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作品评析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作品评析事实新鲜有深意这则新闻———《张绍森元旦前交售18头生猪》,虽然报道的并不是重大的新闻事件,但却是一则比较符合新闻特性和报道要求的新闻。作者在陈述新闻事实中介绍了张绍森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这种思想和行为,正是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所要求的,充分体现了政策。这则新闻,由原稿的900字精编为200余字,显得十分精练,通篇是事实,没有离开事实的空话。

新闻作品评析

事实新鲜有深意

这则新闻———《张绍森元旦前交售18头生猪》,虽然报道的并不是重大的新闻事件,但却是一则比较符合新闻特性和报道要求的新闻。

事实新鲜。作为有关“养猪状元”张绍森的连续报道中的一篇,把最新的事实从整个新闻事实中提出来,放到导语部分的最前面,既符合一般新闻的要求,更是连续报道所必须做到的。如果不在消息的第一句话中告诉人们张绍森“元旦前夕又卖给国家18头猪”这一信息,而是笼统地介绍他全年总共交售45头生猪,那就缺乏新鲜感,因为去年10月已报道他1~8月份卖给国家27头生猪,还有年内交售3吨猪肉的诺言。新闻不能写成总结材料,而要给最新的事实以最突出、最显著的地位,即在开头的第一句话中说出来。

思想深,政策性强。作者在陈述新闻事实中介绍了张绍森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尤其是最后那句引语生动有力:“这个(指按议价卖给私人一头猪)弄勿来咯。国家、集体从多方面关心、支持我们养猪,我应该把猪统统卖给国家。”这种思想和行为,正是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所要求的,充分体现了政策。新闻报道中的思想、政策,就应这样包含在所陈述的事实之中,而不应由作者在事实以外加进去。

这则新闻,由原稿的900字精编为200余字,显得十分精练,通篇是事实,没有离开事实的空话。背景交待既简略,又明确。略感欠缺的是时效差一点。

(以下10篇评论刊于1982—1983年《浙江日报通讯》)

从一般事实中发掘新闻事实

消息《20分钟解决一个多年积案》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从一般事实之中发掘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奉化县召开九届二次人代会一事,对该县的人民群众来说是一件新闻;但对省报的读者来说却只是一般的事实,因为它和全省人民关系不大。但在奉化召开的这次人代会上,只用短短20分钟时间就解决了人民代表提了3年未曾解决的一件积案———大桥镇人民西路的修建问题,这件事对于省报的读者来说,则是一条新闻。这件事,不但体现了新的会风,而且体现领导作风的可喜转变。领导干部对人民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态度是积极的,办事是果断的,毫不含含糊糊,拖泥带水。这类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各地都有,其中有些是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关键就看领导干部态度是否积极,处理是否果断。因此,报道这件事,是全省干部和群众普遍重视和关注的。

这是一则短新闻,总共才300多字,写得简明扼要,笔墨都集中在解决修路问题上。与修路有关的时间、地点、背景、人物、措施等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其中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时效性强,4月18日上午9时解决问题,19日就见报了;二是在有关的人物中,特意点出了起关键作用的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另一个是副县长,从而使新闻建立在事实可靠、可信的基础上。

不难看出,这则新闻的作者具有新闻敏感,不但善于从各种事物中辨别什么是一般事实,什么是新闻事实,而且善于从一般事实之中挖掘出新闻事实来,又从新闻事实中抓取主要素材,剔除次要素材(也是一般事实)。抓到新闻事实的几个要素就快写快发,一条“鲜活”的新闻就出现在读者面前了。

缺点是题目上“多年”二字不够确切,实际是“3年”,说“多年”似有夸大之感。

照顾读者的新闻欲

消息《桐乡对两家砖瓦厂停供制坯用电》,符合短、快、新、活、强的要求。短———一事一报,简要明白,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400字。快———当天发生的事,当天采写,并用电话发回报社,编辑立即编发,第二天就见报了。新———6月17日《浙江日报》报道了嘉兴地区一些社队挖堤卖土、毁地烧砖,大片农田面临洪水侵袭危险,5天后这两家砖瓦厂的愚蠢做法被制止了,不能不说是最新事实。活———通篇用事实说话,在结尾部分有较强的现场感:“记者来到现场时,看到砖瓦厂职工正冒着大雨紧张施工。厂领导说:‘今后再也不做毁堤取土的蠢事了。’”强———坚决果断地制止挖堤卖土、毁地烧砖的行为,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指导性很强。

这则新闻的导语,看似平常,实则下了一番工夫,符合新闻写作的特点和规律。请看:“桐乡县两家毁堤取土的砖瓦厂,今天起被停止供应制坯用电。当地政府部门的这个处理决定,将实行到厂方完全按规定要求修复被毁堤岸为止。”这样写,好在先把实际结果即最新事实告诉读者。因为报纸批评过后,读者最关心的是结果如何。导语虽短,也是分层次的,要把读者最关心的也是最新的事实放在它的最前面,才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引起阅读兴趣。

此外,为什么在导语中没有写出两个厂的厂名,而把它们写到新闻的主体部分呢?这也是从读者角度考虑的。因为报纸先前批评的不只是那两家厂,而是“嘉兴地区的一些社队”,所以读者的关注并不集中在那两家厂,而是被批评的那些社队。所以,导语中只需指出桐乡县有“两家砖瓦厂”的愚蠢做法被制止就行了。导语写作务求简短,但要写得好,必须掌握读者获知新闻的心理,写第一句或第一句的前半句应选取读者最为关心、最感兴趣的事实,而把哪怕是重要的但还不是读者最为关心的事实写在后面。

(与翁大毛合作)

