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浴火腾飞待来日

浴火腾飞待来日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浴火腾飞待来日——马关都龙历史文化600年撷英龙 符在马关都龙,任何人不经意的一撬,可能就会挖到一块矿石,而这块矿石,也许就会撬动都龙的历史。马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晋时,马关、文山、麻栗坡一带为“都梦”县。现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都龙镇,据《马关县志》载:都龙,系壮语地名,“都”意为“坝子”。锡仅次于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有中国“第三锡都”之称。

浴火腾飞待来日——马关都龙历史文化600年撷英

龙 符

在马关都龙,任何人不经意的一撬,可能就会挖到一块矿石,而这块矿石,也许就会撬动都龙的历史。都龙的历史文化,一定从矿石的发现与冶炼开始。

中国的采矿与冶炼史,则要从女娲补天的故事说起。

女娲是中国神话中名声最大的女神,又是人类始祖的象征。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遭到灾难性的大破坏,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相传,女娲见到自己亲手创造的人类遭受灾难,便张开双臂,双臂忽长忽短地把远远近近被洪水冲倒的树木收拢起来,又把大江大河中五颜六色的石头捡起来,点火将石头炼成五色石浆。接着飞上万里高空,用手托着石浆,给苍天补窟窿,补了一块又一块,直到将苍天补好。

女娲补天的另一个传说是,当天上出了个窟窿,天河水不断往下流,人无宁日。女娲便到昆仑山拣来五彩石,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熔成了石浆。女娲把石浆盛在土砵里,把土砵架在龙角上,遂即骑在龙背,飞到天上,用石浆把窟窿糊住了。

女娲补天的伟大意义,在于表现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雄伟气魄和英勇精神。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她是“化育万物”的“神圣女”和“炼石补天”的大英雄。她因炼五彩石修补崩塌的天,成为历来被人们所尊敬和纪念的女神。

女娲补天的事迹,居功至伟。后世的人们便用“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来象征功勋卓著、才德超拔、匡补社会的人或事迹。

女娲所寻冶炼的五彩石,就是黄金、白银、青铜、灰锡、黑铁等多种矿石的原矿,从此,谱写与开创了中国人的采矿史和冶炼之始……

在马关都龙,该镇的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矿产的发现、开采、冶炼史、富裕史、文明史、兴衰与血泪史、发展史、创业史……

一、马关雄关地名索源

万马奔腾,美丽边关。马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在白马寨筑城设关,故称马白关。后又将“马白”二字去“白”留“马”,简称“马关”。此地古为壮族居住,因多养白马,壮语将白马倒称为“马白”,因此得名。

众所周知,地名是语言的活化石,又是先民足迹所至的印记和古人活动舞台的地图档案,它向后人无声地诉说着当地的历史与文化……

据《马关县志》记载:西汉时,马关属牂牁郡进桑县。进桑,是壮语地名,许多人并不知晓。“进”,壮语里作“吃”讲,“桑”,即“象”的近音。“进桑”,即“这里居住、饮食乃头人所赐”的意思。

汉置郡县制时,马关曾属牂牁兴古郡。三国时,今文山、马关、麻栗坡为“都唐”县。此时的“都唐”,“唐”之壮音近乎于“靡莫之属”的“滇”。壮语“门”读作“都”,“都唐”,乃“滇国之门”之义。

晋时,马关、文山、麻栗坡一带为“都梦”县。“都”的发音,壮语作“看守”、“门口”讲;“梦”作“寨子”讲。这里是“国门前的寨子”之意。也许,用壮语方才可以解释清楚这里地名的来历与沿革。

现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都龙镇,据《马关县志》载:都龙,系壮语地名,“都”意为“坝子”。“龙”意为“野芭蕉”,即“有野芭蕉的坝子”。据1990年统计,其人口中壮、苗、彝、傣、布依、瑶、拉基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2%。

都龙,被誉为“西部强镇、滇南明珠、边陲重镇、边关热土”,一直为作家、诗人们所赞美。其富裕与繁华,故又被称为“边境线上的小香港”。

都龙,终年云遮雾绕,有“雾都”之美誉。山门前有七姊妹山美丽神奇的传说故事。仙境一般神秘的迷雾下,掩藏着多少洒落的珍珠与财富。都龙山门,有被誉为“三座金字塔”的矿山,是当地滚滚不绝的财富之源……

