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代的围垦工程

古代的围垦工程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次围塘虽未成功,但却留下东湖塘之名。此后,近两个世纪以来,宁德人民虽未放弃修筑东湖塘的念头,却因有前车之鉴,对较大规模的集资围垦,竟无人敢于问津。故东湖内围垦的小塘,多数是在这一时期。在东门外黄花溪的弯内,即今宁德市中医院处。今属温福铁路宁德客运站周边,已逐渐融入城建之中。面积约400亩,1959年围垦东湖塘筑造“金马”大堤时,前半段被取土挖深,地貌改观。
古代的围垦工程_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志

宁德市蕉城区北、西北、南、西南方向,环列着镜台山、白鹤峰、南峰诸山,由此发源的几十条山涧汇成小东门护城河、南门溪等数条溪流,由西向东流入东湖。大金溪亦由北向南,经兰田村流入东湖,海潮与众溪之水在此交汇,形成东湖塘。

历史上,政府与当地有识之士,曾数次倡修海堤,围海造田,但均未果。相传,唐代邑(指原宁德县,今蕉城区)内有一客居的广东商人(即传说中的“南粤珍珠客”)曾义举倡修海堤,围海造田195亩。地点据说是在后门头(古地名)至蓝田溪畔的一个拐弯处。因计划不周,施工不善,资金不继,中途缀工,商人无功而返。此次围塘虽未成功,但却留下东湖塘之名。而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围垦之举,则是宋代的事。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县令李泽民倡修海堤,围海造田1000多亩。后人为纪念此举,特将该堤命名为“李公堤”。明嘉靖年间,宁德(今蕉城)籍进士陈褎所撰《筑湖疏》载“本邑自唐开辟以来,宋淳祐之际始筑东湖。”可证此事。

另据文献记载,当时的海堤(指李公堤)走向大致为古溪村——塔山南——五里亭一线。

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六月,海啸,李公堤被毁。此后无力修复。

至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宁德(今蕉城)县令徐兆麟再度倡筑东湖海堤,邑民群起响应。围附马塘、酒屿、猴毛屿、兰柚,筑堤4条,长816丈,设水闸2座。工程费银10万两。

时,海堤走向大致为洋尾——塔山——大门山——乌龟山——葫芦岗。

乾隆十九年(1754年),该堤为大潮冲决。

此后,近两个世纪以来,宁德人民虽未放弃修筑东湖塘的念头,却因有前车之鉴,对较大规模的集资围垦,竟无人敢于问津。

期间,邑人一改过去集资搞大规模围垦的做法,转变为以个人或家族根据其实际经济实力,搞些小规模的围垦,陆陆续续没有间断过。小塘数亩,大塘不过数百亩,巨细不等。这种不同规模的基本建设,也是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这一时期的零星围垦,以嘉(庆)、道(光)年间,为其鼎盛时期。这时的宁德,不仅常有沿海宁波、福州、泉州等处的船只往来,还成为闽东北内陆县份的物资集散中心,大宗的地方特产,如茶叶、青靛和瓷器等通过海运销售出去,而布、洋油和日用品等又通过海运进来,使城乡的经济活了起来。旧社会人求发财,除了官道,就是商道。一代精英,从事商业活动,或屯货买卖,或长途贩运,从中牟利,因商而富。如邑人蔡志谅、王祖添、林延伸等。他们从经商起家,有了钱就购置田产或围塘造田,收取田租,让子孙后代坐享清福。故东湖内围垦的小塘,多数是在这一时期。而塘田也多为上述的蔡、王、林各家所拥有。这点可从新中国成立后“土改”档案中得到证实。

1949年以前,东湖内小塘分布情况分别为:

1.东线

何家塘。在东门外黄花溪的弯内,即今宁德市中医院处。面积约10余亩,顾名思义,该塘原为何姓人家的先祖所围。今已湮没在城市建设之中,唯有一股从后山舂臼里流经中医院与“宁五中”之间,而后注人东湖塘排洪沟的溪水仍汩汩流淌至今。

麓仔塘。在黄土岩与火夹湾之间的一个小弯处,即今宁德地震台前,面积约6亩,何时何人所建不详,其名也早已不用。从前,这里林木葱茏,一泓清泉,从山上直泻到海边。船民多于此处掬取饮用水,也为田地灌溉所利用。现已林亡泉断,完全湮没在城市建设之中了。

曲尺塘。在今莲花山至蓝釉之间一个叫沙巷弯的地方。最早是唐朝有个南粤珍珠客在这里围二百亩左右的小塘,因资金不继,半途而废,后来塘基被蓝田村人所利用,围成已耕作多年后,被潮水冲塌。至明万历年间,有埠头陈氏名琯,是个卸任知县。撰写过《筑东湖议》。他在沙巷弯原蓝田人废塘处,直至莲花山脚下并延至蓝釉,围成一曲尺形的堤坝,面积达到240余亩。该塘堤后来一直成为人们从城关去蓝田的必经之道,称之为曲尺塘,也叫小东湖塘。该塘后因陈琯子孙破产易主,于民国后期失修废弃。

浒下塘。俗称溪口塘,在澳口村下,蓝田溪入海的咸淡水交汇处,面积约100亩。1958年东湖围塘档案的附图中,由于绘制者为外地人,听不清楚宁德话,被错写成“花架塘”。何时何人所建不详。

