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莫须有”新解补证

“莫须有”新解补证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三 “莫须有”新解补证岳飞一狱以“莫须有”三字定谳,遂成千古奇冤,也带来千年谜案:“莫须有”究竟何意,为何凭此三字,秦桧可以决定岳飞这样一位重要人物的生死?持此论而考辨有力的,较早有万里《千古疑案“莫须有”》一文。近年来,我对这一问题续有所见所思,故重作补证,为“莫须有”的新解补充论据,并期待这一释义能早日被广泛接受。“莫须有”在宋代史书中还有一个异文。

十三 “莫须有”新解补证

岳飞一狱以“莫须有”三字定谳,遂成千古奇冤,也带来千年谜案:“莫须有”究竟何意,为何凭此三字,秦桧可以决定岳飞这样一位重要人物的生死?从清代开始,人们不断对其进行训释,自成其说者数以十计。近几十年来的辞书如《辞海》、《汉语大词典》对“莫须有”采用了一致的解释,即“犹言恐怕有、或许有”,似乎有了定论,但实际情况是,仍不断有人发表观点,质疑这个释义。

现在看来,在各种新旧释义中,“一定有”说才是真正符合宋人本意的。持此论而考辨有力的,较早有万里《千古疑案“莫须有”》(《书屋》1996年第1期)一文。他认为,“莫须有”文通字顺而又符合历史原貌的意思是“一定(是)有”,他还举出宋儒语录中的用例,指出“莫”在宋代口语中有“必”即“一定”之义。

我也曾作过《敦煌文书上梁文中的“莫须”与宋代俗语“莫须有”》一文(《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以英藏敦煌文书“唐天德元年金光明寺造窟上梁文”背面抄写的另一“上梁文”残篇中的“莫须建造福田”为出发点,结合宋代语例,提出“莫须”的本意同于今言“一定有、必定有”。只是当时学殖荒疏,不知万里先生已有高论在先,徒增惭愧。所幸殊途同归,算是为“一定有”说增添了若干例证。

近年来,我对这一问题续有所见所思,故重作补证,为“莫须有”的新解补充论据,并期待这一释义能早日被广泛接受。

“恐怕有、或许有”之说,原本余嘉锡、吕叔湘等先生的训释而来。郭在贻先生《训诂札记》对其论证过程曾作介绍,略云:

考“莫须有”一词,乃宋时常语,近人余嘉锡先生《读已见书斋随笔》、今人吕叔湘先生《语法札记》,对这个词均有详尽的考辨,其说确不可易,已成定论。余氏谓“莫须有者,即恐当有之义也”。吕氏的结论是“莫须就是现在的恐怕或别是之意”,“用莫字作测度疑问之词,从唐代直到现代。唐人多单用莫,宋人就以莫须、莫是为多”。

郭先生复谓“案之大量的语言材料,可知余、吕两先生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郭在贻文集》第3册,第405页)。

判断对一个古代词语的解释是否成立,需要看运用这个释义能否读通所有语例。前述唐代《上梁文》残篇的起首数句云:

(前阙)其时同云初退,冰开柳絮,芳喧(中阙)年丰熟,莫须修建福田。(S.3905,《敦煌宝藏》,第32册,第279页)

文字虽残阙,大意可寻绎,即春暖花开,丰年在望,此时要凿窟造寺,礼佛求福。对信众来说,这是一定要做的事,如果将“莫须”理解为“恐怕”、“或许”,则佛寺建与不建都无可无不可,不仅有违劝造功德的佛家基本教义,也不符合佛殿已修建上梁的文义实情。可见,用辞典中的释义无法讲通这一语例中的“莫须”,将余、吕诸先生的解释称为“定论”,为时尚早。

宋人话语中的“莫须”,有很多也无法用“恐怕”、“别是”等“测度疑问之词”来替换。限于篇幅,仅举数例。

宋神宗时人李复《上户部范侍郎书》论地方役法云:

