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须弥山石窟就是至今我国境内丝绸之路沿途许多主要交通点和城市附近的石窟寺之一。作为丝绸之路沿线上的古文化景观,须弥山石窟已延续了1500多年,到了清代,“须弥松涛”已成为固原八景之一。西魏是须弥山石窟的发展时期。而且开凿的洞窟规模大、造像精,在整个须弥山石窟造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隋代是须弥山石窟的再度发展期。第62窟最具代表性,也是须弥山石窟造像中最为完整的一个洞窟,方形平面,穹隆顶,三壁开龛。
须弥山石窟_丝路重镇——固原

第二节 须弥山石窟(2)

img25

在我国境内丝绸之路古道上,保留着大量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与开发丝绸之路有关的名胜古迹,其中石窟寺就是其中之一。石窟寺原是印度佛教徒进行修炼、祭祀佛祖的场所,大约修建于公元前2世纪,其中有一部分为祭祀供养佛祖的洞窟,随着佛教的东传传入了中国。这种石窟与中国古代道教的“洞天福地”思想及“避谷”等修炼方法相结合,从而成为中国信教老百姓容易理解、乐于接受的事物,并融合了当地的建筑形式。

img26

须弥山石窟就是至今我国境内丝绸之路沿途许多主要交通点和城市附近的石窟寺之一。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城区西北55公里处须弥山东麓,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须弥山是梵文Sumeru的音译,为“苏迷楼”“修迷楼”等,意为“妙高”“妙光”“安明”“善积”等,通常认为是“宝山”的意思。须弥山在汉代曾名逢义山,北魏时称之为石门山,“唐名为石门镇景云寺”,明代改称圆光寺。石窟造像就开凿在须弥山东麓,地当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石门关(古石门水)北侧。就是这条丝绸之路,孕育了须弥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北周和唐代,是我国开凿较早的石窟之一。作为丝绸之路沿线上的古文化景观,须弥山石窟已延续了1500多年,到了清代,“须弥松涛”已成为固原八景之一。1982年,这座瑰丽的艺术宝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各类形制的窟龛162个,造像990余躯,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约500余躯。这些石窟造像分布在须弥山山势迂回的八座山峰的东南崖面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个区域。

北魏晚期是须弥山石窟的初创时期,这个时期的洞窟集中分布在子孙宫区,以第14、24窟为代表。石窟的形制多为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窟,覆斗顶,窟门上方开明窗,中心塔柱分三层,柱身上小下大,略有收分,四面每层均开龛造像。造像题材有禅定或说法的坐像及立像,也有三佛并坐、交脚弥勒、一佛二弟子;龛像多以一佛二菩萨为主要组合形式。唯第24窟上层柱龛内为一组佛传故事雕刻。这个时期的造像较为瘦削,衣服下部的褶纹比较繁复。佛像多为高肉髻,面相清瘦,长颈溜肩,具有“秀骨清像”的特点,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纹作密集平行式阴刻线,大衣披覆龛下。菩萨头束高髻,细颈削肩,着对襟大襦裙,披巾于腹前交叉。弟子身着袈裟,拱手而立。这种造像风格显然是北魏孝文帝服饰改制在佛教文化方面的反映。

西魏是须弥山石窟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洞窟主要集中在子孙宫区,以第32、33窟为代表。第32窟是一个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窟,覆斗顶,中心柱上小下大成为梯形,柱身分为七层,每层四面各开一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第33窟为双层绕塔礼拜的中心柱窟,窟室结构迥异于第14、24、32等窟。其造像风格与北魏时期的造像较为相似,这显然受到了北魏洞窟的影响。到了西魏后期,造像造型略宽,已无消瘦之感,衣纹作直平阶梯形,线条简练、粗疏。

