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秘的水下石窟

神秘的水下石窟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已开发的7个洞窟,高度均在10~30米之间,石窟面积大小不同。已发现的7个洞窟紧紧相连而又相互独立,石窟之间最短距离只有0.5米。根据县政府组织有关专家的数次考察探测,初步勘定,在方圆几千米的石岩背村,类似的石窟至少有24个!1号石窟是已开发的谜窟中最小的一个,面积约300平方米,只有一根擎柱。

神秘的水下石窟

1992年6月,几个农民的偶然之举,竞获得一个惊人发现——在浙江龙游县石背岩村的地下,居然隐藏着数十个人工开凿的巨大石窟,一时间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热点。石窟谜团重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龙游石窟地处龙游县城北郊小南海镇石岩背村。此地山秀水美,衢江与灵山江在此汇合,江边一状如凤凰展翅的小山,名日凤凰山,石岩背村就散落在此山上。进入村中,不时可见一个个紧贴地面的拱形水潭,其水色呈幽绿,深不可测,村里人皆称“无底潭”。1992年6月,村中吴阿奶等4个农民因抗旱抽水,4台水泵日夜转动10多天,仍不见洞底。好奇心使这几个农民忘了抽水的初衷,干脆抽干水看看洞底究竟有何神灵——到第17天,终于将一个深塘抽干了,一座状似宫殿的巨大石窟展现在众人面前。

令人吃惊的是,水被抽干之后,竟没有发现任何宝物,连平时能钓上来的鱼也无影无踪,只有4只小甲鱼伏在洞底。然而,巨大石窟的凸现震惊了乡邻,也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在有关部门的参与下,附近6个水塘的水被有组织地抽干。水底展露的是令人震撼的巨型人工开凿洞窟群。这是一个构造独特、气势宏伟、谜团浓裹的石窟群。已开发的7个洞窟,高度均在10~30米之间,石窟面积大小不同。小的有数百平方米,大的2000多平方米。已发现的7个洞窟紧紧相连而又相互独立,石窟之间最短距离只有0.5米。有的石窟有上下两层。这样的排列设计即使在今天的地下工程中也不易做到如此精确和科学,否则这样密集,施工时极易坍塌损毁。

每个石窟的洞口即村民平日取水的水潭,抽干水后可见洞壁有凿成的巨大石梯通达洞底。洞窟口小肚大,呈倒斗形,进之愈深,愈发宽畅。洞顶呈穹形,而每个石窟都有几根高大粗重的巨型石柱支撑。

石窟四壁陡峭笔直,棱角分明,按一定斜度层层下剥,每层凿痕宽约0.65米,极规律地横向伸展,转角处从右上向左下45。斜角略显弧弯横斜间排列,纹理匀称细密,整齐划一;且洞顶与洞壁、石柱接连处,衔接自然流畅,天衣无缝,仿佛机械加工一般。

每个洞窟底部,均有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矩形水池,水池两侧系开凿而成,另外两侧则为石砌。每个洞窟都是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叫绝。作家张抗抗参观后惊呼:“它绝非我们曾经游览过的那种奇异的溶洞,而是一座绝无仅有中国‘古希腊神殿’。”

面对这样一个人工奇迹,每个人都想知道,它是哪个年月开凿的?何人所为?目的用途是什么?用什么样的工具开凿?挖凿的砂石运到哪里去了?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由哪一种政治集团和权力机构组织的呢?根据县政府组织有关专家的数次考察探测,初步勘定,在方圆几千米的石岩背村,类似的石窟至少有24个!随着龙游石窟浮出水面,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专家学者、成千上万的游客云集龙游,探寻这千古一绝的奥秘,用各种思维方式演绎石窟的种种谜底。

然而,“石窟尽是探索者,出洞全变猜谜人”,石窟不仅以奇惊人,更以谜缠人,其中谜团百结,举目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首先,这样工程浩大,构造奇特的石窟群,任凭专家们查遍所有史籍县志,竞无一字记载!连民间的传说口碑也无点滴涉及。

