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名优水产品未来前景

国内名优水产品未来前景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渔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产品上。国外涉及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围绕水产品质量安全性,水产业的国际地位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进行。畜禽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有下降趋势,但是“羽毛”“皮及其制品类”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上升趋势,因而畜禽产品总体竞争力有减弱的趋势。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渔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产品上。由于水产品在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实现全球和国家可持续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对于水产经济的研究分析一直都十分重视。国外涉及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围绕水产品质量安全性,水产业的国际地位及技术性贸易壁垒(TBT,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协定进行。

早在1961年,Chenery就讨论了比较优势在资源配置中的含义。他认为,如果一国生产一单位某种水产品的社会机会成本,即最优生产配置中全部生产要素的成本价值小于这种水产品的边际价格,则农业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该水产品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尽管Chenery运用的概念还是比较优势,但是这个思想为后来国内资源成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runo(1972)在其论文中,讨论了国内生产成本的评价方法。他认为,如果一国生产某种水产品所消耗的国内要素机会成本与这种水产品所获得净收入的比率小于汇率,那么这种水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具有比较优势,其观点为Pearson在建立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Domestic Re‐source Cost)评价方法时所采用。

B.Balassa(1972)讨论了国内资源成本法与有效保护率(the 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使用的有关问题。他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国内资源成本的含义,“是在经济活动中,每增加一单位贸易额所投入的贸易性要素的影子价格”[1]

Lawrence J.Lau(1994)采用汇总后的生产函数对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五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技术进步是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同时认为,农业技术进步对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同样重要,由于技术进步是资本推动型而非劳动或产出推动型的,因此资本丰裕国家的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但是,他承认由于计算方法上的问题,其对技术进步贡献的估计可能包含了一些来自投入要素质量提高的因素。

Sproul and Queirolo(1994)研究了日本和美国在世界海洋水产品贸易中地位的转换并定量分析了日本冻鲑鱼价格提高的重大影响,记录了日本水产品从自给到对进口依赖性不断提高的过程;欧盟、美国、日本是最重视研究国际贸易TBT的“超国家组织”,欧盟“对投放市场和生产水产品的卫生规定”(EEC91/439)是具有强制性的欧洲议会法规,已经将出口产品的养殖企业纳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计划体系(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Moenius(1999)采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衡量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对贸易的影响,得出结论国别性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对食品进口和出口贸易都有负向作用;Henson(2000)着重对发展中国家在适应发达国家的卫生检疫要求和在坚持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Agree‐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协议规定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发达国家有关卫生检疫的强制性标准有力地遏止了发展中国家对其出口食品,其中一些卫生检疫要求被列为最重要的贸易限制手段。

徐薇娜(2006)在《中韩主要海水养殖品对日本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一文中采用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国际竞争优势指数等指标来分析韩中主要海水养殖品对日本出口状况,用以判断韩中两国海水养殖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口水产品技术和质量层面上,认为竞争力提升是应对水产品TBT的有效途径,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是决定水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方面。

二、国内研究综述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教授(1997、2001、2003)在对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结构进行分析时,认为过去20多年里,虽然没有人为与刻意安排,但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动符合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在对我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两位数的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贸易结构、生产成本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部分农产品,如肉类、水产品、水果等的国际竞争力在高工业化时期得到加强。而且,其研究认为,我国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变化及其经济合理性,为我国的食物政策提供了所谓的“第三种选择”[2]

“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1997)从价格优势分析角度对我国农业比较优势格局做出了结论:“在WTO框架下,我国粮食、棉花、羊毛、奶类已不具备竞争优势,油料、糖料、水果、水产品、肉类具有贸易竞争优势。”[3]

孙琛、谭向勇(2001)对中国水产品的研究表明,中国水、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加入WTO后名义关税率的降低不会对水产业形成较大冲击。刘向东、韩立民(2003)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的进口关税逐渐降低,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主要形式的非关税壁垒成为水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障碍,认真研究TBT协议,是消除技术、标准、安全和信息等壁垒的有效措施,精心打造水产品企业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水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周德庆、李晓川(2002)等完成了《高度重视水产品安全性,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大型研究报告,对水产品安全性和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曾玉荣(2001)对我国台湾地区外销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指数分析后发现,台湾种植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是较高的,且有增加的趋势,因而竞争力增强。畜禽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有下降趋势,但是“羽毛”“皮及其制品类”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上升趋势,因而畜禽产品总体竞争力有减弱的趋势。水产品类产业内贸易呈上升趋势而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呈下降趋势。李金明(2002)测定了七大类水产品比较优势,认为我国水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在出口类别上不具竞争力,我国水产品的比较优势目前只表现在粗放的总量上。

