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突发事件报道与网络

突发事件报道与网络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报道突发事件随时随处存在。近年来,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在目前对突发事件的通用分类中,这类突发事件绝大部分属于社会安全事件,但同其他社会安全事件相比,其形成条件、生成机理和处置要求都有所不同。

第八章 新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第一节 突发事件报道与网络

一、新媒体发展的复杂态势

新媒体的定义未有定论,主要指的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但这种定义也只不过是相对于报纸、广电等传统媒体而言。[1]新媒体最重要的特点得到了公众的认同: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传播性质是大众与小众的结合,更易于信息扩散。比如,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中的QQ、MSN等聊天工具同手机本身都具有私人交流的性质,因而传播中的“反馈”加强,传播者与接受者的界限模糊。每个参与者既给别人发送信息,也接受别人发来的信息,并随时反馈信息。这种角色的转换和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得传播方向呈现出“双向”和“多向”的人际传播特征。

新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

(1)报道突发事件随时随处存在。个人对待信息的主动性和喜好变得日益重要,比如,手机媒体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个性来传递信息,还可以随时可以向全世界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布信息,这意味着个人或者非正规媒体随时随处有可能突破传统正规媒体的话语壁垒,进行大众传播。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他们在传播中的地位增强了。

(2)人际传播的性质凸显。由于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中的QQ、MSN等聊天工具同手机本身都具有私人交流的性质,因而传播的“反馈”加强,传播者与接受者的界限模糊。每个参与者既给别人发送信息,也接受别人发来的信息,并随时反馈信息。这种角色的转换和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得传播方向呈现出“双向”和“多向”的人际传播特征。因此,突发事件所展现出来的面貌在新媒体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媒体和传播者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姿多态”的面貌。

比如2010年1月12日的海地地震,受主要通信线路中断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微博客网站“推特”等“小道”途径成为发布资讯的主要平台。许多媒体机构开辟专栏,转用博客信息,用最快的速度,最简练的直接引语,力争描绘海地震后全景。比如,英国《卫报》开辟“滚动博客”专栏,自海地时间13日2时50分起更新,刊登有如下内容:

2时50分:

“一切都开始震动,人们尖叫,房屋坍塌,彻底一片混乱,”路透社记者约瑟夫·德尔瓦从现场发回第一条地震现场消息,虽然时光已经过去近10个小时。

3时15分:

“幸存者唱起圣歌。在这场悲剧中,歌声美妙无比,”“博主”特洛伊·利夫赛从海地首都太子港发布博客消息。

4时34分:

“我很难讲清楚这是怎样一场灾难,袖手旁观将令这场悲剧更加悲惨。超过200万太子港人今晚将独自面对黑暗。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人在海外的海地裔歌手韦克莱夫·让在其博客发表声明。

这些对于地震现场的描述和心理感受带有很强烈的个人特点,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现场感,但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需要受众自己去领悟感受并将这些信息串联起来。

二、网络报道的优势和弊端

新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网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突发事件“遭遇”到网络时,其发生发展一般遵循以下的顺序:首先是发生一个小范围的突发事件,事件起因可能因天灾造成,也可能是“人祸”——因玩忽职守酿成事故、弱势群体遭到侵权、社会道德困惑、官员不当行为等,当事人或者其他网友在网上将此事披露,引起网民关注与讨论,事件开始在网络上传播。第二步,事件经网络传播不断放大,网民情绪高涨,名人参与并且发表意见,传统媒体也争相报道。这样,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形成公共事件。政府开始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披露了事件的相关信息,但网络舆论并没有因此平息,网民大量链接同类案例,追溯类似事件根源。第三步,事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政府甚至高层领导过问,相关部门高调解决,事件在网络上渐趋平息。

近年来,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比如,2009年以来,就发生了诸如云南“躲猫猫”、杭州飙车事件、药家鑫事件等,这类事件已经成为对各级政府社会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的重要挑战,也成为对政府官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考验。这些事件刚发生时的表现形式,一般只是局部现象、个别言论或为普通的民间纠纷,过去只会形成局部影响,但现在网络普及,网络传播将信息迅速传播开来而且放大了传播,一个小事件很容易演化成大的突发事件。而在此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由于应对不及时、不科学、不主动,造成危机处置的被动局面,政府公信力大大降低,社会稳定与和谐因此大受影响。在目前对突发事件的通用分类中,这类突发事件绝大部分属于社会安全事件,但同其他社会安全事件相比,其形成条件、生成机理和处置要求都有所不同。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这类事件,其影响覆盖面大大扩大,不仅给社会心理投下阴影,还带来不少影响稳定的隐患,已具有公共事件的性质,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安全危机。”[2]

