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价值的多种功用

社会价值的多种功用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 突发事件的报道价值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特殊表现国内新闻教科书所指的新闻价值要素通常包括及时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西方的新闻价值要素中,更强调新闻的异常性、冲突性等要素。无论在哪个新闻价值体系中,重大突发事件都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突发事件报道已经成为各媒体重点竞争的领域。

第四章 突发事件的报道价值

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特殊表现

国内新闻教科书所指的新闻价值要素通常包括及时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西方的新闻价值要素中,更强调新闻的异常性、冲突性等要素。无论在哪个新闻价值体系中,重大突发事件都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突发事件报道已经成为各媒体重点竞争的领域。鉴于突发事件独有的特征,本节采用删繁就简的论述策略,集中讨论新闻价值中时效性和重大性两个重要构成要素。

一、“时效性”的特别价值

人们对事件报道最为看重的就是时效性,特别是作为举世瞩目的突发事件,尽力早一点报道出来,其新闻价值才能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

必须正视当前的传播环境,互联网的即时传播功能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新闻时效观,公众在信息接收中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国际上的新闻时效性的竞争往往在分秒之间。例如,第二次伊拉克战争[1]爆发时,率先在网上报道的新华社,与紧随其后的美联社之间仅几秒的报道时差。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美国“9·11”、印度洋海啸、埃及动乱、利比亚动乱等,国际上和国内著名的通讯社、电视、广播几乎都是同步发布新闻的,这足以看出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竞争已经到了难以区分的境界。2010年开始,微博、微信的迅猛发展出人意料,“公民记者”的出现让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了图文音像俱全的“现场直播”。中国高层也越来越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及时通报和新闻报道,2008年12月30日,时任国新办主任的王晨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就说:“实事求是地说,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发布信息并不够及时,也存在着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的情况。所以,我们仍然要继续大力推进及时发布新闻信息、应对突发事件,满足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来继续推进这样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对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很重要的工作,我们要继续推动。”[2]

对于突发事件而言,时效性还具有特别的价值。有些突发事件的及时报道可以起到预警作用,受众在第一时间知道事件发生、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趋势,从而避免谣言的产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重要性”的深层内涵

传播学早就揭示了人类与信息传播的关系:人是交流的动物,人类离不开信息的传播。无论在哪个国家,也不管实行的是什么意识形态,社会公众都需要新闻,原因之一就是新闻中蕴含的信息能帮助受众对周边的环境变化和个人发展作出科学抉择。新闻的重要性体现为事件的发生对个体或社会具有重大影响、重要后果或者重大意义。突发事件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其重要性,不管社会各阶层是否愿意关注,突发事件都会对他们的生活、思想带来影响,有的影响甚至伴随终身。我们常说,突发事件辐射面广、影响程度深远,这样的影响所波及的范围往往让人难以预料。同时,突发事件影响的深刻性也是一时难以让人们认识清楚,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发事件通常都是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

从新闻采写角度来看,采编人员在强调时效性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突发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对公众和社会影响的巨大,在坚守公正客观的原则上将这些蕴含在突发事件深层中的内涵揭示出来。

案例4-1

【案例提示】

2008年5月14日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亮和救灾官兵一起从都江堰紫坪铺水库登上冲锋舟赶往汶川。他们行至狗脚湾峡谷时,突遇山体塌方,此时,冲锋舟发动机突然熄火,失去动力的冲锋舟被汹涌的江水冲向岸边,为躲避从数百米高的山崖上滚下的巨石,王亮组织战士改用手划桨紧急自救。冲锋舟经过1小时30分钟水路行进,驶抵阿坝州铝厂,山体塌方淤塞了前方的河道,王亮又背起沉重的采访设备和救灾官兵一起弃舟徒步前行。挺进映秀的过程中,王亮克服余震、塌方、泥石流、饥渴、体力透支、伤痛等困难,边走边用卫星电话连线发回动态报道。最终,王亮于13时到达受灾最严重的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在初步了解灾情后,他于13时47分18秒通过海事卫星电话接通中央电台直播间,用急促、疲惫的嗓音直播报道了这则所有媒体中最早从震中现场发出的消息。全中国人通过这则报道第一次听到了来自震中的声音,了解了震中汶川映秀的灾情,对第一时间指导救灾起到重要作用。报道播出后,中国高层迅速命令:陆航部队在天黑前向映秀增派100架次的直升机转运伤员。这篇报道被广大听众誉为从震中传出的“生命的电波”。记者王亮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赶赴灾区报道新闻,因为当时的映秀是一处与世隔绝的地方,早一分钟将映秀的信息传递出来就意味着将具有更多的希望,意味着会有更多的生命被抢救。因为,外界不了解映秀的真实情况,救援行动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展开,新闻传播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就有了特殊的作用。

挺进映秀

主持人:现在我们中央台的记者王亮已经进入了汶川映秀镇的灾区最震中的地方,我们马上接通王亮的电话,因为连日来他不断跟我们连线,他的电池已经快不多了,赶快接通王亮的电话。王亮,赶快给我们介绍一下前方情况。

记者:好的,我们已经到达了这次地震的最震中的部分,也就是汶川县的映秀镇。冲锋舟登陆之后我们又徒步前行了两个多小时,这两个多小时确实特别艰难,可以说一路上,只要稍有不慎,我们就可能掉到岷江里边,岷江河流特别湍急。在前往映秀镇的路途当中,我们的右侧就是贡嘎山,我们左侧就是岷山,整个山体滑坡已经把公路全部覆盖和掩埋了。而且桥梁呢,我们看见有一座大桥,叫做百花大桥,也已经整体地坍塌了。我们就是从夹缝当中,从峡谷里边爬过来的。现在我们浑身都是泥,而且有的战士陷在泥潭里边,这个泥已经都到了他腰的这个地方,我们一起把他拉上来,如果说再陷下去的话,他可能生命就保不住了,这一路确实是非常非常地艰难。总而言之不管有多么艰难,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这次地震的震中的中心区,就是汶川县的映秀镇。我们看到这边有很多房屋已经倒塌了,而且地上躺着很多的伤员。就在我们到达映秀镇的同时,我们看见有两架陆航的直升机,也已经飞到了映秀镇的上空,而且在映秀镇开辟出了一块比较空旷的场地,划了两个直升机的停机坪,两架直升机都已经降落,而且拉走了第一批伤员,所以说我们看到了希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发于2008年5月14日,记者王亮,刘志)

【案例分析】

这是一篇用以生命为代价作出的报道,救援英雄与时间赛跑,而记者跟随救援英雄在第一时间向外界传达出来自震中的声音,在第一时间鼓舞了人们与灾难作斗争的士气和勇气。因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限制,播报的时间只能压缩再压缩,但是,短的篇幅就蕴含着重大的意义。

(1)题材重大。“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道路中断、通讯中断,震中汶川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那里的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

(2)独家首发。这篇消息的播出时间是2008年5月14日13时47分,这是全世界最早从震中映秀发出的现场报道,使震中映秀不再是“盲区”和“孤岛”,对抗震救灾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彰显了广播媒体在应急突发事件中的社会责任

(3)现场直播报道。记者通过手机从新闻现场传递出最及时有效的信息。其中救援部队驰援映秀、震中灾情、直升机开始转运伤员……这些信息“含金量”极高。

(4)记者播报准确到位,一气呵成。报道传递所见、所闻、所感,既有对现场环境的准确描摹,又有对新闻细节的到位捕捉,令听众“身临其境”。

案例4-2

【案例提示】

这篇消息是“雪鹰”KA32直升机损毁后,国内媒体从现场发回的首篇报道。

承担第28次南极考察队卸货任务的“雪鹰”KA32直升机于北京时间2011年12 月9日0点20分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海冰区上空失控,飞机损毁。这篇稿件在第一时间详细介绍了第28次南极考察队在直升机损毁后展开的一系列营救和善后工作,对公众关切的飞行员及其他考察队员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回应,体现了突发事件中新华社报道的时效性和权威性。这篇消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写播发,解答了公众的诸多疑问,被中央及地方党报、都市报、网站、广播等81家媒体广泛转载,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28次南极科考队全力营救损毁直升机

[新华社“雪龙”号12月9日电](记者黄小希)承担第28次南极科考队卸货任务的“雪鹰”KA32直升机于北京时间9日0点20分在海冰区上空失控,飞机损毁。目前,科考队正在联系附近的俄罗斯站与印度站,对损毁直升机进行营救。事故的调查工作已全面展开。

当地时间8日21时20分(北京时间9日0点20分),在“雪龙”号科考船上负责地面联系工作的机务人员发现,“雪鹰”KA32直升机在中山站起飞5分钟后失去联系,反复呼叫都没有应答。随后,地面机务人员马上向“雪龙”号科考船驾驶台报告了这一情况。

了解到直升机失去联系的情况后,领队李院生、副领队朱建钢和船长沈权第一时间部署搜寻工作,一方面通过中山站向俄罗斯站发出求援信息,请对方派出飞机搜寻;另一方面从“雪龙”号科考船派出科考队员,骑着雪地摩托沿直升机飞行路线寻找。地面机务人员也不停地尝试用对讲机与直升机上的飞行人员进行联系。

