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朗诵艺术指要》序

《朗诵艺术指要》序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朗诵艺术指要》序曾致的新作《朗诵艺术指要》即将付梓,书稿翻阅一过,从中感受到了他那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体味到了他那业精于勤的治学态度。懒散怠惰是艺术的大敌,偷奸取巧是艺术的陷阱。朗诵艺术尤其需要勤学苦练,自强不息。用一句通俗的话概括,艺术就是用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效果。那“最小的力量”,正是凝结了多少日日夜夜,多少精力血汗!

《朗诵艺术指要》序

曾致的新作《朗诵艺术指要》即将付梓,书稿翻阅一过,从中感受到了他那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体味到了他那业精于勤的治学态度。在朗诵艺术的实践和理论上,他做了多年的积累,并且考察和分析了这门艺术的来龙去脉,梳理和提炼了各类精品的风格特点,因此,他是有足够的发言权的,不少观点富有新意,有些见解独具只眼。我愿意借此机会,写下自己的一点看法,以就教于读者

一、启蒙与普及

今天,我们写信、上网等,使用的汉字大家都能认识,所以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如果没有秦始皇的“书同文”,恐怕就不会这么方便。就像文字的发展一样,语言也要经过从杂多到统一的过程,而不可能一蹴而就。

语言的发展,由家族、部落等群居生活劳作中的各种语音词汇,逐步形成地域方言,各个方言再经过分化、融合等变迁,便有了不同时期的表现。当下的几大方言区,只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以后还要遵循语言规律,继续向前发展。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全球化、信息化,随着国际间各类交流的日益频繁,语言规范化的趋势必然不可阻挡,某些语言(包括某些方言)会消亡,某些语言要更广泛地普及。这其中,有声语言的规范化、审美化要求,已经成为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早就颁发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但对于有声语言的认识,显得如此忽视、轻视、蔑视,仍旧停滞在“重文轻语”的阶段,几乎没有什么提高。日常生活中不经意,语文教学中不在意,广播电视中不注意,学术研究中不留意,致使以“不标准”为“有个性”,以“港台腔”为“新风格”,以“男声女气”为“大趋势”,以“女声嗲气”为“贴近性”……我们的青少年们、婴幼儿们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语言中的是非、优劣,遭到了十分严重的误解和扭曲。

我们必须进行启蒙,我们必须进行普及!

二、有稿与无稿

文字语言和有声语言一直是并行不悖的、相辅相成的。虽然有源流的关联,虽然有功能的差别,却从来没有高低贵贱的截然分野。常识告诉我们,乡野村夫中不乏能写会算的本事,达官贵人更离不开口传心授的技能。有哪一个读书人拒绝吟诵诗文?有哪一个识字者只写信而不去念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书卷是写出来的,更是念出来的!平时说话,固然不必把每个字都写下来再去说;任何出声念出来的文字,也不可能都是自己的创作!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要听信那些好心人的建议:说话,得说没有稿子的话;念东西,得念自己写的诗文!否则,就会消极被动,变成文字的附庸,变成别人的传声筒!这个建议好不好呢?好像不太对。为什么不能写下来再说呢?为什么不该念别人写的东西呢?人人都这样做,自己写的诗文,别人就念不得;别人写的诗文,自己也念不得。那该怎么去体味、欣赏、交流、传播呢?把自己封闭起来,以自我为中心,虽可自娱自乐,却远离了社会,隔绝了群体,如何“全面发展”,如何“服务人民”哪?