1.第一时间直击第一现场

2008年5月12号在地震发生之后的几分钟之内,移动通信全面陷入瘫痪。然而与此同时,网络媒体迅速发布了汶川地震的新闻,用文字和图片以及视频形式第一时间展示了这次地震的概况。天涯、百度帖吧等网络社区也在第一时间提供了讨论的专题板块,将汶川大地震的大量最新信息以板块组合形式呈现于首页的显要位置,并不断更新。最新的灾情和救灾消息被详细地分门别类滚动播发,来自网友的文字记录、图片、视频等在整合后放到相应栏目,地震相关的所有信息在第一时间传播到了广大网友,网络传播最大范围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最大程度地动员了社会救援力量。传统媒体由于地震引发的信息传输中断,有的第二天才对汶川地震进行了首次报道,并且报道相当一部分来自网络。再如,中央台播放的一个有关都江堰市青城山发生地震的视频画面就是出自一位名为约翰·达卡尔的秘鲁游客之手,“他用手中的DV正好记录了地震发生时的画面。而约翰·达卡尔恰巧是一位‘播客’,他随即将拍摄的图像在视频网中播出。约翰·达卡尔表示,他非常庆幸自己用手中的DV记录了当地居民勇敢救人的行为。”[3]

2.第一时间预警社会公众

网络是开放、互动的媒体,网络舆论的预警功能有更好的实现条件。网络媒体可以通过发帖的形式直接向公众发出危机的预警信号。政府或专家的言论可以凭借其职业敏感性和专业背景,尽早向网友发出预警的帖子,提醒大家注意。比如一些雨水、地质灾害会引发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落石等,造成道路交通受阻等危害。国家相关部门如气象局、国土资源部等及时通过网络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尽早提醒灾区人民和救援力量做好应对工作。当然,普通的网民也可以通过发帖来预警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网络媒体可以通过这种预警让政府迅速了解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以便及时有效地制定出应对策略,处理好突发性事件。

3.实时性与全时性的统一

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不仅体现在及时,还体现在实时性和全时性。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网络媒体一般会迅速地制作出新闻专题,从事件的发生到发展不断进行内容的刷新,力图全景式地为网民展现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同时,链接与事件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各方反应,以加深报道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无论是报道自然灾害还是其他社会突发事件,网络媒体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得到了凸显。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可以采用现场直播和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方式,实时、同步地让网民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以及救灾的整个过程。这种实时性的报道不仅真实、同步地反映了事件原貌和灾区的情况,让政府和全国人民清楚地了解事件后果、灾区的受灾情况,还能争取及时有效地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救援、救助。在报社、电视台记者短时间内无法进入重灾区的情况下,网络媒体成为人们了解灾区情况的重要信源。2008年到2012年所发生的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这些灾害的最新情况,都是由当地不知名的“拍客”用DV和手机记录下来,通过互联网传播的。网络传播的迅速及时,不仅辟清了谣言,稳定了人心,还为灾后的救援提供了保障。

4.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

网络媒体主要运用多媒体化方式传播信息,这种传播媒介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的传播功能为一体,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的有机结合。而且,网络媒体的资源丰富,具有“海量”的特点。

(1)多媒体的形式。网络媒体不仅不受版面、时间等的制约,还能运用文字和图片报道、音频、视频、动画、图表等形式,通过消息、通讯、特写、评论、专家、政府部门的连线、现场报道等手段,为受众提供全景式、立体化的报道,有助于受众更全面地掌握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

(2)“超链接”的开放性。网络媒体不仅具有“多媒体”的优势,而且还具有“超链接”的特点。传统媒体的报道往往较为单一,只能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有限的报道,而网络媒体可以通过网页与网页之间的链接,借鉴同类媒体和传统媒体的长处,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网络,网友们不仅仅能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能与媒体、网友互动,在网上组织活动。

(3)网民资源的丰富性。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我国的网民人数不断攀升。在许多突发事件中,网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许多消息都来自网民的博客、QQ群、论坛、微博等。网友的真实记录,成为事件刚开始时的重要信息源。

5.充分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网络媒体能够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交互性作为网络媒体的一大特征,能够在传者与受者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对传统的新闻报道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传统媒体是单向的信息传输,受众是被动的。虽然传统媒体也可以通过读者来信、来电等形式与受众进行双向交流,但是这仅仅是个别现象,其本质仍是单向传播。而网络媒体能够使受众自主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达成网络媒体与受众的互动。这种互动性解决急难问题,引导舆论,使受众能够清楚地了解事实真相,避免恐慌和社会混乱。

