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营销研究会

城市营销研究会

时间:2022-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的目的和背景;二是研究的理论框架;三是理论分析框架的实际应用。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中国来说,重视研究城市群,重视研究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定位及未来营销战略将成为本书的一种使命。

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的目的和背景;二是研究的理论框架;三是理论分析框架的实际应用。本课题的研究一直执著于这样的建构。城市群是当前理论界和政府热衷讨论的一个话题。从理论界学者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脉络,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的新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其所包含的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探索城市群的内涵、特点、发展规律、发展动力机制等问题将会推动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的深入发展,也将会对城市群的现实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学术的研究是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本课题试图从营销学理论角度拓展城市群问题的研究,将城市群背景下中心城市定位与营销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城市群的发展以及城市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实践,大力提倡城市群建设的意义并致力于深入开发无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是政府形象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这两方面成为本书研究的重要目的和背景,这将在第一、第二、第三章中体现。

中心城市发展的关键来自于定位。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和区域竞争的战略核心,通过对城市的地理位置、产业格局、文化传统、人口素质等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确定城市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及发展方向等。城市定位决定了城市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思路。在城市营销实践中,“城市对自己的定位,有时比其地理位置影响更大”[44]。在本书的第四章中我们将从理论角度分析城市定位的内涵,并结合宁夏沿黄城市带中心城市特点来分析总体的城市定位与个体定位的内容。

现代城市营销是建构在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我们以城市营销战略模型为基础,对城市营销资源、城市营销能力体系、城市营销情报系统、城市营销执行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提出一个系统的城市营销理论分析框架。这是本书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章的内容。

任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都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我们在系统的调研、走访和文献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宁夏沿黄城市带中心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案例研究,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在本书的第十一章,我们通过城市品牌理论对宁夏沿黄城市带的整体品牌构建,提出“塞上明珠,黄河金岸”的城市带品牌构建的战略思路。

学者周牧之说,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是因为有两个因素:产业集聚和大城市群的崛起[45]。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中国来说,重视研究城市群,重视研究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定位及未来营销战略将成为本书的一种使命。宁夏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经济发展条件来看都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但是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经济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这其中中心城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的开端之年,宁夏适时地提出了发展宁夏沿黄城市带的战略规划,从城市营销角度研究宁夏沿黄城市带中心城市定位及营销问题,不仅具有理论创新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注释】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美]欧文·劳斯(Irving Rouse)著:《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潘艳、陈洪波译,陈淳校,《南方文物》,2007年第3期。

[3]王巍:《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文物》,2006年第5期。

[4]陈淳:《聚落形态与城市起源研究》,《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第196~213页。

[5]陈淳:《聚落形态与城市起源研究》,《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第196~213页。

[6]徐丽珍:《论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形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张全明:《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8]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第331页。

[9]吴良镛:《城乡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0]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

[11][美]阿瑟·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4版,苏晓燕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15页、第79页。

[12]Daniel Biau:《中国3000年城市化发展史概述》,《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3期。

[13]赵冈著:《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14]赵冈著:《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15]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16]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17]许抄军,罗能生,王家清:《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城市问题》,2007年第8期。

[18]国家体改委中国小城镇课题组:《体制变革与中展》,《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3期。

[19]许抄军,罗能生,王家清:《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城市问题》,2007年第8期。

[20]唐路,薛德升,许学强:《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带研究回顾与展望》,《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5期。

[21]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等:《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年。

[23]郁鸿胜著:《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24]涂人猛:《大都市圈及其范围研究》,《区域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25]赵新茹:《城市带: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理论与现代化》,1998年第7期。

[26]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国外城市规划》,1997年第2期。

[27]张忠国:《城市成长管理的空间策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121页。

[28]陈玉光:《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特点和动力机制》,《城市问题》,2009年第1期。

[29]孙一飞:《城镇密集区的界定——以江苏省为例》,《经济地理》,1995年第3期。

[30]郁鸿胜:《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31]姚士谋,王书国,陈爽:《区域发展中“城市群现象”的空间系统探索》,《经济地理》,2006年第5期。

[32]陈玉光:《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特点和动力机制》,《城市问题》,2009年第1期。

[33]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科学出版社,2005年。

[34]李松涛:《我国一线城市城市病日益严重影响居民幸福感》,《中国青年报》,2010年10月7日。

[35]刘士林主编:《2007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36]王君平:《一半中国人将生活在城市》,《人民日报》,2007年7月11日。

[37]李双成,赵志强,王仰麟:《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机制》,《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38]周建:《中国环境保护的难点与破解之道》,《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9]梁平:《专家称4万亿投资可能催生新一轮城市化浪潮》,《中国青年报》,2008年12月11日。

[40]袁东振:《国外如何应对“城市病”》,《科学决策》,2005年第8期。

[41]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38页。

[42]易晓峰:《从地产导向到文化导向——1980年代以来的英国城市更新方法》,《城市规划》,2009年第6期。

[43]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概念规划》,《规划文本》,2000年第4期。

[45]周牧之:《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