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试析年通货紧缩的特征

试析年通货紧缩的特征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试析年通货紧缩的特征_兼及通缩率和通胀率公式的修正_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全面发展试析2002年通货紧缩的特征[1]——兼及通缩率和通胀率公式的修正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其后几年,随着以增长国债投资为最重要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行,投资率继续上升,到2002年已超过42%。但在中国当前除了这些以外,还有许多特殊因素促使价格下降。但中国当前的问题是重复建设过多。

试析2002年通货紧缩的特征[1]——兼及通缩率和通胀率公式的修正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前者是指由社会总需求增速下降、慢于总供给增速所引起的有效需求(即有购买力需求)不足(即供过于求)而导致物价全面持续下降;后者是指由有效需求过旺(即求过于供)导致物价的全面、持续上升。

但这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概括。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不存在这种纯粹形态的通缩和通胀。因为物价的升降总是由许多复杂因素引起的。就2002年物价下降来说,值得着重提出的有以下几点:

(1)价值下降。由于价值是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所以分析从这里开始。一般说来,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趋于下降,因而产品价值量也会下降。从中国改革以来,由于体制创新、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管理加强的共同作用,不仅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有显著提高。就2001~2002年的具体情况来看,按每个就业人口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分别为1.28887亿元和1.38864亿元,分别比上年提高了6.6%和7.7%。[2]这当然不是说,这些国内生产总值都是由劳动要素提供的,而是由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个数据确实表明:这两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提高。这是这两年物价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3]

(2)劳动成本下降。据估算,目前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高达1亿人左右,大约相当于城镇就业人员的40%,在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工人中约占80%。但他们的工资一般仅及城镇工人的1/2甚至1/3。如果考虑到福利方面的不同待遇,那差距就更大了。这种劳动成本低下的状况,也是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3)供过于求。总的来说,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与价值趋于一致。但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低于价值。从最重要方面来说,2002年价格下降正是属于这种情况。仅从这方面来说,是一种典型的通货紧缩。

人们分析这种通货紧缩原因时,总是或多或少地过于强调投资率(或积累率)高,消费率高,从而导致最终消费需求不足,而似乎只要降低积累率,提高消费率,就可以解决通货紧缩问题了。

从直接的、根本的意义上,这种观点是对的。因为一般说来,消费总是需求最主要的组织部分,而且它是最终需求,是决定投资需求的。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积累率确实长期过高。在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人们曾经认为积累率在25%左右是合适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人们认为投资率在30%左右是合适的。但在实际上,1997年投资率达到33.5%。其后几年,随着以增长国债投资为最重要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行,投资率继续上升,到2002年已超过42%。在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约在80%,而我国在1990~2002年期间平均消费率在60%以下。[4]所以,无论是纵向比,或是横向比,我国消费率确实过高。

但是,如果由此忽视我国实际存在的投资需求不足,就值得商榷了。这里首先涉及一个深层次而又被人们忽视的经济理论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由购买力需要不足而引起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性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由此派生的两个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增长的趋势与人民消费购买力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企业生产的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如果说,前一个直接矛盾发展的结果,主要消费需求不足,而后一个直接矛盾发展的结果,就绝不是引起消费需要不足,同时还会引起投资需求不足。还要看到: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实现扩大再生产,尽管不会改变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体地位的状态,但投资需求的比重是会上升的。如果仅从这方面来说,投资需求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从一般意义上,上述两个派生矛盾的作用,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也是适用的。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暴露很突出。1997年以来,我国消费品供过于求的状况逐年加重。到2002年下半年,在600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平衡的商品占到16%,供过于求的商品高达84%,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5]但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也很尖锐。据有关单位统计,1997年900多种工业产品中(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投资品),有半数以上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此后几年这种情况并无根本好转,甚至有所加剧。还有,1998~2000年,共发国债投资6600亿元,连同配套投资3万亿元,大约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率1~2个百分点。这说明以发行国债投资为重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促进这几年经济增长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表明我国投资需求不足的情况是严重的,从而为发行国债投资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无论是消费需求或者投资需求均存在不足的状况,由此拉动物价下降。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通货紧缩状态。