网络和网络报道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1)真假混淆,信息传播变形。互联网的特性导致网络信息传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网络传播把关人缺失,或者把关不如传统媒体那般严格,加上网民真实身份的隐匿,相当一部分社会责任感不强的人,在参与传播过程中信谣传谣,媒介素养不高的网民,缺乏事实真伪的鉴别力;少数不法之徒还故意造谣混淆视听,扰乱民心。2009年6月,韶关一家网站有帖子称:在旭日玩具厂里“6个新疆的男孩强奸了2个无辜少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到后来发生的乌鲁木齐打砸抢事件。[4]警方侦查后,刑事拘留了一名虚假信息散布者。在危机状态下,虚假消息可能使公众产生集体无意识,影响正确的判断,甚至严重扰乱社会稳定。

(2)网络暴力,传播价值变异。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网络监督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而受到充分肯定。比如,人民网“舆论监督”栏目已形成体系,声名远播。但一种被称为“舆论暴力”的现象,也将网络闹得沸沸扬扬。一些网友针对毫无还击力的个体进行道德审判,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煽动网民以暴力语言群体围攻,导致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到严重伤害。有的甚至由网上的人肉搜索延伸到现实中,对所谓的失德网民实施侵犯。

三、网络报道的完善

网络新闻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有着许多优势,而这些最容易显示优势的地方却常常隐含着种种问题和不足。比如,网络新闻的时效性突出,但一味求快就会使得记者采写时“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编辑编稿时挂一漏万、把关不严,造成新闻的失实。”[5]再如,网络新闻媒体与其他媒体协同作战,又有可能出现新闻内容同质化的现象,不但削弱了新闻报道本身的价值,而且给受众的感觉是千篇一律,还有以讹传讹的风险。同时,在深度报道、评论性报道以及公信力等方面,网络新闻媒体仍然难以与传统媒体一样拥有权威性。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是新闻报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领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突发事件报道也是新闻记者走向成熟的最重要的一关,网络新闻媒体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出一支作风过硬、业务一流的采编人员,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当然,目前国内主管部门依旧对网站的新闻采写设置了门槛,并未完全放开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采写的权利。

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在整个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传媒和公众构成一种特定关系:政府决定是否发布、何时发布和发布何种重要信息,为媒体提供重要的信息;媒体从政府那里获取信息,在公众中进行传播或舆论监督;公众通过媒体接受信息并参政议政,实施舆论监督。”[6]可见,网络新闻媒体已经成为政府“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这在客观上对公共事务发挥着很大的影响。作为新闻和资讯的重组者、链接人和发布员的网络新闻编辑,是信息在网络上得以有效传播的能动性要素。网络媒体因其地位的愈发显著,在当今信息传播中理应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1.“把关”和“守望”并举,推动问题解决

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用传播学奠基者之一拉斯维尔的话来表述,是指大众媒体具有社会雷达功能:及时采集、发送和传播国家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向公众提供各种新闻信息,发出危险来临的预警信息。“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信息不及时、不透明,部分公众就会焦虑或者缺乏理性,并可能做出逆向信息判断的选择。网络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不能迟到和失语,应承担起对危机的预警、解释及疏导之责。”[7]鉴于网络传播的优势和劣势,网络媒体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履行自身的义务:

(1)先发制人,掌握主动权。网络媒体掌握好报道时机,能够最为方便地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真实、准确、客观的信息和政府的声音告知公众,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稳定社会秩序、减少公众恐慌。

(2)“质”“量”并重,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的新闻信息可以影响公众舆论,但突发事件报道中也会造成传播的畸形,有用信息越来越少,公众价值取向越来越低。网络媒体可以充分发挥专长,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题、视频等,让公众对事态有更全面、更直观的理解。新素材、新视角、新主题的报道开拓,也有助于提高网站核心竞争力。

(3)滚动刊播,持续关注。网络第一时间发布的资讯可能不完整,不同时间段和空间或会出现传播失衡,同时各种舆情已在网络扩散,网络媒体可以在新闻追踪,及时报道,同时与政府、公众之间保持紧密的良性互动,推动事态早日平息。

