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汇率相对变动回顾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汇率相对变动回顾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对各贸易伙伴的汇率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币的名义汇率贬值趋势较为明显。之后美元与日元的汇率变动保持基本一致,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与日元的变动也相对较为一致。图5.3描述了欧美澳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汇率变动情况,总体实际汇率较名义汇率稳定。

5.1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汇率相对变动回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经过较大幅度的变动,总体的趋势分为贬值、稳定、波动升值三个阶段,但对各贸易伙伴的汇率变动关系并不一致。我国对各贸易伙伴的汇率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币的名义汇率贬值趋势较为明显。1994年我国改革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汇率变动基本与美元汇率变动保持一致。持续到2005年,我国宣布实施一揽子货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人民币对美元逐步升值。2000年欧元诞生后,欧元对美元先贬值,在2001年又开始升值,2004年对美元小幅贬值后,2005年又持续贬值。2005年前,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保持了8.27元左右兑1美元的稳定水平,即人民币对欧元也经历了与美元对欧元一致的相对变动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元对美元持续升值,大约持续到1987年,这一时期人民币对日元的贬值程度大于美元。之后美元与日元的汇率变动保持基本一致,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与日元的变动也相对较为一致。自1983年,港元与美元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人民币对美元与港元的变动基本保持一致。90年代以来,韩元的贬值态势较为明显,到1997年韩元对SDR(特别提款权)名义汇率达到低谷,1998年之后逐渐升值而人民币与美元的SDR汇率则相对稳定,表明90年代以来,韩元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经历了大幅度贬值,在1997后逐渐升值的过程。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元名义汇率也经历了对美元的贬值过程,而从90年代中期开始,澳元、加元等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开始升值。这表明澳元、加元对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升值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80年代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大于澳元与加元;其二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与美元保持稳定后,澳元、加元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升值同时,它们对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也持续升值。

汇率数据来自:IMF的IFS系统。数据以2000年为基准(100),上升表明升值,下降表明贬值。其中EURO代表欧元区各国,在欧元成立以前由各国名义有效汇率加权得到。

以2000年的水平为基准值(100)测度我国的名义有效汇率。将我国的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分为两个时期:1980—1994年为大幅度贬值,贬值幅度达到74.94%,表现了我国在转型初期,依赖汇率调节获得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比较优势的汇率政策;而1995—2006年则由于汇率长时间和美元挂钩,表现出升值趋势,幅度达17.77%。

图5.1描述了我国与主要欧美澳贸易伙伴的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关系,在所统计的欧美澳10个经济体中,1980—1994年,名义有效汇率(IFS系统的INS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幅度最大的是美国,升值幅度达到174.39%;欧洲(欧元区各国加权)也经历较大幅度的汇率升值,升值幅度达到70.14%,其中德国升值25.32%,荷兰升值21.28%;法国却贬值3.85%,意大利贬值36.95%;另外英国名义有效汇率贬值27.61%;澳大利亚贬值8.98%;加拿大升值1.99%。而10个经济体1995—2006年的名义有效汇率变动态势则与前一时期一致,美国有12.11%的升值;欧洲(欧元区各国加权)总体有11.45%的升值,其中德国、法国、荷兰均有小幅度贬值,分别为0.62%、1.83%和5.36%,意大利则升值了20.66%;英国却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升值幅度为22.78%;澳大利亚升值了12.09%;加拿大升值25.32%,居这些经济体之冠。另外,俄罗斯由于重新立国不久,名义汇率变动大,主要表现为大幅度贬值,贬值幅度达到68.23%,反映了该国对外依赖出口的经济形态。

img106

图5.1 欧美澳主要贸易伙伴(10)货币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迁

图5.2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与东亚部分贸易伙伴货币与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情况,其中,变动幅度较大的是菲律宾与中国。1980—1994年的阶段中,菲律宾的名义有效汇率贬值67.52%,同期中国香港地区的名义有效汇率贬值24.61%,而日本的名义有效汇率升值288.33%[3],与其经济在1980年代的快速发展一致,其他新加坡升值31.84%,马来西亚贬值5.09%。1995—2006年,这些国家(地区)中贬值幅度最大的仍然是菲律宾,达43.74%,其次马来西亚,贬值幅度达到23.19%;1995—2006年日元贬值11.44%;而新加坡与香港地区的名义有效汇率则有5%以上的升值,这与其经济与美国、中国保持较强的互动联系与贸易转口关系密切相关。

img107

图5.2 东亚部分贸易伙伴(5)货币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变迁

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汇率的变动与名义汇率基本一致,但也受到国内相对物价变动的作用。1980—1994年,我国的实际汇率总体表现为贬值趋势,贬值幅度达到64.81%(表明相对其他国家,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1995—2006年则表现为升值,升值幅度为11.42%。图5.3描述了欧美澳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汇率变动情况,总体实际汇率较名义汇率稳定。1984—1994年,虽然美元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巨大,但实际汇率却经历了22.90%的升值,这表明美国在这段时期内国内通货膨胀较全球严重;同期欧元区总体实际汇率升值23.17%,同样低于名义汇率的升值,其中德国升值6.43%,法国升值9.24%,荷兰升值8.87%,意大利贬值1.01%;而英国实际汇率贬值2.78%;澳大利亚贬值26.79%;加拿大贬值15.71%。1995—2006年的态势则有所不同,美元实际汇率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升值,为8.42%;欧元区实际汇率则总体贬值6.60%,其中德国贬值13.00%、法国贬值6.60%、荷兰贬值1.38%,意大利则升值14.77%;而英国实际汇率升值33.14%,澳大利亚升值18.96%;加拿大升值17.99%,总体与各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有一致性,经济发展较好国家和地区实际汇率升值的较多,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效应。

img108

图5.3 欧美澳主要贸易伙伴(10)货币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变迁

图5.4描述了1984年以来我国与东亚部分贸易伙伴货币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情况,其中,实际汇率变动较大的是中国大陆、马来西亚与中国香港地区。1984—1994年,马来西亚实际汇率贬值31.75%,为东南亚国家之首;同期香港地区实际汇率贬值22.05%;泰国贬值16.57%;新加坡贬值5.00%;菲律宾贬值16.57%,货币贬值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经济发展相伴行,应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他韩国实际汇率贬值19.12%;而日元则经历较大幅度的升值,升值达70.55%。1995—2005年的状况有所不同,日元成为实际汇率贬值幅度较大的货币,贬值33.43%;除港币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外,东南亚国家货币实际汇率普遍贬值,泰国贬值24.23%;菲律宾贬值14.88%;新加坡贬值11.22%;马来西亚贬值19.30%;另外韩国贬值9.67%。

汇率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对贸易伙伴国(地区)的汇率的不同步变动,会造成我国对贸易伙伴贸易量的不同程度影响。同时,不同的市场,贸易量对汇率变动的弹性并不相同,这取决于我国与该国贸易的商品的产业结构特征、该国的市场结构特征,以及我国与贸易伙伴国(地区)进行国际贸易的方式与成本等因素。探讨汇率变动对我国与不同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的不同作用,可以明确各国(地区)市场受汇率作用的方向与程度,从而在人民币汇率调整时,对国(区)别贸易发展变动进行测评与预测,并采用相应的措施。

img109

图5.4 东亚部分贸易伙伴(7)货币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变迁

注:IFS缺乏韩国的实际有效汇率,本章通过其美元汇率折算(假定价格变动与美国一致)得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