(4)竞争的不足和过度。一般说来,竞争的总趋势是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从而使价格接近价值。并且通过价值下降引起价格下降。但在中国当前除了这些以外,还有许多特殊因素促使价格下降。①竞争还未充分展开。这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还没真正到位,还没有形成退出机制。还由于发展非国有经济存在不少限制(如市场准入和融资等),不能依靠市场竞争的力量迫使诸如生产已经过剩而又经营亏损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这种状况,使得许多产品供过于求的状况迟迟难以改变。②过度竞争。其在生产领域的突出表现是过多的重点建设。必要的重复建设,是竞争得以展开的必要条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常态。但中国当前的问题是重复建设过多。这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旧体制包含的行政性因素。诸如政企还未真正分开,地方保护主义,各级行政官员追求政绩。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内涵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中都是存在的。但由于改革深化,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非国有经济比重逐步加大。所以,后者在过多的重点建设方面的作用也在加大。而且,中国现阶段已处于产业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而某些急需发展的行业往往是高利润的行业(如当前的汽车和住宅业)。而在市场竞争无序的情况下,政府和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都争着上。[6]于是某些行业很快出现过多的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在流通领域的表现,就是在市场竞争无序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大打超常的价格战。价格战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正常现象。但把价格降到成本甚至成本以下的价格战则是不正常的。同时出现的还有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而这些产品价格要低得多。上述各点都是导致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这里需要指出,人们在谈到过度竞争时,往往只提流通方面,忽视甚至不提生产方面。这是不全面的。

(5)垄断行业的改革。一般说来,垄断包括自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而且,由于垄断利润高于平均利润,垄断价格高于生产价格。因此,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必须破除垄断,由此可以导致价格的下降。中国当前在这方面的特点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不仅存在自然垄断和经济垄断,特别是行政垄断,而第一、第二种垄断总是与第三种垄断相结合的。但是,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必然深入到垄断行业。而且,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几乎所有的自然垄断行业都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既有自然垄断性业务(生产环节),又有非垄断性业务(生产环节)。比如,在电力行业中,只有高压输电和低压配电属于自然垄断性行业,而电力设备供应、电力生产和供应则是非自然垄断性业务。这种认识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垄断行业改革的深化,由此导致相关行业价格下降。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在电力、铁路、民航和通信等方面,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6)价格监管。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监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政府在价格监管工作方面的力度大大加强,促进了价格的下降。这一点在改变药价虚高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当然,这项工作也仅仅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7)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其根本倾向是价格下降。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是入世后的第一年。入世意味着我国经济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在各方面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就价格来说,由于关税的下降,与放宽进口限制相联系的大量商品(特别是廉价商品)的进口,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从而成为2002年价格下降的一个因素。

总结起来说,2002年通货紧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通货紧缩程度不深,属于轻型的。②就2002年从年初到年末各月相比较,以及2002年与2003年相比较而言,通货紧缩程度是下降的,属于缓解型的。③就导致物价下降的原因来看,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而就导致纯粹形态通货紧缩来说,只有上述第(2)点(即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其余几点均不是。因而,严格说来,2002年物价下降,其中一部分属于纯粹的通缩,一部分则不是。所以2002年的通货紧缩是混合型的。④就2002年物价下降的作用来说,上述第(1)、(5)、(6)、(7)点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果,因而是有益的。第(4)点是有害的。但终极说来,也不是由物价下降造成的,而是由于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只有第(3)点对经济发展是有害的。诸如由价格下降导致资本利润、投资能力和投资信心下降。但事物都有两重性,即使在这点上也有积极作用的一面。诸如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和管理,降低成本。所以总起来说,2002年这种混合型通货紧缩的作用是两重的。但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从这点说属于有益型的。这一点已由前述的2002年经济增速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改善(如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充分证明了。这样说,当然不否定2002年政府继续采用的、旨在制止通货紧缩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恰恰是以这一点为前提的。因为如果不继续采取这些刺激需求的政策,通货紧缩的程度及其后果都会严重得多。

