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溺爱待节制

溺爱待节制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而对于另外一些孩子而言,父母纵容的爱反倒助长了他们内心对父母的轻视。在儿女打骂父母的事件中,当事孩子往往最受谴责。在搜狐教育上有一篇文章叫《有害孩子身心的10种溺爱形式》,除了具体介绍以上10种溺爱形式的表现外,还给出了纠正方法。[美]Jane Nelsen著:《帮你走出溺爱孩子的误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定价16元。

溺爱待节制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卢梭)

渴望有人溺爱你么?

从我在网上的观察看,“溺爱”这个词,除了在孩子教育领域常被人唾弃以外,人们还是比较喜欢的:渴望被爱人“溺爱”,“溺爱”自己,“溺爱”妈妈或其他最亲的人,种种说法都很多。

亲爱的朋友,你渴望有人“溺爱”你么?

溺爱本无罪

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譬如一个母亲,面对天真活泼的可爱孩子,怎舍得他伤心难过?他那么小,那么弱,如果有需要,母亲甚至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生命都给他,她怎么忍心不满足他的各种小愿望呢?

而孩子对于爱他的人,反应总是如此灵敏。他表现得是如此需要你,甚至到了排斥你以外的所有人的地步。当你发现所爱的人同样是如此依赖你的时候,你难道不想费尽了一切心思去逗他开心么?

拼命地爱,深切地渴盼对方快乐,这是一种热烈的自然情感,本身是无罪的。

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享受溺爱

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安然享受溺爱,相反,很多人会因此受伤。

举个例子说,一位女性朋友非常溺爱老公,什么事情都要先为老公考虑,为了他无论做什么牺牲都不在乎。

结果呢?

不一定。

这要看她老公是怎样的人,他是如何理解这份爱的。

如果对方深深了解妻子的情谊,觉得真情难得,因此对她倍加珍惜怜爱,那么这位女性朋友会过得很幸福。但倘若她遇人不淑,男方把什么都当做理所当然,认为妻子的所有辛苦劳累都是自找的,那么已经反复上演的那幕经典悲剧可能就要重新开幕了。

唯有相互间能够深深理解的人,才有能力悠然徜徉于对方的溺爱,而不至于被洪流吞没。

有些孩子会被这种高强度的爱扭曲

亲子间亦是如此。如果父母无限深爱孩子,却没能教孩子理解这份爱,那么事态的发展,将取决于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天性非常善良,对父母的爱心有敏感的体察能力,那么父母和孩子至少在感情上都会是幸福的。一般的孩子,总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经历了家庭以外的种种社会,碰撞了各色人物之后,才能渐渐体会当年那份爱的珍贵。

而对于另外一些孩子而言,父母纵容的爱反倒助长了他们内心对父母的轻视。对于多年以后必定经历的惨淡遭遇,父母在当年是料不到的。一定会有人为此类爱受苦:最直接的是父母,最深刻的是孩子,最长远的是社会。

哪些孩子更容易理解父母的爱?

人的智能有很多种,其中有几种是帮助人感受和理解别人的。简单介绍其中两种:一种是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强的人对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和感觉都比较敏感,能够辨别出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并且有能力对这些暗示作出适当的回应;另一种是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知智能强的人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内在的情绪、意向和动机,这种对自己的深入认识也可以加强对他人的敏感性。在以上两种智能上拥有优势的孩子,将更有可能理解父母。智能的基础是生物性的,跟遗传等生理因素相关,但是后天的培育和开发能起到极大的改善作用。

新型家庭暴力:孩子打父母

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型家庭暴力——子女打骂父母。前面一节对此已略微有所提及,这里再详细展开。《广州日报》有报道说,2004年,广东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接待了30多位遭受孩子暴力伤害的父母,且2005年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

出现这种新型暴力的家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采用极端的棍棒教育;一种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以至在孩子心中没有地位。

孩子也是受害者

在儿女打骂父母的事件中,当事孩子往往最受谴责。孩子是霸道的,父母是可怜的,谁都会同情父母。很多父母一辈子拼死拼活,为的就是孩子,虽说不求回报,可是也万万想不到会落到这种地步,心痛之情哪能言说?

可这里还是建议家长朋友们也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孩子本身也是“溺爱”的受害者。

你在溺爱孩子么?(溺爱孩子的10种形式)

武汉大学冯德全教授曾向家长朋友介绍现在家庭中普遍存在的10种溺爱形式,它们是过分注意、特殊待遇、轻易满足、生活懒散、祈求央告、包办代替、剥夺独立、害怕哭闹、当面袒护和大惊小怪。

限于篇幅,这里讲得比较简单。在搜狐教育上有一篇文章叫《有害孩子身心的10种溺爱形式》,除了具体介绍以上10种溺爱形式的表现外,还给出了纠正方法。建议家长朋友们读一读,定会受益。

推荐阅读:

[美]Jane Nelsen著:《帮你走出溺爱孩子的误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定价16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