(4)关注民情,疏导社会。网络媒体因其快捷方便而见长,也得到数不清网民的信任和支持,网络媒体在选择新闻信息时应当重视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识的关注,以此向传统媒体靠拢。比如突发自然灾害时,既要理顺、疏导灾民的情绪,使他们能够理性地对待危机,又要将他们的诉求、愿望传递给政府,形成互动,取得全社会的配合与支持。网络媒体也可以与社会组织一道,为民众寻求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2.客观和公正并重,引导公众认知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爆发突然、起因复杂、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的特点,媒体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网络媒体具有速度快、容量大、交互性强、超文本等特性,且开放度极高、管理非中心化,在对于新闻真实性、相关政策等的把握方面,相对于传统媒体显得更为重要。

(1)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准确。新闻工作者代表着社会的良知,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所掌握的信息,要核实其真实性、对事物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同时,一名职业新闻人要从大局出发,必须认清自己的报道是否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是否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在目前有些网络媒体还不具备采访权的情况下,遇到突发事件,发布者切记转载中央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权威网站或者报业集团下属媒体的新闻和信息。

(2)把握报道尺度,制定传播策略。网络媒体编辑既要有社会责任感,又不能情绪化,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表达公众舆情和意愿。受众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缺乏的不是资讯,而是如何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选择。突发事件初期,信息传播量往往呈几何级数增长,传播者要通过网络收集、分析民众心理;中后期需制定出有别于过去的传播方案,整合出与众不同的资讯和有针对性的议程设置——如专栏、评论、调查,来引导民众认知。

(3)注意敏感问题,掌握相关政策。对赈灾报道,既要客观地介绍真实情况,也要着力张扬政府和人民开放、包容的视野和理念,为救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司法案件的报道要考虑社会效果;特别是我国政府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凡涉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问题,应慎重把握。

3.理性与热心并行,促进社会平稳发展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重大突发事件日益增多,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网络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新领域在当前具有多重属性——既是舆情的主要来源,又是社会情绪的释放口,应该体现自身价值取向。如果我们带着理性与责任去思考,加强舆论引导及策划能力,那么反映出来的报道将影响风险传播走向,促使社会向稳定和健康方向发展。

(1)网络媒体在报道事件进程时可重在分析原因,同时总结教训。媒体发布真实信息,及时提供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对策,有利于构建公众可以信赖的公共管理和风险治理机制。2007年,网络媒体对辽宁铁岭特殊钢厂钢水包脱落事件[8]的报道,很多网络的报道属于对事故原因的剖析,帮助了政府和冶金行业开展专项整治、排查治理隐患。这种建设性的态度是值得推崇和发扬的。

(2)网络媒体可及时答疑解惑,稳定民心。一般来说,突发事件直接或间接牵涉民众切身利益,在公众对政策知之不多又不能正确理解的时候,解释性信息传播及群众难点、热点问题的解答,应成为议程设置的着力点。2009年4月间在美国和墨西哥发生的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也引来我国民众的疑惑。上海几家主流新闻网站围绕议题“猪流感是什么”、“是否有预防猪流感的疫苗”等连续发布了世卫组织和我国卫生部的疫情通报及专家问答,及时解开了市民心中的疑团。

(3)网络媒体可正面引导舆论,凝聚最广泛的力量。网络媒体在引导社会整体舆论格局中已经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今中国互联网的一大亮点,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在成都公交“6·5”燃烧事件中,网上有指责“政府对公交投入不足”等声音,人民网的评论专题,有效引导了民间舆论。而报道危机时刻民众典型事迹和感人精神,则能激发起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舆论导向要对党、对国家和对社会负责,要弘扬正气,促进和谐,这是媒体宣传工作的灵魂。

网络媒体在提高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舆论引导能力方面大有作为,在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之下,简要来说,网络媒体的采编人员可以做到这些:“一定要用事实说话,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实消息传播空间,才能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一定要尊重民意,只有听取公众正确的呼声和建言,才能确保我们的决策和措施科学、有效;一定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只有着力弘扬正气,反映社会发展中光明、积极的内容,才能鼓舞人心、激发社会活力;一定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只有坚持媒体理性,才能使报道坚守正确的舆论导向。”[9]

案例8-1

【案例提示】

2012年10月13日杭州西博会烟花大会19时45分开始,大约10分钟后,一枚烟花呈抛物线飞过观众席。观众以为是组委会的特殊安排,还报以惊呼和掌声。可是,20时05分左右,多发烟花突然呈散射状,飞向观众席。这些烟花基本上直接飞向A区,另外的射到树木和建筑物后弹射开,散落在A、B、C区的观众席上。火屑掉落过程持续了15~20秒。当事人说,烟花刚落到身上时,以为是冷烟花,并未在意;直到焰火溅到身上受伤后,才意识到危险。现场顿时大乱,一片惨叫声。最先曝出这一事故消息的是现场观众在手机上发送的微博,这些观众用手机第一时间拍摄事故现场照片并用文字说明事故经过,而事发现场外的公众得知消息的也是通过微博,后由电台及时转发微博,“杭州烟花大会炸伤多人”的新闻流传开来。