事发后约20分钟,骑着雪地摩托进行地面搜寻的科考队员窦银科通过对讲机向“雪龙”号科考船驾驶台汇报,已在科考船前方6公里处的一座冰山后面发现两位飞行员。

窦银科向记者介绍说,发现飞行员时,副驾驶员头部和手臂有擦伤。他先把受伤的副驾驶员带回科考船,另一个负责地面搜寻的队员驾着雪地摩托随后把主驾驶员安全带回科考船。随船的医生立即对受伤的副驾驶员进行了检查和伤口处理。目前两位飞行员状况良好。

完成飞行员营救任务后,科考队临时党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损毁飞机的营救方案。据李院生介绍,直升机在飞离中山站约3公里后出现故障,飞行人员无法控制飞机,在紧急迫降后,飞机侧降坠落在海冰上,螺旋桨完全损毁。

事故发生后,第28次南极科考队成立了事故调查应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9日上午,科考队临时党委书记刘刻福带领部分科考队员前往飞机坠落地点了解现场情况。李院生前往俄罗斯进步站和印度巴拉提站联系损毁飞机的营救事宜。

此外,科考队还紧急召开全体队员会议,要求考察队各分队严查安全隐患,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全力确保队员安全。由于“雪鹰”KA32直升机已无法进行卸货工作,下一阶段的卸货方案正在紧张研制中。

(新华社,2011年12月9日,记者黄小希,李雯)

【案例分析】

第一时间获悉“雪鹰”KA32直升机因迫降失败损毁后,新华社记者迅速对第28次南极考察队相关负责人、前往失事现场营救飞行员的考察队员等进行了采访,在现场相对混乱的环境下,做到了以最快速度准确了解考察队为营救直升机采取的措施以及现场的相关情况,并成功说服考察队相关负责人打消顾虑,将稿件通过海事卫星传回国内。

本文是一则具有典范意义的突发事件消息报道。消息的导语精炼直接,交代新闻发生的主要事实,并且指出事故的原因目前正在紧张的调查之中。因发生的事件非一般性民事新闻,记者采访到了权威人士,这样的信息就显得相当可靠,尤其是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一向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新闻信息的权威性。

稍感不足的是,本文对于现场的观察和描述偏少,多多少少会让受众有不满足感。

案例4-3

【案例提示】

在2010年7月中下旬吉林省发生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中,发生了7 000多只化工桶冲入松花江这一突发事件,直接威胁到沿江几千万群众的饮水安全。“松花江是否会再遭污染?”引发了松花江整个流域包括俄罗斯的高度关注。鉴于事件的突发性和问题的严重性,吉林电视台记者急赴事故现场,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让沿江下游居民及时了解情况。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在这则新闻报道中都有体现。

7 000多只化工桶冲入松花江沿江

各地设八道防线进行拦截

【导语】昨天中午,永吉县经济开发区内两家化工厂库房被洪水冲毁,大量化工桶顺温德河冲入松花江。桶内装有哪些化学物质?松花江是否会再遭污染?

【正文】事件发生后,吉林省迅速沿江布下八道防线。昨晚11点左右,记者赶到舒兰市白旗镇拦截现场时,顺洪峰而下的化工桶距离该拦截点已不到5公里。

【一段指挥现场】(不能再让它往下走,一旦流出松原以后,就会造成国际影响)

【正文】凌晨1点18分,化工桶开始陆续在江面出现。

【一段打捞现场】(来,一二三!)

【正文】尽管有1 500多名官兵和技术人员参与拦截打捞,但由于水流湍急,江上集聚大量漂浮物,打捞工作进展艰难,截至记者发稿,已打捞化工桶400多只。

【正文】经初步排查,冲入松花江的化工桶约有7 000多只,其中实桶3 000只左右,桶内主要装有三甲基氯硅烷等物质。环保部门正在跟踪监测松花江水质变化。

【同期声】吉林省环境应急高级专家王成德(三甲基氯硅烷本身在空气中容易分解成氯化氢气体,那么氯化氢气体遇到水,可能生成盐酸,结合现在的洪水期,江中的水量这么大,泄流量又这么小,那么从监测结果来讲,PH值在6到9,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正文】目前,吉林省已在松原市哈达山水利枢纽设最后一道防线,力争将所有化工桶在吉林省境内全部打捞出水。

(吉林电视台,2010年7月29日,记者张殿举,梅雪,刘晗)

【案例分析】

对这一重大事件,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抓住了最具震撼力的现场声音和画面,客观真实地对事件进行了报道。事件发生后,记者夜以继日地跟踪采访化工桶打捞全过程。岸上、船上、指挥部里,记者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跟踪拍摄,掌握了大量的素材。在此基础上,记者第一时间从现场发回报道。

这则报道用短短1分半时间清晰地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最新进展和下一步打算,打捞现场感强烈,整个报道干净、利落。化工桶冲入松花江后,社会上各种声音众多,沿江群众中也出现恐慌情绪。记者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客观、真实地报道了该重大事件,答疑解惑,让公众及时了解真相,舆论引导作用明显,同时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因为紧抓新闻价值中的“时效性”和“重要性”,这则报道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舆论引导作用。

第二节 社会价值的多种功用

一、社会告知作用

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有迫切的愿望想知道他们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自己的亲人、朋友有没有受到影响,以后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他们所熟悉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总之,凡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公众都想及时了解。同时,公众除了想了解突发事件本身及与自己的关系外,他们还想了解其他人的表现。正因为如此,记者和媒体就担负着重任。

第二章的第二节就提到过,记者要做社会的守望者——既要铁肩担道义,也要妙手著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界中的任何种群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和守望,人类社会更需要随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和守望。而且,由于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环境监测和社会守望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在现代社会中,公众和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交流更为频繁,交流的方式丰富多样。同时,公众在社会中又是各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独立的生存空间,每个人的生活有着一定的私密性,人们的交流活动更多地从“直接”转变为“间接”。公众一般通过各种形式的大众媒体获取信息,感知周围环境变化,并且通过这些媒体参与交流。假如媒体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公正地传播相关信息,便失去了其社会守望的功能,公众也无法了解事件真相,更无法参与事件的解决过程。

由于突发事件影响力大,往往与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事件发生后,人们非常希望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以及对自己的影响,借以认识身边的世界,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的利益。比如,2003年“非典”爆发初期,人们迫切希望从媒体了解真实的疫情发展情况、自己所在地区是否有被传染的危险以及如何有效预防等信息。遗憾的是,处于利益保护和“家丑不外扬”的心理,媒体在众多部门的干预之下采取不报道的做法,或是避重就轻式报道,公众无法从媒体上得到疫情的真实信息,因而对形势作出了错误判断。在非典型肺炎交叉感染已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很多市民去医院看病时照旧不加任何防护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环境监测功能的缺失间接地扩大了疫情。可贵的是,媒体吸取了非典报道的教训,对禽流感疫情的新闻报道做到了及时有效,发挥了媒体的社会守望功能。

二、社会引导功能

突发事件容易引起公众较大的心理波动,而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离不开公众的配合。因此,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应该用适当的表现方法、适量的传播,使得公众的情感得到合理宣泄,之后再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通过有效信息的传达、相关专家的分析、公众人物的引导等,有针对性地引导受众形成良好的应对心态。“而中国正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同时中国还有自己的特殊原因。改革开放搞了30年,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限制公权、解放和扩大私权,同时正在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享,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利益集团和得益人群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几年,不仅一般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而且群体性事件也日益增长。”[3]在这么一个时代背景之下,突发事件报道的预警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对突发事件报道进行舆论引导,还应注意引导受众对深层次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媒体会发出大量相关信息。受众几乎迷失在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汪洋中,思想情感也会跟随事件的进展或喜或悲,媒体有责任引导受众用理性的眼光敏锐发现事件背后蕴藏的深层次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事件结束之后的完善等问题,以此来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新闻媒体因迅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而在公众中确立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样,新闻媒体也会因自己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中,为社会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发挥积极作用而赢得公众的认同和赞誉。总结国内外新闻媒体在报道公共突发事件中积累经验和教训,新闻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应对和控制中具有重要功能:

1.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实现群众知情权的功能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民众是突发事件的主体,是灾害破坏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抗御突发性事件的主体。灾难发生后及时让民众了解灾难发生的情况,是民众积极参与抗灾救灾重要前提。因此,遇有突发事件发生,政府和新闻媒体应该保障让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2.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发挥独特的社会作用