引人入胜的散文化新闻

《烂柯山上清脆的鸟鸣声》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新闻,内容和形式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衢州市生物防治站招引鸟类防治松毛虫的科学试验初获成果。事情本身具有新闻价值,即使从科学工作角度写,也会吸引读者。但作者注意到报纸的大多数读者是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因而选择旅游的角度,从游客的眼里去写,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开头从烂柯山的游客写到悦耳的鸟鸣声,随即写出山雀的形态和活动,接着引出“一只只小木箱”,然后落笔到招引鸟类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初获成果”。选择从游客角度写,既可以写得引人入胜,又生动地揭示了新闻事实(招引鸟类)的社会意义。

这篇400余字的短新闻结构严谨,选材得当,叙事清晰,描写细腻。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把读者引入赏心悦目的胜境:“循声望去,只见一种脸带白色的山雀在树丛中穿来穿去,时而飞进一只只小木箱歇息,时而停在小木箱盖上梳洗羽毛……”写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用拟人化的语言写山雀,更增添了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如白脸山雀在山野树丛中作巢,多为鸟兽所毁,“经常弄得无家可归”;生物防治站为白脸山雀安放了100只木制小鸟箱,“使它们能够安居乐业”。这“安居乐业”,又同前面写到的白脸山雀飞进小木箱“歇息”、停在箱盖上“梳洗羽毛”相照应,读来趣味盎然。

这篇新闻趣味浓,但又不失其科学性和指导性。作者指出,白脸山雀是“忠实的森林卫士”。“据调查,一只白脸山雀一天可消灭400多条松毛虫。在白脸山雀的保护之下,烂柯山周围的大片马尾松生长特别茂盛”。人们从招引鸟类的试验中看到,生态平衡、森林保护的工作是重要的,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篇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以新的启示:一、新闻题材很广阔。城乡各地、平川山野,凡有生活的地方都有新闻可写。二、旧的新闻格式大可突破,散文化是一条新路子。这篇作品既是各项要素俱全的新闻报道,又是清新隽永的散文作品。三、新闻作品应尽可能写得生动有趣,使人再读不厌,这方面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两个细节露心灵

《吴浩光避免一起车祸受到奖励》是一则写得比较成功的社会新闻。当天新闻,当天发稿(电传),时效性强。这比时隔多日写成通讯发表更吸引读者。

这则仅250字的短新闻,写明了新闻事实的五要素,突出了车祸的发生和刹车救人的情景。作者着力描写两个最关键的细节:一个是险情的出现———正在行车的司机吴浩光突然发现“前面10米处的候车旅客中,有一男青年猛将一位女青年推倒在吴浩光的车前;一个是险情的排除———小吴连忙用力向右打方向盘,同时紧急刹车,“左前轮距女青年的头部仅8厘米处划过”,避免了一场事故。通过这两个细节描写,整个刹车救人的事态历历在目,读者由揪心到放心,由震惊到激动,从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中看清了人心的美与丑、善与恶,受到了教育。

这则新闻最后交待这对青年男女“因恋爱纠纷,男青年想借车杀人”的背景,也是十分必要的,解除了读者心头的疑惑。

作者寓褒贬于事实之中,新闻主题十分鲜明。其中写到的三个人物,都点明是“青年”;三个青年,一个害人,一个被害,一个救人,读者自然会对他们各自的行为加以比较,作出公正的评论。

这则新闻仍然给人留下一个疑问:这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纠纷”是怎么回事?何以发展到男的“借车杀人”的地步?当然,在一则快讯中,不可能报道这种复杂的纠纷,但是,作者不妨跟踪采访下去,作有教育意义的连续报道。这样做,既可以回答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又可以发掘更深的新闻主题。有些新闻主题的深意是要从连续报道中不断发掘出来的,而且也会在连续报道中扩大社会影响。《解放日报》关于陈燕飞下水救人的报道就是不断深化的连续报道。

有趣有力的人物专访

———评《“冒富大叔”笑开怀》

这篇通讯写得既有趣,又有力:人物形象鲜明,谈吐生动有趣;党的富民政策具有鼓舞力,劳动致富的事实富有说服力。读了这篇报道,干部会鼓劲———更好地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经济政策,农民会鼓劲———在劳动致富的大道上迈进。这种鼓动性正是我们党报新闻的显著特色之一。

这篇报道宣传效果之所以好,主要是作者选择了王樟海这个很有说服力的新闻人物,并采用人物专访的形式,将有新闻价值的素材组织得主次得当,脉络清晰,经纬分明(以谈话为经,以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为纬),熔政策、事实、思想、情趣于一炉,使作品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作为人物专访,作者精心地选用王樟海最生动感人的一句话(即“电影中的‘冒富大叔’有啥稀奇!他收入不过千把元。我呢,今年的收入可超过一万六呢。按这么算,我该是‘大冒富’了!”)来开篇,一下子把主要的新闻事实和人物的精神面貌拎了出来,对读者很有吸引力。在写到他“靠劳动赚了钱,心不寒,睡得着”的思想时,又用他的话轻轻带出地委书记、专员、市长访问和支持过他的重要新闻事实,行文显得自然贴切。在王樟海讲到“说来说去,都是党的三中全会政策好”时,交待了他过去养牛遭到过批判,1979年党支部书记首先带头买了奶牛,王樟海买回两头奶牛后得到政府给予无息贷款的支持,又买来七头奶牛等背景材料。同时,作者又前后数处正面点出了王樟海身材魁梧,勤劳精明,很有心计。就这样,既写明了王樟海“冒富”的缘由,又写出了他敢于冒富的思想。

在采访和写作中,作者以一个普通群众、普通农民的身份出现在新闻人物面前,仿佛带着读者一道去访问一样,这是使作品写得生动有趣的重要因素。热情的谈吐、亲切的话语、跌宕的人物心理活动,使作品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在写到王樟海讲全年收入不少于一万六千元的话语时,插进“说的是那么轻松,听的人却有些暗暗吃惊了”一语;当写到王樟海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计划今年还要买三头奶牛,明年再买四头时,用了“他‘透风’说”一语,这些幽默的文笔,都引发读者浓厚的兴味。读完全篇,既受到深刻的政策教育和巨大的精神鼓舞,又像看完一部充满情趣的电影一样,非常惬意而又欢畅。这是符合新闻写作要求的,因为新闻作品终究不是政治文件,它既要有指导性,又必须注意可读性。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之作。当然,如能对饲养奶牛的现场适当描述几笔,还会更加动人。

