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部门内贸易理论

部门内贸易理论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部门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参加贸易的各国必然是出口其拥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拥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也就是说贸易参加国进口和出口的是国内不同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许多经济学家做了大量工作试图解释这种部门内贸易现象,使该理论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种新的理论分支。

三、部门内贸易理论

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参加贸易的各国必然是出口其拥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拥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也就是说贸易参加国进口和出口的是国内不同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因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部门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的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范围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现象之一,就是在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这种现象在20世纪60年代后变得更为突出。与部门间贸易,尤其是以初级产品交换制成品的贸易不同的是,在制成品贸易中,一国同时进口或出口同一部门生产的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同时是汽车的进口国与出口国,同时出口酒类饮料也进口酒类饮料。这种同时进口与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情况就被称为“部门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显然难以解释这种部门内贸易的现象,因而这种国际贸易的新现象日益引起经济学界的重视。许多经济学家做了大量工作试图解释这种部门内贸易现象,使该理论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种新的理论分支。

最早试图解释这一现象的是前面提到过的林德,他在1961年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Similarity Thesis)。前面曾经提到,林德认为,一国应出口其国内代表性需求的商品,那么这种商品应往何处去呢?林德提出,两个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越接近,其国内的消费需求结构也就越类似,也就是两国消费者的偏好相似程度越高,因此一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也就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根据这一理论,林德认为,由于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比较接近,消费者偏好相似程度比较高,这就为各国之间进行的制成品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

事实上,有许多极为简单的原因都会造成部门内贸易的发生,例如,由于南北半球的气候季节正好相反,对于一些季节性生产,长期储存成本很高的产品,就应该在本国生产的旺季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到另外半球的国家去,而在本国生产的淡季从另外半球的国家再进口这种产品。又比如,有些国家国土极为辽阔,将某种产品从国土的一端的产地运到国土另一端的消费者手中将花费极为昂贵的运输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该国将这种商品出口到与产地接壤的邻国去,再从与消费者接近的国外市场进口这种产品会因大大节约运输成本而得益。

当然,上述原因确实属于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类产品的部门内贸易,但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足以说明大量存在的同类制成品之间贸易的原因。部门内贸易理论认为,造成部门内贸易的原因,从需求方面看,是由于消费者偏好具有多样性,以及各国的消费需求形式常常有一部分是重叠的;从生产方面看,则是由于参加国际贸易的厂商一般不是处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而是处于垄断竞争条件下,从而产品差别在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也是受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