政府、媒体和公众是社会系统中三股力量,它们之间有理解也有误解,在突发事件发生当口,媒体要做润滑油。媒体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构筑了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政府是社会公民权利的代表,代表民众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代表民众利益对发生的灾害进行应急处置。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设置舆论焦点塑造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良好形象,并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保持社会正常运转。任何突发事件发生时,总会形成一定的舆论焦点,影响人们的观念。灾难消息传播,不同于一般新闻的传播,它是在极大时间压力下对不确定状态做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新闻媒体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树立大局意识,保持冷静,不能在公众群情激愤的感染下失去理智,迷失方向,要讲究艺术,在不知不觉中维护政府的声誉,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政府的形象,在正确引导中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3.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疏导群众情绪的功能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积极引导事件影响区域内广大群众的情绪,使之朝着有利于抗御各类危害的方向发展,是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置之中应当发挥的重要功能。媒体或许不能直接告诉人们怎样想,却能告诉人们想什么,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如果能针对其特性进行引导,将有利于舆论的理性化、多元化,舆论一方面通过媒体合理表达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克服国民的惯性思维,多一点冷静,少一些冲动;多一点理智,少一些盲目。这样,舆论与媒体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构建一个成熟的公共领域。我们应该坚定这样的信念,灾害发生时,民众唯一要恐惧的东西不是灾害,而是恐惧本身。

案例4-4

【案例提示】

2001年7月17日凌晨,广西南丹龙泉矿业总厂所属拉甲坡矿,发生了特大透水事故。伤亡的真相在事发之时并未被揭露,相关消息被当地政府极力掩盖。主要原因是,事故发生后,具有黑社会背景的矿主与当地腐败官员勾结,隐瞒事故真相长达半月。8月20日,矿井内积水排干,共发现遇难者尸体78具,另有两具尸体于7月26日被矿主私自火化,事故中另有一人失踪。至此“7·17”透水事故发生原因查明。最终结果是81名矿工遇难。而这起严重矿难最终能够大白于天下,其直接原因在于《人民日报》的内参《信息专报》[4]第66期《关于广西南丹矿井重大死亡事故的再次紧急报告》。这份的主要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记者郑盛丰组织采写的报道《广西南丹矿区事故扑朔迷离》。这篇报道第一次向公众公开南丹矿难事故的主要信息,记者郑盛丰和《人民日报》忠实履行了媒体的告知义务,也力促事件的最终解决。

广西南丹矿区事故扑朔迷离

[人民网南宁7月31日电](记者郑盛丰)网上已经传播得沸沸扬扬的广西南丹县矿区发生事故造成约200人生死不明一事,因媒体记者无法进入事故地点采访,至今很难获得准确信息,社会对此的说法也差异很大。

记者通过“民间”渠道,包括向当地与这一事故无关的其他矿老板、在南丹县及管辖南丹县的河池地区工作过的有关人士及熟知当地的有关媒体同行了解这一情况,得到的回答都认定这次事故死亡人数可能不少于100人。但记者向南丹县、河池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方面询问时,均表示不知道此事,或者说不可能死亡那么多人,顶多是死亡三、五人。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情况很令人费解。这一事故发生于7月17日凌晨,27日有媒体派出记者赶赴事故现场,其后广西首府南宁的数家媒体包括广西电视台也派出记者前往南丹县,但这些记者均无法进入事故地点,他们有的被跟踪,有的被阻拦于矿区以外。广西电视台的记者于昨日(30日)不得不返回南宁。

据熟知南丹矿区情况的人士说,南丹作为广西有色金属的富矿区,出于巨额利润的驱动,一些矿老板长期进行不规范的开采,使得事故时有发生。这些矿老板为了掩饰问题和回避责任,每当出了事故,就尽其所能暗中进行“私了”。因矿下作业非常危险,矿老板们雇用的矿工,大多从外地、外省分散招聘,且事先都签订“生死协议”,一旦发生死亡,只是赔付若干万元了事。南丹的矿老板对处理重大事故已积累了一整套经验,他们可以在事故发生后严密封锁消息,并在不长的时间就把事故悄无声息地“消解”掉。

由于南丹县的财政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这些矿老板,甚至南丹县的很多公益事业也是来自这些矿老板的捐助,发生重大事故后,当地政府机关也不希望和不愿意把“丑闻”公开传扬出去,对新闻记者的采访,一般不会表现出支持和欢迎态度。

关于南丹这次重大事故,当地传得较多的一种说法是,矿区当时发生透水事故时,有5个民工组,每组40人,还有10名管理员、安全员在矿井下工作。事故原因是当时矿工在井下作业时,打通了原灌满水的废旧矿井(废旧矿井通常灌满水,以防地层下陷),造成大量水迅速涌入。有消息说,事故后矿区组织10多台抽水机抽水,已打捞出来30多具尸体。

【案例分析】

2001年7月31日,人民网发表由《人民日报》记者郑盛丰组织采写的报道《广西南丹矿区事故扑朔迷离》。事后证明,这既是人民网也是全国所有网站最早刊发的由新闻记者采写的第一篇有关揭露南丹矿难瞒报的报道。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首次披露了朱镕基同志在《人民日报》的《信息专报》第66期刊载的《关于广西南丹矿井重大死亡事故的再次紧急报告》上的批示[5]

请邦国、罗干同志批示,并报锦涛、健行、岚清同志。看来可信。如此重大事故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勾结官员,草菅人命。当前首先要排除一切阻力,查明遇难人员。请经贸委、公安部牵头组织力量坚决贯彻落实。(此事外国媒体广泛报道,并附有照片。)

图4-1 《人民日报》内参版头

抄送曹伯纯、李兆焯同志。

此外,《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还披露了朱镕基同志在一次讲话中也提到了《人民日报》的《信息专报》对南丹矿难的报道。朱镕基同志说:“最近,广西南丹锡矿死了七八十人,要不是《人民日报》的《信息专报》报道,差不多上百人就要冤沉水底了。那个矿主买通了南丹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干部,私自开这个矿,什么安全措施也没有,雇的工人都是湖南、贵州的穷苦农民,死了也没人管。大水一冲,七八十人就沉入水底了,但是县里隐瞒说没死一个人。《人民日报》的记者反映上来以后,我就批给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党委书记。我说,《人民日报》记者反映的是真实的,无论如何要把水抽干,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能草菅人命。水一抽干,尸体都出来了。那个矿主是用钱买通县长、县委书记,蒙蔽自治区一级的领导。”[6]

作为当时参与揭露报道这一矿难的《人民日报》记者,郑盛丰说,从新近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中,读到10年前朱镕基同志关于南丹矿难的批示及讲话,心头又涌起一股激情,一股力量。他感叹,很庆幸自己有机会与同行一道,率先揭露并全程参与这一矿难的报道,这已成为我们人生和记者生涯中十分珍贵的经历与财富。忘不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的重要批示。没有这个批示,当时被遮瞒得密不透风的南丹矿难,或许要历经更长时间才能捅开,甚至不能完全捅开。批示件的印戳时间表明,朱镕基同志在《信息专报》传报总社之后不到一小时就作出了如此严厉而又十分明确的批示,这当中还包括了总社审核报送的时间。批示中非常罕见地使用了“黑恶势力勾结官员,草菅人命”这样的词语,可见朱镕基同志代表党中央和政府所表达的坚定态度与强大决心。“如今,尘埃已定,回望当时,我们在想:倘若今天又面对有如当年南丹矿难那样的重大安全事故,我们还能像当年那样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么?回答是: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是党和人民的记者!”郑盛丰感叹地说。

具体就《广西南丹矿区事故扑朔迷离》来说,这篇报道也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其一,坚持用事实说话,不偏信偏听。因为记者无法进入事件发生的现场采访,无法获得现场的第一手材料,记者就从外围入手,找到相对比较可靠的采访对象,也并没有采信一家之言,而是尽量多采访相关人士,再识别信息的真伪。其二,报道全面且精炼。这篇报道虽然篇幅不长,但涉及矿难的各种问题,报道均予以了回答。但考虑到报道要让更多的人看懂,记者在报道中并没有罗列采访到的各种信息,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客观公正,而是将最重要的信息列举出来,让人一看就懂。

南丹矿难的成功揭露留给人们的启示

郑盛丰

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努力做好正面宣传的同时,实行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是党和人民的深切期盼。

对于处于新闻媒体核心地位的党报来说,如何实现在舆论监督方面的“高出一筹”,无疑是十分值得认真总结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的重大课题。本人作为参与揭露南丹矿难的记者之一,在时隔两年“尘埃落定”之后,谨就《人民日报》对南丹矿难的成功报道,对上述议题谈点体会。

南丹矿难揭露性报道取得的成功及其影响

新近一段时期关于舆论监督的论述,大多谈到南丹矿难。这是因为新世纪以来甚至在更大跨度的一个时期中,《人民日报》(含其属下的人民网等)2001年8月对“7·17”南丹特大矿难的勇敢揭露,已成为我国当代传媒成功的舆论监督范例。

这次舆论监督的成功和积极意义在于:第一,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証实,人民日报记者揭露的南丹特大矿难,是我国第一例首先由新闻记者揭露的重大灾难事故。以往的重大事故都是发生后中央国家机关即已获悉,尔后新闻界再作深入采访报道,而南丹矿难由于地方官员与矿难老板相互勾结和恶意隐瞒,使中央在长达半个多月中无法知情,在人民日报记者冲破铁幕写出内参和报道后,事情才败露并受到严肃查处;第二,《人民日报》等对南丹矿难的揭露,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反响,社会和海外由此对《人民日报》乃至整个中国新闻界都给予好评,英国BBC电视记者还专程飞往广西对人民日报参与报道南丹矿难的驻地方记者进行采访;第三,这次舆论监督促进了中国的立法特别是国家安全生产法的立法进程,半年之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很多条款吸取了南丹矿难的教训。

