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0 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1.10.1 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生态经济学思想开始传入中国。1984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成立大会”。这一阶段,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由生态领域、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领域。

1.10 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1.10.1 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生态经济学思想开始传入中国。中国本土的生态经济学发源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一定的独立性,近年来受到西方生态经济学的巨大冲击,有和其融合的趋势。一般说来,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分为以下4个时期(石田,1999;滕藤,2000)。

1)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学术界从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农学哲学等学科出发,探讨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比较正式地提出了在中国开展生态经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1980年8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经济学家许涤新首先提出生态经济问题,指出“要研究我国生态经济问题,逐步建立我国生态经济学”。1980年9月,由许涤新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了有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参加的首次生态经济座谈会,揭开了我国创建生态经济学的序幕。会后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生态经济学论文集《论生态平衡》。1981年5月,云南省农村经济学会在昆明召开了第一次生态经济研究会,同年11月6日,在昆明正式成立了云南省生态经济研究会(刘思华、徐志辉,2000)。1982年11月,由许涤新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城乡建设部、中国生态学学会和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在这一时期,国外一些著名的生态经济著作、西方生态经济学观点、理论、流派陆续介绍到国内来,打破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壁垒,沟通了学科间的联系。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生态经济协调理论的提出与研究。1984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成立大会”。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强调了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其后于1986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和1987年7月召开的“中国环境战略研究中心第二届年会”上都突出了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主题。

3)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生态经济协调理论完善和深化,形成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新理念。这一阶段,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由生态领域、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领域。1988年冬,在长沙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上,提出了增强全体干部和全民族的生态经济意识,树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1991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10年生态与环境经济理论回顾与发展研讨会”上,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生态经济学研究,促进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是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4)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经济学研究在理论上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渗透与融合。把生态经济协调论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在实践中,以生态农业为代表的一系列生态经济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10.2 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总结

(1)理论体系的建立

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有3个来源:一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二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经济思想;三是西方生态经济学的科学成果(特别是环境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对生态平衡和经济规律的研究。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变迁,生态经济学出现了以现代经济学为基础来建立理论框架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也逐步建立了起来。它大致可分为3类:一是理论生态经济学,其中包括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管理学、生态经济学说史、生态经济方法论等;二是部门生态经济学,如工业生态经济学、农业生态经济学、旅游生态经济学等;三是专业生态经济学,如城市生态经济学、人口生态经济学、能源生态经济学等。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框架(石田,1999)。

(2)学科建设

1983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创办了《生态经济研究》(内刊);1984年,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创办了《生态经济通讯》;1987年,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与云南生态经济学学会联合创办了《生态经济》,这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综合性生态经济学科杂志,为广大科学工作者交流研究成果提供了场所,也扩大了生态经济学的对外宣传。1996年,由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赞助,开始出版《生态经济》杂志英文版,这为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走向国际交流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此外,在全国范围内开办了不同层次的生态经济培训班;由许涤新主编的《生态经济学》一书也由教育部推荐在各大专院校开始讲授。这些活动的展开,对生态经济学学科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石田,1999)。

20多年来,国内已经出版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生态经济学专著,其中有《经济研究》杂志编辑部和《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编辑部的《论生态平衡》(1983)、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的《中国生态经济问题研究》(1985)、姜学民等的《生态经济学概论》(1985)、马传栋的《生态经济学》(1986)、许涤新的《生态经济学》(1987)、王干梅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1988)、王全新等的《生态经济学原理》(1988)、陈予群的《城市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兼论上海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及对策》(1988)、马传栋的《城市生态经济学》(1989)、刘思华的《理论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1989)、迟维韵的《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1990)、丁举贵和何乃维的《农业生态经济学》(1990)、樊万选的《生态经济统计研究》(1990)、庄翠玲等的《中国乡镇生态经济学》(1990)、樊万选的《生态经济学》(1991)、徐建华和段舜山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1991)、王万茂等的《土地生态经济学》(1992)、曾明中等的《生态经济学概论》(1992)、孙鸿良的《生态农业的理论与方法》(1993)、姜学民和徐志辉的《生态经济学通论》(1993)、韩威的《生态经济》(1994)、吴人坚等的《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中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综合分析及对策研究》(1994)、马传栋的《资源生态经济学》(1995)、张建国的《森林生态经济学》(1995)、王松霈的《走向21世纪的生态经济管理》(1997)、刘思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1998)、李鸿等的《农业生态经济学》(2000)、王松霈的《生态经济学》(2000)、沈国明等的《21世纪的选择:中国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1)、严茂超的《生态经济学新论——理论、方法与应用》(2001)、尚杰等的《农业生态经济学》(2001)、蓝盛芳等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2002)、张建国的《生态经济学》(2002)、徐中民等的《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2003)、陈德昌等的《生态经济学》(2003)、樊万选等的《生态经济与可持续性》(2004)、唐建荣的《生态经济学》(2005)、刘志文的《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2005)等,对于普及生态经济知识,推动我国的生态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10.3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Chinese Ecological Economics Society,简称CEES,网站http:// www.cees.org.cn),是从事生态经济科学研究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于1984年2月在北京成立。学会挂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前林业部,学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室。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生态经济工作者,大力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为繁荣和发展生态经济科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为中国生态经济学倡导人许涤新,第二、三、四届理事会理事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刘国光,第五、六届理事会理事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滕藤。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目前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理论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农村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林业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区域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城市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生态经济教育专业委员会、生态恢复专业委员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塌陷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作为开展学术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目前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省级生态经济学学会,包括上海、广西、河南、湖北、云南、宁夏、广东、黑龙江、山东、山西、吉林、安徽、江西、四川等,作为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在各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外,还成立了北方生态经济技术中心、郑州持续发展培训中心,作为技术推广和培训基地。学会密切联系有关科研机关、高等院校,拥有一批在生态和环境经济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具有较强的实力,现在全国范围有中级专业职称以上的会员达3 000余人。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出版的刊物有: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和云南生态经济学学会共同创办,在昆明出版发行的《生态经济》;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共同创办,在石家庄出版发行的《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寒旱所、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的《生态经济学报》(季刊),在兰州出版发行;此外,还有在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内部出版交流的《生态经济通讯》。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成立以来,在生态经济学术交流,组织生态经济课题研究;编辑出版有关生态经济杂志、书刊、资料;普及生态经济科学知识,积极传播生态经济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经验;对涉及生态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政策和规划发挥咨询作用,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经常向有关部门推荐研究成果,反映生态经济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10.4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在国家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果。经过20多年的努力,生态经济思想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共识,生态经济学及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滕藤,2000)。

