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用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用,或者科学技术具有何种社会价值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它的认知。所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科学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经济迅速振兴和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社会学家、技术哲学家埃吕尔认为技术性的社会不是一个真正合乎人性的社会,因为人类的文明和技术之间是存有矛盾的。所以,针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用,无论是技术乐观主义,还是技术的悲观主义都存在片面性。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它与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乃至人类自身的生活都密不可分,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动力之一,也是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使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人类思想文化的提升。所以,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用,或者科学技术具有何种社会价值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它的认知。

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力结构中,作为技术性要素的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正是科学技术的推动,劳动者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劳动工具发生巨大变革。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生产工具完成了由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生产工具的革命性跃迁。自此之后,每一次科学的进步以及技术的新发明都促使我们的生产工具越来越趋于现代化。所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科学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经济迅速振兴和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发明或革新都使社会经济乃至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马克思曾经对技术的社会功能有过如此的评价,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即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预告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火药把骑士阶级打得粉碎;指南针导致了地理大发现,拓宽了世界市场,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的工具。关于近代技术的社会功能,恩格斯曾指出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杠杆列宁认为,技术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同时对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列宁基于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曾经说过这样的名言: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体脑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男女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如内燃机技术的发明和使用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工业自动化技术使白领工人(脑力劳动者)成为总体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由于手机、高铁、计算机网络、汽车、飞机的广泛使用,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拓展。随之而来,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人类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建立于一定生产方式上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社会生活活动的形式或方式的总和。一般来讲,包括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衣、食、住、行、乐的方式。广义的生活方式则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方式,还包括劳动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等。生活方式主要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而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受科学技术所制约的。因此,一定时代的生活方式是与那个时代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除此之外,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其原因就在于,衡量人类精神文明是否进步的标准之一,是人类知识水平的高低。一个民族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就是一个未开化的民族,一个社会缺乏知识、文化就是一个没有完成文明化的社会。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产物,是关于自然的知识。人类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发展着人类的知识,体现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提高和深化,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的表现。因而,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发达程度,就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的水平。总体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用体现在它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上。所以说,科学技术变革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杠杆。

但与此同时,世界的科学技术浪潮也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种种负面效应,例如,生态的危机、农药的滥用、土壤的退化、生化武器的研制、核武器的使用,等等,这就是科学技术社会功用的两重性问题。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不仅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来造福人类,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针对这些问题,理论界的很多学者,比方说维纳、埃吕尔、霍克海默、哈贝马斯、马尔库塞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危害提出了深刻的批判。控制论的提出者维纳认为,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给人类带来福祉,但是,仅当人类生存时间足够长时,我们才可能进入这个为人类造福的时期。新工业革命也可以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不去理智地利用它,它就有可能很快地发展到这个地步。在维纳的观点里,技术本身并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而是取决于这一技术所置身的现实社会。社会学家、技术哲学家埃吕尔认为技术性的社会不是一个真正合乎人性的社会,因为人类的文明和技术之间是存有矛盾的。而霍克海默更是把科学技术看成自身具有自律性并对社会具有统治性的,它促使人从内部和外部对自然界的支配变成他们绝对的生活目的。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尽管给人类带来了富裕的物质生活,但却使人类成为科学技术的奴隶,人都成了单向度的人。换句话讲,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以及不断扩大的奴役三者之间是等于关系。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这就说明,资本主义时代的科学技术既不能使人类完全摆脱贫困,也不能使人心健康得到发展。到底科学技术能不能造福人类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而不能各执一词,应该看到它的两重性。所以,针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用,无论是技术乐观主义,还是技术的悲观主义都存在片面性。对此,爱因斯坦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如果关心人的本身,那么这就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如果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那么就需要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应会造福于人类,而不是成为祸害。

总体而言,现如今的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且也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起着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而这些社会功能作用,正是对技术、科学内在价值的一种恰当表现。

关于技术是否有价值负荷,目前,存在着技术价值中性论和技术价值负荷论两种不同的观点。所谓技术价值中性论,是主张把技术和技术的应用分开,认为技术本身是价值中性的,无所谓善恶,但不否认技术应用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可能后果。所谓技术价值负荷论,是指认为技术本身隐含着人类的价值追求,反对把技术和技术的应用分开来评价。

科学技术价值中性论由来已久,而且深入人心。科学的价值中性论随机械论自然图景和近代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确立而兴起。近代科学的发展建立在对自然界进行分门别类研究和每门科学内部的独立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认为世界的真正本质是由事物的客观性质及支配它们的规律给予的。至于价值、解释、理论不是对世界的客观描述,所以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除非它们能被还原为“客观”的项目。近代机械论世界观把精神世界彻底从物质世界分离出去。一些哲学家如培根甚至认为,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必须把伦理价值的考虑排除在自然科学之外,因为道德知识会玷污或扭曲自然知识,使它们失去客观性。休谟还主张要把“应该”和“是”截然分开。许多人认为,既然作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界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科学家在认识过程中又应排除价值观念的干扰,那么,自然科学当然就不反映人类的价值。

对这种价值中立的“纯科学”理想最著名的辩护者是马克斯·韦伯,他认为,今天还有谁会相信,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或化学,能教给我们一些有关世界意义的知识呢?韦伯相信,科学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做出工具合理性的行动,科学是通过理性计算去选取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人们通过服从理性而控制外在世界。因而他主张科学家对自己的职业的态度应当是为科学而科学,他们只能要求自己做到知识上的诚实。正是从这种“为科学而科学”的态度出发,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把公有主义、无利益性作为科学家的重要行为规范,认为它们是构成科学的精神气质的重要成分。

科学技术价值中性论在某种意义上、某个特定范围内似乎可以成立,至今在学术界仍很有影响并常常被用来作为拒绝考虑科学家的伦理责任的挡箭牌。但是,如果从认识角度、从整体上来历史地考察科学产生及其发展的社会背景,考察科学对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影响,那么,我们只能把“中性论”看作一种神话或一种理想。科学技术所蕴含的价值,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科学技术活动的动机是蕴含价值的;其次,科学知识、技术产品渗透着人类的价值;再次,科学技术成果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

总之,关于科学技术社会功用的不同解读都是基于对其本质的不同理解。为此,就有必要对科学技术的整个发展脉络以及它与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内在关系进行系统了解,以便使我们大家能够真正明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