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文化的力量

企业文化的力量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文化具有各异性、难交易性、难模仿性的特质,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这样,在无形的“心理契约”和有形的“行为契约”共同作用下,企业、员工、其他社会公众之间的合作行为才会达到高度的一致,从而可以加强企业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1.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员工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益的,并自觉自愿地保持这样的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久而久之便把习惯固化了;经过时间的积淀,习惯成自然,形成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人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逐渐形成规章制度、伦理道德,成为员工内化于心的“行为规范”。

2.文化是企业成长的基本驱动力

企业文化具有两个特点,其中一个特点是,具有共同的认知系统,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两个特点都能够让企业员工之间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为多数企业员工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具有各异性、难交易性、难模仿性的特质,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在零售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进入门槛很低,从营销方式、组织方式、流程管理到管理信息系统等都可以模仿。而零售文化的受众特点鲜明、不易取代,零售文化是一种感性因素。比如一个人离开一家企业,技术、管理办法、制度可以被带走,唯有企业文化是不能轻易带走的,因为文化这种无形的力量已经渗透在企业的方方面面了。零售文化的差异性,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这在零售业未来的竞争中将表现得更加明显。

3.文化是灯塔

一个人在黑暗里行走,伸手不见五指,如果前面有一个灯塔指引,即使再远他也会勇敢走下去,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可能走几步都会害怕。文化就犹如灯塔的力量,具有引领的作用,文化能让员工看到未来的希望,让每天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导向力和推动力的灯塔,只能由优秀的企业文化点燃。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憧憬,是一股让人深受鼓舞的力量。共同愿景蕴含于企业文化之中,能增强员工信念、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责任感,能使员工认识到工作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所在。众所周知,零售业的各项工作是十分繁琐和细碎的,其中有一些工作是需要不断重复的,零售一线人员所接触人员又是十分繁杂的,这是造成很多人不愿或不能长期从事这一职业的原因。但是,正因为共同愿景的存在,能让他看到未来的希望所在。这种期望可能非常简单,例如顾客需要他,未做完的工作需要他,团队需要他等。这种被需要赋予他存在的价值,能使他感觉到做的事情有意义。长此以往,他就会把平凡的工作会看成是一种更高的追求,能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4.文化是一种心理契约

制度是一种在书面上的契约,而文化则是一种心理契约。优势文化、强势文化与自然生长的文化、自发阶段的文化不同,企业要建立强势的企业文化、自觉的企业文化、系统的企业文化,有力度的同时还要有精神高度。

文化决定制度框架。制度是有盲点的,文化可以填充制度的盲点。也就是说,文化可以弥补制度的不足,在制度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第一,从地位上,“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制度管理是面向“管理的底限”,文化管理是面向“管理的高境界”;第二,从调节方式上,“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对人的行为调节方式不同:文化属于内在调节方式,文化强调价值观、信念和道德的力量;制度属于外在调节方式,制度强调监督与控制;第三,是从成本角度,文化优秀与否或主流文化的认同度高低,决定着制度成本的大小:当文化优秀并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高的时候,企业制度成本就会低;当文化较差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低的时候,企业的制度成本则会高;第四,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永远是并存的,因为个人价值取向与对组织目标认同度差异永远存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高管理境界,与制度管理相互依存。制度是书面上的契约,用于约束人的行为;文化是一种心理契约,其发挥作用的路径是通过企业成员的心理活动过程来规范、约束和激励企业、个人及其他社会公众行为。这样,在无形的“心理契约”(企业文化)和有形的“行为契约”(劳动合同及各种规章制度)共同作用下,企业、员工、其他社会公众之间的合作行为才会达到高度的一致,从而可以加强企业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形成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双方协商、沟通一致的结果,是双向共同完成的过程。对比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与行为契约形成过程,它们是有许多相同点的。心理契约具有如下特点:“心理契约”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心理契约”会随社会的主客观环境变化而变动,是不稳定的;“心理契约”的维护与完善一般比较艰难、复杂;“心理契约”约束时效一般时间较长,具有不确定性。企业文化是“心理契约”的表现形式,“心理契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形成并被每位成员和其它社会成员认同,是一个很复杂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5.文化是土壤,人才是种子

中国人才济济,可以说不缺种子,只是缺少使种子发芽的土壤。文化是一种环境和氛围,挖掘人的潜力,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对于零售业而言,就是要打造高效的零售业团队。

6.文化是一种理性管理手段

文化决定企业如何达到功利目的,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从战略上指导人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从理念上告诉人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价值观上指引人们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7.企业文化为企业创造竞争力

美国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科学权威学者约翰·科特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曾耗时11年的时间调查“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与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11年间的总收入增长率:前者为682%,后者为166%;前者公司净收入增长756%,后者公司净收入只增长1%。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不是为文化而文化,而是也有其投入产出比,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它必须落地,必须要有用。

8.文化要不断创新

黄国雄教授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传统的销售方式和服务观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长期未受到重视的休闲和精神消费需求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需要,零售文化的传播和渗透,要让员工明白,销售产品不仅仅只是为利润,重要的是提炼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核心产品;要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享受到一份人间的真情、善意,得到一种美的愉悦。”

包括现代管理技术在内的现代技术,已成为零售企业的技术支撑。早在上世纪,商业巨头沃尔玛就运用了卫星技术实现全球化的扁平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国家、地区之间的限制,促使各国的网络管理、网络购物等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产生新的业态;零售企业正在向集科研、设计、制造、分销、金融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提供了消费便利和精准的消费服务,引领着消费升级,拓宽着消费领域,创造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个性化的服务提供了方便与可能。互联网思维风起云涌,以电子技术、数字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带来零售革命,商品竞争其背后是技术的竞争,而创新的文化将引领企业不断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