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明创造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发明创造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有机会参加这次表彰大会,感到很高兴。一是发明创造新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新的产物。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和不胜枚举的发明创造与独特的工艺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给中华民族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86年1月)

我有机会参加这次表彰大会,感到很高兴。我参加这次大会的目的,一是向受表彰者表示热烈的祝贺;一是向他们为“四化”献身的精神学习。现在向大家谈谈几点个人感想:

一、发明创造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范围广泛的、意义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这场改革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改革一切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使我国走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以便及早建成具有“四化”、“两高”的社会主义富强的国家。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有了科技现代化,其他几个现代化不难实现。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是不可能实现工业、农业和国防的现代化。马克思早就说过:“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但是“左”的思想背弃了马克思的观点,把科学技术排斥在生产力之外。他们把生产力看成主要是劳动者,认为“人多热气大”,有了人就有了一切。殊不知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的劳动者都是人,在肉体上都是一样构造的人。单纯的人并不能区别不同程度的生产力水平。区别不同程度的生产力水平和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标志是不同程度的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的劳动力。当人们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物质生产的人。不同时代的人,从肉体上说是一样的,但从掌握科技水平的程度来说,就不同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掌握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都不相同。因此,决定生产力水平的是科学技术。可以说,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决定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生产力,也就是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问题”的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理论的恢复和重大发展。

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有两种含义:一是使科学技术普遍达到已有的现代化水平,并用已经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科学技术来普遍武装工业、农业、国防和其他活动。一是发明创造新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新的产物。过去已经实现的科学技术也都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是发明创造推动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明创造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效手段,是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人类从蒙昧时期发展到当今现代社会的整个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发明创造的历史。中华民族以其勤劳、勇敢和高度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和不胜枚举的发明创造与独特的工艺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给中华民族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振兴中华,就要广泛地提倡和鼓励发明创造活动。

二、发明创造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人类社会的进步,当然不只是经济的发展,但经济的发展却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础。科学技术方面发明创造的成效,首先反映在经济的发展方面。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带动了工业革命。电的发现使人类进入电气化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兴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生物工程工业等。大量事实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巨大的进步。即使微小的发明创造,也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经济效益。去年10月国家科学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首次评定核准的1772项国家级进步奖,以及去年10月全国首届发明展览会展出的348项成果,都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在1亿元以上的有32项。又如最近报载,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统计:在1979-1985年间,农业领域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072项,其中国家发明奖47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仅籼稻杂交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19项重大科技成果的年经济收益即达100亿元以上。总的说来,新时期农业的增产约有三分之一来源于科学技术的应用。

三、要改革现有的束缚着发明创造和科技发展的科技体制

科学技术既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就应该密切结合。科学研究与生产之间,应该存在着有机的横向的多方面的联系。然而,过去我国科技体制,使科技与生产脱节,这是一个极大的弊端。过去中国科学院和高教系统有大量的科研单位,也搞出了不少科研成果,但是,由于科研单位只有一条垂直的对上负责的系统,没有通向社会、为生产服务的渠道。有些科研单位,为科研而科研,大量成果,束之高阁。许多科研成果,不适应生产的需要。有些成果可以应用于生产,但却不谋求为生产服务。有些成果可以服务于生产,但成本太高,或在技术上难以配套,难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特别成问题的是,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不承认智力劳动创造价值,因而不让大多数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即使将科研成果用于生产,也多半是无偿性的不按价值规律办事。科研单位依靠国家拨款维持活动,不需要主动地到企业里去找课题,更不去开拓市场。科研人员干不干一样,干好干坏一样,有无发明创造一样。另外大量的企业得不到科学技术的滋养,技术设备得不到更新,工艺程序得不到改进,产品质量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同时,科研人才的分布很不均衡,有些单位集中过多,很多人才不能发挥作用。有些单位长期缺乏科研人才,科研工作推不动。这些都大大地影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加之,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人们不重视知识和人才,大批的科研人员受到压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发挥出来。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很难迎接世界上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四、“动员千军万马上山摘桃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使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科技管理体制也非改不可。根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中共中央于去年三月间召开了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的主要内容是改变过多的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研究、设计、教育、生产相脱节,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况;要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学技术工作,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病;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以及减少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合理地配置科技力量,同时要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允许合理流动,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等。这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技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大大解放科技生产力,以便促使我国经济早日腾飞。

发明创造,是开展科学技术的先导。早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以后,国务院即重新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并授予七百项科技成果以国家发明奖励,1982年10月召开了《全国科技奖励大会》,表彰科技进步的成绩,以鼓励和推动全国的发明创造活动。1984年和1985年,我国先后公布了《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保障发明创造者的权利。去年,北京、武汉、杭州、长春、黑龙江发明协会和中国发明协会先后成立,以便进一步推动和支持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这一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像胡耀邦同志所说,“动员千军万马上山摘桃子”。摘桃子,是把创造出来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四化”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这就是说,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来从事广泛的发明创造活动,通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又通过科学技术发展,来促进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以想见,这样做必将会加快我国实现“四化”的步伐。

五、要破除神秘感,做有心人

要使发明创造成为群众性的活动除了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外,还要清除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障碍,就是对发明创造的神秘感,认为发明创造要有天才,是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的事,还要有新的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才行。“我们年轻小伙子、一般知识分子或甚至没有什么知识的人是沾不上边的。”不错,有许多发明创造是需要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和高精尖的仪器设备的,甚至庞大的组织。譬如:物理学家丁肇中,现在从事宇宙起源的研究,队伍庞大得惊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都是高精尖的,价值几十亿美元。但也有许多发明创造是普通的“老百姓”搞出来的,不需要什么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开始从事发明时不过是一个报童。镭是居里夫人在极其简陋的实验室中发现的。有些发明甚至是在吃饭、乘车、走路、游玩、睡觉的时候。如阿基米德是在洗澡的时候,发现浮体力学的,牛顿在散步时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才发现地心吸力和万有引力。门捷列夫在梦中萌发出元素周期律思想。查尔斯在华盛顿公园的椅子上产生了激光的想法。伽利略18岁时在教堂里发现钟摆定律,后又在比萨斜塔上论证了他的落体公式。达·芬奇从蝙蝠的飞翔中受到启发,模拟设计了飞行机器,成为发明飞机的先驱。我们湖北省不是也有几个小发明家么?他们10岁上下,就发明了用竹滚筒来拣、数鸡蛋,拣筷盆,上灯泡的工具等。凡此种种,都说明不一定都是天才和大科学家才能发明创造,也不一定非有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不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供发现、发明或创造的机会很多,关键在于:一是有心人,二肯动脑筋,三善于钻研分析。当然,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发明创造,也不可能有那样多的机会。人的一生,有一两个或几个发明创造就不错了,像爱迪生、爱因斯坦那样的人毕竟不很多。不过,只要我们立志做一个要为“四化”摘桃子的有心人,肯动脑筋,善于钻研分析,迟早会发明创造什么东西来的。像今天出席大会受表彰的同志们,都有这样的素质,才在科技上取得这样灿烂的成果。你们都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我在此,再表示两个祝贺:一是祝贺你们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二是预先祝贺下次这样的表彰大会上有更多的受表彰的同志们参加。让我们大家浸沉在致力于发明创造的海洋中,我们的“四化”就会早日实现。

(原载《武汉首届发明工作表彰大会》(汇编)1986年1月)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