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经济类工具书的发展

我国经济类工具书的发展

时间:2022-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我国经济类工具书的发展中外工具书随着语言文字、文化典籍和科学知识的日益丰富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一)发展历程中国工具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上溯到三代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类工具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拓展、深化,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我国经济类工具书的发展

中外工具书随着语言文字、文化典籍和科学知识的日益丰富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经济类工具书从19世纪开始迅速发展,也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的。

我国经济类工具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已进入全盛发展的新时期。

(一)发展历程

中国工具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上溯到三代时期。汉代开始产生成熟的工具书,清代已出现不少集古代工具书之大成的优秀成果。近代以来,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也促进了工具书的发展。工具书的编纂与出版开始注重新颖性、实用性、专科性和多样性,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的更新。

经济类工具书的编纂与出版始于19世纪。随着西学东渐、科技交流,经济学与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浏览和检索经济文献信息的需要,经济专类工具书开始编纂出版,如1864年连续出版的《海关中外贸易年刊》等。

20世纪前半期,经济类工具书的编纂与出版已初见成效,数量有所增加,类型逐渐扩展、编制方法也不断变革。这一时期出版了不少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经济类工具书,例如,1909年出版了《新译世界统计年鉴》(奉天学务公所图书科),1914年出版了陶隆撰述的《商务指南》(上海美华书馆),1928年出版了《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了柯柏年等合编的《经济学辞典》(南强书局),1934年出版了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的《中国经济年鉴》(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了陈稼轩所著《实用商业辞典》(商务印书馆),1938年,出版了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纂的《食货志十五种综合引得》(哈佛燕京学社),1939年出版了沈雷春主编的《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社)、何士芳编的《英汉经济辞典》(商务印书馆),1946年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业务检查处编印了《全国金融机构分布一览》,1947年出版了吴毅堂编述的《中国股票年鉴》(中国股票年鉴社)、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编的《工商手冊》(工商经济出版社),1948年浙江省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浙江经济年鉴》,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类工具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工具书,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1949—1979年的30年中,据粗略统计,经济类工具书共出版有37种[2]。例如,1949年出版了毛泽东等撰的《经济工作手册》(东北书店),1951年出版了上海市私营企业财产重估评审委员会编辑的《财产重估手册》(工商出版社),1952年出版了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编印的《进出口商品名称中俄德英文对照手册》,1956年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编的《政治经济学必读参考书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了苏联部长会议直属中央统计局编辑、统计出版社编辑部翻译的《1956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统计出版社)与农业部计划局编辑的《农业经济资料手册》(农业出版社),1963年出版了厦门大学经济系资料室编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史料选辑提纲:资料索引》,1964年出版了前苏沃耳夫与克鲁普特编、林青翻译的《世界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地理统计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与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编印的《(俄日对照)日本期刊及公司名称汇编》;1972年出版了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编辑的《农村人民公社会计手册》(甘肃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了天津财经学院外贸系编印的《外贸知识手册》,1976年出版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合编的《各国货币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等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拓展、深化,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趋频繁、经济现象接踵而至、经济理论不断更新、经济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对于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经济类工具书顺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加大了编纂与出版的力度,进入了全盛的发展时期。

(二)近30年来的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类工具书的编纂、出版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不仅体现在因种类丰富而引起的量变上,也体现在因编纂思路、出版运作模式、传播途径以及载体形态等改变而引起的质变上。这一时期,印刷型经济类工具书创造了辉煌,出版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数字型经济类工具书也破茧而出,光盘版、网络版等方兴未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类工具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

1.经济类工具书编纂、出版的成就

近30年来,经济类工具书的编纂、出版不断创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不断增长

经济类工具书的出版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粗具规模,90年代后迅猛发展,整体呈现递增的发展趋势。