都龙,原地名记音字为“都竜”。“都”,是壮语侬支系的“门”之意。“竜”,在壮语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龙,图腾崇拜物;二是指森林。而在日文中,“竜”与“龙”相同。又根据壮族语言及我省著名壮学专家黄懿陆的考证,“都龙”地名,可以译为“看守的国门”,或“森林边的国门”。

关于“都”,系壮语词,今作“峒”,念“doengh”,岭南多有“都×”的地名,系壮族先人留下的历史名称。(见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第2次印刷民族知识丛书《壮族》,第14页)

壮学先驱徐松石先生在《粤江流域人民史》中指出,壮族的地名特点是,有“那、板、都、思、古、六、罗、兰、布、岜、驮、弄、博”等字或音的地名比较普遍。

徐松石指出,他处“都”字与壮语意义不同,“都”字原来等于“峒”字,也写作“峒、洞”,在壮语中读“doengh”,指“山间比较大而平坦的田野”(见民族出版社《中国壮学》第三辑,第13页和第69页)。

“都”字,也无疑地是两粤的名普遍冠首字之一,这“都”与“多”字通用。最盛行的仍是在岭南方面。“都”字只是“峒”字的异音,“都”字等于“峒”字,大约“村峒”古时每称为“都”,较近时代就只称为“峒”了。(见民族出版社《中国壮学》第三辑,第79页)

就一般而言,“都”是壮语地名,“都”即现在我们所说的“峒”,即“田峒”。(同上,第94页)

因此,不论是“长满野芭蕉的寨子”,还是“森林旁的边界”,都与壮人有关。一言以蔽之,“都”是壮语地名在壮乡大地上历史遗留的痕迹,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的“都竜”镇就是壮乡地名中一颗璀璨夺目的“乡镇明珠”!

众所周知,壮族“那文化”,意为“稻作(稻田)文化”。全州有壮语地名518个。都龙镇有壮语地名“那”5个,分别是金竹山行政村的“那郎”,堡梁街的“那谢”,“那广上、中、下寨三寨”。

另外,都龙的“曼家寨”——闻名全国的露天矿区,堡梁街的“曼约”,也是壮语地名。“曼”,壮语作“寨、村、乡”讲。“曼家寨”,即“壮家寨”之意。这一切地名都说明,古时,此地多为壮、傣、布依族人居住。

二、“滇南明珠”都龙寻矿

神奇富饶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物种丰富,生长着许多珍稀濒危的动植物。都龙的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多。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特殊恩赐,使都龙蕴藏着锌、锡、铜、钨、铅、银等30多种矿产资源,已探明锌储量365万金属吨,锡储藏量30万金属吨,分布在铜街、曼家寨、辣子寨的大小矿体540多个。锡仅次于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有中国“第三锡都”之称。近年来,又发现稀有金属——铟,储量为全国最大,故都龙被誉为“中国铟之都”。

自法国人清朝年间在都龙铜街采冶铜矿开始,这片矿产资源丰富的热土便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的“淘金者”。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昔日荒凉的矿山机声隆隆,处处弥漫着矿山开发的阵阵热潮……

2009年2月22日,文山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我州首次“社科专家都龙行”,深入乡镇调研考察时,笔者作为一名社会科学专家,多次亲赴踏勘采访过的这片边关时,心情格外激动与兴奋。为寻找都龙的矿产与金属历史脉络,要把目光看得更高峻、更幽远……

在“思接千载,跨越万年”的时空岁月的联想中,笔者把自己的视线与触角,延伸到壮乡民间古老的神话传说,企盼从中寻找到都龙矿业历史的只鳞半爪……

据《八宝风情与传说》一书记载的《铜源歌》说,壮乡开始并不知何为“铜源”,先人们也不懂制造铜器。后来壮族铸成铜鼓,“招谁谁急来,骑白马赶到”,证明古代“铜源”地在马关。因为,马关被称为“万马之乡”,最高时养白马两万匹,故称“马白关”。骑白马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又据原始社会时期产生的壮族经诗《古谷董》(壮语意为“铜源篇”之意)记载,诗中明确地告诉人们,铜源在三座高峰上,铜矿在顶着天的山梁,在箐树、在老君山的薄竹峰,有白铜、红铜……

