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特征理论

社会特征理论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特征理论Tajfel和Turner曾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被称做群间关系的社会特征理论的理论框架。在给定条件下,社会特征会变得比个体特征更为明显,这就产生了那些基于群体成员身份的行为。根据SIT,群体行为的动机是出于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特征的需要,因此代表了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社会特征系统及其补充——自我归类理论认为,基本的社会认同过程可以用来解释群体现象和群间现象。

社会特征理论

Tajfel和Turner(1986)曾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被称做群间关系的社会特征理论的理论框架。社会特征理论(SIT)(Abrams和Hogg,1990;Hogg和Abrams,1988)试图解释个体行为是如何受到群体成员身份的影响的。SIT并不是在个体层面上分析社会行为;相反,它将群体作为基本单位来分析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发生的行为。SIT提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个体特征(人们作为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和社会特征(来自于显著社会群体和类别的成员身份)的基础之上的。在给定条件下,社会特征会变得比个体特征更为明显,这就产生了那些基于群体成员身份的行为。根据SIT,群体行为的动机是出于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特征的需要,因此代表了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

社会特征系统及其补充——自我归类理论(Turner等人,1987)认为,基本的社会认同过程可以用来解释群体现象和群间现象。通过归类过程,人们形成有意义的群体或是个体类别,将他们所在的社会环境进行排序和简化。但是,该理论并没有将焦点集中于个体所进行的个人感受的认同归类,而是认为个体所进行的归类过程不仅包括对他们自己的归类,还包括对群体和类别中其他成员的归类。另外,个体将自己与那些他们认为自己属于其中成员的群体或类别等同起来,并将自己与该群体或类别中他们所认为的原型成员等同起来。当人们将自己定义为(同时,被别人认为是)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类别(或内集团)的一部分时,社会认同就出现了。社会特征,或者说作为一个群体成员的自我感受,是通过个体在内集团(他们所属的那些群体)和相关的外集团中所做的比较而得到维持的。认识到这种社会群体的个体成员身份以及认同感对于理解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十分关键。自我归类过程反映了这一事实,即,当人们将他们自己看做是某一自我包含的社会类别或群体(比如性别、阶级、种族群体、小组或组织)的一员的时候,群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就被最小化了。同时,群体内部成员和群体外部成员之间的差异被突出了。另一方面,来自社会比较过程的自我强化促使人们支持内集团而非外集团。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动机去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感觉。当一个群体与其他群体在某些相关维度上进行有优势的比较时,这可能会为一种积极的社会特征的形成带来好处。由于自我被定义为相关群体的成员,个体就会接受那些内集团所倡导的规范和原型,并进行有优势的群间比较(Terry和Callan,1997;Terry等人,2001)。这样一来,人们就会受到激励去从属于那些能够与其他群体进行有优势的比较的群体,换句话说,他们渴望从属于高地位群体。作为不需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认同的低地位群体的一员,个体会寻求高地位群体的成员身份。高地位群体成员则力图维持他们的该群体成员身份以及现存的社会分类模式,从而加强这种成员身份对他们的自我认同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样,低地位群体的成员会采取一系列战略去提高他们所在群体的地位,或是提升他们的自尊度。SIT通过对这些过程和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的动机进行阐述,对个体的信念以及他们在内集团和外集团中采取的相关行动做出了解释。

另外,群间比较和认同过程也是出于群体维持积极的独特性的需要,这种独特性能使他们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Brewer,1993),尤其是当群体成员对其所在群体认同感非常强烈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个体对其所在群体或是内集团的认同倾向有助于我们理解群间冲突和竞争。事实上,群间冲突可能不仅仅是目标、任务或是流程上的冲突(Thomas,1993),还包括相互竞争的特征之间的冲突或是某种特定环境下的群体地位差异。但是,SIT不仅仅对群间冲突做出了解释,它还被应用于更广泛的事务当中,包括审视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感知、沟通和社会影响以及社会特征的行为后果(Ellemers等人,1999)。

该领域的很多观点都来自于对社会特征理论所作的丰富研究和理论发展,它们可以被用于组织中的群间环境研究。在十多年前,很多作者都鼓励人们在组织环境中验证社会特征理论的应用(Ashforth和Mael,1989;Kramer,1991)。尽管研究者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应对这项挑战,现在仍有很多研究正在开展,对于研究者来说,这个领域仍然存在丰富的开拓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