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类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经济类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时间:2022-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类工具书的排检,一般采用字顺法、分类法和主题法,有的也使用时序法、地序法等。经济类工具书中,有些就同时采用了这两类排检方法。因而,无论是组织经济文献信息,还是检索经济信息,都必须事先了解各种文献信息分类法。分类排检法也是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之一,书目、索引、文摘、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类书、政书等多采用这种方法编排和检索。经济类工具书常采用学科体系分类排检法。

一、经济类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工具书的编纂与使用,都要采用一定的排检方法。排检法包括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和检索方法。编排方法是指将工具书内容有序化的方法,检索方法是指检索工具书内容的途径与方式。两者的角度不同——分别从编纂角度和使用角度而言,实则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一种工具书在编纂中采用的是分类法,利用它时就必须从分类的途径来检索。

经济类工具书的排检,一般采用字顺法、分类法和主题法,有的也使用时序法、地序法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体现出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稳定性和简便实用性。

下面,介绍这些排检方法。

(一)字顺排检法

字顺排检法是指根据文字本身的特征,确定单字或复词先后次序的排检方法。字顺排检法直接依据事物、人物、机构、文献等的名称及名词术语排列,直观性强、易于理解,排检速度快、准确率高,符合人们日常检索文字的习惯。

字顺排检法是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之一,书目、索引、字典、词典、百科全书、手册等多采用这种方法编排和检索。

由于世界各国、古今中外的文字多种多样、特点各异,字顺排检法又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排检方法。通常,可以按照文字的形体结构和读音的特点,将字顺排检法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形序法

形序法是指根据文字的字形特征,按照形体结构确定先后次序的排检方法。中文汉字的形序法包括部首法、笔画法、笔形法、号码法等。

经济类工具书的排检常采用形序法,如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的《食货志十五种综合引得》(哈佛燕京学社1938年出版)一书,正文中的词条按“中国字庋撷法”(一种号码法)排检;《中国总会计师名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出版)一书,正文按会计师姓名字顺(笔画法)排列。

2.音序法

音序法是指根据文字的字音特征,按照表示读音的语音符号确定先后次序的排检方法。中文汉字的音序法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排检法、韵部排检法等。外国文字的音序法多种多样,如日文工具书常用五十音图音序排检法,而西文工具书广泛使用的是拉丁字母顺序排检法。

经济类工具书常采用音序法排检,如刘树成主编的《现代经济辞典》(凤凰出版社2004年出版)一书,正文中的词条按词目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检;因贝尔(Imber)和托夫勒(Toffler)编纂的《市场营销词典(第4版)》(巴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书,正文中的词条按拉丁字母顺序(A-Z)逐词排列;中村博男编的《日本经济学杂志总览·预备稿》(日本图书馆协会,1970—1971年出版)一书,日文期刊按刊名的五十音序排检,西文期刊按刊名的拉丁字母表顺序排检。

上述两类字顺排检法,各有其特点与不足之处。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提供更多的检索途径。经济类工具书中,有些就同时采用了这两类排检方法。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Ⅰ,Ⅱ,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出版)一书,正文按条目的汉语拼音字母排序,并辅以汉字笔画、起笔笔形排列,正文后另附有全部词条的汉字笔画索引、外文索引等。于光远主编的《经济大辞典(汇编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出版)一书,正文部分按词目首字笔画笔顺编排,另有词目首字汉语拼音索引。

(二)分类排检法

分类排检法是指根据信息内容所反映的学科知识或事物属性特征,分门别类、按类别或类号进行排检的方法。分类法是一种从内容角度组织信息资源的方法。它将信息按其内容特征的相互关系组织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反映出信息资源的学科知识系统性,集中了同一学科或专业的有关信息,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学科从属关系,便于从学科门类进行浏览、检索。从分类途径检索,读者可以较全面地查获内容相关的信息或文献,也便于按照类目体系展开的等级层次,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

分类排检法通常要选定对信息进行分类的依据——分类法,也称文献分类表。目前使用面较广的文献分类法有不少,组织经济文献信息时可根据具体的对象及其特点选择使用相应的分类表。如根据文献的类型,可以选用图书分类法、专利文献分类法、标准文献分类法等。不同的文献信息分类法,其分类方法及类目设置差异较大。因而,无论是组织经济文献信息,还是检索经济信息,都必须事先了解各种文献信息分类法。例如,在熟悉了我国的图书分类法之后,排检经济专类文献信息时,就可直接采用其中的“经济”类目,十分方便。

