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问题与贫困

农业问题与贫困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单一的农产品占这些国家农业产量的很大比重,占其出口的50%至90%。由于受新殖民主义的控制,许多发展中国家至今尚未摆脱这种畸形、单一的农业结构。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进口有增无减。
农业问题与贫困_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一、农业问题与贫困

农业是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育或管理的方法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产业。在原始时代,人们主要靠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这就是原始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由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具有一些基本的相同特点,后来在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时一般都归为农业。1993年世界银行在划分生产部门时,还说明“农业包括林业、狩猎、渔业以及农业”。在漫长的中世纪,农业一直是世界各国的主导产业部门,大多数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16世纪中叶,西欧首先出现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18世纪60年代以后,经过产业革命,出现了近代机器大工业。大多数现在的发达国家都先后经历了从原有的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经过工业化,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变过程。由于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业所占比重在这些国家虽然下降了,但是,农业向社会提供粮食、蔬菜、肉类和各种工业原料的作用并没有降低,它仍然是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些国家是依托生产率很高的现代化大农业,支撑起它们强大的现代工业和多样化的服务业的。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比发达国家缓慢得多,农业仍然是主要经济部门。越是不发达的国家,工业化进程越慢,农业所占比重越大。

到1998年,全球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大部分国家的农业增加值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以上,很多国家占40%甚至50%以上,例如,非洲的布隆迪49%、马里45%、尼日尔41%、坦桑尼亚46%、乌干达43%、塞拉利昂44%、中非共和国55%;亚洲的柬埔寨51%、老挝52%、尼泊尔40%、缅甸59%[1]。这些数据说明,直到20世纪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部门。

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所占比重虽大,农产品却并不丰富,相反,这些国家的农产品还远不能满足本国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甚至最基本的生存资料——粮食都不够,成千上万人还在忍受饥饿的煎熬。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报告,全世界有超过8亿人在挨饿,非洲的6亿多人口中,约有一半在饥饿线上挣扎。这固然有种种历史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原因,但仅就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而言,确实存在着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农业内部结构畸形、单一。这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留下的恶果。从16世纪起,西欧各帝国主义者先后强占和分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作为自己的殖民地,以暴力手段掠夺土著部落的土地,并逼迫当地农民种植单一作物,把殖民地变成他们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地。例如,非洲的乌干达和肯尼亚生产棉花,坦桑尼亚生产剑麻和丁香,刚果生产橡胶,尼日利亚生产棕榈,冈比亚生产花生;拉丁美洲的巴西生产咖啡,古巴、海地、波多黎各和多米尼加生产蔗糖,厄瓜多尔生产可可,洪都拉斯生产香蕉。单一的农产品占这些国家农业产量的很大比重,占其出口的50%至90%。由于受新殖民主义的控制,许多发展中国家至今尚未摆脱这种畸形、单一的农业结构。他们所需要的基本农产品——粮食,却不得不依靠进口或救济。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进口有增无减。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资料计算,从1980年到1992年,在拉丁美洲的19个国家中,都有谷物进口,就连土地肥沃的产粮大国巴西和阿根廷,1992年也分别进口585.4万吨和2万吨粮食。其中12个国家谷物进口量增加,乌拉圭增加5.9倍,哥斯达黎加增加1.69倍,阿根廷增加1.5倍,多米尼加增加96%,秘鲁、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增加50%~60%。在7个谷物进口量没有增加的国家中,有6个国家只减少了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十几,也就是基本上维持了12年前的进口量。有些国家还通过谷物类食物援助得到了弥补,如牙买加的谷物进口量减少了2%(1万吨),但食物援助增加了39%(16.3万吨);尼加拉瓜的谷物进口减少了8%(1.3万吨),食物援助增加了67%(4.7万吨)。非洲的粮食问题更加突出,从1980年到1991年,大部分国家谷物进口和谷物类食物援助都同时增加,不少国家增加的幅度很大。