在民间故事《老君山传说》中,老君山是东海龙王的儿子龙魁变的。他把八条仙牛变成八种金属——这就是老君山所蕴藏的金、银、铜、铁、锡、钨、铝、铀等八种矿产金属。

查阅《云南省地名词典》可知,马关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22°55'至23°01',东经104°32'~104°41'。在马关县和麻栗坡县之间,为两县界山。西北之东南走向,因主峰附近曾建过老君庙得名。脊线海拔1800米左右,同名主峰海拔2578米。主体由白垩系花岗岩组成。属构造侵蚀山地。为南温河南侧支流与马关县境内的小白河上源的分水岭。植被以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山林苔藓常绿阔叶林繁茂。有锡、钨、铜、铅、锌等金属矿藏,建有都龙锡矿。——由此可见,壮族民间经诗中的指向及铜源地都在马关老君山麓都龙镇一带。

云南壮乡文山,其铜鼓以数量众多,类型齐全,使用历史年代久远,制作精美,内涵丰富而闻名于世,是云南铜鼓发现最密集的地方,被誉为“铜鼓之乡”。壮族全民崇尚铜鼓,是我国使用铜鼓最普遍的一个民族。其绚烂多彩的铜鼓文化,至今已成为该民族的文化标志和重要象征。

壮乡铜鼓,用铜、锡、铅、合金铸造而成,始于春秋,发展于战国,沿袭至明、清时代。壮族先民铸造的广南阿章铜鼓和文山开化铜鼓,花纹精致繁缛,可与世界上最美丽的青铜器相媲美。

现在,我们再从铜鼓金属的成分来分析。经北京大学、北京钢铁学院、昆明冶金研究所对铜鼓金属成分分析测定,铜鼓由铜、锡、铅、锌、铁、锑等合金铸成,其中铜占绝大部分,在71%至97%之间,普遍为82%左右,锡占1%左右,铅占4%左右,这三者之和一般超过95%。其余约占4%,说明铜、锡、铅是经过实践以后得出的比例,而其余为原料中混入的杂质。据古代《考工记》记载,青铜类乐器要得到理想的乐声,合金的比例是“六分其铜锡占其一”,即铜84%,锡16%。从铜鼓的合金成分看,大部分铜鼓都与这一比例接近,这证明壮族先民当时已知晓这一“钟鼎之剂”和冶炼技术。(参见何正庭著《壮族文化概览》)

2009年2月24日,笔者在都龙镇副镇长顾兴林的陪同下,前往都龙行政村,参观、考察、调研闻名全国的曼家寨露天矿区。沿着颠簸不平的坎坷山路,来到姚伙头湾矿区的铜街实地踏勘。

都龙最早开发的矿产为铜,后来是锡矿。所谓铜街地名,就是因为整个山谷都是因为炼铜而形成的群落以及厂场、工棚、矿洞。据民间传闻,法国人开矿遗留下的矿渣,都龙锡矿最多,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东瓜林的南当厂,曾遗留有最古老的坑道。

值得一提的是铜街,铜街地处老君山南麓之壑谷,都龙街东二里。矿区广环二十余里,蕴藏着铜、铁、锡、锌、锗、镉、镓、铟、硫、砷、银等多种金属。明末至清曾集数千矿工生产铜、银,居民成市,贸易而得名。铜街从明末至今,断续开矿已数百年。

来到铜街,举目四望,到处是光秃秃的山峦。蹲下身,随意从脚下的一堆废渣中捡起一片青绿碎矿,轻轻敲击,尚有金属之声,铿锵作响,说明此地的矿石金属含铜、锡、锌、钨之元素比例之高。

曼家寨从前的127户人家已全部搬迁至都龙镇上居住,遗留下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露天矿场。昔日的青山绿水已经彻底不见,开矿挖掘不仅移山填海,而且改天换地,让曼家寨山河改变面貌。深墨色厚重的原矿带,被挖掉埋藏在它身上的土层乱石,被削成层层分台的梯田立方,被挖掘机一把一把的抓送上车……看着这激动人心的场景,不禁联想,所谓挖矿,就是在挖宝贝和财富。一团团的矿石,就是一张张的钱币呀!难怪都龙的矿老板都那么财大气粗。

壮乡个别地方在宋代仍然盛行使用青铜。20世纪上半叶,各个圩场,都有壮人的铁匠铺,铁锤叮当,火花飞溅。兵器农具、生活刀剪,皆可自淬。就冶炼铸造技术而言,延展、柔化、淬火、退热、渗碳等技术的普及,证明200年来壮乡的冶炼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参见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

文山壮族的铜鼓用料多为黄铜,都龙的铜是最近的原料,古人一般不会舍近求远,弃家门口的矿料不用。因此,我们大胆地推测,壮乡铜鼓的原料应来自都龙的铜矿和锡矿。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建立一个都龙矿产博物馆,记录都龙的矿业史、发展史和冶炼铸造史。