从南丹矿难报道本身来说,也获得了多种肯定和荣誉:《人民日报》南丹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人民网系列报道获报社精品奖,人民日报社编发的南丹“7·17”特大透水事故内参获中国报刊优秀内参特别奖。此外,《人民日报》对南丹矿难的揭露性报道还入选“2001年影响民生的十大新闻”和“2001年十大传播突破奖”。人民日报社也以编委会名义隆重通令嘉奖驻广西4位参与南丹矿难报道的记者。人民日报驻国内记者获此殊荣,改革开放以来此为首例;另一方面,因与南丹矿难有关而事后被抓起来的涉案人员达128人,其中有地厅、县处级官员。应该说,南丹矿难的揭露报道造成的影响,是连续的和多方面的。如对于提醒党政官员以此为戒努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实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甚至在抗击非典中对于某些地方和官员试图隐瞒真相的借鉴,以及对于某些地方企图滥用权力阻拦新闻界报道揭露当地丑恶现象,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实现灾难性报道的高出一筹,需要党报记者高度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对于所有记者都是必需的,而对于实施重大舆论监督来说,尤其不可缺少。

就2001年“7·17”南丹特大矿难来说,如没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很可能是另一个结局。

想想看,7月17日发生特大矿难,而矿难又是于凌晨发生在与外界隔绝的垂直达700多米深的矿井底下,事故矿井已灌满积水而无人可达,头顶上戴满光环的矿难矿主已与南丹县委及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达成攻守同盟,所有矿难死难家属又都已获得高额“经济补偿”并被威胁封口。在这种情况下,正如对此作出多次严厉批示的朱镕基总理所言:如没有人民日报记者的揭露,那些死难矿工就很可能永远冤沉水底了!

可是,偏偏有一群高度敏感又富有职业精神的新闻记者,凭着蛛丝马迹,感到发生了什么进而竭力揪住不放。当时的情况是,由于南丹方面守口如瓶,严加封锁,要获得相关信息和证据,是十分艰难的。南丹在南宁300多公里外,边远且道路难行。当地媒体都面临着多重压力,采访和报道受到诸多限制。作为《人民日报》派驻当地的我们,也人少而力量单薄,要冲破地方的重重封锁,从那早已形成“铁板一块”的“围城”中抓取信息,也是至为艰难的。

然而,党报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告诉我们:纵然有天大困难,也必须奋勇向前,尽快摸清并揭示事情真相。尽管当时总社由于没有得到真实情况,也无从对此进行判断,没来得及给我们下达指令,但我们根据所得到的相关信息,综合我们过去掌握的有关南丹矿山的情况,又看到地方媒体一些同行不同寻常地被强令离开现场,我们感到,所传南丹发生特大矿难绝非无中生有。我们初步判断,这当中必定隐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动用一切渠道和可能利用的多种手段,千方百计挖掘着和验证着。

7月31日15时46分,对于南丹矿难的揭露来说,这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时刻。此时,我们以“任桂瞻”即“人民日报驻广西记者站”简称谐音的集体笔名,在人民网发表第一篇原创性报道《广西南丹矿区事故扑朔迷离》,事后证明,这既是人民网也是全国所有网站最早刊发的由新闻记者采写的第一篇有关南丹矿难的报道。立即,这一报道被众多网站广泛转载。不过,“瞒局”并未因此而捅开。在“迷离”一稿刊发的第二天即8月1日,中共广西区委书记曹伯纯亲自深入到南丹传闻发生矿难的矿井调查察看,当地仍死死咬定没有发生任何事故,整个矿井看不到一丝“矿难”的痕迹。可见,由权力、财力和黑恶势力官、矿、黑三位一体形成的“瞒骗”的力量有多大!然而,瞒骗终归掩盖不了事实。8月2日下午,事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我们的内参通过总社以人民日报标有“特急”字样的“信息专报”送达中央时,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作出的明确而严厉的批示,迅即传到中国南方的壮乡。至此,在电话、手机等现代通讯已遍及城乡的信息化时代,被邪恶的混合力量令人吃惊地隐瞒了整整17天的南丹矿难,被党和人民的媒体揭穿了!

实现灾难性报道的高出一筹,需要党报记者出色的报道手段

在众多媒体中,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能力克艰难率先捅破南丹矿难铁幕,进而在第一战役中体现出党中央机关报的高出一筹,是难能可贵的。但至此,还仅仅是“捅破铁幕”而已。下一步如何顺势进击,继续体现党报的高出一筹,有深度有声势地揭露其方方面面,仍需作很大努力。

此时,很需要理智、智慧和胆略的结合。在报道方式上,我们采取“版网结合,以网为主”的方法,网上“铺天盖地”,版上“循序渐进”。版上主要是指《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版上的报道先后计有20多篇,《人民日报》上的首篇报道是8月4日刊于二版的一篇不足500字的新闻,主标题是《广西南丹矿区发生重大灌水事故》,副标题注明“初步认定70多人死亡”。这是在中央主流媒体上最早刊出的公开报道。这篇白描式的报道,在权威而发行量很大的《人民日报》上推出,其作用是把南丹矿难告知于天下。随后,我们在《人民日报》及其华南新闻版上,相继有深有浅、有述有评地推出我们独家采写的报道,包括中央先后两个调查组进驻南丹的信息,初步揭示南丹矿难背景的述评《铁幕正被撕开一角》和《南丹矿难调查第一步》,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的专访《一查到底给人民一个满意的交代》,以及对南丹矿难责任人作出处理的报道等,形成中央主流媒体版面上的强势报道局面。

在人民网上,我们一鼓作气推出150多篇报道,一时间几乎国内外所有网站关于南丹的报道,都来自人民网。人民网因此而大大扩大了知名度。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最初一个星期,关于南丹的帖子每天都数以万计。很多帖子为人民网记者对南丹矿难的出色报道大声喝彩!赞扬人民日报记者“是真正的人民的记者”。

在对南丹矿难从发生到隐瞒的各个侧面作了较充分的报道后,我们又在人民网上一气推出10篇互有关联的述评,首篇是《对涉瞒涉腐涉黑要一查到底》,之后推出《严查事故是否损害政府形象》、《人民拥有事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精神文明》、《把南丹事故变成特别财富》等,篇篇直指要害。我们还根据采访调查所得,分别在国务院调查组公布调查情况之时和南丹矿难一周年之际,先后在人民网推出两篇长篇特稿:《南丹特大矿难及其警示》和《南丹矿难周年祭:南丹矿难给我们留下什么?》这些版网联动、相互呼应、长短结合、述评并举的报道,形成人民日报对南丹特大矿难报道上占有绝对优势的“高出一筹”。

实现灾难性报道的高出一筹,需要党报记者优秀的政治品格

以我们的体会,要实现党报在重大灾难性事件报道上的高出一筹,最为重要的是党报记者须有优秀的政治品格。面对大是大非和巨大的艰难、压力和风险,要有忠于真理、忠于事实的勇往直前的正气、勇气和骨气!在南丹矿难这种重量级的揭露性报道中,尤其充分而有力地反映出这一点。

客观地说,当时我们面对的,既有南丹矿难责任矿主及其黑恶势力的威胁,也有与此有着“一损俱损”利害关系的数十个矿老板结成的同盟力量的障碍﹔既有当地(包括县、地两级)参与合力隐瞒的一批官员的故意作对,也有远在南宁和北京的一些关联力量施加的巨大压力!在南丹,曾有人扬言要炸掉我们记者站办公楼!在南宁,曾有人在自治区最重要也最庄重的会议上对我们拍案破口大骂,公开放声说要把记者站站长调离广西。

发人深思的是,当地某些当时身居高位的人,公开咒骂人民日报记者。此时,南丹矿难事实真相已基本清楚,国务院对此已形成明确的会议纪要,中央两个调查组对此已心中有数并与当地初步交换了意见,矿难井下历经半个多月的抽水也已“水落‘尸’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担任相当职务、讲话具有影响力的“公仆”,竟敢站在中央和人民的对立面,对履行职责维护正义的记者施加压力,由此可见问题的复杂,也从反面证明开展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南丹采访一线,我们也正面遭遇这种阻挠和压力。就在中央调查组到达南丹的当天,我们的文字记者被拒于会场之外,我们的摄影记者的胶卷被强制性蛮横曝光!当这种怪现象转而曝光于人民网上时,立即又有人气势汹汹对我们大加责骂,公然歪曲事实说根本没有强行曝光我们的胶卷!