分类排检法也是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之一,书目、索引、文摘、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类书、政书等多采用这种方法编排和检索。

分类排检法又可以分为学科体系分类法、事物性质分类法等。

1.学科体系分类法

学科体系分类法是指将信息内容依据学科属性和知识系统性类分、标引,按类别或类号确定先后次序的排检方法。学科体系分类法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将概括信息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目组织成一个层层隶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便于从学科体系和专业的角度来检索。

工具书采用学科体系分类排检法时,事先就要选择一部适用的分类法。由于对学科体系的划分不同,国内外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法。如我国图书馆界目前使用的分类法主要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美国图书馆界使用的分类法主要有《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CC)、《杜威十进分类法》(DDC)等。这几种分类法都是综合性的分类法,都设有一个“经济”专类,但对具体类目的划分,又各具特点、互有差异。熟悉各种分类法,是工具书排检工作的前提条件。

经济类工具书常采用学科体系分类排检法。有的工具书直接采用特定的分类法,如辽宁大学图书馆编的《全国经济科学总书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一书,将所收文献直接采用《中图法》(第2版)组织,即按其经济类的9个二级类目分为九大类。有的工具书参考使用多种分类法,如谈敏主编的《中国经济学图书目录(1900—194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出版)一书,就是在参考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3版)、《中图法》、《人大法》的基础上,分为18个大类;于光远主编的《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996年出版)一书,首先依据分类法编排,按学科门类分为20(类)卷、分册出版。

2.事物性质分类法

事物性质分类法是指将信息内容依据事物属性类分、标引,按类别进行排检的方法。我国古代的类书、政书多采用事物性质分类法,现代也有一些年鉴、手册等工具书采用这种排检法。

(三)主题排检法

主题排检法是指根据反映信息内容特征的主题词,按字顺进行排检的方法。主题法也是一种从内容角度组织信息资源的方法,但它与分类法揭示的角度不同、方法各异。它以自然语言的语词为字符,以规范化或未经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为基本词汇,以概念之间的形式逻辑作为语法和构词法,以参照系统显示主题之间的关系,以语词的字顺作为排检依据。因而,主题法可以集中同一事物(主题)的有关信息,反映各种主题之间的关系,检索的直观性、专指性、通用性、灵活性更强。在检索性能上,主题法与分类法互为补充,两者结合使用,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检索效果。

主题排检法通常要选定对信息进行主题标引的依据——主题词表,如叙词表、标题表、单元词表等。目前使用面较广的主题词表有不少,组织经济文献信息时可选用综合性词表,如美国的《国会图书馆标题表》(LCSH)、我国的《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等;也可以选用社会科学词表,如我国的《社会科学检索词表》;还可以采用经济专业词表,如《美国商业索引/通报控制词汇表》(ABI/INFORM Controlled Vocabulary)。不同的主题词表,也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因而,无论是组织经济文献信息,还是检索经济信息,都必须事先了解各种主题词表。如在熟悉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之后,排检经济类文献信息时,就可直接采用其“经济”范畴的主题词,十分方便。

主题排检法也是工具书的重要排检方法之一,书目、索引、文摘、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多采用这种方法编排和检索。

主题排检法包括标题法、叙词法、关键词法等。

1.标题法

标题法是指根据反映信息内容特征的标题词,按字顺进行排检的方法。标题词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或词组,通常为比较定型的事物名称。标题法以标题词作为主题标识,通过标题表预先确定的组配方式来表达主题概念,采用参照方式进行词汇控制,并揭示标题之间的相关性。它具有形式直观、含义明确、操作简便等特点,也有难以多项成族、灵活性较差等不足之处。

经济类工具书常采用标题排检法,例如,《商务期刊索引》(美国威尔逊出版公司1958年出版)一书,正文条目就是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的主题排列的。