朗诵,就是把古圣先贤及今人的名篇佳作,把那些有传播价值的文字作品,拿来仔细揣摩,深入理解,加强感受,引发感情,转化为有声语言,给更多的人听、看、欣赏。让大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这就如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有稿播音”,只有“锦上添花”,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审美期待。朗诵者必须对文字作品进行再认识,把自己的知识积累同作者的思想深度加以结合,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同作者的感情浓度加以沟通,实现伽达默尔提出的“视阈融合”,然后化成有声语言的一定样式,激情洋溢地、恰如其分地、抑扬顿挫地、悦耳动听地向听众观众“传达”,并从“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朗诵中,认识了作者,理解了作品,领会了朗诵,得到了美感,同时,也为无稿说话,储备了丰富的词语,打下了坚实的功底,激发了思维的灵性,提升了审美的能力。

古人写的东西自己不可能朗诵了;今人写的东西自己不善于朗诵了。这些宝贵的文字,只好交给朗诵者去开掘,去传诵了。于是,一代又一代朗诵艺术家用他们那精湛的表现力,创作出无数艺术典范,树起了多少丰碑,供后人世代传颂。他们的成就表明: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是一种不可替代、不容贬低的创作,我们只有发扬光大的义务,而没有弃之如敝屣的权利!

让我们坚持:“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

三、艺术与审美

艺术固然来源于生活,但是毕竟不是生活本身。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提炼,是阅历的凝聚,是智慧的结晶,是生命的合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投身艺术、献身艺术的人们不可回避的“炼狱”之旅。懒散怠惰是艺术的大敌,偷奸取巧是艺术的陷阱。朗诵艺术尤其需要勤学苦练,自强不息。

追名逐利,同艺术背道而驰;蝇营狗苟,同艺术譬若霄壤。艺术产生美,而美又生于善,善当然从真来。失去真、善、美,就不会有艺术。用一句通俗的话概括,艺术就是用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效果。那“最小的力量”,正是凝结了多少日日夜夜,多少精力血汗!穷其毕生,也走不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地,总有瑕疵,总有缺憾。即使“瑕不掩瑜”,还会有时代的局限,认知的疏漏。这样,艺术便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和无穷的魅力。思想的干瘪、知识的浅薄、良知的缺失、手法的单调,往往使艺术沦落为匠技,不可能产生真的坦荡、善的皈依、美的震撼和新的境界!

朗诵者要掌握朗诵艺术,首先要塑造自己的人格,真诚大度、善良忠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要勤奋坚毅,锲而不舍,知难而进,不骄不馁。再次,要虚怀若谷,广采博收,精益求精,闻过则喜。最后,要刻苦钻研,深入体味,只争朝夕,持之以恒。

朗诵者必须先学会发现文字作品的精髓,发现美。在咀嚼中,感受作品里的粗犷美、豪放美、高雅美、深沉美、温柔美、婉约美、通俗美、轻盈美,总之,多重和谐美、整体和谐美。

朗诵者还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强项,着力扬长避短。从选材到分析,从背诵到朗诵,都要以“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去驾驭文字作品,活化为自己最擅长的技巧,转化为自己最淳朴的表达。

审美的基本表达、特色表达和风格表达,都属于审美范畴。根据每位朗诵者日积月累的独特体验、独特感受、独特表达,经过长期磨炼,都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朗诵风格。但不要一味地追新求异、集怪猎奇,不顾文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只是去寻求同他人的“区别”,这就曲解了“艺术个性”的内涵和价值!

我们应该捍卫:艺术的科学路径,审美的民族精神!

四、历史与现实

在众多的文字作品中,我们大体可以分为“历史的”和“现实的”两大类。这两类作品的朗诵,应该加以区分,不可混淆。

目前的朗诵创作中,经常出现“历史的”缺乏历史感,“现实的”缺乏深刻性。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朗诵者同文字作品的关系,理解不透,感受不深,把握不准,表现不力。

“历史的”,大多属于“过去的”,如古代的、近代的作者的作品。其中,往往借题发挥,表达思古之幽情,写当时之心貌。朗诵者必须深味个中情调,回溯感必须十分强烈。回溯感,就是“遥想当年”“设身处地”的时空感和驾驭感。当然不必完全模拟古人,扮演古人,但是,更不能完全陷入今人的心境,用当下的气象和语气,单纯表现今天的时态。尽管朗诵者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也不能淡化古人的蕴含,甚至取代、替换古人的语言特点和表现风格。要善于表现历史的厚重感,把古人的思想感情恰当地表达出来。失去历史厚重感,就会缩小想象空间,就会显得干瘪生硬。

