑公益敬老、资金互助、夯实两委、治理创新等基本功能外,还需要重点回应农户产业转型投资和集体经营性建设项目用资,从整体来看还要能够回应镇域层面基础性和经营性项目对于跨村资金、资产、资源的调配和整合问题(包括留足社会资本对接的接口)。

为此,“根在农户、建在村部、统在镇域、联在城乡”的内置金融体系才能为涂镇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提供工作机制和“三资融通”的物质保障,这需要在借鉴赤鲁、珠海、桐梓等项目智慧基础上有新的思考。

当然,农户产业转型、集体经营性用资、镇域三资融通,都需要以完善村内置金融基本单元和镇联合社层面的各自产权和治权为基础,以量力而行、资金——项目单独运作为前提,以智力协作、平台搭建、人才培育、机制创新、财政支农、村企共建等基础性工作为保障。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初心为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一个生态涂镇、和谐涂镇、经济强镇的愿景就能稳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