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石化被爆出天价吊灯事件

中国石化被爆出天价吊灯事件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石化在近些年内,由于其垄断性国企的地位而受到格外的关注。中国石化迫于压力成立了事件的调查组,于4月25日对外公布了“天价酒”事件调查结果,决定免去鲁广余广东分公司总经理职务并降职使用,同时对其进行经济处罚,对已消费的13.11万元红酒费用,由其个人承担。

中国石化在近些年内,由于其垄断性国企的地位而受到格外的关注。而频频发生危机事件,纵然某些事件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不了了之,没有造成持续性影响,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状况也在拷问中国石化的公关部门与品牌整体管理机制。

中国石化作为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其获得的特殊利益往往成为业界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国石化在现行制度下受到的财政补贴被直指为制度失衡的表现。有业界人士认为,这种失衡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盈利与哭穷的巨大反差。比如,中国石化上年整体实现高额盈利的情况下,声称政策性亏损,有失公允;其二,盈利与责任的脱节。身为垄断巨头,在权力荫庇下盈利无数,理应在社会责任方面有所建树,遗憾的是,中石油、中国石化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综合考量屡屡位居末席;其三,盈利手段与民意诉求的不契合。我们注意到,每每国际油价风吹草动,它们就以提价要挟,高嚷与国际接轨,甚至不惜囤积居奇,这种“不义”之财,难免刺激了公众的敌视之意。[69]

2008年,中国石化系统地开始一次全范围的员工工资普遍增长。有评论认为,中国石化作为业内的垄断寡头,如果薪酬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必然引发榜样效应,因而对于中国石化加薪,应按“公共事件”对待,要展开调查、科学测算、民主决议,这是对国有资产的负责,同样也是对企业发展的负责,更是对社会公众的负责。可见中国石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全国上下的热议。纵然上面提到的现象是由于制度性问题而产生的,无法通过短期的操作进行应对,但应当足以让中国石化对可控的危机事件进行警惕,毕竟树大招风,何况是业内最大的树之一。然而,危机事件依然频发。

2009年,中国石化被爆出“天价吊灯事件”。当年7月,“中国石化大楼安装1 200万元天价吊灯”、“中国石化2.4亿元奢华装修惹众怒”等网络帖子,先在网络论坛流行,后被平面媒体转载,受到公众热议与批评。2009年7月18日,中国石化相关部门“辟谣”称,中国石化办公大楼吊灯费用包含设计、制作、运输和安装各部分,全部造价为156.16万元,而网友所称的“2.4亿元奢华装修”实际上是中国石化办公区旧楼维修改造工程的费用,包括内装修费用5 925万元,并且强调,以上花销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和严密的监管过程,可以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而透过此次事件和公众的反应可以看出,费用究竟为1 200万元还是156万元不再重要,“天价吊灯”映射出社会公众对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信任危机。

2010年中国石化又爆出了“油品门”事件,再度将中国石化推向风口浪尖。2010年3月中下旬开始,河南省安阳市内上海大众、广州本田、北京现代等4S店突然接到大批送修车辆。这些故障车辆都有着同样的“病征”:轻则会出现加油不顺、冒黑烟、尾气刺鼻的情况,重则排气管不断喷出红或黑色液体、无法启动,最严重的会出现一些零件损坏的情况。车主和4S店将问题的矛头直指由中石化生产和销售的93号乙醇汽油。在此次事件中,中国石化做出了有效反应,但已经是在危机开始的一个月以后。中石化石油河南分公司组成调查组,要求安阳石油分公司主动邀请当地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对油品进行抽样检验,同时将邀请车友代表和关注此事的网友、媒体记者对抽检过程进行监督,最终调查结果待专家及权威机构拿出意见后及时公布。如果调查落实下属企业确实存在问题,将对有关责任人问责。同时,持续对有关车辆提供免费清洗和油品补偿,并加强与4S店的沟通。一经调查认定其维修车辆确因汽油导致故障,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迅速与4S店商定善后方案,将以负责任的态度妥善处理此事。在此次事件中中国石化做出了相对有效的回应,媒体与公众的矛头也转向对山寨劣质油的质问。[70]

2011年危机事件再度来袭,4月11日,天涯论坛出现一篇名为《中石化广东石油总经理鲁广余挥霍巨额公款触目惊心》的文章,引起公众极大关注。网帖中贴出了四张发票,总消费金额约168万元。其中一张“贵州增值税普通发票”显示:开票单位为“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抬头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日期是2010年9月3日,内容是“30年500毫升茅台30瓶,15年500毫升茅台60瓶,50年500毫升茅台30瓶,53度飞天500毫升茅台360瓶”,价税合计958 320元。除此之外,网帖还贴出文字材料,矛头直指中石化广东石油总经理鲁广余,指其“今年中秋节前,指使手下用便利店非油品促销费,从2010年9月起,先后购进高档酒三批,总价值259万元。所有酒都由总经理鲁广余个人支配使用,无人知道酒的去向。”此次事件引发持续关注,甚至惊动了国资委,国资委表示:要保持艰苦奋斗传统,一步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来加以遏制。

中国石化迫于压力成立了事件的调查组,于4月25日对外公布了“天价酒”事件调查结果,决定免去鲁广余广东分公司总经理职务并降职使用,同时对其进行经济处罚,对已消费的13.11万元红酒费用,由其个人承担。这种弃车保帅的做法总算是掩盖了更大的窘迫,使得事件不了了之,但并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真正认可。

2013年1月,中国石化又爆出了“解约风波”,中国石化的二级子公司中大约有1 000人与中国石化解除了三方协议。这使得中国石化在雇佣员工方面出现信任危机。在此次事件中中国石化做出了较快的反应,声称解约事件是由于一些直属单位操作违规导致的,而中国石化在利润出现下滑的情况下采取瘦身政策,公平地进行了裁员工作。此次事件由于中国石化的快速反应,使得品牌的回应而非事件本身占据媒体重要版面和搜索引擎优势位置,因而并没有引起太严重的影响。

综合看来,中国石化在近年来在品牌的发展中还是遇到了相当程度的麻烦,使得中国石化作为国有企业品牌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品牌名誉受到损伤,而这是一个要建立国际大品牌的跨国公司的一大硬伤。但中国石化在2012年以来处理危机事件有更为迅速、更为有效的趋势,这成为品牌提升的积极因素。

评点

中国石化作为国有企业品牌,本身受到的关注就多于其他同行业竞争品牌。尤其是中国石化处于行业内的垄断地位,与油价的上涨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又面临制度性的补贴与盈利这一视为矛盾的状况,更加容易受到争议。

中国石化所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国有品牌的缩影,甚至是中国社会转型中阵痛的缩影。中国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都会借着国有企业这一全民都拥有理论上的话语权的这面镜子反射出来,所以公共危机事件更加会受到社会的热议。而只有建立起合理的应对机制,才能够在公众的热议中维护品牌利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与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双向沟通与对话。

诚然国家与制度层面导致品牌受到争议或爆发相关的品牌危机,是难以在短期内采取公关操作解决的。但是仍然有许多危机事件是由于对危机应对的忽视而导致的,况且能够以积极对话的态度面对事件本身才会争取到支持。我们期待大品牌不会成为令人厌恶的巨人,而是建构有亲和力的品牌形象与品牌关系,这样才能够使得中国大品牌在做大做强、走向国际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坦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