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台石窟考察散记

张台石窟考察散记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使济公和尚和张台石窟之间的瓜葛渊源能以比较清晰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受泾源县委、县政府之托,1995年11月10日~12日,我和县建设局、旅游局、县志办的几名同志,专门对位于泾源东南部新民乡的张台石窟及周边区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走访,并初步搞清了张台石窟周边的区域概貌和石窟的形制及历史沿革。张台石窟距泾源县城25公里,距新民乡政府6公里,距最近的张台村和燕家山村不到两公里。石窟紧贴山岩,老乡称其背为北山。

张台石窟考察散记

“帽儿破,鞋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提起这首歌词,提起那位疯疯癫癫的济公和尚,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却竟然与远在大西北的宁夏泾源张台石窟有着谁也料想不到的瓜葛。1991年至l993年,台湾中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国雄先生率领0106佛门信士朝拜团三次不远万里到张台石窟举行佛事朝拜活动后,更使这处烟消人散,荒寂百年的佛窟一时间变得热闹异常。

毕竟老百姓饭后茶余的街谈巷议和历史事实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为使济公和尚和张台石窟之间的瓜葛渊源能以比较清晰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受泾源县委、县政府之托,1995年11月10日~12日,我和县建设局、旅游局、县志办的几名同志,专门对位于泾源东南部新民乡的张台石窟及周边区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走访,并初步搞清了张台石窟周边的区域概貌和石窟的形制及历史沿革。

暮秋的泾源秋阳高照,冬麦青青,县政府借给我们的文物一样的吉普车一路吭哧着向目的地驶去。窗外,大路小径上是一帮接一帮忙着上县城赶集的回族乡亲。

遵循着某种既定的游戏规则,考察中,我们首先把目光投在了石窟周边的地形地貌上。

张台石窟距泾源县城25公里,距新民乡政府6公里,距最近的张台村和燕家山村不到两公里。它东与甘肃省华亭县河西乡新西村接壤,西距泾华公路3.2公里。这里山势陡峭,东西两侧略有突出,形似簸箕,石窟居中,当地群众俗称石窑湾。此湾被八旦沟(东)和菜花沟(西)切割夹持于正中,形成独立的地理单元。其地域东起下河原,西至菜子原,长约420米。该区域有农耕地、公路、河流、宅基地,总面积达102.75亩。

石窟紧贴山岩,老乡称其背为北山。该山东西长290米,高70米,山势陡峻,坡地面积30亩,山顶为地势平缓的农耕地。石窟正前有宽6米、长350米的公路一条,西有长50米、宽6米的桥涵一座。公路上下有大小不等耕田18块,总面积46.5亩。耕田南为河床宽63米、河宽3米、长310米的张台河,河水蜿蜒东流。

石窟对面为南山,南北相距290米,老乡俗称杨五十子撇,介于韭菜沟和高窑沟之间。南山长250米,高90米,上为农田、植树,山脚有张台村村民杨士俊宅院一处,耕田l2块,20.55亩。

彻底搞清楚石窟现状、形制及其历史沿革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在随后对石窟的勘测上,我们力求做到测量规范,数据准确,表述清楚。一句话,每个人都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与懈怠。

张台石窟现有洞窟4龛,坐北面南,背山临水,自东向西依次开凿于张台河北岸陡峭的山崖上。

一窟:券门方窟,室内平顶直角。门高1.9米,宽1.04米,进深2.1米,内宽2.8米,内高1.8米。左雕一佛像,头部残缺,高1.1米,胸围0.36米。佛座长0.85米,宽0.42米,高0.47米。中间及右边佛像无存,仅留残座两个,佛座前有长1.05米、宽0.5米、高0.5米香案一尊。窟内两侧均有小佛像,左边8个,右边10个,皆漫漶不清。

二窟:距一窟2.3米,拱券门,窟顶前低后高,为平面直角。内高1.57米,宽0.99米,进深1.39米。窟内佛像无存,仅留莲花石座一个,长0.48米,宽0.55米,高0.2米。距此窟西0.64米处,有一高0.8米、宽0.55米佛龛,龛面平整。

三窟:距二窟2.3米。门楣高1.2米,宽1.03米,进深1.8米,内宽2.33米,后壁高1.67米。窟内佛像毁坏无存,后壁仅留并列的三个高0.56米、宽0.62米的桃形攒尖石雕图案。窟内两侧有佛像,左边2个,右边4个,均模糊不清。另外两侧壁各有佛龛一个,高0.45米,宽0.48米。

四窟:距三窟16.3米。此窟20世纪70年代初被民兵炸毁,仅残存进深1.83米、内宽2.5米、高0.85米的石窟轮廓。内压一断碑,宽0.6米,残高0.39米。碑顶雕有花纹图案,上刻一“佛”字,残碑面有“世人有一□□□,吕玄辉□□”字样。

此次考察我们除了彻底搞清了石窟的规模、现状,还第一次彻底搞清了当地老乡记忆中曾立于石窟前,铭载着石窟起源石碑的来龙去脉。

树碑勒石是中国古代大型建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佛家净地且有一定规模的张台石窟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由于时间久远,加之当地紧靠回族聚居区,人们普遍缺乏有意保护的意识,如此一来,待到有关方面认识到石碑不同寻常重要意义并想急切找到的时候,当地人依稀记忆中的石碑便有了多种“版本”的归宿与去向。