杭州烟花大会 微博爆料

头条新闻新浪机构认证:【杭州烟花爆炸烧伤多人 百人皮肤灼伤衣服破损】杭州烟花大会今晚发生意外,烟花溅落观众席烧伤多人。目前没有发现有生命危险患者。区委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需留院观察约4~5人,主要是耳朵灼伤,这部分人灼伤面积较大。其他主要是皮肤灼伤和衣服破损,约100人左右。

@人民微博新浪机构认证:【杭州烟花大会:致151人受伤】10月13日晚8点05分,2012杭州西湖国际烟花大会运河分会场在燃放烟花过程中,有两发烟花意外落至丽水路一观赏区,造成151人受伤,其中5人留院观察。5名相对受伤较重者分别是1人为突发性耳聋,1人为腰背部挫伤,其余3人均为不同部位烧灼伤。

萧山赵新浪个人认证微博会员:【乐极生悲】今年10月1日,香港撞船直接造成39人死亡10月13日,杭州2012西湖国际烟花大会运河分会场在燃放烟花过程中,造成150多名观众受伤。时间都是傍晚,起因都是庆祝,载体都是烟花,行为都是政府,一个维多利亚港上燃放,一个在运河上燃放,相隔时间不到2周。共同规律:劳民伤财的烟花晚会。

@隐姓埋名穿马甲:生死存亡的一瞬间,老公把我扑倒在旁边的绿化带里,用他整个身体帮我挡住了身后爆炸的烟花,还挡着其他人不要倒在我身上,我以后要懂事,再也不乱朝老公发脾气了【泪】。

平安洛阳新浪机构认证:#烟花爆竹燃放小常识# 10月13日晚,在杭州举行的2012西湖国际烟花大会烟花燃放过程中发生了两起伤人事件,多名现场观众受伤。平安洛阳给您介绍几点烟花爆竹燃放小常识,有用的话就果断转发吧!

【案例分析】

微博因其便捷、及时的特点发挥出了其他媒介难以达到的社会作用,微博这一网络传播形式也成为第一时间报道突发事件的首选。杭州烟花在观众区爆炸第一时间向公众传播也得益于微博,微博上有网友对事发刹那间的视频、图片。更难得的是,公众通过微博可以近距离地看到网友在事故发生时最为真切的感受,网友不仅仅记录了烟花爆炸的瞬间情景,同时记录了他们在那个短暂的时间里的下意识举动,让公众能够在最近距离内感受网友的真实心理活动,还能传送人间真情。

第二节 突发事件报道的媒介融合

一、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媒介大融合[10]时代,平面媒介、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影、IPTV、DV、SNS、3G、博客、播客等多种媒介传播样式相加,传统媒介的介质不再单一,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特征。

媒介融合直接导致受众群体扩大化,传统的受众概念为:“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收信息的人,包括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和VCD等电子媒介的观众,以及互联网的网民、手机的用户等。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某一种媒介,或者某一个一个具体的栏目都是有着固定的受众群体”,[11]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受众的分化与媒介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逐渐普及之后,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传播方式,原有的受众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受众的人数,而且受众群的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性别比例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互联网覆盖人群迅速扩大。网民也由以青年人为主向各年龄段人群扩展。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的优势,报网一体、台网一体,使得用户将有限的时间重新分配,时间逐渐向新媒体转移,不自觉地进入传统媒体的报道环境中,使传统媒体的潜在受众成为稳定受众。

媒介融合让新闻传播显得更具科学性、权威性。新媒体作为思想自由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保证了言论自由;另一方面,信息也充满了混乱性。药家鑫案,事件发生后,网络上所有信息后面的跟帖均为批评和愤慨,网络媒体编辑也一时难以分清信息的真伪,导致各种混乱的信息充斥于网络。很显然,网民容易在海量信息面前失去理性判断。传统媒体在选择报道题材及报道角度时显得较为理性,有较多的空间来过滤网络等新媒体的海量信息、盲目跟帖,甚至是不良情绪的发泄,也有较多的时间来考虑传播效果。因此,传统媒体的选题往往成为网络媒体进一步关注的话题。相比较新媒体的快捷和传播主体的多样化,传统媒体做出的新闻更专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在新闻传播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主导性、权威性和专业性。