然而,这一切,没能吓倒我们。也不能动摇和阻止我们。迎着骂声和压力、阻力,我们不顾人身安危,坦然而又深入地进行紧张的采访调查。在充满凶险的南丹矿区,我们先后投入100多个采访日;我们很清楚我们的行动被盯梢,我们甚至在南丹入住的个体饭店中目睹一场血淋淋的凶杀……就在这样的艰难境遇中,我们采写并不断地发送着一篇又一篇反映事情真相的稿子,忠实地履行着党报记者的职责。

其实,我们心中十分清楚,即使在遭遇最大压力的时候,总社领导和编辑部的同志们一直在支持着我们,很多互不相识的国内外读者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和电子邮件在声援着我们;当我们在人民网上通过远程对话直接回答网友提出的大量问题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广大网友的正义之声;甚至就在广西,也有很多认识不认识的人以不同方式表示着鲜明的是非观……

现在,南丹矿难已经成为过去,但那些场景仍历历如在眼前。此时我们回顾南丹矿难报道,目的是鉴往知来。经历过令人难忘的全民抗击非典,我们的社会又向前迈进一大步。随着政治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舆论监督和其他有益文明与进步的监督正在进行和完善中。我们无须怀疑,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报道重大灾难性事件的舆论监督,必将并且也应该成为党报体现出真正意义的“高出一筹”的重要报道内容。

(《新闻战线》,2003年第9期)

案例4-5

【案例提示】

2010年7月3日15时50分左右,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连续降雨造成厂区溶液池区底部黏土层掏空,污水池防渗膜多处开裂,渗漏事故由此发生。9 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直至12日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9天。紫金矿业,当初是靠压低成本提炼“低品位”金矿发家而闻名,然而伴随它一路的却是多次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事故仅仅是因为“暴雨造成”,还是一个因为压低成本而带来的恶果?不可否认的是,此次污染事件,对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的健康来说,都是一场不容忽视的灾难。而作为负责任的媒体,有义务将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以此来告知社会并起到预警的作用。

紫金矿业废水渗漏系列报道

之一:紫金矿业废水渗漏汀江致流域严重污染 迟报九天

[7月13日消息](记者梁卫浩),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03分报道,昨天(12日)下午,福建省环保厅通报称,紫金矿业集团公司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据报道,初步统计,汀江流域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据了解,这起污染事件实际发生在9天前,即7月3日。

紫金矿业是国内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有中国第一大金矿之称,位列全球500强。2003年12月成功登陆香港股票市场,2008年4月回归A股,成为A股市场首家以0.1元面值发行股票的企业。昨天,在A股、H股上市的该公司因此突然停牌一天。

昨天深夜,中央台记者梁卫浩赶到当地调查采访,来看报道。

昨日上午,在A股、H股上市的紫金矿业突然停牌。很快有消息传来,称停牌事件与紫金矿业突发的污染事件有关。

昨日下午,福建省环保厅官方网站通报称,紫金矿业集团公司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

处在下游的永定县养殖户在开船捞鱼,白花花的鱼成片成片地漂浮在水面上,看着让人心痛。

截至昨天,永定县洪山乡码头多达二三十人的打捞队正将打捞上来的死鱼统一过秤后装入麻袋,用车辆运往填埋场填埋。目前这一事件已导致当地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

为了补偿群众损失,县政府对网箱养鱼按每斤6元全部进行收购。对部分死鱼快速打捞、填埋,进行无害化处理,活鱼放回汀江,并与养殖户签订协议,所需的资金由政府先行垫付。

目前,当地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是,为何这些水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而人却能正常喝呢?上杭县防疫站副站长傅卫国却解释说,鱼对水中铜含量的要求比较高,当达到0.1毫克/升时,鱼就会出现中毒甚至死亡的现象。而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傅卫国说:“即使饮水中的铜超过1.0毫克每升,也仅仅会令水出现一点点颜色,而使人厌恶,还不会引起人的中毒。”

据了解,此次污染事故其实发生在10天前。7月3日下午15时50分左右,铜矿湿法厂岗位人员发现储存待处理的污水池水位异常下降。调查发现,污水池中含铜、硫酸根离子的酸性废水外渗,通过排洪涵洞排入汀江。

紫金矿业公告表示,渗漏事故原因主要是前阶段持续强降雨,致使溶液池区域内地下水位迅速抬升,超过污水池底部标高,造成上下压力不平衡,形成剪切作用,致使污水池底垫多处开裂,从而造成污水池渗漏。

紫金矿业副总裁刘荣春:下大雨之后,导致地下水抬高,我们污水池底下造成压力差,污水池的底垫发生破裂,从而导致一些污水流出去。

紫金矿业副总裁刘荣春称,此次渗漏主要与自然灾害有关,不可预料。刘荣春表示,目前上杭县政府已对水库死鱼按每斤6元进行回收,对鱼苗按每斤12元回收。

事实上,紫金矿业并非首次发生环保事故。就在今年高考前不久,福建省上杭县20多所中学突然收到了当地教育局发出的一则临时紧急通知:参加高考的学生不要随意吃鱼。据知情人士透露,原因在于受汛期影响,紫金矿业位于福建省武平县的一个尾矿库大量含有重金属物质的渗漏液流入汀江,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今年(2010年)5月,环保部曾经发文通报批评11家存在严重环保问题的上市企业,紫金矿业为第一家。通报称,紫金矿业7家子公司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环保问题。“这些公司不仅背离了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应诚实守信的原则,而且放任环保问题可能酿成重大的环境风险,污染环境,损害投资者利益。”环保部称,包括紫金矿业在内的11家公司承诺的整改工作没有实现,是言而无信。

紫金矿业副总裁刘荣春对受影响的居民和投资者一再表示抱歉。

刘荣春:我们有关部门正在对这个事情做进一步调查、认定,如果是我们公司原因(责任)的话,我们一定会负责任的。

目前,上杭县政府正以挖坑深埋的方式,对大量死鱼作无害化处理。上杭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邱敏详说:“这个坑差不多有3米,坑底先撒一层消毒药物,再把死鱼倒下去。在每一层的死鱼上,我们都要再撒一次消毒药物。最后我们用泥土封盖,还在泥土上再撒一次药物,确保做到无害处理。”

渗漏事件发生9天后,紫金矿业才正式对外公布,引起人们普遍质疑。紫金矿业证券部总经理赵举刚表示:“事情刚发生时,对事件的原因要尽快有一个判断,这个判断明确以后,传达给相关的群众,才不会引起恐慌。”

至于,污染事件推迟9天发布的真相到底为何,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之二:紫金矿业污染事故处理结果深夜通报引各方质疑

2010年7月16日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09分报道,昨天(15日)深夜,临近零点,福建省上杭县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紫金矿业污染事故的调查结果。调查组称,集渗观察井和排洪洞之间被人为非法打通,污水由此泄露。

目前,上杭县环保局局长已引咎辞职。来看中央台记者梁卫浩、福建台记者赖月东、上杭台记者郭永玲的报道。

上杭县政府副县长梁八生宣布,上杭县环保局局长陈军安引咎辞职,经贸局局长黄仲华停职检查。

上杭县公安局政委温松兴在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对泄漏事故立案侦查。

温松兴:7月15日,上杭县公安局依法对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污水渗漏污染涉嫌重大污染事故案进行立案侦查,依法对紫金矿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传唤。一些责任人员被控制,其中刑拘三人。

目前,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厂长、副厂长以及环保车间主任等3人被刑事拘留。

国家环保部成立的调查组严厉批评多次被环保部点名的紫金矿业在环保整改上不作为。

温松兴:2009年9月福建省有关环保部门检查时发现排洪洞有超标污水排入汀江,要求企业立即进行整改,但直至本次事件发生企业仍未整改到位。

此次新闻发布会还公布了国家环保部调查组的调查处理意见。调查组认为此次事件主要是由于紫金山铜矿湿法厂防渗膜破裂,污水经由人为非法打通的排洪洞和观察井泄露进入汀江流域。

温松兴:调查发现,6号集渗观察井与排洪洞被人为非法打通,井内渗滤液可直接通过排洪洞排入汀江。

调查组表示,要严肃追究责任。

温松兴:依法追究肇事企业防渗系统设计施工单位、监管部门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刑事责任,并由肇事企业对此次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进行赔偿。

令人痛心的是,因为环保监测设备损坏致使事件未被及时发现。

温松兴:经调查,因设在企业下游的汀江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设备损坏且未及时修复,致使事件发生后污染情况未能被及时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新闻发布会时间选择在深夜23时45分举行,让许多记者感到不解。对此,上杭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跃龙解释“一切都是由上头安排的”。

整个发布会进行了大约15分钟,并未设置提问环节,会议结束后,上杭县相关领导迅速离开会场。

之三: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调查继续进行

7月19日消息 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43分报道,有关紫金矿业污水渗漏事故的最新情况,我们连线中央台记者陈俊杰。

记者:我今天上午去了上杭县环保局进行采访,一位叫陈利羊的副局长接待了我们。

他告诉我,紫金矿业是当地一个支柱性的企业,对于当地的财政收入贡献非常大,他们对紫金矿业的环保排污建设工作每年都在做,自从去年国家环保部和福建省厅对紫金矿业存在一些问题进行通报之后,他们也一直在对通报的问题进行监管,定期都会派人到企业进行检查,也会要求企业把他们整改的情况上报。

这次发生这样大的事故,他们也表示遗憾,也承认在平时监管工作中还是有一些不到位的情况,还是有漏洞。

据了解,现在事故调查组还在上杭县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主要现在从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继续监测当地的水质;第二,指导当地进行污染的治理;第三,协助当地企业和政府排查隐患。

