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筑英才培养模式,化“人材”为“人财”

构筑英才培养模式,化“人材”为“人财”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长青的秘密就在于企业对人才的选拔与任用。找到有能力者,且使之为我所用,化“人才”为“人财”方为用人的最高境界。因此,企业面对“人材”时,应该加强专业培训,使之成为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重用“人财”,培养“人材”,约束“人灾”,剔除“人裁”。在企业的人才模式中,“人材”被当成一种重要的资源,但这种资源最初却是未经雕琢的璞玉。

企业长青的秘密就在于企业对人才的选拔与任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说句实在话,中国地大物博,顶级人才从来都未曾缺少,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既然人才并不稀缺,那么企业之间的利润差距因何存在?个中奥秘在于企业的英才培养模式。经营事业,就是经营有能力的人!找到有能力者,且使之为我所用,化“人才”为“人财”方为用人的最高境界。

经过多年苦心钻研,我总结出了当前企业盛行的四种“人才”:有能力人品又好的才是真正的“人财”;有能力但人品欠佳的是“人灾”;有人品但能力欠缺的为“人材”;既无能力又无人品的叫“人裁”。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需要一双火眼金睛,区分各类“人才”,并做好各类“人才”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运营得到保障,才能使企业的利润稳定可期。

1.“人财”

这种人对企业的运营往往能够起到核心和主导作用,其特点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工作,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中“人财”占员工总数的5%~10%,在健康程度高的企业中占5%~20%。他们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是企业解决棘手问题的重要法宝。因此,企业领导者要高度重视这类“人财”,因为他们是企业的骨干。

2.“人灾”

此类人虽然有一定的能力,但由于品行不佳,往往会给公司带来麻烦,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经济受损。对于这类人,应当从制度上加以约束,严重时需要加以惩罚。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刘招华,一个聪明绝顶但道德败坏的大毒枭。1995年,刘招华通过精细化工的方式,自制冰毒成功,从此便走上了制毒贩毒的不归路。十年间,由他生产、运输并贩卖的冰毒多达18吨,一度成为世界之最。刘招华曾经当过武警和法警,才华横溢,但没将才能用对地方,为害一方最终作茧自缚。

3.“人材”

这类人是指基本素质较好的员工,但其才能的展现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累积,比如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掌握着基本的理论知识,但要把知识用于实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企业面对“人材”时,应该加强专业培训,使之成为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然后再充分利用企业的机制系统,使其向“人财”转变,为企业谋取财富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之前,有两个互相对峙的国家,我们且称之为甲国和乙国。国家是最大的企业体,作为企业管理者的两国国王,他们都很想打败对方,而强壮的士兵和日行千里的良驹,则是冷兵器时代打胜仗的必要条件。但是千军易得,良驹难求,更别提日行千里的宝马了。于是两国国王都在都城中贴出告示,重金悬赏千里马。

一日,有一个人牵着一匹马来到甲国国王面前,告诉国王,他的马能够日行500里[1],但它有成为千里马的可能。国王勃然大怒,说我要的是千里马,你却给我送来日行500里的马,还要让我浪费人力和财力去将它培养成千里马,你以为我是傻子吗?盛怒之下,命人将这个献马的人暴打一顿后赶出了边境。

重用“人财”,

培养“人材”,

约束“人灾”,

剔除“人裁”。

这个人并不死心,他又将马献给乙国国王,国王很高兴地款待了他,并将他和马都留了下来,让他为自己培养千里马。几年之后,甲国国王依然没有找到千里马,而乙国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在培养那匹日行500里马的同时,乙国不断寻获千里马、日行800里的马以及其他日行500里的马。几年的养精蓄锐之后,乙国兵强马壮,最终消灭了原本实力不相上下的甲国。

故事中日行500里的马就类似于企业里的“人材”,他们的能力虽然欠缺,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和财富,但他们的基本素质却很好,有成为行业精英的潜力,企业只要对他们加强培训和管理,则将其培养成为企业的“人财”只是时间的问题。

4.“人裁”

对于无德无能的人,企业需要坚决将其裁退。因为对庸者的宽容就是对能者的惩罚。这是一类对企业无功,甚至会损害企业利益的群体,对其就应该像对待肿瘤一般,越早切除对企业越有利。

好兵是练出来的,“人财”是培养出来的。在企业的人才模式中,“人材”被当成一种重要的资源,但这种资源最初却是未经雕琢的璞玉。管理者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对“人材”进行雕琢,构筑一整套英才培养模式,使之更符合企业和他们自身发展的要求。

那么,对于这些潜力无穷的“人材”们,企业应当如何构筑英才培养模式呢?

1.企业文化导入

要想把“人材”打造成“人财”,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员工们导入企业文化。文化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核心骨干企业文化、价值观等。这些虽然都是无形的东西,但却不容忽视。在培养中,我曾经问及员工为什么留在现在的公司,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回答说公司氛围好。我也曾经接触过企业整体氛围不好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即便薪酬合理也留不住人。面对“人材”,企业一定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培养,让“人材”融入好的公司氛围中,而不是让“人材”破坏了原来的好氛围。

对于导入企业文化,我的观点是最好由企业管理者亲自进行,内容可以是企业的发展史、企业的经典故事、企业的模范等。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拓展培养,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凝聚力,最终使他们心甘情愿地围绕在企业周围,为实现大家共同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2.岗位职责和职业化精神的培养

人岗合一、权责合一,这是企业对“人材”的基本要求。只有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在工作中时刻以责任要求自己,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培养。此外,“人材”常常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也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所以,职业化意识并不强,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有悖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行为,因此,企业也必须通过培养模式强化“人材”的这种职业化精神,规范“人材”的行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人材”往往冲劲比较足,但是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则要差很多,因此常常是磕得头破血流却没取得什么实质的成果;并且容易产生畏缩和怀疑心理,这个时期也是“人材”流失比较高的一个时期。所以,企业一定要以培养“人材”为目的,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比如市场、产品、业务流程、工作技巧等培养,并针对具体问题帮助“人材”进行分析和实战演练,这样“人材”才能快速入门,避免走很多弯路,也才能对工作始终保持充分的信心和兴趣。

当然,在进行技能培养的时候还要注意因人而异,根据“人材”特点定向展开,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培养效果。

在英才培养模式中,企业还要及时做好考评工作,使培养模式真正起作用、发挥效力,帮助“人材”更好地完成工作、融入企业。此外,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英才培养也必须根据企业或者行业的变化及时更新、补充、修正,这样“人材”的职业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才能不断精进,最终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成为为企业创造巨额利润的优质“人财”。

知行合一,坐言起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