有关统计表明,1980—2008年,经济类工具书共出版了7 263种,平均每年出版259种。其中,1980—1994年出版了近3 000种,平均每年出版200种,占我国同期各类工具书出版总数的20%~30%,占同期经济类图书出版总数的10%[3];1995—2008年,出版的总数为4 263种,平均每年出版300余种,占我国同期工具书出版总数的5.13%[4]。与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相比,近30年来的增长速度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数量剧增,工具书的规模也开始向大型化发展。80年代以前出版的经济类工具书仅局限于中小型规模,几乎没有一本大型工具书。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批大型的经济类工具书。如于光远主编的《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996年出版)收有35 000多个条目,按学科分为20卷,共有1 500万字。

(2)类型日趋齐全

经济类工具书的类型和品种逐渐齐备,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各种类型的工具书虽然出版数量不一,但均有出版。

手册、指南的数量最多,其1995—2008年的出版总数为1 853种,年平均出版数量为130余种;仅2004年一年,就出版有270多种。它们的内容范围包罗万象,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

其次是经济年鉴,1995—2008年的出版总数为1 512种,年平均出版数量为109种;仅2006年一年,就出版了250多种。已经出版的年鉴成龙配套,从世界各国及我国各省市县的经济、统计年鉴,到各经济部门、各行业、各学科乃至细小分支的专门性(或专题性)经济年鉴都有,并且是成系列的连续出版。

经济类词典、辞书也不断发展,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其1995—2008年的出版总数为212种。词典的内容范围包括综合性经济、各部门经济,甚至是小而专深的主题,语种有单语、双语及多语种,类型有学科辞典、人名词典、术语辞典等多种,规模有大、中、小型。

各类名录也相继出现,包括人名录、机构名录、产品类名录等。在改革开放的前15年间,仅我国工商企业机构名录就有近200种。

经济类百科全书也不断增多。我国1978年才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开始了我国的百科全书编辑出版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了不少经济类百科全书。

(3)内容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类各学科、各专题、各层次的工具书相继出版。

从学科范围看,近30年出版的经济类工具书几乎囊括了经济学科的所有领域。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F经济”类为蓝本,每个二级类目下均有工具书,学科覆盖率达到100%,三级类目覆盖率达到91.3%。

从主题来看,涉及了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填补了过去的空白。有的围绕经济热点,如企业管理、商业经营、市场营销、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等;有的聚焦小而专深的主题,如价格、包装技术、外贸跟单信用证等;有的注重理论研究,如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的工具书;有的着眼于实际应用,如会计、审计、保险、股票证券等。各种题材都紧跟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步伐,富有时代色彩,如中国的证券期货行业90年代初才从试点普及到全国,而1995年就出版了常力与杨林编的《英汉期货和期权市场词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等。

从总体上看,经济类工具书的出版正日益向综合化与专门化两个方向发展,内容更丰富,覆盖面更宽更广。

(4)质量逐步提高

从质量上看,近30年来编纂、出版的经济类工具书有了很大的改进。一些出版社注重出版物的特色与品质,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出版高层次、高质量的文献为目标,精心选题、合理编排,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不少的工具书收录齐全、编纂严谨,如陈岱孙主编的《中国经济百科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一书,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内容丰富、信息新颖、权威性强的大型工具书。同时,工具书的装帧也更加精美,这在经济类图录的出版上最为明显。

这一时期编纂、出版的经济类工具书也注重提供多样化的检索途径。如刘树成主编的《现代经济辞典》,正文部分以词目的汉语拼音排序,提供汉语拼音索引,书后附有笔画索引以及专题索引,编排合理、检索方便。而随着光盘检索技术、网络检索技术的日臻成熟,不少印刷版的经济类工具书都附有光盘或是带有账号密码的网络登录卡,甚至是直接“上网”,方便读者利用计算机检索使用。如CNKI中国知网——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http://refbook.cnki.net/)收录有刘树成主编的《现代经济辞典》电子版,除提供印刷版的拼音索引,笔画索引、主题分类索引外,还提供高级检索、多书检索等。