1)为国家制订科学的环境政策提供了科学支撑。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其中,生态经济研究者发表了一系列的理论文章和调查结果,为国家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2)协助起草和审定国家有关重要文件。1987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该纲要是以许涤新为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马世骏、曲格平等为副主任委员组织了30多位专家共同编写的,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强调了自然保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指出经济发展的速度、持久性和稳定性有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此外,生态经济学学会在《中国21世纪议程》的起草工作和1994年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率先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编写工作中也做出过重要贡献。

3)参与我国重要法律、法规的修改。受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委托,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先后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固体污染物防治法》等法律的修改提出具体的意见;受前林业部的委托,学会还对《森林法》的修改提出具体意见。

4)参与我国重要规划的论证。参加论证的规划主要有“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和“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

5)承担国家、各部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课题和调查任务。主要包括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三峡库区及上游地区林业生态工程》课题的社会经济部分、国家计委的《中国速生丰产林建设规模、布局和管理体制》课题、前林业部的《林业产业政策研究》课题、农业部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几个生态经济战略问题》、国家民族委员会的《热带、亚热带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七五”重点课题《生态经济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八五”国家重点课题《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经济管理问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九五”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和中国科学院的《百年资源与环境》课题的“1980—2000年三废污染状况分析及今后50年的变化趋势”等。

6)与实际部门联合,共同研讨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成立后,除对我国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进行广泛的研讨外,还着重在生态农业方面进行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20年来,多次会同国家环保局和农业部能环司积极推行生态农业,连续召开了有关“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研讨会,交流不同类型地区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7)普及生态经济学知识,促进提高全民生态经济意识。1985年9月,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在北京举办了首次生态经济问题讲座;1987年3月,又与云南省生态经济学学会、云南省农村经济学会联合在昆明举办了生态经济问题讲座;1989年7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了“生态经济讲学会”;1993年,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理论部合作,于当年6—9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系列广播讲座,之后,讲稿汇编成册正式出版并在全国发行,取得了大范围普及宣传生态经济的明显效果。

1.10.5 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特点

1)政治性和政府行为强。从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提出,到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的成立,以及后来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都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的生态经济研究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行政力量的影响。“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一起,成为近些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的词语。生态经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政府的事情,如西部大开发中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工作,仍然是以政府指令的形式进行的。这种政府行为,对生态经济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周立华,2004)。

2)重视学科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国外生态经济学研究比较重视全球性问题和研究方法的探索,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比较重视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早在1982年的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讨论会上,就确立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生态经济系统。姜学民等(1985)提出了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划分出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域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在其后的10年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得以完善,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从专业研究到部门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石田在Ecological Economic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对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总结(Shi,2002)。

3)注重应用领域的研究。20年来,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主要是服务实践和指导实践。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自成立以来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也主要体现在生态农业,以及山区、林区、牧区的生态经济开发与水土流失治理等问题的研究(王松霈,2000)。

4)强调多种效益的发挥。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摆在首要位置。因此,中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注重3个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结合,把生态效益看作是取得长久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和保证。

5)中西文化的结合。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正是在总结继承“天人合一”、“用养结合”等古代生态经济思想精髓和批判地吸取现代西方生态经济学的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生态经济学成果与中国古代生态经济思想的结合。

1.10.6 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不足之处

1)我国生态经济学界对产业生态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上,而对工业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这种情况是不适应我国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的。

2)我国生态经济学界着重于宏观与中观层次的生态经济问题研究,而微观生态经济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微观层次的企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缺乏系统理论研究。

3)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人员普遍缺乏现代西方经济学训练,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跟国际研究前沿差距较大。

4)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在提出新的科学概念、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创立新的理论、完善新的方法、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等方面,与国际上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

5)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多从抽象的概念研究入手,从事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人员多具有社会科学的知识背景,以宏观的、定性的描述性研究为主,尚未完成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的转型(张志强等,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