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订培养方案为基础,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

修订培养方案为基础,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进一步完善“分流培养”试点班培养方案的体系结构,为使“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中的“加强实践,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培养目标得以落实,提出了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的要求:本科四年内“工程技术型”试点班的实践环节教学总时间不得少于50周。

二、修订培养方案为基础,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

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修订,于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制定出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体现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三套培养方案,其主要特色体现为:

2004年教学计划的制定,其指导思想是“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灵活、加强实践训练、注重整体综合素质提高”,具体要求为:课程按照模块设置,分为理论教学、集中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本着“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体现我院专业特色”的原则,将全院课程分为全院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平台,课内总学时控制在2500至2550学时左右;四年课内总学分160学分左右;必修课选修课比例为7:3左右;本着加强实践、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及培养创新精神的原则,全院各系结合自身条件和专业特点,安排不少于40周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不少于32周;注重加强素质培养,要求学生在跨学科类选修课中选修2至6学分,素质拓展类选修课中选修6至15学分。此外,为适应扩招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决定“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进行分级教学试点。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2005年,学院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落实“营造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良好空间”的原则,再次修订教学计划,要求各专业整合其选修课程,建立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同时为加强对在校生的全面培养,实施课内外培养的协调与统一,在新计划中规定全院各专业的学生毕业时最低应修8个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学分,其内容要求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科研与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并由此将“教学计划”更名为“培养方案”。此外,经过反复酝酿、研究,学院决定在部分系进行“分流培养”这一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型”及“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在通信、电信、计算机三系相关专业试行同一专业两套培养方案的教学改革,在学生第一学期结束后,按照学生的成绩及自愿的原则将学生重新分为“科学技术型”和“工程技术型”试点班。“科学技术型”试点班着力培养基础厚、知识面宽、思路开阔、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深造潜力的人才;“工程技术型”试点班以“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培养能力”为原则,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工程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的培养。我院的“分流培养”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经验,在2008年三月教育部在南昌召开的全国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讨会上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与认可。当一些院校将此作为国外的经验向大会推荐时,我院已经在2005级开始实施了。

2006年学院对本科培养方案再次修订,其重点体现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注重理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经管文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学院改进了培养方案架构,增加了实践教学体系模块,使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与理论教学体系的结构同样完整,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意识。此外,进一步完善“分流培养”试点班培养方案的体系结构,为使“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中的“加强实践,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培养目标得以落实,提出了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的要求:本科四年内“工程技术型”试点班的实践环节教学总时间(包括课内实验、上机等)不得少于50周。从而使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能够落到实处。

三套培养方案的修(制)定,得到了全院上下的高度重视,充分反映了学院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不断进取精神,经过三年的研究、改进、修订,我院的本科培养方案能够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其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结构,使培养方案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