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事件性新闻评析实例

非事件性新闻评析实例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非事件性新闻评析实例一篇典范的非事件性新闻报道——评《南浦南原两村党支部作用不同结果不同》报道我国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中的作用,属于非事件性新闻报道。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动态性差,时效性差,那么克服这一先天性不足的办法就是在报道中引入最新变动的事实、场面,以“新”带“旧”,使整个报道“活”起来、“跳”起来。

第四节 非事件性新闻评析实例

一篇典范的非事件性新闻报道——评《南浦南原两村党支部作用不同结果不同》

报道我国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中的作用,属于非事件性新闻报道。非事件性新闻的特征是: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从时间概念看,是“前一个阶段”持续到“现在”;从报道主题看,不仅告诉新闻事实,更侧重回答“为什么”,揭示事物的本质,指导性强;时效性差,动态性不强,缺乏故事情节,往往写得陈旧、枯燥。《南浦南原两村党支部作用不同结果不同》(以下简称《南》)这篇消息,报道的是农村两个基层党支部由于在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导致结果不同,即一个穷一个富,并回答为什么“一个穷一个富”,就是揭示事物的本质。这篇新闻报道不仅主题深刻,而且形象生动,无陈旧枯燥之感,是一篇成功的非事件性电视新闻,其成功之处在于:

第一,从对比视角切入,新闻事实多项对比,构造对比性逻辑结构,通过对比彰显报道主题。

《南》是通过选取南浦、南原的多项对比点来对比的。

有典型的现场对比:一个是南浦村青云化工碳黑厂竣工典礼场面,一个是南原村变卖村党支部的办公窑洞的场面。

有村貌对比:南原村残破景象——村党支部烂窑洞、烂窑洞露天大窟窿、烂桌凳、合作社牌子;南浦村欣欣向荣景象——果园、党支部办公楼、小学、闭路电视。

有集体经济对比:南原集体经济荡然无存;南浦集体经济突飞猛进,光村办企业就十几个。

有村民经济收入对比:南原村民年均收入不足100元;南浦村民今年可望超过3000元,相当于南原村的三十几倍。

有党支部建设对比:南原23年没发展党员,没有党员活动,党的领导是空架子;南浦发展党员38个,党支部为村民办实事,带领村民艰苦奋斗。

有比较才有鉴别。典型的场面对比、村貌对比,从画面上显示南原之穷,南浦之富,这种对比是感性的形象的对比。集体经济、村民经济收入对比,是抽象的理性对比,是内在的经济实力对比。党支部建设和作用的对比,是内在的动力对比,是本质的对比。这三种情况的对比,是逐步深入的,是“物质状况(典型的场面、村貌)―经济状况(集体经济、人均收入)―精神状况(党支部领导)”的逻辑关系,构成消息的对比性逻辑结构。在这一结构里,用体现实力的“经济状况”回答“物质状况”(一个残败、一个繁荣),用体现动力的“精神状况”(党支部的作用)回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经济状况”,这样逐层回答,逐步深入,深刻揭示了本质的东西,即坚持党的领导,事业就有发展,就走向繁荣,走向胜利,反之,放弃党的领导,事业就衰退、贫困、失败。

第二,利用现场报道、典型的画面,增强电视消息的动态性、现场感、形象性。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动态性差,时效性差,那么克服这一先天性不足的办法就是在报道中引入最新变动的事实、场面,以“新”带“旧”,使整个报道“活”起来、“跳”起来。《南》片,开篇就引入了最新变动的事实、现场——南浦碳黑厂竣工典礼和南原拍卖党支部办公窑洞,而后采用“挑”的技巧,选取党支部办公地点、村貌典型画面,通过同期声带出其他旧的新闻事实,如经济状况、党支部建设等,使新闻既有现场感、时效感,又有纵深感、历时感。这种效果主要得益两点:一是以南浦碳黑厂竣工典礼和南原拍卖党支部办公窑洞的现场作为引导式导语。引导式导语多由记者在电视新闻现场直接报道,往往是一个典型的镜头,以强烈的现场感吸引观众。《南》片的引导式导语,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动态性、时效性。二是形象生动又寓意深刻的特写画面。在选取的画面里,其中的特写镜头表现了一些细节,如烂窑洞露天的大窟窿、合作社牌子,“烂窑洞露天的大窟窿”表现了南原党支部办公地点之残破;“合作社牌子”过了几十年竟然还在,这一画面语言让观众联想南原人思想似乎也停止在“合作社”时期。“南浦村闭路电视”特写,画面语言告诉观众,该村的富裕之程度,同时也告诉观众该村的思想与时代同步。

第三,以议论结尾,彰显、丰富和深化报道主题。

新闻报道主要用事实来说话,记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通过选择事实、报道事实来体现,事实成为无形的意见。但报道事实,并不排斥议论,恰如其分的、精彩的议论能更好地彰显新闻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南》片,选题重大新鲜,指导性强,目的是告诉观众这样一个道理:在市场经济下,抓好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抓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经济建设就能搞上去,就能脱贫致富。在新闻的主体部分,已经通过多项对比,用镜头语言从事实层面表达这层意思,但因为该消息层层深入,需要在新闻事实表达完后再深一步挖掘事实的深邃内涵,所以在结尾部分引出议论:“南浦南原两个自然条件基本相同的山村,坚持和放弃党的领导出现了两个极端,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党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还是任其失控,结论是不言而喻的。”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水到渠成,彰显、丰富和深化报道的主题。

(评析者:王灿发,原载《电视文本解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6~89页。)

背景介绍

《南浦南原两村党支部作用不同结果不同》是山西电视台段荣鑫、王建勇、秦少林、赵立亭采制的电视消息,山西电视台1993年播出,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1994年12月11日又播出,获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

山西省南原村和南浦村,两村相距不到一公里,解放初本为同一个村,两村自然条件相同。30年后,两个村,一个在当地富的第一,而另一个穷的第一。为什么两村相差有天壤之别?记者经采访、调查认为,原因在于两村党支部所起作用不同导致两种相反的结局。消息播发后,引起各级领导重视,中组部称赞这个典型抓得好,后来两村党支部合并,山西省委组织部组织力量调查并推广这一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