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朗诵的概念

朗诵的概念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 朗诵的概念作为朗诵的本义,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大概与“诵”、“咏”、“吟”等相类。朗诵艺术的起源目前在业内和艺术界还并没有比较权威和确定的考察结果,但是根据其形式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能找到朗诵艺术的雏形。说的就是朗诵的重要性。

1 朗诵的概念

作为朗诵的本义,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大概与“诵”、“咏”、“吟”等相类。朗,是指声音的清晰、响亮;诵,是背诵、诵读。朗诵,也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表达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朗诵艺术的起源目前在业内和艺术界还并没有比较权威和确定的考察结果,但是根据其形式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能找到朗诵艺术的雏形。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史书文献中就出现了有关“诵”的记载。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尚书·舜典》中写道:“诵其言谓之诗,咏其言谓之歌。”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当时已经有了“诵”的形式。《汉书·艺文志》中写道:“诗三百遭秦火而全,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也。”这就是说,2500多年以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虽遭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依然能流传下来,主要就是因为有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传诵,并传之不朽。到了汉代,古文字学家郑玄认为,“以声节之曰诵”,意思是用声音把诗的节拍表示出来就是“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兴盛,人们对于佛经的诵读非常讲究声调和节奏,沈约前后,陆续创造并倡导了“四声八病”之说,这对诗文诵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了唐宋,朗诵就已经十分盛行了,大诗人杜甫在《解闷十二首(之七)》中写道:“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宋代文学大家陆游也非常推崇诵读,他在《剑南诗稿》中写道:“横陈枥饭侧,朗诵短檠”,由此可见诗人对朗诵的喜爱。元代,元曲这一新诗体的出现,虽是一种唱的形式,但其中融入了朗诵的元素。到了明清,著名文学派别桐城派提出的“因声求气”,足见当时人们对“朗诵”艺术的新认识。在西方,古希腊就有了朗诵的萌芽,话剧的发展使其中的独白逐渐发展成了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也可以看做是朗诵艺术的前身。朗诵有利于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诵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而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水平,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宏观而言,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微观而言,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朗诵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它要使用视觉、听觉、运动觉等,通过中枢神经,进行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和协调活动,可反映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力的分配转移。汉字形体变化复杂,朗诵可反映人观察的精细性、敏锐性。朗诵要迅速再认过已识记的字词,可反映人记忆的持久性、清晰性。朗诵的停连、轻重、语气、节奏等,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意义确定,若能及时作出符合原文含义的表达反应,则可反映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长期以来,朗诵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在战争年代,朗诵成了斗争的有力武器,许多仁人志士振臂高呼,倾心呐喊,咏诵着发自肺腑的诗文佳作,向民众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传播强国富民的知识。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很多热血青年在一些著名诗篇激励下,满怀豪情地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朗诵艺术作为一门以有声语言表达为形式的艺术,特别是以经过历史长河积淀的优美的华美篇章为文本,表达民族的激情和深情,已经作为一种历史的象征,一种文化遗产,一种不灭的精神,广为传送,深入人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朗诵更是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它被广泛运用于艺术表演、教学活动、广播电视和人际交往中。如今,各种学术团体应运而生,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各类大赛丰富多彩,网络资源快捷便利,朗诵艺术在中国大地正方兴未艾,一片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