三、边关国门话沧桑

都龙的历史,大概要从马关的历史说起。马关的“八寨王”——龙氏土司,统治马关600年,上演了多少风云变幻的英雄故事。

“开化之有龙氏,自龙海基始也。”吴人龙海基因在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52年)朝廷镇压壮族英雄侬智高起义时当向导有功,其本人及后裔在文山地区世袭土官凡26世,曾涌现出龙上登土司这样的杰出人物。

19世纪70年代以来,为抗拒法国侵略军的入侵,越南政府多次要求清朝政府出兵援助。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派出几个营清兵到越南北方驻扎。光绪九年(1883年),法国侵略军攻击驻扎在越南北方的清军,从而挑起了中法战争

光绪十年(1884年)与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曾两次派兵从马白关入越与法军交战。清军第二次出国,与刘永福的黑旗军一起,在宣光、临洮大败法军。由广西老将冯子材率领的东线清军,亦在镇南关、谅山取得大捷,致使越南战场形势全部改观。

马关都龙的铜街矿业历史悠久。都龙的铜、银锭经商人运至安南(今越南)销售,效益很好。安南国王遂起抢占中国都竜铜街、抢夺矿源的野心,趁明末中国动乱,无力南顾之机,进行军事占领,铤而走险,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继续动兵,深入中国领土,打家劫舍,自收赋税。

中越自古以来以赌咒河(即黑河,在箐门、黄树皮之外,安南称“安边河”)为界。根据民国时期编纂的《马关县志·卷一》记载:“黎夷智阻窥我边幅,清雍正帝为表示度量宏达,赐以内地四十里,以示怀柔之意……”遂以马白城南之小溪强指名为赌咒河为界。总称更名为“聚隆总和社”,都竜更名为“聚和街”,铜街矿更名为“聚隆堡矿”。并赐给老街傣族黄氏为世袭土司,授命掌聚隆总社之权。安南由非法占领变为合法占有,统治都竜一带长达160多年。其间,强迫百姓将公粮运至河洋(今越南河江)交付。安南王不断向铜街移民开矿,从中渔利。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根据停战协定,勘划中越边界,修订界约,中国收回了都竜一带领土,但又失去了临安府之猛赖、猛梭、猛蚌等地。都竜一带回归后,改称“归仁里”,意即“回归祖国怀抱”,由安平厅所辖,废除越南所更改的聚隆地名,恢复都竜旧地名。1896年,清廷与法国互派大员,勘定中越国界,并勒石成碑。

都龙,到2009年,历尽124年的历史沧桑,作为中国边关国门,依然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文山南部与越南北部山水相连,文山州境与越南对接的国境线长438千米。这段国境线几经变迁,纷争频发,是中越国境线上重要的一段。

历史上,越南被称为“交趾”和“安南”,直到清嘉庆八年(1803年)以后始称“越南”。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汉王朝就在今越南设置交趾郡、几贞郡、日南郡进行统治。宋代,越南建立交趾国,自立国后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前,越南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指派蒙自道尹刘春霖与法使在越南保胜签订《滇越界约》。最终形成了今文山地区马关、麻栗坡、富宁县南部的中越国界线。中法勘界结束后,光绪二十三年,双方在议定的边界上立碑,并由中法两国委员“查对国约的无误,画押互换”。按照规定,国境线上共立有中越界碑19块。

马关都龙镇与越南箐门、黄树皮县接壤,山水相连,国境线长达58.4公里。有8条人行便道和5号界、8号界两条公路与越南对接,有茅坪和堡梁街两个边贸互市点。

西线无战事,边民互市来。1992年,都龙被批准为省级对外开放口岸后,国门洞开,形成以都龙口岸为中心,以茅坪、堡梁街两个边贸集市点为两翼的中越客商集散地。

当战争的硝烟远去,和平建设的号角就会吹响。从此,都龙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四、中国第一铟之都

都龙,一个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浓郁的边陲重镇。

地处中越边境,隶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距越南直线距离仅8公里,距马关县城23公里,距州府文山100公里左右,距省城400多公里,居住着汉、壮、苗、傣、布依等11个民族3万多人。古老的原始生态群之一、“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原始森林大部分区域就在都龙镇境内。