龙游在秦代已设县,是与绍兴齐名的浙江古城,但在龙游县志上对石窟无只字记载。龙游石窟面世以来,已开发出5个洞,无论洞内洞外均没有发现任何有助于对它进行科学研究的实物,哪怕是一件小小的工具、一件同人类活动有关的任何东西。

石岩背村所处的凤凰山,是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丘,被重重树林掩映,在20世纪中期之前,这里还荒无人烟。直到1955年,一场特大洪水袭击了山下的村庄,村民们被迫移居山上,就着山上遍布各处的水潭生息繁衍,祖祖辈辈也没有听说有关水潭的秘密。

有关史学专家在《左传》中查到最早有关的记载:龙游原称姑蔑,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但仍没有提及石窟。有人根据石窟凿痕提出,开凿年代应在商周时期的青铜时代,因开凿工具的硬度和耐磨度需要极高的冶炼技术。

另有史学家举证:宋末元初文人张正道在题《翠光岩》诗中写道:“百天苍崖水气昏,我来避暑动呤魂。千年尽露波涛色,万古犹存斧凿痕……”(康熙《龙游县志》),指的是龙游另一处石窟,可看出该地区石窟古已有之,是“千年”、“万古”的遗存。

另康熙年间翰林余恂诗云:“穹窟垂四幕,冰柱撑虚空……,不知巨灵手,何年事斧凿。混沌一以开,终古厉锋锷……”(康熙《龙游县志》)也可看出,不知何年,石窟便已鬼斧神工,似乎混沌初开,亘古就有。

其次,石窟群开采出来的石料至少在8万立方米以上,这些石料哪里去了?石窟都呈倒斗形,洞口狭小,光线暗淡,壁上无任何熏烟痕迹,开凿者如何采光照明?石窟在被村民抽干水之前,曾被附近寺院用作放生池,养有大鱼,当地村民常在此钓鱼,可抽干水后,竞不见鱼儿踪影,不知遁往何处?另外,洞中至今也没有发现任何工具或者能提供一丝解谜信息的文物。

1号石窟是已开发的谜窟中最小的一个,面积约300平方米,只有一根擎柱。奇特的是该窟石壁上有一组鱼、马、鸟的石雕图案,这是7个石窟中唯一的工艺痕迹,这又是何时、何人所刻?所有洞窟均分布在衢江边,窟底低于江水正常水位,如遇洪水,必淹无疑,设计者为何选此凿窟?该地质构造为沉积岩,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几乎所有岩层都有碎裂痕浸水。岩层断裂,江水很容易沿岩层缝隙侵入;石窟极可能成为水井。但从抽干的几个洞窟看,从1992年发现至今,窟顶窟壁均无滴水,洞内干燥凉爽。

据专家测定,此地岩石属沉积岩中的紫红页砂岩,成岩于3亿年前的白垩纪。此种岩石极易风化,设计者为何花如此大功夫在此凿穴呢?他们有何防风化的绝妙技术?否则,窟顶窟壁要不了几十年便会风化塌方,前功尽弃。

石窟犹如一座座大厅,其高度达六七层楼,不论做何用途都无须如此高大,每厅根据面积大小凿有几根擎柱支撑。令人不解的是所有擎柱的横截面都有熨斗状,即鱼尾状,犹如桥墩。桥墩是为分开流水,减少阻力设计的,而窟中擎柱并无此功能,又为何如此设计?

窟中无数条凿痕成同一斜度的平行分布,每两条凿痕问的距离均为2厘米,而且亿万条凿痕中没有一对是交叉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石窟各转角处、擎柱与窟顶连接处,凿痕全为弧形,而人工凿岩时,铁锤的作用力是单向的,不可能成弧形,只有机械操作才可能产生这种痕迹,但这种机械又从何而来?从现已开发的石窟来看,每个窟沿石壁均有巨大的阶梯通向窟底,但此阶梯每层相隔3米之距,行人根本无法行走或负重行走;而且每到窟口便有10米左右断档而不通达窟口,若无工具帮助,无论是行走或是搬运石料,均无法走出那小小的洞口。再假如此阶梯用作通道,应有明显的踩踏碰撞或摩擦痕迹,但竞没有一丝印痕。