针对事故的原因和有关情况,有关部门将在调查之后事故调查组将在调查之后向社会通报。

【案例分析】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连续报道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穷追猛打”的结果。紫金矿业渗漏事件通报滞后,也暴露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整体较低,而且不规范。虽然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和环境信息披露已经有一些规定,但在我国目前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框架中,环境信息并不是强制披露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上市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无视环境因素,募集的资金甚至流向污染严重的领域,忽视环保投入和环境管理,加剧了环境恶化。紫金矿业年报显示,2009年利润达50亿元,这其中有多少利润是通过牺牲环境得来的?民众不得而知。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连续报道紧紧围绕新闻主题——污染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瞒报?整个报道前后连贯,报道及时,前后的报道能够互为因果。报道有多重角度,突出了问题的本质,具有深刻性。

案例4-6

【案例提示】

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两岁女童小悦悦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辗轧,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辗过。此后7分钟内,18个路人经过女童身边,但都不闻不问。第19位路人、拾荒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随后被送至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抢救。在被两辆车先后辗轧后的第9天,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最终没能创造生命的奇迹。21日上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宣布,零时32分,经全力抢救无效,小悦悦还是离开了。当媒体曝光这一惨痛的事件后,这一人间惨剧再次敲震人心。小悦悦的死,再一次引发公众“拒绝冷漠”的讨论。

新闻事件从一地方性的民生新闻,在短时间内成为公共讨论性话题。全社会都在关注此事。广东南方电视台在《今日一线》节目中从对“18位冷漠路人”无情的鞭挞,到呼吁自我剖析自我反省;从救人反被诬告的怒斥,到对家长疏忽的反思;从见死不救该不该立法,到呼吁全社会“传递温暖,拒绝冷漠”。报道和评论一直在主动引领舆论,把这场社会大讨论,从众说纷纭中引导全体人们达成共识:“拒绝冷漠”。这条新闻的最初来源,是小悦悦爸爸给新闻中心报料平台留下的一则新闻报料。小悦悦爸爸报料的初衷,只是为了能够追查到肇事车辆。但记者经过现场采访后,马上意识到新闻后面的新闻,是被撞两岁女在被撞的7分钟时间内,18个路人从旁经过,却无一伸以援手。采访结束后,记者迅速定调,把新闻角度定在对“孩子被撞七分钟内,十八路人冷漠而去”上。

女童接连被辗,18路人漠然而过

【口播】以下这单新闻,如果有小朋友在看电视的话,要不稍稍回避一下,要不请家长帮忙做一下辅导。并不是说这条新闻会有什么血腥画面,一点血都没有,但是,会对我们的心灵,尤其是我们的道德观念带来冲击。前天下午的5:30左右,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悦悦,在路上相继被两辆车撞倒,碾压过去,而之后的将近7分钟时间里,还有呼吸的悦悦,就一直孤零零地躺在路边,十多个路人一次一次的走过,竟然都冷血的当做什么也没看见。

图4-2 第一辆车碾过

图4-3 第二辆车碾过

第一个人: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似乎看不到小悦悦,然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

图4-4 第一个人经过

图4-5 第二个人经过

第二个人:摩托车男,小悦悦躺在其正前方,他往下看了一眼,一拐弯绕过伤者。

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走进监控范围后一直盯着小悦悦,却走得离孩子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对2米外的小悦悦视若无睹。之后该红衣男子再次开车路过,看着小悦悦,却没有停步。

第五个人: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经过。

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

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不断回望小悦悦。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没有停步。

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

图4-6 第三个人经过

图4-7 善良的清洁工陈贤妹阿姨抱起了小悦悦

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奇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

……

直到最后,善良的陈阿姨出现:

【正文】监控录像显示,5:25左右,画面的右下角的悦悦走了出来,而画面上方则有一辆白色面包车。面包车在缓慢行驶中突然加速前进,车身直接撞倒悦悦,把它卷入车底。但之后,司机却并没有下车,而是一踩油门跑了。这时,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而后面一位目击整个事件的路人,却不屑一顾的从悦悦身边绕过,看都没看倒在地上的悦悦一眼。紧接着,经过的两个人都看到了倒在地上挣扎的悦悦,但都视而不见。这时,画面上方又出现了一台小货车,司机没有发现倒在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而在之后的5分钟里,一共有10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但每个人竟然都只是看了看,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哪怕打个报警电话,而悦悦也由本来还有动静,变得一动不动了。在5点31分13秒的时候,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捡垃圾的阿姨,她似乎发现了悦悦不对劲,走过去试图扶起悦悦,但悦悦就像扯线娃娃般瘫软,阿姨只好把悦悦从路中间,挪到了安全点的路边上。然后向四周呼救。悦悦的妈妈听到呼喊后,赶紧到现场抱起了血泊中的悦悦。从悦悦被撞,到妈妈把她救起,途经的19人,只有最后那个捡垃圾的阿姨不是冷血。如果在悦悦被第一辆车撞倒后,经过的前三个人能把悦悦救起,她完全可以避免被第二辆车碾压。肇事司机的逃逸加上路人的无情,让两岁的悦悦躺在了重症监护的病床上。手术后的悦悦切除了后脑盖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采访】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ICU副主任。目前伤情很严重没有自主呼吸目前情况还很危险没有度过危险期。

【正文】第二个肇事逃逸司机已被警方抓获,但第一个肇事司机仍然在逃。由于监控视频中第一辆肇事车的车牌严重反光无法看清,我们仅能从画面中判断,司机应该是一位中年男人。看着病床上的女儿,悦悦的爸爸妈妈早已哭干了眼泪,当记者查看监控视频时,悦悦爸爸看见女儿被撞倒的一幕幕,默默地走到了一边暗自落泪。

【同期】王先生哭的同期。

【正文】悦悦爸妈说,他们现在只有两个心愿,一是希望女儿能好起来;二是抓到肇事司机,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采访】悦悦爸爸王先生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要我女儿能好起来我们只是想有没有能帮帮我们有没有见到这个司机的可以帮帮我。

【口播】当我们看完这些,目睹事发经过的惨状后,我想我们之中没有人会冷静地坐着这里,我们一定会追问,人的冷漠竟然能够到达这种地步!

(广东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2011年10月15日,记者刘艺,黄伟轩)

【案例分析】

判断一个新闻角度的好坏,关键点就在是否符合当前形势,是否切中当前社会要害,是否能够引起公众讨论的兴趣。

在“小悦悦”事件之前一段时间内,全国各地出了多个搀扶老人反被诬告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争论。很多人都在抱怨:现在怕做好事,怕当好人。南方电视台的报道《18路人冷漠而去》正好契合了这样的社会心态。新闻播出之后,也把社会上的这场大讨论引向了高潮:大家从之前的浅层次地讨论“该不该扶老人”,发展到如今深层次的“如何拒绝冷漠”上。南方电视台新闻中心为此还在全省各地组织了四场“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的公益活动,创作了主题歌《天使在飞翔》,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和新闻报道本身有机结合,达到了最佳的传播效果。

综观南方电视台的报道,从线索的发现,到新闻报道,到议题的操作再到线下活动,可以说,是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发现一个好的新闻选题不难,难的是能够把这个选题操作好,达到最佳传播目的。小悦悦事件的报道,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另一方面,该新闻打破了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传统方式,由传统单向传播方式,变为借助新媒体多向的传播方式,该新闻可以说是新闻事件利用新媒体,达到多向传播效果的范例。此次新闻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受众已不再是仅限于在电视机前单向的接收信息,而是在接收新闻信息后通过新媒体加入到新闻当中来,个人作为一个点,将新闻多向相互的传播,滚动式的传播。以至于该新闻在播出后的24小时内迅速传遍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滚动式的多向传播也使得一条地方性的新闻,在一夜之间迅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公共讨论性话题。新闻播出当晚,在新浪微博的转发量就已经超2万。在新闻播出后的短时间内,新闻事件不单单在国内广泛传播,港澳台的多家媒体也对于事件进行了报道,甚至国际几大传媒集团CNN、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都对事件进行了报道。

第三节 媒介价值的形成和影响力

一、媒介影响力和知名度

良好的媒介公信力能够大大提升媒体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所谓媒介公信力,是指媒体的社会信誉度,即社会与公众对媒介机构的积极性评价和赞誉的程度。媒介公信力是媒介机构取信于社会与公众,保持自身良好社会形象,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突发事件社会影响力大,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媒体及时、客观报道,做深、做透突发事件,是取得受众信任的关键,并将对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例如,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全天不间断的特别直播节目《爱心守望风雪同行》,[7]这一举措使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全国新闻媒体中第一家意识到灾情严重的媒体,也是报道最为迅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媒体。《爱心守望风雪同行》发挥广播媒体的先天优势,为党中央、国务院抗灾救灾决策的部署落实,为受灾群众和滞留旅客的出行和生活,为“通电、通路、安民”作出了切实的贡献,受到了高层领导与广大群众的高度好评。凤凰卫视高度重视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9·11”、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凤凰卫视的镜头都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这一点也赢得了全球各大媒体的敬意。

