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湖以东平原的地理环境

太湖以东平原的地理环境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整体区域随着长江三角洲前缘的向海推移与腹地范围的逐渐扩大,太湖以东平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逐渐凸显,并制约着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根据太湖流域史前遗址的考古成果,距今7000至6500年前是人类在环太湖一带定居和生活的开端。综上,本书将太湖东部平原划分为低乡、高乡、滨海三个亚地貌区,分别考察其聚落的发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人居生态的整体特征和历史变迁趋势。
太湖以东平原的地理环境_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

(一)整体区域

随着长江三角洲前缘的向海推移与腹地范围的逐渐扩大,太湖以东平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逐渐凸显,并制约着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这是本书研究该区聚落发育和演变过程的基本出发点。

根据太湖流域史前遗址的考古成果,距今7000至6500年前是人类在环太湖一带定居和生活的开端。那时太湖平原形态初具,湖盆周围地势较低,有相当广的部位尚且受浅水浸淹,人们主要生活在距海最近的浅水湖沼和海湾地带,食物主要来自海洋的鱼类和贝壳类,在陆上挖掘水井以获取淡水,居住在由海浪堆积成的贝壳堤等高冈地带,用贝壳制成各种陶器作为日常使用[6]。随着全新世后期海平面的逐渐回落和海岸线的后退,滨海沼泽地貌得到改造,人们在平原上居住的可选择范围和作为食物的动植物来源逐渐扩大。对马家浜文化时期崧泽、圩墩、草鞋山、青墩、龙虬庄几处遗址的孢粉分析表明,孢粉组合中既有咸水生植物,也有淡水生草木花粉,还有咸水、淡水环境均宜生长的眼子菜、黑三棱、香蒲、蓼等。动物遗骸不仅包括梅花鹿、四不像、獐、水牛等喜欢生活在水域附近的大型动物遗骨,也有龟、鱼等生活在水塘和小河等小型水域里的动物遗骨[7],这些从总体上说明,一种适合人们造屋建宅、定居和生产的生态环境在全新世后期已经形成,滨海地带的内陆化,使人类聚落的依存环境逐渐改善。虽然人们构建聚落的地点仍距海较近,经常受到咸潮和飓风的侵袭,土壤盐碱化严重,不利于农作物的培育和生长,但通过挖掘水井、疏通内湖淡水等手段,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淡水基本有所保障。聚落的起源与沼泽地表的河渠化改造同时发生,随着地表水的疏通,建造住宅所需的干爽地面、饮用水、淡水食物等逐渐丰富。

全中新世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原因,已促成今天太湖流域的雏形[8]。其后历经长期变化,直到宋元以后太湖才逐渐发展成今天的规模。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太湖流域中下游逐渐发育而成的三江排水干河(吴淞江、东江、娄江),处于不断束狭乃至淤塞的变化之中,开始出现各种排水不畅的问题。其自然界的原因是北宋以后的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促使河流入海的比降减小,加之太湖碟形洼地边缘的高地势;社会人文的因素,则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之后导致太湖流域的人地关系紧张。元末明初,黄浦江最终发育成太湖洩水的主流,吴淞江严重淤塞[9]。14世纪前后吴淞江两岸的“汇”与小泾浜快速发育,高乡河流对潮汐的依赖加强[10],从稻作区变为植棉区,这些与西部低乡大圩的崩坏与塘浦系统的破碎化直接有关。而宋代以后青龙江逐渐淤塞,贸易大港青龙镇走向衰落,上海地区具备了贸易港口的条件,也同整个太湖东部平原的水环境尤其是吴淞江水系的自然演变有很大关系[11]

总之,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如气候、地势、潮汐等,始终在太湖平原地理环境的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上人类活动的因素,其内部各个部分相互掣肘、共同变化的性质十分明显。也正是这种整体性的客观存在,人们习惯于将太湖平原统称为“鱼米之乡”或者“江南水乡”,而忽略其内部亚地貌区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二)亚地貌区

在古代苏、松地区的文献中,向来存在“高乡”与“低乡”之分,对二者在水土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也时有论及[12]现代地理资料也显示,长江三角洲东部主要是属于以太湖为中心的碟形洼地的东缘部分,其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称为碟缘高地和滨海平原,大体上包括上海、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等区片的全部和金山区片的东南部,海拔4—5米,但南缘略高于北缘;西部,主要是松江、青浦两区片的大部,金山区片的北部和嘉定区片的西南角,属碟形洼地的底部,湖荡密布,称为淀泖低地,地势低洼,海拔3.5米以下,最低处还不到2米[13]。所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以冈身为分界的高乡与低乡由于成陆过程的差异和潮汐作用的差异,二者在水系结构、土壤性质、农田体制以及聚落格局、社会经济水平等方面的演变态势和驱动力均不可等而视之[14]

而从历史地理研究的角度来看,“高乡”的范围还应当再行细分:历史上随着海塘修筑后长江三角洲前缘的快速推进和滨海人类活动的增强,高乡东端的滨海平原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貌区[15],其水网、聚落、产业等具有显著的滨海特征。由于明清以来历史文献对滨海的开发过程和人类生活记载渐多,使得本研究对滨海平原人居环境的复原成为可能。

事实上在宋元时期,处于东海之滨的今川沙、南汇、奉贤一带才成陆未久,生产方式尚属煎盐业与滩涂农垦并存,“赤卤之郊,水咸而浊,土瘠而硇”[16],其农业生产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均无法与西部鱼米桑蚕之乡的农田深耕化和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同日而语。在生活条件方面,川沙、南汇一带新辟的盐场甚至“地无淡泉,汲必出二十里外荷”,以至于“售予场者,担酬值五百文,其病民视他境为甚”[17]。明代中后期,因长江口淡水南移,川沙盐业衰退,灶民开始归农,稻米与棉花、杂粮相间的农业种植才开始发展起来,在灶转农的过程中,又要面对土壤改良、种植结构、赋税制度等重新调整的问题[18]。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直至清代中期,川沙仍被认为是僻处海隅之地,并“无富商巨室”[19],属于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后进地区。

综上,本书将太湖东部平原划分为低乡、高乡、滨海三个亚地貌区,分别考察其聚落的发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人居生态的整体特征和历史变迁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