2.叙词法

叙词法是指根据反映信息内容特征的叙词,按字顺进行排检的方法。叙词法是一种后组式词汇标识系统,以规范化的自然语言词汇作为主题标识,通过概念组配来表达主题概念。它具有词表结构完备、词汇控制严格、组配方式灵活、标引能力强、检索效果好等特点,也有词表编制与管理难度大、标引难度大等不足之处。

经济类电子工具书常采用叙词排检法,如Data Courier公司的《美国商业索引/通报》系统,就采用《美国商业索引/通报控制词汇表》组织与检索。

3.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根据反映信息内容特征的关键词,按字顺进行排检的方法。关键词法以自然语言中未经控制或只做少量控制的语词作为主题标识,直接表达主题概念。它具有标引完全专指、易于实现自动标引等特点,也有检索质量较差等不足之处。

经济类工具书中,很多都采用关键词排检法。例如,《世界经济年鉴: 2008/2009》(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出版)一书,将收录的资料按专题分为综合报告、国别(地区)经济、世界农业等14个部分;Jack Covert和Todd Sattersten编的《最佳商业图书100部》(Portfolio公司2009年出版)一书,将所收书籍按其主题的关键词排列,分为你、领导、战略、市场营销等12个部分。

(四)其他排检法

1.时序法

时序法是指依据信息的时间特征确定先后次序的排检方法。时序法一般按历史时期、朝代及年月日等排序,排检方法简便易行。它通常用于组织时间性强或有时间规律的信息,能集中特定时期的文献信息,突出反映事物、人物或文献的年代特征,便于人们从时间的角度来检索利用。

时序法广泛应用于年表、历表、年谱、年鉴、大事记、图录等工具书的排检。例如,吴兆莘编的《中国财政金融年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1994年出版)一书,以编年的形式汇集经济资料;吴晓灵主编的《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大事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书,也采用编年体,按时间顺序记述中国改革开放28年间金融领域的事件;宋承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一书,所选录的文献大致按其作者的时代先后顺序排列。

2.地序法

地序法是指依据信息的地理位置或行政区划特征确定先后次序的排检方法。地序法组织信息时,一般都采用特定的地区顺序规定(如我国有关行政区划的规定),以便于人们理解和检索利用。地序法通常用于组织有关地理或地方性的信息,可以集中同一地区的文献信息,突出文献信息的地方性特色,便于从地区的角度检索利用。

地序法主要用于地图集、地方文献目录、方志目录、地名手册、名胜词典、地理沿革表等工具书的排检。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钱币学会编纂的《世界现行硬币图册》(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一书,正文首先就按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区域排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书,按地区顺序分别列出北京、天津等30个地区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世界银行编著的《世界发展数据手册》(世界银行2000年出版)一书,正文的各种统计表分为三大部分,其中,地区篇——下分世界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等六个地区,国别篇——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五)排检法的综合运用

上述各种排检方法都各有其长,也各有所短。在编纂经济类工具书时,应根据具体的信息内容特点,尽可能地综合使用各种排检法,以便充分揭示文献信息,提供更多的检索途径。

综合运用各种排检法,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多重应用

多重应用是指在一种工具书的正文中,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将多种排检法分层次混合使用。例如,谈敏主编的《中国经济学图书目录(1900—194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出版)一书,首先,采用体系分类法,将全书分为18个大类;其次,同一类下,按主题编排;再次,同一主题下,按书名字顺排;最后,书名相同者,按出版时间顺序排。再如,张海滨所著《投资大百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书,正文先按五大类别排列,各大类下的词条再按其字顺(汉语拼音)排列。

2.主、辅互补

同时,工具书的编纂也可采用主、辅排检法,即:正文采用一种主要的排检法,正文之后另外附录一种或多种其他的排检法。主要和辅助的排检法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例如,陈岱孙主编的《中国经济百科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一书,正文部分的词条依据资料内容分类编排,书后另附有“词条笔画索引”。再如,《商务期刊索引》(美国威尔逊出版公司1958年出版)一书,正文条目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的主题排列,另附有一个包括公司名称、地点和人名的名称索引;布劳格(Blaug)和斯特奇斯(Sturges)编纂的《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辞典》(Wheatsheaf Books1983年出版)一书,正文按经济学家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列,书后附有:经济学家居住国(地区)索引、经济学家出生国(地区)索引、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索引(按美国经济协会分类表排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