通过突发事件报道提升自身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成功典型当数《南方都市报》。《南方都市报》[8]在创办初期虽然发行量不错,但社会公信力、影响力与同城的《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相比有较大差距。但借助在孙志刚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南方都市报》赢得了巨大的社会美誉度,公信力、影响力迅速提升,竞争力也相应增强。2003年3月17日,一个叫孙志刚的外来工只因没带暂住证,在广州被收容,之后离奇死亡。为了弄清事件真相,其亲属南下广州,上访投诉几十天却毫无结果。4月25日,《南方都市报》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用两个版的篇幅,首次披露了孙惨死一个多月却无人过问的前前后后。在这篇报道中,作者通过列举大量触目惊心的客观事实,有力驳斥了孙志刚死于心脏病的说法。为了进一步扩大报道的影响力,该报还配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这两篇文章一经发表,即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网上的议论沸沸扬扬,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此后,该报又进行了长达数月之久的追踪报道。在《南方都市报》的不懈努力下,其他媒体也逐渐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一方面促使相关部门加快了对孙志刚案的查处进程,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是否违宪”的大讨论,并最终促使国务院废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代之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孙志刚事件,无疑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南方都市报》发出独家新闻之前,每一家媒体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有些媒体却没有把握好这一难得的契机,在报道时间上滞后,在报道程度上浅表。这种结局的出现说明,新闻媒介敢于突破陈规报道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将提升其公信力、竞争力。

二、媒介品牌的形成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其作用显然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好的品牌对受众有更大的吸引力,其内容更容易令人信服;好的品牌易被受众认同,有利于培养受众的忠诚度;好的品牌有利于提高和扩大媒体的知名度,使媒体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好的品牌形象可以说是媒体的重要无形资产,“当代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有品牌就有市场,就有生存的基础。”[9]但媒介品牌形象的确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通力合作和共同推动。而突发事件由于社会影响广泛、受瞩目程度高,媒体的出色表现更容易赢得受众的认可和赞赏,便于事半功倍地塑造和巩固媒介品牌。

新闻报道与媒体经营可形成良性互动。《河南商报》2005年8月30日全新改版后,提出的办报追求是“做有价值的新闻”,《广州日报》遵循的新闻理念是“追求最出色的新闻,塑造最具公信力媒体”,《南方日报》更是响亮地提出“高度决定影响力”。从这些宗旨可以看出,新闻媒体的根本任务是给受众提供优质的新闻产品。[10]只有为受众奉献出优质的新闻报道,真正践行“内容为王”的原则,才能牢牢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力,占领媒介竞争的制高点,才能实现新闻报道与媒介经营的良性互动,提升媒体的竞争力。

新闻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产业,其最大的经济收益来自受众注意力的“二次售卖”。媒体的产业本质在于其拥有众多的注意力资源,吸引广告客户投放广告的主要依据是受众的注意力与报纸的发行量、广播的收听率、电视的收视率。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会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密切观察社会的变化,从中了解事实的真相。因此,此时媒体很容易获取注意力资源。

当然,突发事件只是提供了一个吸引注意力的平台,媒体优秀的表现尤其是新闻报道的高质量,才最终吸引受众的目光,并进而占据市场份额。突发事件发生后,竞争力强的媒体会调动一切优势资源,尽可能地把新闻做足做透,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注意。相反,缺乏竞争力的媒体,由于各方面条件都赶不上竞争对手,所生产的新闻报道难如人意,其结果可以想象。新闻报道做得好的媒体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新闻报道做得差的媒体甚至会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广告额的增加可以为新闻报道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从而使媒体进一步做好新闻报道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媒体在此基础上实现新闻报道与媒介经营的良性互动。因此,突发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对民众而言是坏事,但对媒体却是机遇。

案例4-7

【案例提示】

1997年8月24日21时40分,张金柱驾驶一辆牌号为豫A54010的皇冠2.0白色轿车,撞着了各自骑车的苏东海、苏磊父子。11岁的苏磊被当场撞飞;他的父亲苏东海以及两辆自行车则被卡在汽车左侧的前后轮之间,逃跑的汽车拖着苏东海狂驰几百米远。义愤之下,发现此情的行人、出租车等一起对皇冠车围追堵截,终于将其逼停。

1997年8月25日,刚刚创办三年的河南媒体《大河文化报》在头条的位置刊登了这条新闻:昨晚郑州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白色皇冠拖着被撞伤者狂逃,众出租车司机怀着满腔义愤猛追。1997年8月26日,《大河文化报》接着报道了郑州市民对此事的强烈反应,但没有点出肇事者的姓名只说“此人身份待核实”。1997年8月27日,《大河文化报》在显著的位置刊登肇事者张金柱被刑拘的消息。

在全民声讨的强大舆论中,张金柱案走向法庭。当年12月3日,郑州市中院公开审理此案,郑州市民奔走相告,法庭外支起了音箱“直播”庭审过程,大量市民聚集收听。1998年1月12日,张金柱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死刑。张不服提起上诉,河南省高院维持原判。1998年2月26日,张金柱被执行死刑。之后数年,“张金柱”成为驾车肇事逃逸者的代名词。

《大河文化报》后来更名为《大河报》,凭借着张金柱事件报道的极大成功,《大河报》闻名于中国的媒体圈。直到2010年,一些郑州市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认识《大河报》,并爱上这份报纸,不夸张地说,与1997年夏天的那起恶性交通肇事案件‘密不可分’。正是从大河报对这起事件持续的追踪报道中,让我看到了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新媒体的出现。”[11]

张金柱事件(连续报道)

之一:白色皇冠拖着被撞伤者狂逃

众出租车怀着满腔义愤猛追

[本报今日凌晨1时讯 记者江华]昨天晚上,郑州市街头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恶性交通肇事案。至凌晨1时,受害者一死一伤。

图4-8 《大河文化报》对张金柱事件的首次报道

昨晚9时40分许,在经一路与金水路交叉口,一辆牌号为豫A54010的皇冠2.0白色轿车,撞着了各自骑车行走的苏东海、苏磊父子。11岁的苏磊被当场撞翻在地,被撞飞的小苏磊将皇冠车的挡风玻璃撞了一个破碎的大窝;他的父亲苏东海以及两辆自行车则被卡在汽车左侧的前后轮之间,逃跑的汽车拖着苏东海狂驰几百米远。目击人谭杰说,在夜幕之下,汽车不停地飞跑,自行车在马路上摩擦出一路火花。

9时45分,准备在10时接班上岗的

特巡一分队两位警察驾驶警车正在东明路电院加油站加油,看到了狂奔而来的皇冠车,立即追赶;此时,发现此情的行人、3辆出租车、1辆工具车在义愤之下,几乎一起加速对皇冠车围追堵截,终于在距商城路不远处将其逼停。

在警察的帮助下,苏东海被立即送上赶到的120急救车。小苏磊也被人送往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进行急救。司机立即被警察控制。

22时37分,120值班调度日志梅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苏东海伤势严重,医护人员正在抢救。

11时,记者在急救中心看到,苏东海被皇冠车拖拉得几乎体无完肤,从头到脚,伤痕深深。头发被鲜血浸透,右臂皮肤被摩擦殆尽。

12时,在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抢救现场,记者看到,被用上呼吸器的小苏磊心跳次数在一点点地下降,他的呼吸已经完全停止。医生说,他的内脏已经破碎,颅内严重受创,这两种伤都是致命的。事实上,小苏磊已经死亡。孩子的亲属在抢救现场悲痛欲绝!近凌晨1时,记者在事故处理部门被告知,肇事车司机已经接受讯问。

之二:千夫怒指肇事者 此人身份待核实

——对“8·24”恶性交通肇事逃逸事件的追踪之一

昨天上午10时许,11岁的小苏磊被亲人送到了冰冷的太平间。本来,再有一个星期,他就要回到离别了两个月的校园了,就要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玩耍了。躺在120急救中心的苏东海还不知道,他的儿子到底怎样了。

昨天下午至今天上午,本报的热线电话没有停过,几乎所有的电话都是一个主题:这个事情到底怎么样了?那个开车人是谁?

一个老者在电话里勃然大怒:“你们为什么不把那个开车人身份说出来?如果不敢,你们对不起郑州市民!”不等值班记者解释,就啪地放下话筒。昨天下午,这件事成了许多单位谈论的话题。晚上,许多人家也是感叹不已。一读者说,看了报道,两个钟头缓不过来劲儿!

目击者祁先生专门骑着摩托车顺着肇事车行走路线量了拖拉距离,他告诉记者,肇事线路长达1 500米。他说,当时皇冠车所过之处,都是一片惊呼,比电影中的恐怖镜头还要恐怖,当晚他几乎无法入睡,情景老在眼前出现。

读者说:“开车人就这么狠啊?人命在他手里这么不值钱?这和杀人有什么区别?”

