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与特征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与特征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与特征一、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多种表述方式: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将国家竞争力概念演绎到城市竞争力。但从城市及其竞争力的内涵来看,由于城市不同于企业,其发展目标是多元的,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目标等等。非自然资源构成城市竞争力条件的因素很多。城市竞争力的高低,最终反映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趋势上。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与特征_现代城市发展与管

第一节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与特征

一、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多种表述方式: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将国家竞争力概念演绎到城市竞争力。IMD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并可用公式“竞争力资产×竞争过程”来表示。因此,他们认为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

著名竞争力研究学者哈佛大学波特教授认为国家或城市的竞争力是通过国家或产业的综合竞争来实现和表达的。波特的国家竞争力定义是“竞争力在国家水平上仅仅有意义的概念是国家的生产率”。延伸到城市层面就是城市的生产率。城市竞争力内涵有城市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有利环境的能力。

“城市竞争力全球会议”(The World Competitive Congress 2000.5)上,哈佛大学的Kantor和Porter指出,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城市工业领导者的素质是城市竞争力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城市政府领导城市参与世界贸易的能力;第二,信息技术和知识产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决定性作用;第三,由于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投资相对减少,民营投资(包括外资和国内民营企业投资)成了城市经济的发动机。

Ivan Turok总结城市竞争力定义:“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能够满足区域、国家和国际市场同时能够提高居民实际收入以及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1—2002)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国际化和市场化舞台上,在生产力要素的综合表达上、再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动力培育上、在发展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上所表现出的比较优势和综合潜力。

广西桂林市市长王跃飞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它所具有的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系统合力。一个城市经济的兴衰、地位的升降,主要取决于这个城市对资源(人力、资金、物质、信息等)的吸引能力,如果这个城市吸引资源的能力比另一个城市弱,资源就会流向另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就会衰落。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主编倪鹏飞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城市价值收益的获得及获得的多少决定于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决定于城市的竞争力。

东南大学校长徐康宁(2003)从城市持续发展角度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界定,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

《中国城市蓝皮书》主编连玉明等(2003)则从竞争优势出发,力求突出城市竞争的综合性,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城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要素流动过程中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实现城市价值所具有的各种竞争优势的系统合力。[1]

上述关于城市竞争力概念的不同界定,一方面说明国内外目前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还处于探索、积累阶段,尚未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城市竞争力本身的复杂性(仇保兴,2002)。但从城市及其竞争力的内涵来看,由于城市不同于企业,其发展目标是多元的,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目标等等。因此,城市竞争力不能简单地概括为一个城市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外,把城市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为吸引、聚集资源的能力,这种表述也显得过于宽泛,因为任何经济主体的竞争,都可以归结为吸引、聚集资源,城市如此,国家和企业亦如此。城市竞争力可以概括为,通过提供自然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制度的环境,聚集、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明要素的能力,并最终表现为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2]

能够提供具有优势的自然和非自然的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条件。例如,独特的区位优势,拥有丰富的自然禀赋,往往是构成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20世纪80年代深圳的崛起,与紧靠香港有着内在的联系。90年代苏州开放性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和临近上海有很大关系。非自然资源构成城市竞争力条件的因素很多。有经济方面的,如产业基础、城市规模、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等;有制度方面的,如企业制度、政府服务、市场规范等;也有文化方面的,如价值观、教育水准、文化意识等。

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文明要素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和主体。城市竞争说到底是竞争中的城市占有和争取有限资源的一种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更快和更好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些资源就转化成各种文明要素,这里既包括有利于物质文明增长的要素,如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等,也包括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积累的要素,如先进观念、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等。一个城市若集聚、吸收和优化配置这些文明要素的能力比较强,城市的竞争力就比较强,因为所集聚、吸收的文明要素,通过合理的配置及其优化,一定能转换成巨大的生产力和文化力,最终超越其他城市的发展。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最终反映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趋势上。这里需要特别界定两点:第一,城市竞争力既是一个结果,又体现于一个过程,因此,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主要是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潜能和发展趋势(但并不能因此否定竞争力静态状况对城市竞争的意义);第二,城市竞争力不单纯取决于发展速度,尤其是经济发展速度,城市竞争力更多地体现于一种开放、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和趋势。

二、城市竞争力的特征

与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不同,城市竞争力具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性质。

(一)综合性

城市的竞争力是综合性、多层次、多方面的。无论是构成城市竞争力的条件,即城市为形成竞争优势而提供的环境,还是构成城市竞争力主体的集聚、吸收和优化各种城市文明要素的能力,都是综合性、多层次、多方面的。这些环境和文明要素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涉及政治、文化、人才等多领域,因此,城市的竞争力本质上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的能力,所以,用城市综合竞争能力这个概念也是准确的。

(二)动态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竞争力更强调动态特征。尽管静态的竞争状况对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十分重要,但城市竞争力还是更多地表现为动态的发展和变化。这是因为在城市发展及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要素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导致城市竞争力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由此也决定了提高城市竞争力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实践中应注意克服存在的不利因素,不断调整和理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保持较高的城市竞争力水平。