1992年我就此专程到张台村访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时,他们有的说,那通石碑早年被掀到后,整个就地填埋进了坍塌的土里边;有的说,掀到后跌成三块的石碑1981年重修清真大寺时整个填在了水房的地基下;还有的说,跌倒后的石碑被村上一姓禹的饲养员作了牛马槽……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测量完所有石窟,第二天上午我们坐在地塄边闲聊,就此顺便问起下河村家距石窟不远、前来凑热闹、名叫禹进山的中年男子时,不曾想他的回答竟让我们一个个眼放异彩——

“那石窑前跌倒绊成三截的碑子嘛,中间一块现在就撂在我家的院子里当磨刀石用着哩!”

“走!立马就去看看!”我说。

禹进山没有跟我们开玩笑,以磨刀石功用斜躺在院子南墙根的半截糜面石“无字碑”百分之百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张台石窟前的石碑。

问及断碑来龙去脉,禹进山说,1954年秋天他16岁。一天,村民准备将石碑放倒,运回清真寺做他用,谁知放时一不小心,高大的石碑竟跌成了三截。面对跌成三截无法派上用场的残碑,大家只好弃之路边走人。这年冬天的一天,乘着下雪,他同父亲一起用拔枷以牛力将中间一断拉回家中,准备磨光上面的刻字当磨盘用。谁料全家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磨光后才发现此石远不够做磨盘的尺寸,没办法只好撂在南墙根当磨刀石用!

俯身仔细查看,此断碑高1米,宽1.04米,左边沿一道回字纹图案若隐若现,靠右仅一“令”字清晰可见,其余字迹皆模糊难辨。关于石碑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禹进山说,上半部分刚跌破时,自己只记得上面有很怪异的图案,至于去向自己也不清楚。下半部分随后被村民拉去填到了张台村清真寺的水房地基下,碑座现半埋于石窑前公路下边的田埂上。

告别断碑,在禹进山引导下,我们在公路边荒草萋萋的田埂上找到了长1.28米,宽1.1米,高0.7米,掩埋于浮土中的龟形碑座。直面事实,虽然我们无法阅揽完整石碑并静心释读历经岁月风雨洗礼的文字,但至少我们可以断定,此碑完整时,它的高度一定不低于2.5米,宽度不少于1.2米。同时,石窟前田野里及河床两岸广泛散布着的砖瓦、陶瓷器碎片告诉我们,当年这里的地面建筑是具有相当规模的。

告别了张台石窟和禹进山一家,下午我们一行又马不停蹄参观了距张台石窟7.5公里、开凿于北宋、与张台石窟同属一种形制的甘肃华亭县河西乡建沟石窟群,走访了张台石窟周边村子里有一定影响的几位老人。

河西乡新西村马志刚(汉族,71岁)、马志荣(汉族,76岁)说,石窑湾石窟原有不规则上下两层,下面一层早年被塌土掩埋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上面一层。每年的正月初一,我们都要到石窟里烧香敬佛,直到今天我们还记得老人们常常议论石窟寺的一句口格(俗语):“谁人修起石窟寺,可得银子九鼎八涝池。”

张台村赫继升(回族,77岁)说,我十二三岁放牛的时候,常在石窑里避雨玩耍,那时除了现在看到的四眼石窑,下边还有五六眼哩,里面的石人人比现在看到的要多、要完整。当时,整个石窑湾全是一片茂盛的桃木林。现在的这条公路,当时只是一条简易便道,路下边地里耕种时,常有人能挖出完整的石条和柱基石来。

独居南山脚下,张台下河村的杨士俊(回族,54岁)说,听老辈人讲,石窑湾很早的时候,不光香火盛,庙会也很大,隔河还唱对台戏哩,唱戏的时候热闹得很,摆摊的、耍赌的、卖吃喝的都有。我家现在的房地基就是当时的南戏台。杨士俊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我们发现他家院落西边的田埂边、崖畔上堆积着小山一样耕地时挖出来的残砖破瓦。

归鸟啁啾,夕阳把路边古榆的影子拉的修直而悠长。走出杨士俊家院落时,我发现眼前小山一般散乱堆积的瓦砾间一片瓷片很扎眼,便拣起来揩掉上面的泥土,仔细一打量,嚯!原来是半个带底足宋代耀州窑刻花瓷盏。

两天时间要全面彻底考察清楚一处具有相当规模的古代文化遗迹,显然有走马观花之嫌,但聊以自慰的是通过此次对张台石窟实物及周边区域的考察、走访,我们觉得历经岁月长河的张台石窟,其自身潜在的历史与文化艺术价值确实值得我们去认真挖掘研究。同时,台湾同胞前后三次不辞艰辛,辗转千里寻访、朝拜的过程也绝非简单偶然的心血来潮,它足以证实济公与张台石窟之间的确存在着一段一时半会难以诉说清楚的历史瓜葛。

1995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