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智利贫困问题概述

智利贫困问题概述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智利贫困问题概述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智利同样是社会贫困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在此期间,智利贫困人口总数虽然减少了9.6个百分点,但赤贫人口比例仅下降了7.3%。到2000年,智利全国贫困人口数量达到30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20.6%,赤贫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保持在5.7%。

第一节 智利贫困问题概述

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智利同样是社会贫困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受严重的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1982年经济危机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IB)减少了14.9%,智利的贫困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到90年代初期,社会贫困水平较五六十年代高出了许多。之后经过“争取民主联盟”民主政府的不懈努力,智利经济进入了长期繁荣发展时期,虽然拉美地区危机频发,但90年代智利经济一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1989年到1997年间,年增长率达到7.5%,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了减少极端贫困政策在90年代中后期收到了明显成效,到1998年智利贫困人口比重减少了近20个百分点。如表6-1所示,20世纪90年代初,智利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8.6%,到1998年,贫困人口比例下降到21.7%,赤贫人口比例为5.6%。虽然在1990—1998年间,智利的贫困人口比例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农村贫困和极度贫困两方面,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似乎显得无能为力。在此期间,智利贫困人口总数虽然减少了9.6个百分点,但赤贫人口比例仅下降了7.3%。同样,在全部总贫困人口减少17.7%的同时,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幅度仅为11.9%。情况更为严峻的是农村的赤贫人口,在1990—1998年间,仅从15.2%减少到8.7%[1]

表6-1 1990—1998年间智利的贫困人口情况(百分比

来源:MIDEPLAN,“Balance de seis a1os de las políticas sociales 1990—1996”,República de Chile,Santiago,agosto de 1996.MIDEPLAN,“Balance Económico y Social 1990—1999”,Ministerio de Planificación y Cooperación,Gobierno de Chile,Santiago,diciembre de 1999.注1:包括赤贫人口

可以说,90年代的十年是以贫困人口的显著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但是最大幅度的减少还是出现在90年代初期。在1998—2000年间,虽然减贫势头依然存在,减贫速度却出现了明显减缓趋势,特别是在赤贫人口的减少方面,更是出现了停滞趋势,甚至还一度出现上升现象,这与智利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密切相关的。经济的持续增长在1999年受亚洲经济危机和国内开支调整政策影响,增长势头被严重削弱。1998到2000年间,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2.7%,如图6-1所示,根据智利国家经济社会表现调查(CASEN)[2]提供的数据,在全国范围内,贫困人口比例从21.7%减少到20.6%,仅取得了1.1%的成效,即表示在1998—2000年间脱离贫困的人口数量仅为79 000人,贫困家庭比例从17.8%下降到16.6%,下降幅度为1.2%。到2000年,智利全国贫困人口数量达到30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20.6%,赤贫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保持在5.7%。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处于贫困的家庭数量为64.3万户,占全部家庭的16.6%。在全部贫困人口中,城市贫困人口占83.6%,相当于258万人,农村地区占16.4%,即55万左右。其中,赤贫人口达到了85万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5.7%,赤贫家庭数量为17.8万户。赤贫家庭的79.2%生活在城市,20.8%生活在农村。

图6-1 1998—2000年智利贫困人口情况

来源:CEPAL/MIDEPLAN,sobre la base de tabulaciones especiales de las encuestas CASEN de 1998y 2000,转引自Juan Carlos Feres,“La pobreza en Chile en el a1o 2000”,Cepal,Santiago de Chile,julio de 2001

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智利的社会贫困问题虽然缓和很多,但与贫困的斗争仍然是智利各界政府在社会领域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值得我们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