孙琛、李金明(2002)认为我国渔业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我国已经成为WTO正式成员国,关税的下调会使我国水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受到影响。因此,应该在WTO框架下,根据国际比较优势理论,不断提升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重新制定我国渔业发展规划和水产品贸易政策。

柯炳生(2003)认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总体上看,可以分解为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和信誉竞争力三个方面。他认为,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缺陷和不足,都会对农产品竞争力产生突出的影响。在介绍了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现状。根据其分析,我国某些农产品,如蔬菜、水果和花卉以及绝大部分畜产品和水产品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

汪卫芳(2005)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和信息科技革命的发展,水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已经超越了生产、交换、分工和贸易的传统阶段,贸易竞争逐渐扩展到资源、技术、生产力、资本、市场、产业链和管理等诸多领域,形成了多因素全面竞争的多边贸易新格局。一国或地区潜在的比较优势能否实现,贸易利润能否获得,取决于产品是否具备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共同决定竞争优势。

董楠楠(2005)运用比较优势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标,对世界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水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认为中国各类水产品及水产品加工的国际比较优势在不断提升,而且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为中国水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山世英(2005)通过分析我国水产品的资源禀赋状况和显示比较优势,认为我国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显示出的优势远小于其资源禀赋优势。

许培源、唐志锋(2006)利用市场占有率(MS,Market Share)、显示性比较优势(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出口竞争力指数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提升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措施。

徐淑彦(2006)认为我国远洋渔业竞争力下降、抗风险能力降低,是当前我国远洋渔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作者分析了导致我国远洋渔业竞争力下降、抗风险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并且从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远洋渔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杨小川、潘景亮(2007)通过四个竞争优势指标MS、RCA、TC、MI,在与其他八个渔业强国的比较中,对中国渔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了我国渔业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未来渔业的发展趋势。

辛毅、李宁(2007)以“橄榄”模型作为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逻辑框架,指出产量、质量安全性、产品结构、流通效率、营销能力、汇率和贸易政策是影响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作者主要使用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核算资料,以中国渔业为例,分析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情况,指出改变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是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丁吉宗(2007)认为技术对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起着主导作用,大力促进低能耗、高附加值、深加工和精细加工水产品的出口推广,加快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实现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刘学忠(2008)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测算了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并将其与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竞争力作了比较,提出控制加工贸易、优化产品和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李非、吴凤娇(2009)认为近年来台湾地区渔业竞争力受资源恶化、劳动力匮乏和岛内需求饱和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弱化的趋势。两岸渔业合作可以扭转台湾渔业生产面临的资源困境,增强其生产的外部规模性,从而提升其产业竞争力。未来两岸渔业应在相互投资、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构建资源共同保护和管理机制及建立多样化的经济合作区等方面加强合作。

黄欣(2009)运用钻石模型理论,对影响我国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的多种竞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我国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她认为总体上看我国仍与远洋渔业强国存在差距,竞争优势不明显,但局部已构成一定的发展强势。

包特力(2009)针对目前辽宁渔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借助国际竞争理论设计出含有宏观因素、水产部门产业环境及基础设施、渔业生产管理体制和渔业有关人员力量四大系统的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广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辽宁渔业竞争力在很多领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增强。但是,在政策制度、管理体制和支撑体系等方面还折射出不少问题,制约着整个渔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作者提出了建立健全渔业保险制度和渔业贷款制度、提升渔业劳动者技术水平、加强养殖业者自律性、进一步制定渔用柴油油价上涨对策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陆文(2010)认为长岛县面临着资源枯竭、成本上升、增长方式粗放和竞争力低等严峻的形势,因此应该尽可能提高渔业竞争力和投入产出比例,保持渔民收入持续增长,推行渔业产业化和发展高效渔业。