(三)相对性(可比性)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时空概念。一方面,从不同时间去观察城市的竞争状况,城市的竞争力是相对的。另一方面,这种相对性体现于某一空间范围,即区域视角、国家视角或者全球视角的比较可能导致同一城市的竞争力状况是不同的。显然,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强弱或大小,并不仅仅取决于城市自身,还与其比较对象的竞争状态有关。

总之,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它使得城市在日趋全球化的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不仅会获得更多的文明要素,而且会优化配置这些要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培养出更多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部门和企业,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获得知识和就业的机会以及更多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一个缺乏竞争力的城市,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趋于衰落以至于被淘汰。

三、城市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关系[3]

(一)国家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

城市是介于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中观层面的经济和社会有机体,是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竞争力受制于国家竞争力;另一方面,城市竞争力又体现着国家竞争力。世界各国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一定会拥有较多的具有竞争力的城市;而较多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也有助于提升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二)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从经济功能看,城市是一个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企业和宏观经济的整体——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它是一个具有不同属性的企业的集群。城市是由许许多多不同属性的企业组成,因而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是通过该城市内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出来的,而企业的竞争力又是通过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竞争力体现出来的。

1.城市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保障

(1)城市产业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后盾。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的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企业如果处于城市中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其竞争力一般都比较强,而处于不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竞争力都比较弱。

(2)城市产业政策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城市企业的发展自然要受城市产业政策的影响。城市政府对企业所在产业或者正在进入的产业的管制程度如何,是鼓励发展、限制发展还是禁止发展,税收政策是否优惠,是否存在区域性倾斜政策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基础,影响到企业的效率,最终影响本地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竞争结果。

(3)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环境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土壤。企业竞争力的形成与所处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一个城市的技术创新环境会直接刺激或压抑企业的创新欲望,影响企业的创新过程和效果,并决定企业从技术创新中所获得的收益;一个城市的金融环境会直接影响企业融资的机会与成本,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会催生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适应持续发展要求的企业,也可能会保护一批以生态环境损害为发展代价的落后企业。因此,可以说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既可能成为培育企业竞争力的土壤,也可能成为损害企业竞争力的温床。

2.企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企业竞争力构成城市竞争力的微观基础。作为城市微观基础的企业,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对资源进行吸纳和对要素进行组合,从而创造财富、实现价值。企业的运作效率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财政实力(企业绩效是主要的税源)、市民的收入水平(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分配个人收入),也影响到城市其他功能的拓展。所以企业竞争力理所当然是城市竞争力最为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分。城市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也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如同国家要靠大都市来实现增长的绩效一样,城市也要靠大企业来支撑它的绩效、展现它的功能。

(2)企业竞争力影响城市软环境的竞争力。城市软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包括城市政治制度的稳定性、政府政策的连续性、经济环境的安全性、对外开放的程度和社会文化的包容性等等。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一个城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经济环境的安全性都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城市企业的发展起伏不定,那么政府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经济环境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社会治安、政治制度的稳定性都会受到冲击。同时,城市企业参与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地区和城市经济的开放程度;城市企业的主流文化、员工的观念和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会对城市的社会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3)企业竞争力影响城市产业的竞争力。城市产业的竞争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等等。城市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拉动城市就业人数的增多,另一方面会促进劳动者的整体结构和素质的提升,因而影响着城市产业的人才竞争力;随着城市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其资本规模、资本结构和资本流向也会对城市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带来影响;同时,城市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改投入、成果转化水平等方面的状况,对城市产业结构的竞争力也有着直接影响。总之,城市企业的竞争力越强,尤其是产业配套能力越强,城市的产业聚集力和区位竞争力就越强。

四、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综合实力、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一)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综合实力的关系

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区别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城市综合实力是从规模、量上衡量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总体综合力量,城市竞争力是从质量、效率上衡量城市的发展能力。(2)城市综合实力主要着眼于城市自身纵向比较,是静态的指标;而城市竞争力强调与其他城市横向比较和城市之间相互的作用力,是相对的、动态的指标。(3)城市综合实力着重于城市现实状态,反映的是当前的发展水平,是绝对量指标;而城市竞争力不仅着眼于城市现实,更强调城市的发展潜力及城市的增长后劲。同城市综合实力相比,城市竞争力不仅具有综合性,而且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特征。

(二)城市竞争力与城市核心竞争力

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都是反映城市竞争能力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城市竞争力强调的是城市在集聚生产要素、创造财富、促进城市发展方面的能力,重点是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是着眼于竞争力的各个方面,而是强调城市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的,且不易被其他城市所模仿或学习的一个或几个占优势的方面。它是将城市独特资源进行整合与有效运用,并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组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综合体,其重心在于城市自身的优势要素、独特之处。可见核心竞争力包含在竞争力之中,是决定城市竞争力水平的关键和核心部分。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五、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意义

城市竞争力对于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和提高经营城市水平及经济效益均有着重要作用。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为了加快城市走向现代化。深入研究城市竞争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能力及潜力的重要标志。

(2)城市竞争力具有比较意义,有助于全面比较和衡量一个城市的整体状况和今后发展具有的潜质,准确进行城市的发展定位。

(3)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4>)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有助于城市正确认识自身的处境,认识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正确的区域竞争与合作战略,实现区域有序合理的竞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