(5)出版系列化、合作化

不同主题内容的工具书在编纂、出版上都趋向于成系列发展,并且是大、中、小型成龙配套,类型多样。例如,我国于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出版有单卷本的《世界贸易组织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出版),也有十卷本的《中国入世大百科全书》(王忠明主编,北京中经数据电子出版中心2003年出版)。在类型上,除百科全书外,还有多种类型,如《中国应对国外贸易壁垒最新实务指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出版)、《英汉—汉英WTO专用语分类词典》(王晓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WTO实用知识手册》(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组织编写,学习出版社2003年出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年鉴》(廖晓淇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从出版社来看,也注重系列化,如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年出版了刘才子编著的《WTO商务必读手册》、《WTO对策必知手册》、《WTO必知手册》和《WTO规则必备手册》。

经济类工具书的编纂出版也开始向合作化的方向发展。国内的合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济不太发达地区与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开展合作,共同出版。以《中国西部开发信息百科》为例,青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中国西部开发信息百科.青海卷》。二是经济发达地区之间开展合作,如山东省的石油大学出版社和北京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此外,我国也开展了与国外的合作,一些国内出版社与国外著名的出版社合作,将优秀的经济工具书引入国内,如经济科学出版社与麦克米伦公司达成版权协议,将该公司的帕尔格雷夫系列丛书引入国内;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与美国亚系出版公司合作,出版了《美国工商年鉴》(1986年)。经济类工具书的合作编纂出版,有助于提高工具书的质量,促进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版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进而将我国的工具书推向世界。

(6)交流越来越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类工具书十分注重中外交流,在引进、借鉴国外先进成果的同时,也不断扩大对外交流的范围。

引进、借鉴主要表现为与国外出版业的联系日益密切,引进、翻译了一批外文原版经济类工具书。以经济类词典为例,有美国的彼得·纽曼(Peter Newman)等编、董辅礽总编辑的《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德国的罗尔夫·哈赛等主编、卫茂平等翻译的《社会市场经济辞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

对外交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出版的经济类工具书销往世界各地,如《中国饭店大全:图册(1):汉、英、日对照》(建设部建设杂志社编,测绘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国主要进出口企业名录.2004年》(中英文对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各种名录的输出。二是出版外文版,面向国外发行。如《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商务年鉴》等,都有英文版,可以直接为国外读者使用。

(7)数字型工具书崛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数字型工具书的研制与出版发展迅速。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工具书由印刷版向光盘版发展。经济类工具书也纷纷“触电”,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Ⅰ,Ⅱ,Ⅲ)》于1999年有了图文数据光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鉴》于2000年开始配有光盘;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世界经济年鉴》,第24卷随书附有前23卷的全文检索数据库DVD光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版工具书迅速成长起来。我国经济类工具书也不例外,从20世纪末就开始逐步“上网”。1999年10月,人民时空网与人民出版社一起推出了国内第一部网络版图书《中国经济发展50年大事记》[5],将传统的经济类工具书进行数字化后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2001年,知识在线网站(www.db66.com)推出国内首家经济知识百科全书网站——市场经济百科全书网(www.jingji-book.com)[6],其信息含量、信息渠道及检索的便捷性都大大超过了《市场经济百科全书》。

2004年11月,为适应网络化的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工具书电子化网络化应用与发展论坛”。这标志着我国工具书电子化、网络化进程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经济类网络版工具书已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即:结合互联网技术与信息组织方法,整合多种相关工具书及资料,以网站集成或数据库形式提供在线经济知识信息服务。如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www.gongjushu.cn),收录了我国200多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工具书。目前有2 000余部工具书,1 000多万词条,70多万张图片。在其“经济与管理科学”类目下收录了239种数字化的经济类工具书,分为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等22个子类。其涵盖范围、扩容能力、检索功能等,都是印刷型工具书不可比拟的,也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工具书“治学”、“致用”的效用。

各种数字型工具书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工具书一统天下的局面。它们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经济工具书的文本限制,在形式表现上多姿多彩、吸引力强,浏览、查询和检索都更加方便,预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经济类工具书编纂、出版中的问题

我国经济类工具书的编纂、出版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其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相对不足