这样,就可以说明人们心中经常存在的一个疑问:为什么2002年经济增速上升了,但物价反而下降了。然而只要全面把握了上述2002年通缩的四个特点,这个问题也就清楚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导致这年物价下降大部分因素(如上述的第(1)、(5)、(6)、(7)点),既是提高经济增速的因素,也是促进物价下降的因素。

这里还要澄清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笼统地把2002年的通货紧缩看做是经济不稳定的因素。这是一种流行的观点。实际上,如前所述,只有那部分纯粹的通货紧缩才是经济不稳定的因素,而作为混合型通货紧缩主要不是经济不稳定的因素,而且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二是把2002年的物价下降笼统地称为“有效降价”。[7]这种观点从主要方面来说是正确的,但也有不全面的地方,忽视了2002年物价下降确实包含了一部分典型的通货紧缩,以及由此带来的消极作用。

但这样也给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人们习惯于把通货紧缩等同于物价下降,自觉不自觉地信守这个恒等式:通货紧缩率=物价下降率(以下简称公式①)。但依据上述分析,只有在纯粹的通货紧缩形态下,这个公式才能成立。而在混合型的通货紧缩情况下,物价下降率应该首先减去由上述的第(1)、(2)、(4)、(5)、(6)、(7)个因素导致的物价下降率,才等于纯粹的通货紧缩率。这样,公式①需做如下修正:通货紧缩率=物价下降率-由各种非需求不足因素引起的物价下降率(以下简称公式②)。

依据上述大体类似的道理,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流行公式(以下简称公式③),也有值得斟酌的地方。这个公式也只是在纯粹的通货膨胀形态下才能成立。但在实际上,通货膨胀也往往是混合型的。仅就问题的基本层面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在实行金属货币制度的条件下,商品价值的上升和货币价值的下降都会引起物价的上涨。但这都不是典型的通货膨胀。在当前实行纸币制度的条件下,由货币价值下降导致物价上升的因素不存在了。但由于商品价值上升而引起物价上升的因素还是存在的。这一点在农业和矿业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农业大面积受到自然资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严重衰竭的影响,都会引起这些产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从而导致价值上升,并进一步造成价格上升,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物价指数的上升。由成本推动的价格上升,也是属于这个情况。基于此,公式③需做出修正: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由各种非需求过旺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率(简称公式④)。

上述分析,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必要的。因为这是正确地估计通紧或通膨形势和恰当地掌握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通紧方面,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深化经济改革的进程中,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而导致价值下降从而价格下降,以及由深化改革直接导致价格下降的情况是经常存在的,而且在物价下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样,上述分析对于比较科学地估计通缩形势,以及采取相应宏观经济政策,就是尤为重要的。

当然,结合各个年度的具体情况,如何将上述公式进一步具体地量化,还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研究课题。

【注释】

[1]本文载于《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第51、117页;《经济日报》2003年3月1日第4版。

[3]这里要说明两点:一是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一直有很大提高,但人们往往只强调这期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这当然也是必要的),但却多少有些忽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就好像人们只强调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持续100多个月经济高速增长,但都忽视了作为这种增长基础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改革以来,由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产品价值下降,一直是存在的。但在物价上升的年代,人们不容易想到和看到这一点。到了物价下降但经济增速仍然很高的年代,就促使人们考虑这一点,也比较容易看到这一点。在这方面也有类似对美国经济的看法。在“9·11”事件后,美国经济进一步衰退的时候,但仍有很大活力。这种情况促使人们注意到美国经济即使陷入衰退时,劳动生产率仍然提高很快。这是其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

[4]《经济日报》2003年4月28日第5~6版。

[5]《经济日报》2003年2月20日第2版。

[6]房地产业在2003年上半年已经出现了某些过热现象。但在这方面不仅有国有企业的参与,也有非国有企业的参与。比如,北京市近年来民营企业投资的70%以上都是这个领域。

[7]《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第5~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