“现实的”,大多属于“现在的”,如现代的、当代的作者的作品。其中,不论是记叙、描写、抒情还是议论,都属于今天的人,说今天的话。虽然容易理解和感受,但却容易停留在文字语言表层,容易忘记作者而蜕变成朗诵者自己个人的东西。其实,原作中间那些文字语言里边不能表达、不愿表达、不好表达、不宜表达的内容和话语,更需要朗诵者用心思考、潜心感受,挖掘出那些隐含着的、深藏着的蕴藉,使之显露,使之明朗,让听者能够觉察到、体味到。从思维过程、词语序列到表现方式,都要抓住作品的主旨和风格,理清脉络,再现情景,凸现特点,凝聚重点,就不会浅尝辄止了。

朗诵,不是念书,更不是念字,要有激情、意境和韵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至关重要的。古人之情,今人之情,不仅有色彩和分量的不同,也还有主体把握的身份差异,有主体驾驭的个性区别。这就要在理解感受和声音处理上下工夫。

五、情调与腔调

朗诵,以文字作品为依据,而文字作品所饱含的激情、意境和韵律,就一定要通过有声语言给以充分地表现。因此,还要注意朗诵创作中如何把握“情调”,如何运用“腔调”。

情调,是文字作品同有声语言珠联璧合的产物,它表现出朗诵者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人生感悟和表达技巧。它是一种“会、通、精、化”的锤炼过程和结果,它是“感性——知性——理性——悟性”的融通过程和结晶。它既是文字作品的生发,更是有声语言的合成。朗诵者必须善于区分各个文字作品的基本情调,感受到“这一篇”跟“那一篇”的差别,并能让人体会到“个中滋味”。

腔调,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规格”,既有声音的态势和趋向,又有词语的推进和意味。在声音形式上,有“唱腔”、“韵白”、“评书”、“快板”、“单弦”、“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等。一切艺术语言表达,都忌讳“固定腔调”。所谓固定腔调,就是脱离具体内容,从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出发,沿着惯性的轨迹,省心省力地在声音的既定套路里行进,显得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却造成“以不变应万变”的空泛表达。任何腔调,包括戏剧、曲艺、歌唱、朗诵、播音,只要出现了固定腔调,就意味着思想感情表达的僵化和死亡。只有摆脱了它,才可能使有声语言迸发生命活力,产生特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朗诵的固定腔调,总是游离于内容、体裁、风格之外,拉腔拖调、忽起忽落、停连无度、重音含混、语气飘忽、节奏紊乱。粗听似乎“像朗诵”,细品便知“不对味”。这种情况,有的是在模仿过程中不自觉地抓住了皮毛,走了弯路;有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找到了捷径,入了歧途。事实上,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遵循规律,不畏艰苦,认真揣摩,反复体味,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则,才可能渐入佳境。

但是,我们决不笼统地反对“腔调”,因为,任何艺术都有自身的审美特点和历史积淀,总会存在着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明显的特征。朗诵的艺术特征或许可以简括为:依据文字语言,进入预设情境,加强内心感受,引发真挚感情,增大唇舌力度,拓开重点词语,拉动抑扬幅度,渲染意境气氛,等等。那基本要求,仍然不能违背“理解是基础,目的是统率,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的规律。如果把朗诵完全变成日常生活的说话,那就同朗诵大相径庭了。

朗诵是个体劳动的产物,是创作主体艺术个性的展现,是文字作品与有声语言的融通升华,是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互补,是传播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一翼,是提供大众审美愉悦的重要渠道。

我们呼吁:让朗诵活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吧!让朗诵教育更深入地进行下去吧!

有感而发,即兴议论,兴许是画蛇添足?就权作“烂序充数”好了。

张颂草于“三书屋

2007年7月20日

img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