于曲折中出新意

———评《青工姜建国挺身而出保护同志》

这条消息结构严密,层次清楚,文字平实,主题鲜明,符合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导语分主次两层写,先写读者最关注的新闻事实,即姜建国挺身而出制止了流血事件;然后再写领导部门对他记功、表彰。这是因为,这类社会新闻的题材源于群众生活,又为各行各业群众所关心,因而从群众角度而不是从领导角度落笔,对各方面的读者都有吸引力。

主体部分写得很有特色。作者用两句话将施剑勇因生活作风问题受到韩李明等同志批评因而怀恨在心这一背景交待清楚;随即展开惊险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案发时,写姜建国“忍着病痛,眼疾手快地冲上去,把施剑勇扭住”。接着插进一笔“闻声赶来的工人拼命敲门”,但作者的笔力仍集中在姜建国身上:“姜建国一面扭住施的右手不放,一面一步一步往门边移去,趁机打开了门。”这个细节既写出了姜建国挺身而出保护同志的勇气,又展现出他在险境中沉着、机智的精神境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施抢去被夺下的斧头欲骑自行车追上去再劈韩,姜和其他同志冲上去拦住了施的自行车,“夺下施的斧头,将他看管了起来”。不难看出,出现这一曲折是因为施的凶杀行为被制止后,在场的人一时放松了警惕,既没有把凶器收藏起来,又没有把凶手看管起来。作者着力描写故事的曲折性,意在用事实告诉读者:当凶手举刀杀人时,在场的人既要敢于挺身而出制止流血事件的发生,又要十分心细,千万大意不得,因发疯的凶手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请参阅本报11月4日的报道,温州第一皮鞋厂党委副书记王志友同志挺身而出制止罪犯行凶,这当然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令人痛惜的是,他对“两手操刀”、“嗥叫着”闯进办公室的凶手缺乏必要防备,以致遇害身亡。因此,写姜建国等同志制止流血事件的曲折性,决不是作者的多余之笔,而是很有新闻价值、更有教育意义的一笔。这一笔使新闻主体部分的思想内容更加丰满,令读者对新闻事实多加品味,受益不浅。

结尾部分对新闻人物姜建国作概括的介绍,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写记者目击最生动有力

———评《无证菜贩沿途拦购大量紧俏蔬菜》

在新闻报道中,现场采访、现场描写逐渐受到记者、通讯员的重视,有现场感的新闻也多起来了。但这些作品大多是在新闻事实发生过后去采写的,只是在叙述过程中插进一段现场描写的文字。在记者笔下,有现场描写总比没有要生动一些;在读者眼里,有点现场感总比没有来得好读些。然而,现场感最强的新闻,还是记者写他所目击的新闻事实。《经济生活报》7月9日刊登的《本报记者6日在杭州七堡至临平公路上目击:无证菜贩沿途拦购大量紧俏蔬菜,贿赂货车司机运往省外牟取暴利》一稿,写的就是记者在现场目击的新闻事实,其吸引力和说服力就非同一般。

采写记者目击的新闻,最大特点在于记者的采访活动与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同时并进。因此,它要求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并且具有预测新闻的能力。新闻何能预测?并非所有新闻都可以预测,突发性的事件是难于预测的,但是,某些连续发生的事件是可以预测的。这条新闻报道无证菜贩在杭州七堡至临平公路上拦购大量紧俏蔬菜,记者在7月初便从有关部门获知此事,而事态仍在继续,于是迅即行动,赶到现场去捕捉这条新闻。由于记者所报道的事件是在他采访的同一时间发生,所以新闻的时效性特别强,是一条跳得起来的“活鱼”。

“百闻不如一见。”对于读者来说,报纸上所有报道都只是“闻”,因为他们不可能亲眼目睹这些事实;但是,对于记者来说,这些事实最好是亲眼目睹的,而不是听来的(即使是听来的,也得有确凿的依据)。读者寄希望于记者的是:他们了解不到观察不到的那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实,记者能替他们去观察、记录并及时报道出来。杭州市菜场里青毛豆、长豇豆紧缺,这是为什么?有的人或许听说到许多菜贩在城外高价拦购紧俏蔬菜运到省外,有没有这回事?他们只是打听,不可能自己去看个究竟。这件事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有责任心的记者赶到城外公路上去实地察看,把实况及时报道出来,满足了广大读者的要求和愿望。

记者报道他自己目击到的又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件,这样的新闻作品最有吸引力,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是因为,记者所获得的新闻素材是真正的第一手材料。记者在事后深入现场采访,从当事人或目击者口中获得的素材,仅仅是第二手材料;而记者亲自在现场目击的事实情况,才是他的第一手材料。第一手材料最真实可信;用第一手材料写的新闻,犹如记者把读者带到现场去观察、查访,现场感极强,事实的说服力也最强。这条新闻的作者,到了无证菜贩拦购紧俏蔬菜的现场后,既认真观察,又作深入细致的查访,如写汤家桥、外乔司、七堡等地拦购蔬菜的实况,点到具体人物的姓名,写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口述的情况。特别是无证菜贩贿赂货车司机一段,写得有声有色:“就在我们查访的时候,看到好几辆满载着青毛豆的大货车往上海方向呼啸而去。在九堡交通运输检查站,交通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志截住一辆上海南市区运输公司的“08-31711”五吨大卡车,车上装有7000余斤青毛豆。据随车同行的新元大队一队的无证菜贩龚伯毛说,这批青毛豆是从钱江农场收购来的,经水路运到五堡后,在公路上拦搭这辆放空回沪的货车,给驾驶员酬金80元,外加烟酒费。”记者又特别指出:“无证菜贩和汽车驾驶员这种私下交易,没有任何发票或收据,甚至连双方的姓名和地址都不留。”