相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而言,我国的经济类工具书数量还很不够。尽管经济类工具书的总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但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现有的工具书数量还远远不够,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选题雷同、内容重复

在有限的出版品中,有独立风格、高水平、影响大的工具书少,选题雷同、重复出版的现象依然存在。1995—2008年,我国出版的词典、手册和指南占经济类工具书总数的48.54%,重复出版现象最为严重。以词典为例,诸如《新编实用英汉国际经贸金融词典》(2006年)、《最新实用英汉国际金融词典》(2005年)、《立信英汉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词典》(2001年)、《英汉国际金融贸易词典》(2000年)等,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交集。重复出版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用户选书时的困惑。究其原因,有些出版社在选题时“赶时髦”,或是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都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出版。

(3)出版周期过长、再版修订滞后

不少经济类工具书出版周期过长。如经济机构名录,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版物一般都能反映当年的信息,而我国出版快的也要将近一年的时间,有的甚至延迟两、三年。这种滞后导致了工具书内容陈旧过时,减少或失去了利用价值。

同时,修订工作也没有及时跟上。已经出版的经济类工具书很少重修再版,即便是增补、修订,也有较长时间的延迟。以经济类百科全书为例,90年代以来编纂、出版的一些大型著作,如《中国商业百科全书》(1991年)、《中国证券百科全书》(1993年)、《中国社会经济统计百科全书》(1994年)、《中国入世大百科全书》(2003年)等,至今都没有修订版。经济类工具书大多耗时、耗力甚多,如不及时进行增补、修订、再版,就难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学术价值,也造成了新编同类工具书的重复及资源的浪费。

(4)检索途径单一

检索途径单一是我国工具书编排中存在的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目前,还有不少工具书不重视检索系统:有的仅提供一种检索途径,有的采用已经过时或没有普遍应用价值的检索方法。如李伟民主编的《WTO与中国经济贸易法规实用指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正文按主题列出行政贸易法规、内外经贸法规等八编,不再提供任何辅助检索途径。这直接影响到其质量和使用效果。

(5)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均衡

各类型工具书出版的数量差别很大。其中,参考性工具书出版量大,而检索性工具书——经济类书目、文摘和索引等的出版量则太少。如1995—2008年,年鉴的年均出版量在百种之上,而书目、文摘和索引3种检索工具书总共年均出版仅4种。这给研究型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分析其原因,检索性工具书学术性强、编纂难度大是一个因素,但编纂出版机构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及有效的组织,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经济类工具书的出版在地域分布上悬殊也很大。近15年来,东部地区出版的总数约为西部的49倍、中部的15倍。从2000年以来的情况看,在参与了经济类工具书的出版的50个城市中,北京的出版量占总量的76.1%,而22个中、西部城市出版数量仅占出版总数的5.8%。这反映出经济发展程度与工具书出版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类工具书出版上也处于落后的地位。

(6)高品质的网络工具书欠缺

目前的网络版经济类工具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开放型编辑模式下的电子工具书,以Wiki技术作为后台支持,可以供任意用户对词条进行补充和修改,如维基百科等。我国目前还缺乏这种经济专类的工具书,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经济知识的需求。另一类是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类的网络工具书,利用信息技术对一批已经出版了印刷版的工具书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尝试在工具书内容揭示深度上有所突破。它们引领着经济类工具书发展的潮流,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受版权制约,所收录的工具书数量有限;内容较陈旧,如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经济类工具书中,1995年以前出版的占有相当的数量。

目前,我国经济类网络工具书还不尽完善。其主要问题为:开发机构各自为政,资金不足,资源分散,权威性与稳定性差;数量、品种少,免费资源质量不高;可检字段和检索方式不够丰富;系统之间兼容性较差,不利于资源统一检索;版权保护措施不力,网络安全也存在隐患。

3.经济类工具书编纂、出版的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经济类工具书编纂、出版中的问题,建议采用以下的改进对策。

(1)制订宏观规划,加强业界合作

首先,出版界应统一领导,加强管理。应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制订经济类工具书发展的宏观规划,明确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家出版社的选题重点、发展目标,减少不必要的盲目性。