北周是须弥山石窟开凿史上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的洞窟主要集中在圆光寺、相国寺、子孙宫和松树洼等区,以第45、46、48、51窟为代表。而且开凿的洞窟规模大、造像精,在整个须弥山石窟造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洞窟基本形制为:平面方形,覆斗顶,中心柱窟,柱身一层,四面各开一龛,窟内雕仿木结构建筑形式,佛龛为雕饰华丽的帐形。造像组合以一佛二菩萨为主,但总体组合为七佛。造像与前期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佛像低平肉髻,面相浑圆,两肩宽厚,腹部突出,直平阶梯形衣纹。菩萨头戴花冠,上身袒,下着裙,颈饰项圈,双肩敷搭披巾,垂挂璎珞,这种造像完全摆脱了北魏以来纤细飘逸的“秀骨清像”之风,手法也较前代有了更多的写实因素。尤其是第51窟,规模宏大,造像精美,气势雄伟,是须弥山石窟造像中的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杰作。北周时期在须弥山开凿的洞窟规模之宏大,造像气势之不凡,木构框架之精美,窟内雕饰之华丽,在全国各地石窟中首屈一指,绝无仅有。它是北周时代造像风格在石窟艺术方面的体现,后人把这样的风格称之为“长安模式”。

隋代是须弥山石窟的再度发展期。隋代开凿的3个洞窟主要集中在相国寺区,窟的形制有方形和中心柱窟两类。在窟龛形制和造像上,基本上继承了北周的风格,但也有所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丰满圆润、作风写实的新风格,处于向初唐过渡的阶段。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的繁荣时期。凿窟数量众多,雕凿技艺精湛,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唐代须弥山洞窟的开凿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等区。第5窟,原称景云寺,是在一座山体上凿出来的一尊高达20.6米的弥勒坐像,大佛仪态端庄安详,体态健康丰满,鼻低脸圆耳大,表情温和,是须弥山石窟的象征。

唐代须弥山洞窟的开凿,在前代的基础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即除个别洞窟仍保留了方形塔柱外,方形的佛殿窟式样已经取代了前期的塔柱式样。窟龛的形制大致有:平面横长方形平顶敞口龛、平面马蹄形穹隆顶敞口龛、平面方形平顶窟、平面方形覆斗顶窟等。主要以长方形或方形平顶或覆斗顶的中形洞窟为主,多数洞窟内的壁面不另开龛,而是将造像雕置于马蹄形坛基上,窟室中央空间明显增大,以利于观佛或礼拜。造像组合多为一铺五尊或七尊或九尊,有的多至十三尊。而且造像题材也发生了变化,除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外,天王、力士、夜叉、狮子等造像题材也出现在洞窟中。第62窟最具代表性,也是须弥山石窟造像中最为完整的一个洞窟,方形平面,穹隆顶,三壁开龛。正壁中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二壁对称,主尊分别为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及天王。第105窟俗称桃花洞,是须弥山石窟规模最大的一座洞窟,主室内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开凿大龛。造像组合主要以一佛二菩萨为主,造像题材分别为弥勒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释迦佛、接引佛等。

唐代须弥山石窟造像风格,已明显地表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即以丰满为美,以雍容华贵为美。无论佛还是菩萨、弟子,天王还是力士,都雕凿得丰满圆润,栩栩如生。佛像身披袈裟,内着僧衣,衣薄透体,自然流畅,造像技法纯熟洗练,比例协调匀称。菩萨上身袒露,斜披络腋,下着贴腿裙,腰间系带并折出大裙一角,显得体透轻纱,多姿多彩。力士袒露上身,下着短裙,腰扎带,表现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着铠甲,下着战袍,手执兵器,脚踩夜叉,显得十分威武。

明代,是须弥山石窟夕阳返照时期。大兴土木,整饬修缮,明英宗赐名“圆光寺”,不过已不是前代大规模的开窟造像,而是兴建寺院。

须弥山石窟除石窟造像外,还保存有唐、宋、西夏、元、明各朝各代的题刻题记55则,明代碑刻3通。这些题刻题记和碑刻,有助于研究者研究丝绸之路与石窟文化在固原的表现。

因此,作为中国内地石窟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寺之一,北魏、北周、隋唐为其全盛时期,明代曾在寺院文化方面一度中兴。须弥山石窟的开凿和形成,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产物,是丝绸之路繁荣的标志,它以风景别致,风光秀丽的景观而异于国内其他石窟,以精美的石雕艺术而著称于世,以交汇南北、融通中西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化、民间化和世俗化的佛教艺术为主要特征,在全国石窟造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其艺术成就可与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等国内大型石窟相媲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