这条新闻不但新鲜活泼,生动感人,而且很有深度,很有分量。所谓“深度”和“分量”,是就新闻的思想性而言的,但它存在于新闻事实之中。在这条新闻的末尾,记者指出无证菜贩的上述非法活动“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冲击了城镇市场的正常供应”,以及“他们重金行贿,中饱私囊”,“使社会风气受到污染”,呼吁有关方面“加强管理”。这些很有分量的话也都是从记者目击的惊人事件中提炼和引发出来的。读者都会感到,这些话非说不可,不吐不快。

舆论所向:德高者望重

———评《百余群众为一位“活雷锋”送行》

读今年1~3月的《浙江日报》头版,反映人与人之间新型关系的社会新闻,如一阵阵春风扑面而来,暖人心怀。其中最为感人的是3月24日的社会新闻《椒江市街头百余群众为一位陌路相逢的“活雷锋”送行》。

这条新闻,报道一位名叫王彩琴的上海青年女工的崇高品行。王彩琴与我省椒江市的周孟春夫妇素不相识,在上海一家医院的一个病房里相逢。当得知陪妻住院的周孟春突然因高血压中风死亡时,王彩琴忧心如焚。她想:“周荷莲刚开过刀,绝不能把这个噩耗告诉她。”她同医务人员一起连夜处理好死者的遗体,便主动挑起了照料周荷莲的担子。周腰椎开刀,不能动弹,大小便时连盆也塞不进去;王彩琴便拿草纸去接大便,还帮助揩身、洗裤。当医院建议周回家疗养时,王又担心她回家得知丈夫突然去世的消息时,“难以经受这一沉重打击,毅然决定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去照料”。至此,王彩琴同非亲非故的病人周荷莲心心相印,对她体贴入微,视若同胞姐妹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德,已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感人的是:她的丈夫刚从南京回家探亲,鹊桥相会不容易,王彩琴却劝丈夫提前回单位,而把周荷莲安顿在自己的床上。这就更看出这位青年女工义重如山,高风亮节。

大凡写新闻人物心灵美好、品德高尚的社会新闻都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只要写得脉络清晰、背景清楚、细节感人,就已不失为佳作了。这条社会新闻不但具有这方面的成功之处,更有其独到之处:作者从侧面选取人民群众为一位“活雷锋”送行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作为报道的角度、消息的导语。通常写法,总是从新闻人物本身事迹中截取最感人最能吸引读者的一段写起。这条新闻的作者,却能跳出新闻人物本身的事迹,先从一个侧面下笔;而这个侧面又是新闻人物感人的事迹在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所形成的,从而烘托出了新闻人物品行之非凡、形象之高大。送亲迎友,本是生活中常见的凡人小事;百余群众自动聚集在街头,为素不相识的“活雷锋”送行,就很不寻常,充分说明德高者望重,社会风气在好转。这条社会新闻使广大读者为之耳目一新,交口赞美,同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是分不开的。

人们可以看到,我们报纸上报道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日常工作范围内的活动愈来愈少了,这也是党风好转的一个标志;而同时,在要闻版显著位置刊登人民群众为一位心灵美好、品德高尚的青年女工送行这样的社会新闻,这就足以说明,在我们社会里,无论谁,不分上下,德高者望重。这是舆论所向,人心所归。党报是党领导下的舆论机关,它的职能之一是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人们相互交往中的品德行为是我们报纸上社会新闻的中心内容。美好的心灵、崇高的品德是精神文明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报道百余群众为“活雷锋”王彩琴送行的社会新闻跃居报纸要闻版的显著地位是当之无愧的。

不言而喻。多多采写这类反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新闻,是记者、通讯员的光荣职责。

用散文笔法描述新闻事实

———评《一场“豆腐战”迎来百家欢》

关于新闻作品(主要是消息)的表现形式,其体例大致可循,格调、样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写新闻应提倡不拘一格。散文似的新闻,就是其中的一格。诚然,散文本身也无定格。新闻写得近似散文,指的是用散文笔法去描述新闻事实,包含散文的情趣和散文的意境。说具体一点,就是结构自然,意趣盎然,文笔轻松、活泼。

消息《一场豆腐战迎来百家欢》,是一篇散文似的新闻作品。从结构上看,前后无导语、背景、主体之分,没有像通常写消息那样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冠于作品之首,去引导读者。作者按照事件本身的发生变化展开故事情节,故事进入高潮也就出现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因为篇幅短小(500字),读者不难找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这样的新闻作品,冠以“本报讯”,作消息发,是可取的。

新闻作品并非都写故事,也并不要求都有情趣;写散文似的新闻,却有赖于生动的故事情节,着力描写人物和环境。随着情节波澜起伏,作者注入作品的感情也跌宕多变。加上对人物、环境的描绘,就会出现令人赏心悦目的意境。这篇新闻,开头一句写“坡塘,是绍兴市的一个农村小集镇”,语气好像友人间闲谈,轻松自然。而后写到两家豆腐摊联合起来,向王双林“夹攻”,气氛就紧张起来。后来写到双方相继降价竞争,王双林提出“宁可少赚钱,落后心不甘”的挑战,作者像演说传奇,眉飞色舞起来:“看样子,双方是‘杀’红脸了。”读者不仅从中获知坡塘豆腐价格降到每块5分这个新闻事实,还像看了一台戏,一台有声有色而含义深刻的好戏。含义就在: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搞活经济,鼓励竞争。

