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精神之意旨

文化精神之意旨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如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研究,一方面把文化精神的概念界定为精华思想,另一方面在概括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包括诸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等等。此外,有些说法也是牛头不对马嘴,比如,我们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却不能说它是中华民族精神之一。
文化精神之意旨_中国文化现代化史论

关于文化精神的概念,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一些西方文化学者认为,文化精神就是民族精神,是指一种文化的特有的精神,一种文化中具有决定力的价值系统,由此价值系统所构成的文化模式在态度、评价及情绪倾向等方面表现出的精神品质。[1]国内一些学者提出:“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所有这些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2]

文化精神同民族精神是有区别的。文化精神实际上就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传统,是一个中性的术语,属于事实判断的范畴。由于任何民族文化和文化传统都有精华和糟粕这种双重性,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必然也具有精华与糟粕两个方面,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因此,从广义上说,文化精神既包括能够引导民族前进、推动国家社会发展的精粹思想,也包括有碍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消极落后观念,渗透到国民心理与性格中,就体现为一个国家民族国民性的差异。显然,国民性也是一个具有双重特性的概念。如鲁迅一方面热烈赞扬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中的积极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另一方面,鲁迅也经常批评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一些消极面,诸如麻木、世故、巧滑、奴性等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3],实际上是指文化精神中的精粹思想与优秀传统,是一个褒义的语词,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对民族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

把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区分,并非是一种无谓的概念游戏,这不仅具有学理价值,而且对我们开展文化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学术界中正是由于不注意对两者的概念作出明确的界限,所以在研究中往往出现一些情理相悖的现象,带来研究中的逻辑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如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研究,一方面把文化精神的概念界定为精华思想,另一方面在概括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包括诸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等等。姑且不论这种概括是否准确、到位,连这些学者自己也承认,这些思想观念并非完全是精华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等等的内容也并非完全是精华的思想,精华与糟粕往往难分难解地糅合在一起。如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一个内容极为庞杂的命题,既有科学的因素,也有迷信的因素;“贵和尚中”既有崇尚和谐的思想,也有“不敢为天下先”创新意识。这样,在逻辑上就不符合同一律。此外,有些说法也是牛头不对马嘴,比如,我们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却不能说它是中华民族精神之一。可见,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在实质上虽有诸多相通之处,但毕竟不能合而为一。因此,我们的确有必要把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两个概念加以区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