一路于天下,一州一县,事体各有不同,庙堂之上,不能周见。苟遽欲改更,决有窒碍,莫须熟讲,非立谈可判也。(《潏水集·卷三》)

前言“遽欲改更,决有窒碍”,后言“非立谈可判”,则“熟讲(详细讨论)”是一定要做的事,而非可做可不做的事。

宣和五年(1123),徽宗遣国信使赵良嗣等与金议立誓约,所议之一为重划符家口边界。赵良嗣说:

符家口系属南界,有新仓、永济两盐场在内。朝廷岁增百万贯,正为此盐场在其中,莫须改正。(《三朝北盟汇编》卷十五)

这是事关领土主权的谈判,宋朝且为赎买此地付出“岁增百万贯”的代价,符家口在宋为必争之地,“改正”是坚定而非模糊的要求。

元符二年(1099),曾布坚持要求章惇罢刘何之官:

布曰:如此,刘何莫须罢。惇曰:好。布曰:不争则已,争则布可罢,刘何不可不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六)

曾布前言“莫须罢”,后言“不可不罢”,“莫须”等于“不可不”。这算得上一个明确的宋人自注。

可见,上述句中的“莫须”既不疑问,也非两可,它们均表示高度肯定的判断,强调事理的必要性,相当于今言“必须”、“一定要”。

随语境不同,“莫须”在事理的必要性之外,也强调情理的必然性,即今言“一定”或“必定”:

《二程遗书》有论西夏边事语(管道中《明道年谱》推测为程颢之言):

今日西事要已,亦有甚难?前事亦何足耻。只朝廷推一宽大天地之量,许之自新,莫须相从。(卷二下)

“只……莫须……”类似今天的“只要……一定……”

刘克庄《杂记》:

上叹今无寇准,余从容奏云:……方今人材,求伊、吕、管、乐之材恐不可得,若就士大夫中求如准、纲、康伯辈,莫须有人。(《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十二)

显然,此“莫须”与“恐”即“恐怕”的意思是对立的。刘克庄说的是朝中“一定有”寇准、李纲这样的人。

持此义来看岳飞冤狱中的“莫须有”,豁然开朗: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宋史》,中华书局本,第11394页)

秦桧对韩世忠说,岳云给张宪的书信还没弄明白,但这件事“一定有”。此释不仅符合“莫须”在其他语例中的意义,也深契秦桧谈话时的情境:韩世忠来诘问案情,秦桧要让他相信铁案如山,无法阻挠,只能作肯定的表态,而不是用“恐怕有”、“也许有”这类极不确定的猜测授人以柄。惟“一定有”虽然表示最大可能性,但仍为推测而非事实,故韩世忠认为此三字难以服天下。

“莫须有”在宋代史书中还有一个异文。《皇朝中兴纪事本末》卷五十八、《宋宰辅编年录》卷十六在记秦桧的话时,都把“莫须有”写作“必须有”。清毕沅为《续资治通鉴》作《考异》时曾经拈出。吕叔湘在评论俞正燮和毕沅的观点时说:

俞理初解书,往往很精辟,能发前人所未发,惟独这个莫字当断句说,和必须说竟是半斤八两,同样的可笑。(《吕叔湘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06页)

“必须说”为何可笑?吕先生没有具体说明,或许把它理解成“一定要有”,不合情理,乃至可笑。其实此处的“必须”不是这个意思。

在宋代口语中,“必须”并非像今天这样完全表示“必要”,它也表示“必然”。《苏轼文集》的尺牍中就有一些例子:


此中凡事如昨,其详托江令口陈。必须作数日聚会于京口,奉羡,奉羡。(卷五十八《与杜道源二首》之二)

自揣余生,必须相见。公但记此言,非妄语也。(卷六十一《与参寥子二十一首》之十八)

轼体问得一事,胡雏若得志,必有险薄贪利之臣出而为之谋,虽未敢渝盟称兵,必须时遣三二十人钞劫边民。(《佚文汇编卷四·与友人一首》)