这篇新闻的语句都很简短,文笔流畅。“如今,这种局面正在改观”,“然而,‘好景不长’。”这些活泼、幽默的语句。读起来轻松、省力,可以节省阅读的时间。

现代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作者构思时多为形象思维,技巧多在形象描绘。写散文似的新闻也少不了形象思维和形象描绘,但要有节制,否则会在新闻事实方面顾此失彼。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不可遗漏,否则就不成其为新闻报道了。这则新闻的缺陷在于没有写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两年前”、“如今”、“目前”,时间界限不清;“第二天”、“过了一天”之说,因没有写明第一天系何月何日,也令人费解。

因此,我们可以说,不是所有新闻报道都可模仿散文;写散文似的新闻特别要注意事实的准确无误。

“快节奏”的新闻

———评通讯《啊,快节奏》

当今社会生活的变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新闻报道。加快新闻的节奏,便是我们这个时代对我们新闻报道提出的一个要求。读了1982年10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燕迅同志写的通讯《啊,快节奏———记年轻科技工作者徐骏铭的事迹》,更使我确信:加快新闻节奏,生动地体现了当今时代的风貌。

这篇通讯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是“快节奏”。

通讯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新闻人物富有时代特征的精神面貌:

年轻的科技人员徐骏铭,谈话总是很快就进入正题。而且快而有力,像郎平扣出去的球,使人领略到当今青年思想的活跃,才思的敏捷。他给人的印象是,似乎有许多急待要做的事,不只讲话的速度快,而且怀着一种紧迫感,在紧张地从事他视同生命的事业。

且不说下文,单是这几句话,就已拨动人们的心弦:所有同徐骏铭一样从事紧张工作或繁重劳作的人,都会点头称是,“干四化,就该这样!”那些至今还在慢慢腾腾地谈话、走路、办事的人,会自感惭愧,心头热烘烘,屁股坐不住。谁也不能否认,这种快节奏的工作作风,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所必不可少的;如果大家都慢腾腾地办事,新局面将遥遥无期。因此,人们快节奏地谈话、走路、办事,真正体现出时代精神、时代风貌。

实际生活表明,愈是快节奏地生活和工作的人,愈需要获取新闻,而且读报也一定是快节奏的,决不会像有些人那样摸着胡子慢慢腾腾地读。许多人看报是站着看、走着看,上日班的工人在中午半小时内边吃饭边看报。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不但篇幅“短些,再短些”,而且行文、用语应力求简洁、明快———快节奏。短的段落、短的句式,可以有效地体现快节奏:一是节奏感强,不拖泥带水;二是直观性、直觉感强,不假思索,意即自明;三是有一种行球似的弹跳性,阅读时目光不滞留,可以急速跳动,也可选读其中最紧要的几段,三五分钟内把几千字的通讯一扫而过。

这篇通讯,全文不到3000字,共分22个自然段,平均每段百余字。段落短而多,使故事情节不迟缓幽深,而是快速推进。

在这篇通讯中。七八字、十几字的短句子并不很多。但我想,短的句式,不光指整个句子短,还包括多用短的分句,短的词组。有时,七八字、十几字的短句难于表达较复杂的事物和思想感情,而且通篇文章全用这种短的句子,从美学上看也是不大可取的。最可怕的是句子中长长的附加语、修饰词,读起来使人沉闷、头痛。而由若干简洁的分句组成的句式,读起来就很轻松,有节奏感。这篇通讯的语言特色正是如此。例如:

小徐又去翻书本。厚的、薄的;平装的、精装的;中文的、外文的;也记不清翻阅了多少,最后在西德出版的《药物手册》里,查到某种药物乳化剂的分子式。……

短的段落、短的句式,也便于勾勒事物的轮廓。这篇通讯的作者写出了富有特色的细节。例如:

……农贸市场熙熙攘攘,小徐脚下的车子,两个车轮虽然转动得慢了,但小徐的脑细胞却在快速工作。向左看,是花生;向右看,是花生;向前看,还是花生,“啊,花生!”……

从行动到心理活动,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我不仅为快节奏的新闻叫好,而且深信,多写快节奏的新闻,体现了我们新闻改革的方向。既然通讯可以采用快节奏的表现形式,那么,大量的消息更应该也更有可能按快节奏的要求来写。这会弄成千篇一律吗?我想不会。因为提倡新闻写作采用快节奏的表现形式,仅仅是出于它同当今社会生活中体现时代风貌的快节奏合拍罢了。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又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新闻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应当丰富多彩,也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但作为当今社会生活特征之一的快节奏,自然也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闻特征之一。无论如何,这比写松散的、闲谈漫话式的新闻,更能被千千万万“紧张地从事他视同生命的事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

(刊于新华社《新闻业务》1983年第1期)

开掘要深

———评《工程师任燮明不再做“马大嫂”了》

“开掘要深。”这是鲁迅论文学创作的至理名言。现在用来评论新闻作品,该作何种解释呢?我认为,文学创作开掘之深,在于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新闻作品开掘之深,则在于揭示新闻事实所包含的深刻社会意义。新闻报道的深意存在于所报道的客观事实之中,经过记者的发掘才能显现出来。在这里,记者洞察事物的能力起着决定作用。

《光明日报》记者谢军采写的《工程师任燮明不再做“马大嫂”了》,是一篇开掘较深的新闻。事实本身包含着两个方面和一个中间环节:一个方面是溧阳建筑涂料厂技术力量非常薄弱,连一名助理工程师也没有;另一方面是上海建筑科学研究所的中年工程师任燮明,他为发展国内新兴涂料作出了贡献,但家务缠身,“每天耗费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不少于四小时”;中间环节是溧阳建筑涂料厂的党支部书记杨建保四处求贤,了解到任工程师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技术人才,便从厂里选派一名女工去任家做保姆,使这位工程师担任了他们厂的业余技术顾问。许多企业缺少技术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为繁重的家务所累,这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记者抓住杨建保访贤、识贤、招贤这一新闻事实,写出了企业干部求贤若渴之状,也写出了一位中年工程师摆脱家务后的喜悦之情。新闻的标题和导语表明,这则500字新闻的立意在于希望有更多的中年知识分子不再做“马大嫂”,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就是说,记者、编辑的宣传意图重在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光明日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宣传报道一向很突出,这只是其中的一篇。

