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石窟危岩体

石窟危岩体

时间:2022-01-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文物保护中,文物本体与载体均可能发育危岩体,这些危岩体自身具有文物价值。危岩体是否是文物本体或者是否会危及文物本体是应首要关注的问题。文物保护中的石窟寺,均为已经经过上述3个过程后的地质岩体。
石窟危岩体_石窟岩体结构稳定

1.2.1 石窟危岩体

危岩体的定义在不同行业中内涵不同:在地质灾害研究中,一般将边坡(斜坡)崩塌体等同于危岩体,崩塌是岩体的主要破坏形式;而在隧道工程中,则将硐室内松动岩体定义为危岩体。总的来说,一般建设工程研究的危岩体其自身价值不高,更多关注的是该岩体破坏后可能造成的危险。而在文物保护中,文物本体与载体均可能发育危岩体,这些危岩体自身具有文物价值。危岩体是否是文物本体或者是否会危及文物本体是应首要关注的问题。

石窟作为野外不可移动的石质文物,其存在一般有几百年至上千年的历史,这个时间尺度与普通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50或100年)完全不同(图1.1)。也就是说,普通工程主要解决边坡或者隧洞等前100年的问题,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所有工程建设中考虑时限以外的问题。以边坡为例,在开挖初期,由于应力释放,原有裂隙张开,在开挖扰动、水体浸泡等作用下,将不断坍塌、坍塌破坏数量总的说来呈前期较少(破坏滞后性)—中期增多(大量控制结构强度降低)—后期减少(破坏后形成相对稳定性的边坡)的一个过程。文物保护中的石窟寺,均为已经经过上述3个过程后的地质岩体。其破坏的形式将由结构面强度控制转向结构面和岩石共同控制。而在历史长河中,普通工程的偶然作用(地震、战争、火灾、洪水等),对于石窟这一特定研究对象,成为了必然作用,所以对其研究的程度必须更加深入、细微,同时,石窟危岩体的内涵也更加深入和广泛。

img2

图1.1 工程建设与石窟保护研究时间上的区别与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