苏轼说的这些“必须”,并非让对方“一定要”做什么事,或某些事“一定要”如何做,而是对未知事件作肯定判断,推断这些事“一定”存在、发生。秦桧表达的也正是此意。“必须”在不同语境下分别强调情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与“莫须”相同,所以二者是同义词,“莫须有”又可写作“必须有”。

宋代口语中有一些“莫”具有“必”义,万里的文章已举出数例。兹再补充《苏轼文集》“尺牍”中的数则:


近日飓风异常,公私屋倒二千余间……老兄莫缘此一到南海,拊视为佳,惠人亦望使车一到。若早来,民受赐多矣。(中华书局版孔凡礼整理本,第1606页)

《卓锡泉铭》已写得,并碑样并寄去。钟铭,子由莫终当作,待更以书问之。(第1872页)

已差祠部吏人到王驸马宅,计会与瑜师文字,才得,即入递次,莫更一两月,方得敕出。(第1887页)


这些“莫”若用“必”字替换,均文从字顺。

古书中“莫”作“必”义的用例,出现很早,如经常被征引的《世说新语·言语》例:

谢胡儿语庾道季:“诸人莫当就卿谈,可坚城垒。”庾曰:“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康伯来,济河焚舟。”(《世说新语校笺》,第76页)

过去都将此“莫”字释为“或”,即文度、康伯诸人可能来谈论,也可能不来。凭借更多时代相近的语例,我们知道这个解释也和“莫须有”原释一样,是不妥当的。

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日本书道博物馆藏《佛說決罪福經》二卷卷尾的西魏元二年(553)尼建辉造经题记:

窃闻经云:修福田莫立塔写经。今悕崇三宝,写《决罪福经》二卷,以用将来之因。(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126页)

“莫立塔写经”,与前述《上梁文》中的“莫须建造福田”,遣词命意完全一致,显然“莫”就是“必”的意思。此“莫”独立使用,特别能说明问题。

干宝(卒于336年)《搜神记》中也有数例,如赵明甫故事:

昨观君容,其命将殂,今日观之,福禄与寿,未可言也。莫是在政别有异能,不然雪冤乱之事,方可获此果报。(《稗海》本卷五)

李楚宾故事:

宾心口思惟:此鸟莫是妖魅。乃入房中取弓箭便射之。(《稗海》本卷七)

这两个例子都是吕叔湘先生作为“测度疑问之词”列举过的,若仔细辨析,测度有之,疑问则无。前例“莫……方可”句式类同今之“一定……才能”;后例李楚宾取弓便射,是其心中已有决断,故无丝毫犹疑之态。

“莫”是常见词,大多数时候作为否定词出现,余、吕诸先生从中辨析出“测度”一义,确属卓见。但为何功亏一篑,把一个“测度肯定”之词解读为“测度疑问”之词呢?我认为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是肯定性的“测度”,其肯定程度是分等级的,至少可分或然(可能,也许,恐怕)、宜然(应该,会当)、必然(一定,必定)三等。旧释没有考虑这一情况,把必然性测度混同为或然性测度;二是在疑问句中,表判断的词会由确定变为不确定,乃至成为疑词,甚至还略带否定之意。前辈学者在对“莫”和“莫须”的训释中,对此有所失察。他们最先引用的语料,多是句尾带有“否”的疑问句,如“莫须这里要分别否”、“莫须待介甫参告否”、“莫要太子生否”等(见吕叔湘、郭在贻文)。他们从中读出疑问之意,遂以为“莫”或“莫须”为疑问之词,并把含有“莫须”的句子大多读为疑问句。这有些倒果为因。其实这些句子里的“莫”、“莫须”仍是“必”或“必须”之意,说话人用它来强调问题的必要性或必然性,只是在疑问句下,口气变得不那么肯定了而已。

至于“莫”为何会一身具有否定和肯定两个截然相反的义项,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尚需时日来作解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