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要想得到质的突破和发展,就必须拥抱新技术、新媒体,通过媒体融合开辟一条新路,实现传统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型和发展。

手机短信信息传播平台除了在大规模的群体事件中应用,在一些区域性的公众危机中也可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3月10日晚,天津市塘沽区发生一起恶意投毒事件。政府紧急部署天津移动向所有在塘沽注册的手机用户发送一条紧急通知,内容为:“紧急通知:凡于今年3月9日~12日,在塘沽上海道乐购超市购买的散装海河牌袋装牛奶,存放期间因受到严重污染,请停止使用。塘沽区人民政府。”此时,信息的第一时间传递到更多的人意味着避免更多的生命受到伤害。

二、融合形势下的具体做法

媒体之间的相互协作有助于公众在重大突发事件的争议讨论中变得更加理性,也有助于形成一个意见交换的理性受众群体,实现信息流动的平衡性。媒体应注重发挥自身特性,体现传播渠道的传播优势,与其他类型的媒体相互借鉴补充,不同传播渠道的相互借鉴补充有助于信息的整合传播,使信息传播在不同的渠道全方位传播中实现更好效果,进而满足公众对信息的多层次需求。如电视媒体经过选择组织的“现场”及时抓拍记录并运用大量现场画面和同期声,使报道真实、生动、感人,富有说服力。广播媒体的新闻节目采播方式更为简捷,在突发事件报道上具有时效性的天然优势。广播记者随时都可以通过专线电话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以保证信息通道的畅通。报纸媒体可以对信息和事实进行深入解读和进一步分析。而网络媒体更加注重信息传播的广度和交互性,便于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充分发挥其实时信息发布功能和多向交互优势。网络同时在信息反馈方面也具独特优势,可从网友留言和网络论坛中了解公众信息需求和关注热点,网络媒体也可以邀请相关负责人、专家与网友即时交流,保证信息双向沟通。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有效利用也有助于实现信息的高效传播和双向互动。

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便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新闻融合”)的类型,即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12],而媒介融合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3]

(1)组织的融合,往往是依靠外部的力量使媒体结合成一个共同体,比如中国的许多报业集团都属于这种类别,大多依靠行政力量将不同的媒体组合到一起,这类集团往往只是一种十分松散的组合,各部门还是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形成有机分工的态势。

(2)“资本融合”,是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有实力的媒介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完成对其他媒介或媒介集团的收购或者两个媒介组织之间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合并。

(3)“传播手段融合”,从小范围来说指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从大范围来说指大型的传媒集团不同媒介的传播手段在一个大平台上进行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各媒体用一套班子,由“多媒体编辑”统筹策划,将采回的材料和新闻用于集团旗下的各个媒体,各媒介之间内容及其它资源共享。

(4)“媒介融合”最高的阶段,即媒介形态的融合。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种与今天媒介形态完全不同的新媒介,这种媒介有可能融合了几种甚至全部媒体的优点。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媒体融合是突发事件报道的新出路。比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手机报可利用自身快捷的优势抢先“发声”,体现新闻传播的“快”;网络可利用自身的无限容量与空间延伸让新闻传播更“广”;传统报纸则利用权威性和最为舒适的阅读方式体现新闻报道的“深”。以上这些优势可以在媒体融合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媒介融合的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各传媒产业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媒介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了对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架构等多个要素的融合。如果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看,就是将平面媒介、广播电视媒介和互联网与新兴媒介的采编流程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即读者、观众、听众、网民等群体)。这个过程,体现了对传统采编流程的一种再造。《南方日报》提出以六度理论着力打造六条生产线,分别是:平面纸媒、网站媒体、移动媒体、广电媒体、户外LED媒体和电子阅报栏。[14]《南方日报》对文图稿件和音视频素材的投放渠道与发布渠道进行深入研究,达成了对于新闻素材整合的一致意见:前方记者采写的文图稿件和音视频素材,通过全媒体一体化平台发回报社稿件库,第一时间由新媒体部进行数字稿件资源的整合,经由网站专题、手机快报、微博播报和广电新闻等编辑人员对素材进行编排和加工,制作成适于推送到不同渠道的新闻产品。