放眼都龙,云雾缭绕。老君山主峰海拔2579.3来,原始森林茂密。老君山矿区矿藏资源丰富。主矿区在都龙镇东南大约30余公里的范围,曼家寨、铜街就在老君山脚下,群山叠起,河谷交错,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一方蕴藏着财富和希望的边关热土。

据有关史料记载,都龙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锡、铜,锌等30余种,潜在开发价值超过400个亿。其中锌储量365万吨,锡矿储量达30万吨,占中国锡藏量的第三位,素有“中国第三锡都”之称。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都龙的铟矿,横空出世,亘古未见。现已探明的矿产铟金属储量3779吨,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全国的42%左右,占全球的30%左右。

据统计,全球有70%的铟在中国,中国有60%左右的铟在云南,云南有70%以上的铟在都龙。所以,马关都龙,是全国第一大铟资源地,也是“中国第一铟之都。”

马关都龙,自古以来就有人无我有的独特文化。境内尚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如记述生活生产的布依族“打花棍”,悦耳动听的苗族响篾、横箫,神秘而古朴的瑶族度戒仪式等,都是文化中的亮点。

1988年,都龙正式成为马关县的一个乡镇。从此,如何打造和擦亮“铟之都”的文化品牌,就成为都龙镇历届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之一。

马关都龙的“弦子舞”,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据《马关县志》记载:“当秋谷既登,农事既毕,月白风清之夜,逸兴揣飞,男女成集以为跳乐之戏,其跳法以一男一女相对而跳,身腰手足各有解数,按拍合节不逾绳墨。两人若迎若拒,忽前忽后,腰肢如棉,神情已醉。人虽众皆不敢出声,此时但闻琴声铮铮,履声擦擦……”这段如临其境的文字,描写生动形象,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是笔者见过的写弦子舞最传神的文字,虽然时光流逝,但依旧生动感人,让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

2009年1月24日夜,我去采访归仁里傣族黄氏土司后裔之后,与都龙镇党委书记陈艳波在办公室不期而遇。从交谈中,我发现都龙举全镇之力,为建设开放和谐、文明富裕的“新都龙”的拳拳之心……

据了解,2008年6月24日马关县举办“树文明新风,建和谐农村”的文艺汇演。都龙镇一台“和谐都龙”共有16个节目,一个半小时的表演,以“乡镇的演出”、“县级的水平”轰动整个马关县城,在全县引发“都龙文艺热潮”。这一“文化亮点”使得全县各协会演出,都争先恐后到都龙找节目。

短短一个星期中,都龙镇原汁原味的100个节目已被删除40个,最后精选出16个节目。演员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演出,均自费而来。他们只想在舞台上展示都龙人的风采。境界之高,精神可嘉。

这批源于生活的节目,表现一年四季生产劳动中的生活情景,富于乡土气息。他们载歌载舞,展现了都龙人民美好心灵中最闪光的一面。布依族舞蹈《打花棍》,还荣获汇演一等奖。庆功宴上,镇长龙兴才为正宗地道的农民兄弟姐妹们的突出表现感动得流下热泪……

综艺节目《和谐都龙》,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都龙文化的一个象征、一个标志。从文艺节目的成功,体现出目前都龙文化建设的五大亮点:一是农村文化展新颜;二是基层党建上台阶;三是百日普法建和谐;四是帮扶解困顺民意;五是集体经济促增收。

都龙镇党委书记陈艳波向我介绍说,马关县委兰朝明书记多次说,经济要发展,必须抓文化。文化不能贫瘠,要丰富多彩。繁荣农村文化,让我们都龙镇尝到甜头,推动了都龙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化,不仅能凝聚人心,而且能够催人奋进。陈书记说了一句精辟的妙语,让我们铭记于心:“文化,是治理重矿轻农、重农轻文的一剂灵丹妙药!”综艺节目《和谐都龙》的成功就是生动的写照!

在采访中,我坚信一句话:全省1000个、全州100个乡镇中最好的乡镇之一,一定有马关都龙!建设最好的乡镇、最强的乡镇,都龙人目标宏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追求光荣——这是历史的企盼,也是人民的祝愿!

龙马精神,万马奔腾。

壮乡先民们为了找铜铸鼓,在都龙矿区老君山下轻轻一撬,从此揭开了都龙一部辉煌而又厚重的历史。现在古老的矿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都龙的历史,无疑是一部采矿史、铸造史、冶炼史,同时又是一部民族史、边贸史、边境史、国门史和文化史!

浴火腾飞盼未来,让我们一起,擦亮“铟之都”的文化品牌!

(作者系文山学院校报编辑部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