同时,要大力开展协作与协调工作。加强不同地区出版社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为中西部地区的出版社提供更多的资源与资助;加强各个出版社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既可在较大程度上避免重复出版,还可以“强强联合”出精品。

经济类工具书的出版应形成一个良好的出版环境,广泛进行信息交流,保证出版结构合理,使不同档次、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的出版社形成一个统一的、开放型的编纂出版体系,按计划、成系列的编纂与出版经济类工具书。

(2)加强编纂出版队伍建设,强化品牌意识

要从根本上保证工具书的权威性及其质量水平,首先,就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经验丰富、了解市场需求的编纂出版队伍。可以借鉴国内外经济工具书出版的成功经验,组织一些既有较高经济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也熟悉工具书编纂程序和技巧的专家和学者,集体协同编纂。

各出版社也应加强自身的品牌意识,突出本社的出版特色,着力提高工具书产品在市场和读者中的知名度。国外不少的出版公司都十分注重打造自身的品牌、推出精品工具书。例如,牛津系统的辞典销售量占英国国内词典销售量的51%,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等,至今仍然是经济学必备的经典工具书。我国的一些出版社,如经济管理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等已粗具工具书品牌效应,还应进一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合作化道路,创立高品质、系列化的工具书,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

强化品牌意识,经济类工具书的编纂出版还应走国际化的道路。一方面是与海外协同编纂、合作出版;另一方面,我国出版的工具书也要尽量出版海外版,将产品推向世界。使我国经济类工具书走开放型的道路,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为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3)合理地规划品种,提高工具书的质量

要解决经济信息需求量大与工具书相对数量不足的矛盾,就必须合理地增加经济类工具书的数量和品种。在类型上,要增加检索型经济类工具书,如书目、文摘、索引等;在内容范围上,要不断扩大学科的覆盖面,针对经济学科的新分支、新事物,及时地开发出相应的工具书。

要打造经济类工具书品牌,就要提高工具书的质量。当前,要着力于几个方面:确定优秀选题——根据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做到选题准确、新颖、适用;做好采编工作——根据不同的编纂内容和规模,广泛搜集信息、筛选资料,科学组织、精心编纂;健全检索体系——根据读者的需要,建立完备的索引体系,主、辅排检方法互为补充,提供多种检索途径;及时更新——根据书店和图书馆反馈的销售信息或读者使用的信息,对于质量高、信息连续性强、使用面广的工具书要及时修订再版,或是连续出版,以保证其内容的时效性,延长使用寿命。

(4)编纂出版多载体化,大力发展网络工具书

当前,经济类工具书亟须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多载体化,朝缩微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一般而言,印刷型工具书出版时间较长,修订、再版更加耗时,难以满足人们对于信息及时性的需求。改进这种状况,就必须在编纂出版过程中应用先进的技术,如采用在线出版,开展预印本服务,同时出版一书的印刷版和电子版等。

印刷型和数字型工具书并重、齐头并进,是经济类工具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便于及时修订和更新信息、缩短工具书的出版周期,也便于利用。网络工具书更加符合当前用户从网上获取信息的习惯。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第四次国民阅读率调查报告》显示,在不断增长的网络阅读率中,工具书在线阅读的比率最大、需求也最高[7]。像1994年开始推出的《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等网络工具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发展网络工具书,应呼吁各有关业界高度重视,联合开发。汇集编纂、出版等各方力量,统筹规划,加强协作,攻克现存的技术、版权保护等方面的难关,创建高品质、高效益的经济类网络工具书。同时,还可以吸引网民与专家合作编纂、共同评议,以便为用户提供其真正所需的信息及优质高效的知识服务。

(5)大力开展理论研究

目前,有关经济类工具书的研究论著数量非常少。加强经济类工具书的理论研究,才能总结规律、找出问题,促进经济类工具书质量的提高,为广大用户提供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更多更好的经济类工具书。因而,需要广大有关经济理论、信息管理、出版界的研究人员多加关注,并积极参与指导、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