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用制度对金融市场安全运行的意义

信用制度对金融市场安全运行的意义

时间:2022-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制度不仅是金融市场运行的产物,也是金融市场运行最重要的催化剂。信用制度是孕育金融市场交易客体的土壤。对此,有学者作过如下几方面的归纳来证明:首先,有价证券的产生是建立在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因此,信用制度是金融市场安全运行的“思想基础”和“必要条件”之一。

(二)货币、信用制度对金融市场安全运行的意义

1.货币制度对金融市场安全运行的意义

在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中,货币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是贯穿于整个金融市场的一条主线,是金融市场的“灵魂”。货币既是金融市场运行的起点,也是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表现,还是金融市场运行过程的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讲,是货币使人类的经济变得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也是货币使人类的经济变得扑朔迷离、趣味无穷。货币制度不仅是金融市场运行的产物,也是金融市场运行最重要的催化剂。因此,如果没有货币,金融市场也就无法运行,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更是无从谈起。

2.信用制度对金融市场安全运行的意义

信用制度对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同样具有关键意义。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传统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实物经济、消费经济,现代经济则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经济近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从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化过程,亦即信用货币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的拓展,金融结构的优化与现代资本运作机制的形成与完善过程。”[10]

(1)信用制度是生息资本社会化。信用制度形成后,人们之间的信用关系不仅成了一种公开的规范,成了人们可预先知道的行为模式,从而指引人们的经济活动,而且,这种模式化的关系由于有了法律的保障而变得更加可靠。也就是说,信用制度不仅固化了信用关系,还提高了信用的公信力。正是由于信用制度突破了旧有信用依赖于双方个性化了解的限制,信用关系才演变为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且具有了开放式发展的特征。

(2)信用制度是银行业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前提。随着信用在社会中的普及,民间借贷出现了社会化趋势。也正是在信用社会化的背景下,职业信用机构——银行终于得以诞生。银行是经营信用业务的职业机构,是信用关系的枢纽。其传统的主要业务有两项:一是吸收社会居民的存款;二是向产业界发放贷款。看起来就这么简单,但从信用关系的角度来看,它却构成了两类信用关系:一类是银行与储户之间的信用关系;另一类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用关系。而连接两类信用关系的结点,恰好是银行机构。因此,银行的诞生是信用制度的第一次革命,也是金融市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意味着金融市场化进程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而且也标志着信用产业的形成,还意味着信用的定型化与法律化。以银行法为中心的银行制度本身就是信用制度的最主要内容。

(3)信用制度是孕育金融市场交易客体的土壤。对此,有学者作过如下几方面的归纳来证明:首先,有价证券的产生是建立在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因为有价证券表明债权的索取和债务的承诺,如果没有可靠的信用关系,有价证券这种债权债务关系也就失去了社会基础,有价证券也就不可能产生;其次,有价证券的发展取决于信用关系的发展。信用关系的发展将各种信用关系连接起来,使不同的信用关系下产生的信用凭证能相互替代和相互转让,从而推动有价证券的进一步发展;再次,信用关系的存在,使同一资本能够放大。信用扩大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并延长了经济活动的时间,使资本有条件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不仅能使同一货币实现多次购买,同时也能使这一货币所代表的资本先后执行资本的职能,这正好验证了马克思“信用制度下一切东西都会增加一倍和两倍”的论断;最后,信用制度的发展给人们的经济活动带来收益预期。预期是对未来的推测,这种推测是可能转变为现实的。因此,信用制度是金融市场安全运行的“思想基础”和“必要条件”之一。

(4)信用制度是作为金融市场重要主体之一的现代大众型公司的社会基础。银行业的兴起虽然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但它毕竟是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与直接融资相比,人们支付的交易成本较高。因为在银行体制下,企业并不能直接从私人手中获得融资,而必须通过银行这个中间环节;而且是否贷款给申请者,决定权又掌握在银行手中。现实经济生活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当人们看到银行业的弊病时,就会另辟蹊径。在这种背景下,信用制度又开始了新的一轮革命——从银行业向现为金融市场重要主体之一的现代大众型公司延伸。

总之,如果说信用制度的第一次革命导致信贷资本的社会化,第二次革命导致银行业的兴起,从而实现了金融市场发展历史上质的飞跃,那么信用制度的第三次革命则导致了股份公司的发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