福安塘。在蓝田村前。清道光年间,由福安县一位财主所肇建,故名。面积约300亩。

宫前塘。在蓝田村边一座大宫的前面,故名。面积约200亩。“文革”后修筑的从宁德城关至漳湾镇的公路,即穿塘而过,把它分成两半,现已为村建所用,面貌大有改观。何时何人所建,虽难查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该塘早于福安塘,从实地可以看出,福安塘的堤坝是镶接在宫前塘的转弯处。

赤邻塘。也叫东楼塘,在东楼村前,居赤邻山下,故名。面积约300亩。

游澳塘。在游澳村前。面积约200亩。

下盘塘。也叫下凡塘,在下凡村前,盘(今改凡)山下,故名。面积约300亩。

蒋澳塘。在蒋澳村前。面积约200亩。

马山塘。在马山村前。面积约200亩。

赤邻塘以下五塘,近年来因筑路、村建有所改观。今属温福铁路宁德客运站周边,已逐渐融入城建之中。

白井塘。在白马山下,马山村旁,与鳌江村毗邻。面积约400亩,1959年围垦东湖塘筑造“金马”大堤时,前半段被取土挖深,地貌改观。今属温福铁路宁德客运站周边,已会逐渐融入城建之中。

再者,相传约在明朝时候,从蓝田溪旁山鼻起,沿着蓝田水道,有一条长长的塘堤,直抵马山村前的大榕树处,叫天成塘。她囊括了后来的福安、宫前、赤邻、游澳、下盘、蒋澳、马山等各小塘的外围。历史上,宁德天成塘的存在依据有二:一是清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的邑人陈邦校(即陈琅孙,任礼部员外郎)“复西陂议”中有提及:二是东湖未围垦前,蓝田、下凡一带村民下海耕作时,常挖出当年天成塘的基座木桩。《宁德县志·山川篇》记载陈邦校的“复西陂议”中,讲到西陂塘废弃二百余年钱粮赋税仍未免时,提及廉村、天成二塘因潮噬亦陷为海,赔粮累同之事。亦可以证明宁德从前确实有过天成塘。

对上述各个小塘的建成时间,因年代已久,无法做出详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海塘多是建在清乾隆四十六年《宁德县志》之后,所以没有记载。一般来说,是同福安塘始建的清道光年间,相去不远。

2.南线

宫后塘。在小(筱)场灵杰候王宫(俗称小场宫)背后。因该宫坐东向西,背倚东湖,面朝后山的白鹤岭岔口,故名。面积约10余亩,现能知道的是建国前后时间,该塘分割成4口鱼池,由何姓人家搞淡水养鱼。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时期,土地(包括鱼塘)入社。人民公社化后归小场大队集体所有。今因处宁德城区的‘闽东路’与城东路交叉的环岛边,已被填平,湮没在城建中。

南大塘。在下宅园。面积近300亩。为清道光年间城关溪井墘王祖添所建,除大部分耕种水稻外,原有大鱼池10口。“土改”中被没收分配给务本村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农业合作化时期,土地含鱼池入社。人民公社时把10口大鱼池改成36口小鱼池,分给桥头下大队1口,小场大队2口,下宅园大队33口。田地也分给上面三个大队所有,现已湮没在城建中。

新塘。在下宅园。面积约200亩。为清朝后期城关蔡志谅(蔡亨)所建。该塘处于南门外秋芦溪涧水的出口处,围垦难度大,故建塘时间较晚。塘堤的两端是衔接在南大塘与圣人塘二塘堤拐弯的半腰处。1946年9月被大潮水冲塌后,未能修复,直至1952年由县人民政府出资金,当地务本村农民出劳力,将其修成复耕。农业合作化时期,土地入社。人民公社后分给桥头下、小场、下宅园3个大队集体所有。现已湮没在城建中。

圣人塘。在下宅园。正名济仁塘,原系宁德县文庙(即圣人庙)的资产,俗称圣人塘。该塘建于清朝后期。面积约200亩。原由南门外务本村农民耕种,地租交给县圣人庙董事会,作为春秋“祭孔”的活动经费使用。“土改”时,根据《土地法》规定,没收其封建祠堂、庙观出租的土地部分,分配给务本村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农业合作化时期,土地入社。人民公社化后分给桥头下、小场、下宅园3个大队集体所有。现已湮没在城建中。

驸马塘。约在城南镇古溪村前。清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明邑人陈琯《筑东湖议》中“始以为之规模略言之:南起于驸马塘,角接于酒屿,计堤一百余丈……”。这段话证明了两点。其一,宁德东湖历史上有过附马塘,在明朝万历年间还存在。其二,地点是在县南郊外,离酒屿(今塔山)较近的地方。若“按图索骥”来求证的话,该塘的地点无疑是在今城南镇古溪村的“普济明王宫”一带。

吴厝塘。在城南镇塔山岛吴厝里村前,面积约100亩。始建于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1955年11月,中共中央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公布后,当时孤悬于东湖海面之上的塔山农民,因岛中乏地可种,要驾舟前来古溪村耕作,十分不便,故这时利用冬季农闲季节,以高级社人多劳力足的优势,集中全古溪新新高级社的劳力到塔山岛吴厝里村前的一个拐弯处筑堤造塘。经过两个多月的共同奋斗,努力拼搏,围塘造田成功。从此,结束了塔山岛人跨海驾舟耕作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