郭琳(2010)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渔业生产要素、水产品需求条件、渔业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渔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及同业竞争、渔业发展机会和政府行为角度,对辽宁渔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不断改善渔业生产要素,不断完善水产品需求条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水产行业组织化程度和加强政府扶持力度等提升辽宁渔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王友丽、王健(2010)对渔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界定后,应用逼近理想点法对福建省区域渔业竞争力从生产能力的角度进行评价。他们认为在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区域渔业竞争力的实现途径主要体现在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产业集群、推行区域品牌战略、提升劳动技术水平四个方面。

龙志军(2010)认为,个别可转让配额(ITQ,Individual Transferable Quota)制度是将总可捕量(TAC,Total Allowable Catch)划分成若干个配额再分配给个体的渔民,渔民在配额范围内进行捕捞,并允许对配额进行买卖。ITQ是一种将TAC集中控制与市场交换相结合的制度。ITQ是渔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捕捞限额制度,其制度优势在新西兰、冰岛等国的实践中也得到证明。作者以ITQ作为我国实行捕捞限额制度的可行途径为切入点,探索了ITQ制度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分析新西兰、冰岛、澳大利亚等国ITQ制度的实施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实施ITQ的措施与对策。

王骞、史磊(2011)在对渔业省际竞争力的内涵及其评价体系进行初步界定后,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沿海地区渔业竞争业绩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地区各省市渔业竞争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比较研究发现,无论从竞争业绩还是从竞争条件来看,沿海地区各省市渔业国际竞争力呈现较为明显的三个等级,从发展趋势看,这一竞争局面保持相对稳定态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孙明(2011)认为发展远洋渔业是渔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利用和参与公海渔业资源分配、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具体行动,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外延和有力补充。山东省沿海各地应该抓住机遇,发展远洋渔业。

鹿丽、冯晓芹(2011)以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大连獐子岛渔业、中水远洋、国联水产等10家渔业上市企业2009年度财务数据,建立了财务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渔业企业的主要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分析,确立了獐子岛渔业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注重创新、创建品牌效应、追加投资、实施人才战略等提高渔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以促进渔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刘常标(2011)在探讨了设施渔业定义的基础上,从陆基设施渔业和海基设施渔业两方面深入总结剖析了福建省设施渔业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在巩固提高原有水产设施养殖水平的基础上,从节水减排、节地高产、节时高效、抗风消浪四个方面进一步促进福建省设施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福建省新时期设施渔业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方平(2011)构建了科技创新促进渔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理论框架体系,对我国渔业结构现状进行剖析,探明了渔业结构特点和三次产业存在的问题。认为科技创新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渔业的投入产出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进而推动渔业结构变革;渔业科技人员数量与渔业科研经费投入对渔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科技创新带来的养殖单产水平提高促进了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最后从科技政策、体制政策、产业政策和管理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促进渔业结构调整。

胡彩霞、汪亮、廖泽芳(2012)认为发达国家的主要海洋渔业进口国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海洋渔业进口国集中在中国、尼日利亚。因此他们利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比较优势指数法、出口渗透率四个指标,对世界海洋渔业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后发现,海洋渔业产业化、集聚优势和增强产业内贸易有利于提升世界海洋渔业竞争力。

三、国内相关研究的特点与局限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对渔业经济和水产品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加,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资源禀赋优势分析水产品成本优势;二是关注技术、质量、认证等企业层次问题,以此作为竞争力评价的核心标准;三是利用国际宏观贸易相对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增张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来判断水产品和渔业竞争力的强弱。

诚然,现有研究为本书提供了有益借鉴,但目前国内研究多着眼于国家层面,对区域渔业竞争力现状的比较研究较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则更为少见,这就为本书提供了较大的研究空间。

【注释】

[1]参见Balassa,B.Domestic Resource Costs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once again.J.P E,1972,82:63‐69.

[2]“第三种选择”即重新检讨传统谷物自给自足的方针,逐步放松对谷物贸易的行政干预和控制,并以市场化改革和相关政策手段促进我国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发展以食物换食物的粮食生产和贸易模式,参见卢锋:《比较优势与食物贸易结构———我国粮食贸易调整的第三种选择》,《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第3—11页。

[3]参见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业发作对策研究课题组:《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业发展对策研究》,199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