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庭农场是农业专业大户的升级版

家庭农场是农业专业大户的升级版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对农业专业大户的界定主要是以其种植或者养殖的规模为标准。受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下、土地流转费用高企等因素影响,一些农业大户流转土地后,将原本用于种粮的土地转为发展养殖业、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耕地的“非粮化”倾向明显。
家庭农场是农业专业大户的升级版_新常态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

一般来说,农业专业大户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分工的基础上,从传统农户中分离出来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围绕某一种农产品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农户。目前,对农业专业大户的界定主要是以其种植或者养殖的规模为标准。由于土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全国各地对农业专业大户的数量标准也不尽相同。以种粮大户为例,2012年全国的界定标准为经营面积达30亩以上;黑龙江省的界定标准为实际种粮面积不低于1000亩;山东省的界定标准为粮食种植面积300亩及以上(含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其中小麦或水稻种植面积150亩及以上)。

农业专业大户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进步。但是,农业专业大户在健康、规范、稳定发展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第一,土地流转方式不规范。规范的土地流转是农业专业大户(也包括其他经营主体)产生的先决条件,为农业专业大户的成长提供了土地资源,为催生更多、更大的农业专业大户提供了基础条件。一些农业专业大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只是口头协议,没有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不规范,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围绕土地流转纠纷不断。由于目前耕地租赁转包政策没有实施细则,耕地转出户大多不愿签订长期流转合同,导致有些农业专业大户转入土地流转期限普遍较短,土地流转不稳定,影响了农业大户长期投入农田基础设施的积极性。第二,地块分散。虽然一些农业专业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显著地降低了土地的细碎化程度,实现了土地的连片经营和规模经济效益,但是也有一些农业专业大户承包的耕地存在着分户承包、田块分散等现象,不便于统一布局和管理,制约发展规模生产。第三,大部分农业大户缺乏专业培训。尽管大部分农业大户多年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但是他们普遍未经过系统的农业专业培训学习,难以熟练掌握农业新技术,科学种粮水平亟待提高,难以有效承担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第四,农业专业大户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耕地“非粮化”倾向。受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下、土地流转费用高企等因素影响,一些农业大户流转土地后,将原本用于种粮的土地转为发展养殖业、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耕地的“非粮化”倾向明显。

同样作为农业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与农业专业大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按照目前农业部提出的家庭农场的三大主要标准(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农场必然会来源于农业专业大户,但是相比较农业专业大户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家庭农场门槛高、准入制度严格,其界定标准也要严格高于农业专业大户。第一,家庭农场必须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无常年雇工或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第二,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必须规范。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不但要有正式的书面合同,而且其土地流转期限一般不得低于十年。第三,家庭农场的土地要实现连片经营。家庭农场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单块土地面积不得低于一定的亩数。第四,家庭农场主必须是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不仅必须把从事农业作为固定的甚至终身的职业,而且必须具备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文化素养、管理经验、经营能力。第五,家庭农场不得擅自改变原有土地用途,使流转的土地呈现“非农化”“非粮化”等现象,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