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台煤的生产结构

台煤的生产结构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台煤的生产结构(一)经营性质矿业本为报酬递减的产业。如前所分析,战后台湾煤业的重整几乎存赖政府相关机构的辅导,并且由于当局接收了日本所遗留下来的煤矿企业,所以公营煤矿的产量在40年代末期约占全台湾总产量的45%。(二)经营规模由于台湾地质等天然条件的限制,所以从日据时期以来一般民营煤矿开采的规模并不大。

四、台煤的生产结构

(一)经营性质

矿业本为报酬递减的产业。在日据时期台湾煤矿业曾有一段辉煌的岁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遭到战火的洗礼而消沉,但战后经过当局和民间的锐意整顿,20世纪50年代开始复苏,60年代达到巅峰,然而70年代逐步走下坡,80年代更加衰落,终至几乎消失于台湾舞台。

如前所分析,战后台湾煤业的重整几乎存赖政府相关机构的辅导,并且由于当局接收了日本所遗留下来的煤矿企业,所以公营煤矿的产量在40年代末期约占全台湾总产量的45%。但公营煤矿中很多矿井系采取包采方式生产,与矿业法抵触,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审议处理后,决定采民营化政策,由大部分的包采人承受所包采的煤矿。结果公营煤矿减少,在1952年,其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3.76%;1958年当总产量达到300万吨的水平时(见表4-1),公营煤矿产量的比例降到3.57%。当时“经济部”成立中国煤矿开发公司,开发南湖、丰林等煤矿,故公营产量逐渐增加,但民营煤矿亦增,所以公营煤矿产量在台湾煤业的黄金时代亦大约只占总产量的5%。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煤业的不景气,公营煤矿亦遭到被撤收废井的命运,到1988年全部停止生产。[88]因此可以说民营煤矿是台湾煤业的主轴。

(二)经营规模

由于台湾地质等天然条件的限制,所以从日据时期以来一般民营煤矿开采的规模并不大。在20世纪50年代,每矿平均月产不到1 000吨,后来虽然略增,亦不及1 500吨。

根据既有资料,[89]可以得知:

(1)月产5 000吨以上的大规模煤矿并不多,在1950年代后期仅4至5矿而已,虽然60年代增多,以1964年和1970年最多(18矿),此后又递减,此情况与图4-1所显示的煤产量的变化呈相同趋势。

(2)就煤矿规模与煤炭产量的关系而言,大型煤矿(月产5 000吨以上)在台煤总产量中的比例,自60年代开始即一直约有30%,而以1972年的42.77%为最高。

(3)月产1 000—3 000吨规模的煤矿,约占总矿数的25%,而其产量则占总产量的30%—50%。具有这一规模的煤矿自60年代开始减少,从1961年的101矿减至1971年的54矿和1980年的47矿,从而产量亦减。

(4)在台湾煤矿中,存在着众多月产500吨以下的小规模煤矿,直到1981年为止,此规模的煤矿数占总矿数的54%以上,但其产量仅为总产量的6%左右。虽然1958年曾有224矿数和9.26%的比重的记录,但应属特例。此类煤矿煤层较差,很多矿井是一面探勘一面采掘,保安设施较不齐全,亦有时做时停的现象,[90]严重影响了台湾煤矿总平均产量规模的提升与矿业技术的改善。

(5)就整体煤矿平均产量而言,自60年代以来,每月每矿平均产量约在1 100吨至1 500吨之间,即使年产总量已于1967年达到巅峰,但由于矿数的减少,所以平均生产力相形之下比较稳定,也意味着台湾采煤技术虽然不能够大大地提升,却也没有退步的现象。

事实上,根据调查,台湾煤层较薄,仅有0.3—1.0公尺,平均开采煤厚在0.4—0.5公尺,且煤层倾斜度高,又有膨缩、断层的现象,所以多数煤矿不适合机械性开采,大抵依赖人工采掘,在50年代沿袭日治时期的设备和开采法,工效不易提升。60年代引进新机械和设施,例如掘进方面多用凿岩机,并以镐煤机采煤,以卡车取代台车来运输煤炭,使工效逐渐提高。到了70年代,当局设置煤业合理化基金,辅助各煤矿更新设备和导入先进的采运技术,所以开采效率提高不少。[91]

工效的表现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为总工效(矿工每人每日的生产量),一为每吨煤炭所需要的工人数。就第一部分而言,根据台湾省矿务局的统计,在1959年每一矿工平均每日可采0.27—0.28吨,与日据时期大致相同;[92]十年之后提升至0.38吨,到1979年则已达0.45吨。[93]就每生产一吨煤炭所必须投入的工人数来说,1959年为3.76人,1969年减少到2.59人,1979年则只需2.24人。[94]而此平均工效所以能够提高的因素,除了技术引进和设备改善外,应与前述的小矿井的裁废与整顿有关,亦即大规模煤矿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矿工福利方面,1973年正式将台湾省矿工福利委员会(创立于1951年)改组,成立财团法人台湾区煤矿矿工福利委员会,由劳资双方人士参加,该会自创办以来的主要业绩是:[95]

(1)建立矿区医疗网,设立八堵矿工医院,先后兴建瑞芳、三峡、十分寮、大溪、南港、景美和头份七个诊疗所,以及树林、中福分诊所与木栅门诊部,并设置玛陵、深澳、友蚋等特约诊疗所。

(2)自1954年开始配合美援相对基金,建造矿工住宅。

(3)推行矿工教育,奖励矿工子女升学。

(4)防治矿工钩虫病、尘肺等职业病,及时救助矿工灾难。

另一方面,在70年代,小煤矿逐渐被淘汰,大中型煤矿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在重大灾变方面,1960年以前,每年灾变发生件数在100件以下,进入60年代开始,随着产量增加和工人数的增加,每年灾变数都超过100件,1968年高达139件。矿务局成立后,加强保安行政管理。1973年“经济部”设置煤业合理化基金来补助矿方改进保安设备,重大灾变次数乃逐年减少,1977年降至50件以下,1983年仅22件。[96]但这现象也是因为矿厂和煤矿工人皆已减少的缘故。所以若以煤炭百万吨死亡人数推计,则1946年至1956年间约为35至50人,1957年至1971年间约在30至40人,1972年至1983年则维持于15至30人之间。虽呈下降之趋势,却依然显示出瓦斯灾害等灾变,[97]确实为煤矿业增添不少风险,而终日置身于黝黑地底的矿工,除了担心意外的发生外,还得防患尘肺等职业病的侵袭,因此当他们面对“无言的山丘”时,或许也是抚首无语吧!进而言之,如果再考虑到环保问题,台湾煤矿业因岛内外能源供需市场的改变而衰微的事实,对广大的民众而言,未必不是值得庆幸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