即使大量进口和获得援助,非洲仍不能解决粮食问题,致使数以万计的人长期处于“食不果腹”状态。全世界面临饥饿的8亿人口中,2/5在非洲。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1996年8月曾指出:非洲的丰富农业资源本可以使其实现粮食自给,然而这些资源只有8%得到了利用。例如,苏丹有8500万公顷可耕土地,但只有1500万公顷得到了利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写的《2010年的世界农业》(1996年版)公布,1990年发达国家的粮食自给率平均为108%,发展中国家平均为92%,撒哈拉南部非洲平均为86%。自给率低地区主要集中在沙漠、赤道热带雨林区和北极圈周围。

中国农业延续着数千年的多种经营传统,不属于单一结构,但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单产不高,加上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所以粮食播种面积占很大比重。1999年,全国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56亿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亿公顷,占70.5%;其他农作物如油菜、棉花、麻、糖料、烟草、蔬菜、茶叶、水果等,合计播种面积不超过30%(不计复种和套种)。越是农业生产力落后的贫困地区,粮食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越大,如甘肃占76.4%,宁夏占80.98%,西藏占86.95%[2]。不过,中国农业有长期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加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改进耕作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粮食和其他作物的产量有很大提高,中国才以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

第二,在确定发展战略中的失误时,对农业方面的失误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或者农业发展道路选择不当。不少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以后,急于实现工业化,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甚至用剥夺农业的办法来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其结果是,农业得不到必要的投资,农田基本建设开展不起来,农业基础设施搞不上去,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能得到应用推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传统的甚至原始的耕作方式,效率低下。有些发展中国家不考虑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事实,简单地效仿其目前的发展模式,追求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企图通过工业品出口的收入来解决粮食进口问题。这就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长期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大体的情况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70年代末以后略有改善,80年代以后有所增长,但这几个时期农业的增长都低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1970—1980年,除中国和印度以外的低收入国家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为2.1%,1980—1991年提高到平均2.5%;但同期这些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平均为6.4%和4%,制造业平均为5.7%和6.8%。当然,这种平均数掩盖了低收入国家之间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除了亚洲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农业的情况较好以外,像非洲的几内亚比绍、尼日尔、乍得、尼日利亚、加纳等国,1970—1980年年平均都是负增长,埃塞俄比亚、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的增长率都不到1%。这些国家的粮食供给状况就很困难。这也是不少低收入国家不得不靠进口甚至依赖援助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是,进口粮食对这些财政拮据的国家来说,又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低收入国家因此而债台高筑,债务累累,反过来进口粮食又限制了这些国家主要的经济部门——农业的发展,如此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难以走出贫穷的困境。

第三,农业因产业自身固有的特点,以土地作为其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对农业的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农业受各种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源等)的影响极大。从农业的发展历史看,它不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而是在古老、原始的生产方式上发展起来的传统产业。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土地和作用于农业的各种自然条件又因时因地差异非常大,很少有一种先进技术适用于一切农业生产。这给农业采用和推广先进技术带来特殊的困难。因此,发展农业生产需要有良好的土地、气候和水源等自然条件,需要有长期稳定的环境,让农民安心地经过试验因地制宜应用先进技术,此外还需要有利的市场条件和政府支持。可是,不少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本书第二章已经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土地荒漠化的情况),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一些国家连年严重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不利。加上非洲、南亚一些国家长期战乱不止,缺乏稳定的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农村凋敝,农民流离失所,农业生产很难正常发展。

中国也属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有一部分地区(主要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很不利,如大面积土地荒漠化、表土大量流失、干旱等。但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充分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除了注意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外,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全国农村长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农田灌溉等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有计划地进行大型灌溉工程建设,加强改善农村道路状况,加强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加紧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农业基础设施日益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政府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农业发展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持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同时积极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在十分重视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消费品和工业原料。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科技兴农”的方针,从各地实际的自然条件出发,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使农业产出持续稳定增长。更重要的是,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中国农业发展选择了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提出农业发展以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努力拓宽农民增收领域的方针。因此,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就是中国之所以能在短短15年左右时间内使贫困人口减少2/3(全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1993年的8000万人),被国外舆论誉为“创造了奇迹的温饱工程”,成功地发展了农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从1994年起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的主体扶贫措施,也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仍是今后中国亿万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创造更富裕生活的根本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