案例8-2

【案例提示】

2012年5月26日凌晨3时许,深圳滨海大道西行侨城东路段,一名男子酒后载3名女性驾驶红色GTR跑车撞上两辆出租车,其中一辆比亚迪电动出租车起火焚毁,车内3人被困当场遇难。事发7小时后有人投案,但身上无明显伤痕。5月27日,遇难者的亲友@眼袋兔兔、@Akisuo等微博上披露车祸详情,并质疑自首肇事者是顶包。此事在微博迅速传开,引发网民对警方强烈质疑。

深圳交警公布了DNA鉴定结果。交警向在场媒体出示了深圳市物证检验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文书。受理日期5月29日。鉴定书上显示,送检检材为人字拖、方向盘气囊驾驶室侧门上血迹,副驾驶、左后座、右后座、纸巾上的血迹等。DNA鉴定报告指出,车上的人字拖、方向盘气囊驾驶室侧门上血迹、纸巾上的血迹、衬衫上的血迹与侯某(侯培庆)STR分型一致,同一认定几率大于99.99%。深圳跑车飙车案GTR车主裸身证清白:深圳飙车案不存在顶包。5月29日深圳跑车飙车案再度开通报会,就日前大家质疑的GTR车主,深圳跑车飙车案GTR车主裸身证清白。从深圳跑车飙车案的车主照片来看,GTR车主身上无伤痕、脸部无伤痕。警方再次力证深圳飙车案不存在顶包。新浪网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文字报道、图片报道、微博报道和互动、视频报道等组合在一起,全方位、多视角地报道深圳跑车肇事案的前前后后。

专题报道中的综合信息:最新报道、各方反应和案情简介,还有图片报道和最近的视频报道。

图8-1 深圳跑车肇事案

图8-2 案件的疑点和图片报道

图8-3 对于此次事件的微博关注和微博报道

图8-4 最新报道的全部情况和所有视频报道

【案例分析】

官媒报喜,网络报忧,人们很难从正常渠道找到对负面事件的一线报道和客观评论,变得信网不信媒,网媒不同天。应当给批评多设置一定的席位,给民众一个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避免网络成为不同意见的唯一出口,使媒体充分发挥监督政府的一面镜子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引领全社会发展政治文明的桥梁。深圳跑车肇事案中,民众对公安部门表现为严重的不信任,网络站在中立的立场,将不同形式的有关报道都置于网络专题之中,有报纸的报道,有新闻图片、视频报道等,还有微博的报道,各种形式的媒体报道在这里汇流。

案例8-3

【案例提示】

2011年11月24日下午2点35分许,广州市番禺区福田化工厂6号仓库突发爆炸。南方日报官方微博以最快速度聚集博友信息,成为网友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最早官方来源,最先贴出的现场照片,也突破纸媒发稿时间限制,在全国媒体官方微博中发出了“第一声”。

与微博发声同步的是南方日报全媒体报道小组,事件发生后他们快速突进现场,并陆续发回现场资讯,以文字、视频多形式记录了现场,彰显了全媒体报道的巨大传播力。下面所列举的是南方日报官方微博报道和后来整理好发布在网络上的报道,还有网友所拍摄的视频。

广州番禺东线工业区一工厂疑发生爆炸

今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番禺东线工业区内一工厂疑发生爆炸。周先生当时正在1公里以外的地方,其回忆“爆炸声一直持续了两分钟,非常强烈,地都颤抖了。”一名附近群众说,三公里之外也有感觉,“像发生地震一样。”

目前整个工业区已经被警方封锁,工业区内工作人员全部疏散。目前已有15辆消防车,一辆救护车进入现场,并陆续有消防车增援。

现场群众反映,事发地散发出刺鼻的味道,附近幼儿园的小孩都已经疏散。

番禺疑发生爆炸工厂为福田化工厂

截止16点20分许,番禺东线工业区福田化工厂的灭火仍在继续,南方日报记者在现场仍能听到类似放鞭炮的声音。据公开资料,福田化工厂属化学制品制造业,生产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番禺市桥等地网友表示闻到刺鼻气味。广东广州番禺石基镇文边村福田化工厂发生爆炸,网友称发生爆炸的企业番禺区福田化工厂,所属行业: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营: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建议已闻到气味的童孩们戴上口罩,避免过多吸入有毒气体!