但是,正如中外文学史上有些文学名著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作家的写作意图一样,我们有些新闻作品所包含的深意,也会超过记者、编辑的宣传意图。记者的思路如果局限于自己的宣传意图,他写的新闻事实所包含的深意就不一定会全部开掘出来。这则新闻虽然重在宣传中年知识分子摆脱家务拖累之喜悦,但新闻事实中企业干部如何识贤重才,却别有一番深意;这层深意是通过记者对事实本身的虚心体察和客观叙述显示出来的。杨建保了解到任工程师家庭情况和家务拖累之重时,对他说了两句话,其中一句是:“我要设法把你做家务的宝贵时间换下来。”这句话,不只体现出这位企业领导干部求贤若渴之情,更说明他头脑中具有新的经济观念,这些观念至少包括: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财富;知识分子的时间(包括业余时间)就是知识和财富,十分宝贵;一位工程师每天四小时的业余时间所创造的财富胜过一个普通工人一天工作时间所创造的财富。记者客观如实地引述杨建保这句话,说明他对这句话也是理解的,虽然企业干部的新经济观念不是这篇报道的重点。编辑不删掉这句话,说明他也不是囿于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宣传意图。当然,删掉这句话仍不失为一则新闻,但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深意毕竟未能充分地被开掘出来。

我以为,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第一信条应是:尊重客观事实。这样说,岂不是贬低了“宣传意图”吗?不是的。宣传意图是一种主观意识。主观意识若是正确的(错误的不在此论),无不都是从客观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决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宣传意图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更新之中的,因为客观事物、人们的社会实践在发展变化之中。因此,记者尊重客观事实不但会使他领会上级的宣传意图,而且会在开掘新闻事实的深意中,使宣传意图更加丰满,更加新鲜。

那么,新闻事实中所包含的深意又是怎样开掘出来的呢?通常的办法是透过表象抓实质,多问几个“为什么”。任燮明不再做“马大嫂”。这是为什么?家中来了个保姆。这保姆从何而来?溧阳建筑涂料厂选派来的,工资由厂里负担。这又是为什么?厂里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希望任工程师担任业余技术顾问。为什么舍得派一个劳动力去任家做保姆?这就抓到了杨建保对任燮明说的那句话,并且看出它的深意来了。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开掘新闻报道深意的基本一法,因而被列为新闻事实五要素之一。有些报道之所以使人感到平淡,除了事实本身缺少深意外,一个原因是由于记者在采写有深意的事实中不多问几个“为什么”。

新闻立意以客观事实为本源。尊重客观事实是开掘新闻深意的前提。因此,记者洞察事物的眼力及其客观叙述的笔力,是使他报道成功以至成为名记者的重要因素。

(刊于《新闻实践》1985年第1期,转载于《光明日报通讯》1985年第6期)

于平实中见深度

———评《“济世观音”破产记》及其续篇

《四川日报》今年5月、6月先后刊登的《“济世观音”破产记》及其续篇《“济世观音”出世记》,引起了读者对农民企业家素质的热烈议论。该报举办的“‘济世观音’破产的思考”讨论专栏,前后共发表10期、30多篇评说“济世观音”破产的文章。经济界有识之士呼吁政府及有关方面,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要重视提高农民企业家的素质,“不能袖手一旁,任其在商品经济的大海洋中自生自灭”。

这两篇通讯,在不久前浙江日报举办的一次新闻业务讨论会上,也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之一,都认为“篇幅不长,写得深刻”。

的确,这两篇报道农民企业家胡乾昂破产的通讯,都只有两千来字,而且文笔朴素,没有时下流行的大话、空话,也没有生涩、奇崛的言词。作者抓住农民企业家胡乾昂破产这条主线,一情一节道来,告诉人们他是怎样破产的以及促使他破产的种种主客观原因,而着重揭示出他使自己成为“济世观音”的主导思想及其缘由。

《破产记》以平实的文字告诉人们:胡乾昂是四川米易县箐阳村的农民。1982年以来。他利用当地的黄连资源,生产黄连素粉,几年获利10万元,成了全县的致富模范,可是一下子就垮了。原来,他几年来净挣的10多万元钱都花光了,而且都花在“做好事”上了。修路、办学,他大把大把捐款;“吃客”纷至沓来,他顿顿酒肉招待;“伸手大将军”上门“借款”,这个几百,那个几千,累计数万,全都有去无回……连平时经营管理,也是菩萨心肠:财物往来,无须凭证,因为“都是熟人”;“熟人”肥了腰包,他一再失误受骗,也从不计较。人们称颂他是“济世观音,有求必应”。他说:“大家都是穷过来的,现在我有钱了,办点好事,让大家都沾点光。”这便是这位农民企业家慈善行为的主导思想,也是他走向破产的主观因素。

在《出世记》中,记者的笔触向纵深开掘,写到胡乾昂1972年修三间房屋被查、1975年乡亲们凑钱给他的二儿子治病以及女儿不幸淹死在河里等一连串往事。这些往事看起来都同企业破产无关,但却都同他“让大家都沾点光”这个主导思想直接有关:“怕变”心理,“报恩”思想,“积德”观念。正是这些观念、思想、心理,凝成了“让大家都沾点光”这个主导思想。因此,《出世记》实际上是记者对这位“济世观音”的慈善行为及其主导思想的寻根探源。