自报道与读者见面后,记者一直期待着的现场第一目击人,终于在昨天下午7时许,和记者取得了联系。

这位开工具车的司机详细地述说了8月24日晚那让人愤怒的一幕。

当时这位司机拉着3位同事正行驶在顺河路口,突然看见了白色皇冠车一路狂奔着、冒着火花而来,车下,有一个人和自行车。他们立即加速追了上去,在加油站门口,这位司机将车横在皇冠车面前,迫使他停车。几乎同时,一辆五十铃客货车、几辆“面的”车也停在车旁,他们4人和客货车下来的3位武警军官向皇冠车冲来。车上只有一个人。车门被拉开后,一个武警军官忍不住愤怒,一个耳光打向开车人。军官愤怒地斥骂:“你这个畜生!”

开车人被拉下车的第一句话是:“咋了呀?再犯法也不能打我呀!”据目击者说,他显然喝了酒。

武警军官、工具车里的4个人以及“面的”司机们共同用力,将皇冠车抬起,将被拖拉千余米的苏东海拉出来。

这位司机说:“这太让人心寒!从报纸上知道他的儿子已经死了,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记者目前还未查出“白色皇冠豫A54010”是谁的车;而开车人的身份已通过有关渠道获悉,但有待负责部门的进一步核实。

之三:张金桂昨晚被依法刑事拘留

——对“8·24”恶性交通肇事逃逸事件的追踪之二

昨日深夜11时50分,记者亲眼目睹了“8·24”恶性交通肇事案的肇事者、身为公安干警的张金柱,被郑州市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的过程。这是郑州市公安局在“8·24”案发后,行动迅速、态度坚决明朗、措施果断的结果。

8月24日,省会郑州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见本报8月25日、26日第一版报道),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和交警支队接到群众报警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询查事故原因和肇事者。

郑州市公安局获悉此事后,尤其得悉肇事者系公安民警时,认为,肇事人张金柱虽未受任何公安机关指派,借用私车办私事,纯属个人行为;但身为民警,其行为已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必须严肃处理。

8月25日夜,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召开会议,责令交警支队本着对人民、对受害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勘查事故现场,确定事故责任。严格执法秉公办案,对肇事民警决不袒护,依照交通法规秉公依法严肃处理。并于当晚决定采取了3条相应措施:

(1)对肇事人张金柱调查取证后,依法刑事拘留。

(2)到医院看望慰问受害人及其亲属。

(3)以张金柱肇事事件为反面教材,通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及全体公安干警,加大从严治警、以法治警、纪律作风整顿力度。

截至25日晚,交通事故处理部门调查取证有关材料20余份,在反复认真勘查肇事现场及逃逸现场后得出结论:肇事人张金柱应负全部责任。

据了解,肇事人张金柱是郑州市公安局待分配人员,近期因家有病人和个人身体状况没有上班。24日晚,他借他人汽车办私事肇事。事发后,因心脏病、高血压住进医院。

省公安厅副厅长兼郑州市公安局局长李承先告诉记者:对于个别严重破坏公安机关声誉,严重违法违纪和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不论是谁,公安机关决不姑息迁就,毫不手软,坚决依法依纪严惩不贷,以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真正地维护群众的利益,真正地取信于民,真正地让群众满意。

昨晚,在郑州市看守所,李承先局长指示有关人员,要连夜对此案依法从快从严处理。

昨天,记者再次奔赴事故现场、120急救中心、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采访目击者、受害者苏东海、救护人员以及见义勇为的人民群众。

昨天下午,记者在肇事车辆上看到了苏东海求救拍打车门时,留在车左侧后门上的一个血手印,以及孩子撞在挡风玻璃上留下的一缕头发和些许头皮。

昨天,本报热线电话和总编室电话仍然一分钟也没有停止过。读者激愤的述说,透着殷切的期望。据今天上午10时统计,本报已经接到读者打来的热线电话600余个。

我们的党和政府现在已经给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复了!

正义和公正的力量又一次显出她的威力。

【案例分析】

这就是后来轰动一时的张金柱案的第一篇报道。8月的郑州,依然热浪滚滚。这一年年初,2月19日晚,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5个月后,7月1日,在淋漓的雨水中,中国从英国人手里收回了香港。大事频仍的1997,发生于中原地带的一起恶性交通肇事逃逸案本不会成为全国舆论的一个焦点。然而,经过媒体报道后,事情的进程进入了另一个轨迹。

大河报是国内首先对此事进行报道的媒体,8月26日,它接着报道了郑州市民对此事的强烈反应,但没有点出肇事者的姓名,只说“此人身份待核实”。27日,肇事者张金柱被刑拘的消息登上了大河报的显著位置。此人是曾任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局长、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安分局政委。直至次年二月份,大河报对张金柱案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得知撞人、拖人的竟然是一个公安、还曾经是位领导,群众情绪更加激愤。大河报前副总编辑马云龙回忆说,舆情的愤怒并不是单冲着张金柱的,当时正值全国范围内群众对公安的情绪都很大,张金柱肇事逃逸成了点燃舆情的导火索。

大河报的报道迅速被全国媒体转载。《南方周末》对此事进行详细报道,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也播出对此案的调查。张金柱案从中原进向全国,成为全国人民愤怒情绪的发泄点。正如张金柱的律师所说,张金柱已经超过了交通肇事案被告人的身份,变成了公安队伍中违法乱纪的典型代表,成了公安队伍中反面人物的化身。

正是在全民声讨的强大舆论中,张金柱案走向法庭。当年12月3日,郑州市中院公开审理此案,郑州市民奔走相告,法庭外支起了音箱“直播”庭审过程,大量市民聚集收听。

大河报前副总编马云龙谈起张金柱案的报道:“如果它是一个标志,那就是表明媒体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来干涉社会,成为监督的一种力量。”1995年8月1日,大河报创刊。“从创刊起,大河报就把批评报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品类来经营,批评报道前后相继,造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态势。”大河报前总编辑王继兴说。事实上,对批评报道的青睐也是后来“都市报”采编人员的共同趋向。在此一年前,北京,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四川日报》副总编辑席文举正在皱着眉头思考他要创办的一份新报纸的名字,想了一会儿,他说,就叫“都市报”吧。席也从此被尊为“中国都市报之父”。1995 年1月,《华西都市报》创刊,并迅速从四川盆地报林中飙出,将报业真正推向市场,由此引发了“都市报现象”及中国传媒变革的第二次浪潮,而批评报道一直是《华西都市报》的策划重点。《大河报》就这样为后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1]巴格达时间2003年3月20日晨5时30分(北京时间10时30分)左右,美国海军发射的6枚巡航导弹击中伊拉克首都的部分重要目标,巴格达上空响起爆炸声和防空火炮声。随后,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爆发.

[2]2008年12月3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任国新办主任王晨就“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为主题作介绍,并答记者问。在谈到突发事件报道时,王晨说,及时、准确、公开、透明一直是我们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也是今年新闻发布工作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的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我们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努力工作,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的部门、地区、地方都能够按照上面说的这些法律法规及时的、主动的对外发布信息,今年新闻发布的时效性显著增强了,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中国的积极变化和发展进步,也得到国际媒体的积极评价。参见新华社对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直播报道:http://www.xinhuanet.com/zhibo/20081230/zhibo.htm.

[3]童兵.危机传播是危机管理的关键环节——〈突发事件报道〉序言[M],参见谢耘耕,曹慎慎,王婷.突发事件报道[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信息专报》是由人民日报内参部主编,2000年10月创刊(2005年3月前由人民日报总编室主编),只通过保密传真,专传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机密级刊物。它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在第一时间上报的可能影响全局影响稳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重大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安全隐患等。

[5]朱镕基.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24.

[6]朱镕基.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86.

[7]《爱心守望风雪同行》是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为配合南方抗灾工作推出的全天直播节目,截至2008年2 月12日,累计播出23天,播出时长近200小时,播发消息6 000余条.

[8]原南方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范以锦评价:《南方都市报》创办初期没有太重视报格,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办报理念,甚至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和发行量,不惜版面刊发包括“烧杀抢”等详尽细节的新闻和一些血淋淋的照片。在营销的语境中满足于叫卖式的促销语,盲目走低俗化的小报道路。没有自己独特的报格和坚守的底线,便随时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后来,《南方都市报》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摒弃了低俗化的倾向。2003年,《南方都市报》喊出“主流,就是力量”的口号,继而再喊出“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加强言论和深度报道。树立了自己的报格和品牌地位之后,经营直线上升,凭借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都市类报纸中广告收入最多的报纸。参见范以锦,袁端端.报格愈是坚挺 市场空间愈是宽阔[J].青年记者,2010(4)(上).

[9]秦峰.媒介品牌的建立与维护[J].新闻知识,2012(5).

[10]国内各类媒体都有各自的媒介品牌追求,《金陵晚报》:让阅读成为享受;《东方早报》:影响力至上;《羊城晚报》:真知影响人生;《解放日报》:了解上海的第一选择;《北京青年报》: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新京报》:负责报道一切;《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经济观察报》:理性、建设性;《大河报》:关切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

[11]《大河报》创办15年之际,年过花甲的读者李文轩,在谈到和《大河报》的结缘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参见新闻报道:《张金柱案报道让他爱上大河报》(记者康锦),《大河报》,2010年7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