图8-5 《南方日报》通过微及时报道现场情景

爆炸发生后,幼儿园已疏散

幼儿园位于中堂中兴路一幢楼房,该楼总共六层,一至五楼为学生的课室以及活动休息室,六楼为宿舍,爆炸发生在一二楼的走廊外面。下午17时许,当记者赶到现场时,火势已被扑灭,但仍然闻到一股强烈的电线烧焦味。在一二楼的走廊,变压器、电表以及电线已被烧得面目全非,而且现场还残留着电线烧焦的粉末灰。

近200名被疏散出来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等候校车或家长接送。

据一名老师回忆,16时15分许,快到下课时,突然听到课室的走廊外“砰”的一声巨响,不到一两分钟,走廊外迅速蹿起一股火苗,随后冒出滚滚浓烟。园方立即采取应急方案,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扑救,并报110和119及供电部门。消防车、警察以及供电部门技术人员相继赶到现场时,将火扑灭,确定爆炸主要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

爆炸番禺化工厂危险品性质——硝酸钠

据了解,现场是一简易化工厂,面积约800平方米,储存物质主要是硝酸钠、氯酸钠、钾肥、过硫酸钠,火情已基本控制,无人员伤亡(爆炸番禺化工厂危险品性质——硝酸钠)。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当溶解于水时其溶液温度降低,呈中性。有氧化性,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如有接触,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案例分析】

2011年11月24日下午2点45分,“@南方日报”发出第一条微博:“今日下午14 时30分左右,广州番禺一家工厂疑发生爆炸,现场升起巨大烟云。”事情发生了才短短10分钟,“南方日报”就发出了官方媒体的“第一声”。

第一条微博发布后,“@南方日报”又以“广州番禺一家工厂发生爆炸”作为事件标签,启动前后方联动报道,不断更新前方消息。下午3点18分,全媒体报道小组就在南方网发布第一条报道《广州番禺东线工业区一工厂疑发生爆炸》,以文字、视频多形式采访了前方群众,呈现了爆炸发生之时的情景。

随后,在前方全媒体报道小组的强力支持下,更多信息被及时发到了网上,“爆炸发生后,幼儿园已疏散”、“广州番禺工厂事故续:暂无人员伤亡报告”、“番禺疑发生爆炸工厂为福田化工厂”、“爆炸番禺化工厂危险品性质——硝酸钠”,不断引起网友们的评论转发,“@南方日报”成为该事件中最完备、最快捷的资讯超市。

【注释】

[1]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新闻界,2008(3).

[2]张先国,刘娟,杨成军.小事“舆论发酵”成大事,看如何引导[N].新华每日电讯,2008-2-17。原文出处为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

[3]马春茂,张莹.新媒体深度“震”入现实[N],新闻出版报.2008-5-19.

[4]参见新华社消息《乌鲁木齐打砸抢烧起因是韶关事件》: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6日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6日凌晨发表电视讲话指出,5日晚乌鲁木齐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起因,是6月26日广东省韶关市一家玩具厂部分新疆籍员工与该厂其他员工发生冲突,数百人参与斗殴,致120人受伤,其中新疆籍员工89人,两名新疆籍员工经抢救无效死亡.努尔·白克力指出,事件发生后,境外三股势力大肆炒作,借机对中国进行攻击,煽动上街进行游行示威,境内敌对势力与其遥相呼应.转引自《厦门晚报》,2009-7-6.

[5]赵志立.以快制胜: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网络媒体的作为[J].网络传播,2006(3).

[6]丁柏铨.论灾难性事件中政府、新闻传媒、公众的关系[J].新闻界,2006(1).

[7]金建楚.“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新闻报道分析[J].青年记者,2011年3月(中).

[8]2007年4月18日上午,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造成32人死亡,其中农民工3人;6人受伤,其中2人伤势较重.

[9]金建楚.“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新闻报道分析[J].青年记者,2011年3月(中).

[10]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11]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20年(一)[J],当代传播.2001(1).

[12]参见陈浩文.媒介融合的分类——以美国媒体为例[N],中华新闻报,2007-7-4.大意为:一是所有权融合,即大型的传媒集团拥有不同类型的媒介,因此能够实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二是策略性融合,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如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推介内容与共享一些新闻资源.三是结构性融合,这种融合与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如美国《奥兰多哨兵报》决定雇用一个团队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使报纸新闻能够加工打包后出售给电视台.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报纸的编辑记者可能作为专家到合作方电视台去做节目,对新闻进行深入报道与解析.四是信息采集融合,指新闻报道层面上一部分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兼文字、摄影、视频等多项技能于一身的“超级记者”的工作便属此类.五是新闻表达融合,主要指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

[13]刘颖悟,汪丽.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1);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J].国际新闻界,2006(7).

[14]参见新闻报道.采编流程再造 形成全媒体合力[N].南方日报,2012-10-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