这些陈旧以至陈腐的思想、观念、心理,在众多离开土地、进入商品经济领域的农民企业家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因而引起人们对农民企业家素质的深思和评说。然而,两篇通讯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都是通过平实的叙述表现出来的。例如,写他经营管理上单凭感情:“老胡办工厂,无所谓账务不账务,也无所谓管理不管理,除销售厂家要求签订合同外,其他经营活动几乎没有凭证、合同手续。几百几千往外借款竟没有一张借条。他说:‘都是熟人,还信不着吗?’”由于作者牢牢把握了人物的思想特征及其渊源,叙事的笔墨很集中,旁无枝蔓,语言也很精练、简洁,几句话把心灵深处的东西写出来了。

新闻作品的思想深度,存在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之中,存在于新闻事实和背景事实之中。事物的内部联系,就人物报道而言,就是人物的行为与支配这种行为的思想之间的联系。言为心声,思想又往往是从人物语言中表现出来的。胡乾昂“办好事”是行为,“让大家都沾点光”是他的心愿,联系起来写,就有思想深度了。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物报道,只写人物行为,不写人物思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有横的联系和纵的联系。在报道“济世观音”破产的两篇通讯中,横的联系是胡乾昂行善的思想行为同社会环境———贫穷的物质生活和“沾光”(平均主义)的文化心理之间的联系。赚了钱的胡乾昂应该“让大家都沾点光”,于是,“破产记”实际上成了“沾光记”,令人触目惊心。纵的联系就是新事与往事的联系。当年建房被查和办厂之初的流言蜚语,是他“怕变”心理的缘由;当年曾得到众乡亲周济,发誓“当牛做马也要报答大家”,是他“报恩”思想的渊源。作者在写出他几年来用大笔大笔的钱,办这样那样的好事,满足各色人等“沾光”之心后,又点出如今“他家里没有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现代设施,一家人衣着朴素”,最鲜明不过地反衬出他那种“让大家都沾点光”思想是多么强烈,多么真诚,多么纯净。难怪有的读者不同意企业家应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这一评说,而称颂这位获利10多万元的农民企业家是当今难得的“活雷锋”;有些读者则主张企业家既不能“见利忘义”,也不能“重义轻利”,而应“义利并重”。

新闻界不少同志强调深度报道要有理论色彩。我认为,新闻作品中的理论色彩仅仅是“色彩”而已,不是抽象化的理论。我们可以从参加讨论的经济界人士对胡乾昂破产的评说中看到这种理论,那是从这两篇报道所披露的事实中抽象出来的。真理是平凡的,艺术(技巧)是朴素的。《“济世观音”破产记》及其续篇,正是用朴素的文笔,平实的语言,客观冷静地叙述胡乾昂其人其事,其中包含着许多人尚未发现的平凡的真理。这就是新闻的理性色彩,思想深度也就在其中了。

(刊于上海《新闻记者》1988年第10期)

让事实呼唤真理

———评关于“武威报案”的批评报道

批评报道采写难度大,报纸上耐读的批评报道也少见。常见的批评报道中,以被批评者接受批评为终结的,在读者眼里要算是成功之作了。能否来个突破,使批评报道较为耐读,给广大读者以较多的启迪呢?《中国青年报》记者采写的“武威报案”的批评报道,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武威报案”批评报道,由今年4月1日至7日的5条消息组成。这些消息都很耐读,读罢不少人沉思联想,热烈议论。消息本是一种最平常的新闻体裁,是记者手中的“常规武器”;但这几条消息却有一种魅力,以致在社会上形成一股不小的心理冲击波。

批评报道的这种魅力,来自记者所报道的事实本身。事实对任何记者都是公正的。为什么不同记者所采写的同一新闻事实,其效果、反响并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呢?个中奥秘在于记者笔下的事实是否客观和客观程度上的差异。

《中国青年报》关于“武威报案”的5条消息严格遵循客观报道的原则,作者让事实说话。武威“收报事件”缘于《武威报》刊登的《人民代表的心里话》(该报记者整理的武威市部分人民代表座谈纪要)。这是一个重要事实,《中国青年报》全文转载这篇文章,同记者采写的第一条消息摆在一起,让读者去评头论足。在记者采写的这条消息中,记者用朴实的语言,客观、冷静地陈述收报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3月7日,甘肃省武威市爆出《武威报》记者手持地委宣传部的介绍信沿街收缴报纸的新闻。该报前一天发了篇《人民代表的心里话》,从而惹出了麻烦。”这个导语写得很客观,是事实的陈述。“惹出了麻烦”,颇有幽默感。这里,事实的客观性、事件的哲理性以及记者的倾向性是融为一体的。

客观报道务求全面。“收报事件”所涉及的,主要是有关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在领导干部中,作为主要当事人的几位,记者都写到了:行署专员、副专员恳请人民代表说心里话、发牢骚的肺腑之言;市长看到《人民代表的心里话》之后的恼怒之言;地委书记大为不悦的种种看法和地委作出扣报收报的决定。接着,记者用一整段文字写了《武威报》记者挨门收报时备受群众责骂的情景。读者看了这条消息和转载的文章,“收报事件”的前因后果、种种情状都清楚了。有的同志掷报长叹:“嗨,地方官干出这种蠢事,哪里还有一点民主意识!”这便是客观报道的效应,也是客观报道的一种魅力。

