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文化精神

公共文化精神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公共文化精神,是指社会自由、民主、平等、法、责任、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坚定信仰意识、情感归属和践行意志的总和。由此就衍生出以平等、正义、契约、信用等为核心的人本化的、理性化的社会公共文化精神。

六、公共文化精神

深入认识并精心打造公共文化精神,是现代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何为公共文化精神

所谓公共文化精神,是指社会自由、民主、平等、法、责任、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坚定信仰意识、情感归属和践行意志的总和。

第一,当代公共文化精神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必须兼顾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现代社会个体的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民主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文化特质;二是如何保证那些追求自我利益和自我实现最大化的自由个体形成一个合法合理的社会共同体。由此就衍生出以平等、正义、契约、信用等为核心的人本化的、理性化的社会公共文化精神。

第二,中国现实社会里的精英阶层由三部分人组成: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和经济精英。这三部分人掌握着最多的社会资源,也是最有能力、通常被人们寄予道德信任和期望的人,其公共文化精神最重要之处就在于勇于担当时代精神的传播者与公共利益的代言人。

2.公共文化精神的核心

公共文化精神的核心主要体现于两个层面:一是批判精神,二是牺牲精神。

第一,批判是一个社会富有活力的动力机制。批判之于社会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中发生的事,也不仅在于因某种权势或意识形态的主导所产生的认识上的片面性甚至极端性,而是在于超越一般的反思,以寻求社会的合理和人类的幸福为己任,引导和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牺牲精神说到底,是勇于道义担当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

1918年,陈独秀在老北大红楼的办公室和李大钊、高一涵等共同创办了《新青年》以外的另一个著名杂志《每周评论》。五四运动期间,从1919年5月4日到6月8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一共发表了33篇《随感录》。现老北大红楼陈独秀展厅里悬挂着《随感录》其中的一段,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陈独秀的“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的态度与意志,就是一种勇于道义担当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

3.大学理应拥有公共文化精神

高等学校的知识分子以其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天生的批判精神,使他们成为社会批判的最重要承担者或主体力量,并由此形成社会批判的传统。

第一,大学有着社会知识精英主体,又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输送着新的精英,理当率先为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精英文化和社会公共文化建构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所以美国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指出,现代社会里的政治活动家、商人或媒体出于各自不同动机和知识结构,往往难以解析现实社会问题。因此在解决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唯一能担此重任的机构就是大学了。大学必须保护和培养思想家、实验家、发明家、教师和学生,让他们在不承担行动责任的情况下,对社会生活的现象进行探究从而努力理解这些现象”,[13]同时以自己的实力和声望为社会采取明智的行动施加影响。在他看来,人类社会还没有设计出任何可与具有人才与智慧优势的大学相比的机构。

第二,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现代知识者或学者,应当秉承仰望星空的理想和勇担道义的责任,以知识与智慧创新,造福社会、进言社会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现代公民社会的文明进步与成熟作出牺牲与贡献。

其一,高深知识是高等学校批判功能发挥的知识基础与学理基础。

其二,知识分子的文化品质和素养所显示的洞察力、反省力是展开社会批判的重要保证。

其三,与社会保持相对独立是高等学校批判功能发挥的关键。自治、自主、自决和自由,是高等教育机构产生与发展的组织生命力特征,而这正有力地确保了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社会批判的特殊角色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