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要用自己的标尺衡量下属

不要用自己的标尺衡量下属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中层领导,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下属的能力,那是明显的“霸权主义”。某公司的副总对秘书说:“给我致电下属单位的赵经理,约他下星期一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我有重要的事情要托他办理。”待副总上班时,秘书才将赵经理的话转到,此时赵经理已出差异地了。该副总责怪秘书为何不早说,因为他找赵经理,就是要商谈有关他到外地后有事相托的事。

有些中层领导,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下属的能力,那是明显的“霸权主义”。即他认为是好的就是好的,他认为是坏的就是坏的。这种言行带来的结果只能使下属不满,甚至怨恨。

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你认为好的,别人未必有同感,所以,作为领导者,更要注重对事不对人,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下属的工作成绩,只要事情本身没有错误,就不应过分挑剔。

同时中层领导还要注意,对下属布置任务时,一定要明确其要求的标准,以便让下属衡量。那种没有提出明确要求标准或标准模棱两可的人,会时常让下属一头雾水,进而失去信心。例如有的中层喜欢凭心情判断下属的工作成绩。心情不好时,不论下属多么呕心沥血地工作,他也认为做得不够好。这种时宽时紧的要求标准,最令下属气愤。

中层领导的要求标准还应该以下属的能力而定。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上司只能要求他中规中矩的成绩。而一个经验丰富、知识水准高的下属,就必须做出和他能力相符合的成绩来才算合格。

要想让下属做事时有所依循,管理者在托付任务时,应暗示所希望的标准,这会造成轻微的压力感,使其效率得以提高。

中层领导还要注意,你发出的指令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不能有“也许”“可能”之类的字眼,有些人喜欢在批示句之前,加上“也许”的字眼,这往往令人无所适从。例如:“明天某某地有个展览会,也许你应该去看看。”在下属听来,好像是可去可不去似的。如果不去的话,又怕是重要的展览会,会对工作有影响;但如果去的话,又怕是无关紧要的展览,阻碍了做其他事情。你总不会让下属反问你:“‘也许’是应该去,还是不用去?”相信任何一个下属都不会这样问,因为这样问,无疑是在批评上司的指令不明确,可是不问,又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这种情况,就是领导者发出的指令模棱两可造成的。也因此会耽误很多事情,即重要的没去做,次要的反而花费了大把精力。

明确的指令,包括做该事项的目的、内容,有关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建议的处理方法。如果上司不能明确地指出上述内容,下属就不能预期做妥准备工作,结果反被上司指责。这样下属自然是有苦没处诉,与上司产生隔阂。

某公司的副总对秘书说:“给我致电下属单位的赵经理,约他下星期一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我有重要的事情要托他办理。”秘书小姐赶忙预约,但对方称下星期一要开重要会议,而他过两天便要到外地出差一个月,建议约会最好改在明天。秘书想将赵经理的话向上司转述,可是两天内上司都没有来公司,电话又联系不上,根本没有机会提及。待副总上班时,秘书才将赵经理的话转到,此时赵经理已出差异地了。该副总责怪秘书为何不早说,因为他找赵经理,就是要商谈有关他到外地后有事相托的事。秘书感到沮丧,因为在这件事中,她根本没有做错或遗漏,只是上司的指令不明确,也没提及找赵经理的大概目的,以致秘书在赵经理提及去外地时,未能作出即时反馈,要赵经理直接与上司联络,又没有告诉秘书如何才能找到他。

许多人都认为,公事时间以外就不应该让下属骚扰自己,以致下属有急事要找他时,往往束手无策,只有着急的份儿,不但如此,还要承受管理者回来后的不满与批评。和这样的上司共事,下属的工作怎能安心呢?

所以,中层领导者在命令下属去做事时,一定要附有一个明确、公正的标准,只有这样,下属才能更有成效地办好事,才能与上司愉快地共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