《中国青年报》这一批评报道的魅力,更多地来自记者所揭示的事理的深刻性。事理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不大容易发现,要靠记者向事件的纵深发掘,从它的变动和发展中捕捉。《中国青年报》关于“武威报案”的第一条消息发表后,如果再发一条报道甘肃省委书记严厉批评“收报事件”、武威地委书记作检讨的消息,整个批评报道也可以说是“圆满结束”了。记者显然并不满足于此。读者可以看出记者在上下求索:从武威发出一条报道行署专员魏万进认为收缴报纸是错误的消息。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这条消息的内容是记者在采写第一条消息时就掌握了的。之所以没有写到第一条消息中去,而作为第二条消息单独发表,一是避免把第一条消息写得臃肿,从而影响它的客观性;二是魏万进的谈话内容不一般,分量很重,唯有单独发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在发出这条消息之后,记者还是没有急于去兰州采访省委,而是在武威采写一条当地干部群众对《中国青年报》批评“收报事件”反响的消息。这条消息同新华社报道甘肃省委书记严厉批评收报事件的消息同日联题见报。接着,《中国青年报》记者赶到兰州,发出武威地委书记在省委接受批评、诚恳检讨的电讯。至此,这一批评报道已经够令人满意的了。不料记者第二天又发出一条消息,报道记者同地委书记之间的直接交谈。人们可以从7天连发5条消息中想象记者奔走采访之辛劳,还可以看出他思维敏捷,多角度、多方位地采访,因而报道是分层次,层层推进的。记者下这么大的工夫,目的显然是要将事理掘深挖透,让真理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

记者的这种辛勤劳动是有成效的。引起读者热烈议论和深思联想的,正是记者在这些消息中所揭示出来的带哲理性的几种思想、观念,其中主要有:

第一条消息中披露的武威市长一句话:看了《人民代表的心里话》,武威市长柳宏克大为恼火,当即打电话给地委书记杨作林,说:“我是省上、地委派我来的,不是自己要来的。如果不行我可以走嘛!”这句话耐人寻味。因为是“上面派来的”,便只是对“上面”负责,来自下面的、哪怕是人民代表的批评意见便不足为训,根本听不进去。干部提拔还是降职都只由“上面”决定,在干部的思想上就难免形成表扬还是批评也只有来自“上面”才算数这种意识。由此可见,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离不开民主选举制,建设民主政治有赖于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

第二条消息中行署专员魏万进说的一句话:“报纸是人民的喉舌,不是哪个人的私产。”这句话是有党性的,足以使压制报纸批评的人振聋发聩。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只看成是党的喉舌,那么,地委收报纸就无可非议,群众交报纸犹如交红头文件,是顺理成章的了。

第五条消息中地委书记杨作林说的两句话:“这样的批评,的确是帮助而不是整人。……因为,这不是我和记者之间的事儿,而是一个到底如何对待民主的大事儿。”这是肺腑之言,原因是道出了报纸批评的精义和舆论监督的实质。长期存在的“报纸整人”这种旧观念站不住了。社会在前进,人们的观念也须变革、更新,否则,难免要干蠢事。“武威报案”本身最清楚不过地表明:报纸的批评,实质上是人民的批评;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如果党政领导干部和新闻工作者都这样认识问题,那么双方都会积极热情而又严肃认真地对待报纸批评,报纸批评的数量和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武威报案”的批评报道用事实说话、客观公正。同时,记者着力披露各种人物对舆论监督的不同心态和观点,烘托对比,支持正确的,批评错误的。在党的领导和群众的监督下,真理终于战胜谬误,个别持错误态度的领导干部从中吸取了教训。由此可见,批评报道难度虽大,但也是很有学问,大有作为的。

(刊于1988年12月10日《新闻出版报》)

“冯根生罢考”的新闻魅力

“著名企业家冯根生罢考”,是《浙江日报》记者杨新元采写的一篇引起很大反响的经济新闻。

去年11月初,这篇报道先后在《钱江晚报》和上海《新闻报》以显著位置刊出;很快,上海《文汇报》在一版的“虚实谈”言论栏中先后发表《赞冯根生罢考》和《劝冯根生应考》,接着又发表评论员文章《让厂长经理们轻装上阵》。11月10日,《人民日报》在二版头条位置,以“考试没个完厂长叹苦经”为题,报道了冯根生罢考的新闻,同时配发“编后小议”:《少考为好》。这些报道一时成为企业界和政府人士议论的话题。

这篇新闻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魅力呢?我想着重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谈谈记者的报道思路———这是作品成功的关键。记者采写这篇报道的思路在于:

一、把握新的政策思想。党中央新近作出的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方针,是逐步实现政企职能分开,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并再三强调要转变政府部门的领导作风,改善企业的经济环境,为基层着想,为企业服务。把握这个政策思想,就把握了经济报道的方向和基调。

二、正视新的热门话题。这就是深入基层,了解或捕捉基层同志的议论和呼声。近年来,来自政府部门的名目繁多的评比、检查、开会、考试,把国营企业的厂长经理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无法集中时间、精力搞好搞活企业经营管理。记者把问题和矛盾集中到“考试”这一点上,作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新闻素材。这样一“集中”,既有典型意义,又有新闻价值,使报道扎实,靠硬,有骨力。

三、瞄准有影响的新闻人物。这就是全国著名企业家冯根生。一个默默无闻的厂长罢考,影响微小;全国著名企业家罢考,影响就大了,往往是全国性的。

以上三点凝结成一条思路,使这篇报道既有精神,又有形象;既有骨力,又有光彩,因而神形兼备。这就是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

思路决定行文。这篇报道,三家报纸的见报稿基本上是一样的,且以《人民日报》的见报稿为模,作些剖析。作品分五段,第一和第四段是叙述性的,讲的是来自政府部门的给以厂长经理们的压力和负担,先是写“五怕”,后是单写“考试”一怕,都是调查所得的“面”上的情况,但写得颇有层次。第二、三、五这三段,是描写性的,写冯根生对记者发表“罢考”的谈话,以及请记者翻阅有关材料。

这种把社会上有关情况的叙述同新闻人物言谈、活动的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就是立体新闻的笔法。它使调查材料不流于一般化的平面叙述,也使新闻人物言行不至于孤单而无背景。而我们在报上常常见到的是两者有彼无此、有此无彼的报道,缺少深度和力度。既有社会背景,又有活生生的人和事,两者相结合,在行文中作恰到好处的穿插、交融,不仅使新闻作品具有立体感,有深度和力度,而且显得生动活泼,耐读而又耐人寻味。

(刊于《新闻实践》1992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