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的人工地下石窟群的发现,引起了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迄今为止,有关部门曾组织过数次严肃、科学的考察论证,虽未得出最终结论,但专家们极有价值的讨论,给解谜的人们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形成几大说法。

1.采石说。有专家认为,龙游石窟群的石头断面与采石形状较吻合,且石窟离衢江很近,便于运输;每层石块的厚度与当地古城墙和建筑物所使用的长方形石块大小基本相同。石质也都是浙西地区常见的红砂岩(属陆相沉积岩)。

持不同意见者认为,石窟采掘的石料为结构疏松、极易风化的紫红页砂岩,不可能用作建筑材料;另外,单纯采石完全没有必要到地下挖掘,不如沿江露天凿石省力,又便于运输。如浙江绍兴、温岭一带始于汉代并沿用至今的采石场,均为露天开采。

2.地下仓库说。有学者认为,从石窟开掘的地理位置、结构、面积、内部设计看,当为古代贮藏粮食的地方。且1号洞壁上的鸟、马、鱼雕饰,系古代越族的图腾,此图腾与古越族的粮食积储有关。还有石窟群形制统一,内壁经过刻意装饰美化,如果作为采石场,何必多此一举。

持不同意见者认为,龙游石窟地处江边,且空气湿度大,又不通风,极易遭水淹。不适做粮仓。如系官方粮仓,为何通查古籍而无记载。更何况2000年前,春秋战国烽火连年,此地区生产力极为低下,人口不足3000,山民刀耕火种,食不果腹,哪来可供囤积如山的粮食。

3.藏军洞说。有专家认为,龙游县是历史上兵家常争之地,石窟为越王勾践秘密战备基地,既可秘密屯兵操练,又可储备武器装备,越王为了复仇卧薪尝胆,完全有可能秘密制造弓箭武器,屯练千万复仇大军。

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凿洞藏军,乃兵家大忌,洞口一夫把守,不论水淹火熏,必将全军覆没。且数千人吃喝拉撒问题无法解决,洞内亦没有任何有人居住过的炊烟痕迹。龙游石窟高度超过20米,如果是屯兵,一般6米就绰绰有余。

4.陵寝说。有学者提出,石窟顶部呈倒斗形,与汉代以前的一些帝王地下宫殿特征相似,且王者陵墓一般都规模较大,庄严隐秘,统治者都希望生命永恒,即使死后也要统治世界,故石窟极有可能是王者陵墓。

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龙游秦时才设县,何来帝王?且石窟凿于江边,常遇水患,陵寝选此,有悖常理。再则,石窟至今未发现任何一件可供佐证的陵寝文物。

5.外星文明说。有专家认为,龙游石窟的存在与世界巨大石文化遗迹颇为相似,窟内凿痕整齐划一,非大功率重型机械而不能为;且阶梯每一台阶全是机械挖掘痕迹,其断裂面毫无磨损,可能是机械传送机座;巨大的工程量和繁复而又精确的设计只有外星力量才能在短期内完成。

持不同意见者认为,此说无任何科学根据,将人类目前尚不能解释的现象或奥秘,统统归为地外文明所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况且国内目前对巨石文化、史前文明、外星文明、UFD现象,界限内涵模糊,混在一起,更难说清。

其他还有“道家福地说”、“伏龙治水说”、“矿冠所居说”、“采石非唯一目的说”……对于龙游石窟,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过数次考察和研究讨论,在1999年11月召开的“99年第2届中华石窟文化与经济研讨会”上,国内权威专家们提出了两个可以肯定的观点。

一是石窟的奇特构造和恢宏气势不仅是中华一绝,也堪称世界一绝;二是如此浩大精美的人工地下建筑,是“非常人所为之非常事”,它的精美和奇妙,充分体现出设计制造者的聪明才智与胆略气魄。

龙游石窟是中华民族的先祖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破译龙游千古之谜,还有待于各方面专家的努力探索与通力合作。作为规模如此巨大的地下人工建筑,到目前为止,我们也只是撩开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