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有子的思想贡献_孔子的故事

有子的思想贡献_孔子的故事

时间:2022-04-2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有子的思想贡献_孔子的故事(一)曾子其人及在孔门中的地位孔子弟子中有曾氏二人,即曾晰和曾参。子思为孔子之孙,最早的出现处是《孟子》一书。至于子思的思想学说,历来的争论之点在于子思和《中庸》的关系上。现存《礼记》一书中有《中庸》一篇,朱熹认为即是子思所作,并传至孟子。近代以来,许多学者又持两可之论,认为《中庸》之中有子思的原作部分,亦有后人增补的部分。

有子的思想贡献_孔子的故事

(一)曾子其人及在孔门中的地位

孔子弟子中有曾氏二人,即曾晰和曾参。曾晰名点,生年无考。一般认为他是曾参之父,《论语》中曾点有一见,但也有人因此而怀疑他的弟子身份,认为他是道家虚托的人物或当时避世狂士,如长沮、桀溺之属。这些疑问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结合孔子和孔子弟子当时的实情来看,曾晰恐怕还是孔门中人。

曾参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鲁国南武城人。《阙里志》言其为夏朝封于郐地的少康子曲烈的后代,春秋时灭于莒,曾家流亡至鲁,沦为贫民。“曾子弊衣以耕”,可见其出身与孔子亦大有相似之处,故能倾心于文化事业。他是孔门的后进弟子,可能是孔子六十岁以后招收的文化弟子。《弟子传》云:“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孔子晚年评价弟子时有四科之分,其中并无曾子,可见曾子到而立之年时仍无太大的成就。孔子日:“参也鲁”,这说明曾子天资较差,只是他能下苦功,再加寿数较长,所以在孔子去世后亦成名于天下。《论语•里仁》云:

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www.guayunfan.com)后人(特别是宋儒)即以此次对话为根据,认定曾子可做孔学之传人。其实,孔子之所以强调“一以贯之”,可能是因为天资鲁钝的曾子为学过于支离破碎。正因为孔子批评得当,曾子也才以“唯”来应。《论语》又称曾参为“子”,因此人们认为曾子及其门人肯定参与了《论语》的编纂,以此来看,曾子在孔子去世后确实有以传人自居的举动,他自称“士不可不弘毅”,承传夫子之学显然是这种弘毅精神的一个方面。

曾子之所以被许多人奉为孔学传人,除上述原因外,他在孝行和孝道上的不同凡响的成就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此关心的是,自称的传人与实际上的传人是根本不同的。其实,在孔子看来,只要弟子们能循正道而进,人人亦可是其传人,所以他生前并未有过指定传人的意图。

(二)曾思学派质疑

由于唐宋儒者的大力鼓吹,一般总以为先秦儒学最终形成了从孔子到曾子、子思和孟子的所谓一脉相承的“道统”。其实,韩愈这种主张,一开始就有学术以外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了与佛、道对抗而精心设计的一条传承线索,所以说是不符合实际的。先秦儒学的发展固有其线索,但这种线索是学术的而不是政治的,是集体的而不是个人的,是自然的而不是安排的。战国末期的韩非认定儒家有子思、孟氏和乐正氏之儒,而乐正氏正是曾子之学的传人乐正子春。可见,在先秦人物看来,曾子、子思和孟子是三个著名儒家学者。而唐宋以后的儒者,却又提出“曾思学派”和“思孟学派”的说法,这无疑为我们研究孔子弟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们在此先讨论曾思学派。

《世家》云:“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子思为孔子之孙,最早的出现处是《孟子》一书。《孟子•公孙丑下》载孟子语云:“昔者鲁缪(穆)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其身。”鲁穆公于公元前四〇七年至前三七五年在位,此距孔子卒已有六十余年。《孔子家语》云孔子十五娶妻,次年生伯鱼。《世家》又云伯鱼五十而卒,则伯鱼卒在前四八三年。子思即使生在伯鱼之卒年亦无法与鲁穆公谋面,更谈不上什么任用了,可见孟子的说法是不足全信的。谈到子思与穆公见面的尚有《檀弓》,但《檀弓》又载柳若谓子思云:“子,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乎观礼,”颇不类春秋战国之时的情形,所以,它关于子思的其它记载亦受到怀疑。我们如此研究子思,倒不是怀疑他的历史存在,而是想检讨一下他的由孟子树立起来的历史地位。

孟子为什么要抬高子思呢?这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道统意识,希望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加强儒家的地位。《孟子》言“曾子、子思同道”,孟子自己在言语之间又有颇为亲近、景仰子思之意,这样便有意无意地建立起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线索,后经唐宋儒者的利用,竟至产生了曾思、思孟学派。其实,同道与师承是不一样的,况且,司马迁亦未曾提到师承之事。所以,倘若子思果真是有道之人,则其思想更可能直接得之于孔子。另外,追随孟子的《檀弓》又云:

曾子谓子思日:“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子思日:“先王之制札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跋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

显然,不仅子思不把曾子作师长看待,亦没有同道的意味,那么,此二子何能结成一派呢?

至于子思的思想学说,历来的争论之点在于子思和《中庸》的关系上。《世家》云:“子思作《中庸》”,但未有进一步介绍•这便引起了后人争论。现存《礼记》一书中有《中庸》一篇,朱熹认为即是子思所作,并传至孟子。清代学者崔述起而反对。他认为《中庸》的言语应在《论语》、《孟子》之后,又认为孟子引孔子语时总是明言孔子日,而《孟子》中与《中庸》同文处却是孟子独述,不言子思日。所以,崔述认为《中庸》大抵是子思者所撰,流传既久,至汉时竟以为子思所著。近代以来,许多学者又持两可之论,认为《中庸》之中有子思的原作部分,亦有后人增补的部分。

其实,关于《中庸》的问题并不算复杂。司马迁用“世家”和“列传”形式介绍孔子和他的弟子,独不多言孔子后人,甚至连《中庸》的具体内容都未提及。再读今日之《中庸》,文体既不类孔孟之间,又间言秦汉之事,且其辞气之间,道家之口气亦颇重,所以,它决非是子思之原著,至多只可以说是汉儒以子思之原书为蓝本,杂以己见,遂成一书。

子思的生平,除《孟子》、《檀弓》等所言与鲁穆公有交流之外,《说苑•立节》说他是“居于卫,缊袍无里,二旬九食”,显然曾有过困顿的生活。《吕氏春秋•审礼》则云:

孔思请行。鲁君日:“天下王亦犹寡人也,将焉之?”孔思对日:“盖闻君子犹鸟也,骇则举。”鲁君日:“主不肖而皆以然也,违不肖,过不肖,而自以为能论天下之主乎?”

虽然此处的鲁君(未言是“穆公”)对子思的反诘正中孔子政治主张之要害,但看上去子思的政治行为颇有些类似于孔子,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政治家。所以,当我们研究子思时,与其在《中庸》上纠结不清,还不如考察他的政治表现,与其说他是位道统之中的思想家,还不如说他是个理想主义的政治家。

(三)曾子的君子之行

在现存的有关孔子弟子的史料中,曾子及曾子一派占的比重较大,这无疑与孟子对他们的推崇有关。曾子生性鲁钝,入孔门又晚,成才也较晚,所以,他的思想发展是以稳健著称的。这种特征虽然利弊皆含,但从对孔学的推进来看,曾子不能不说是一位有创建性的弟子。

曾子既不如颜回那样的学才,又不像子贡那样的辩才,更不具冉求那样的干才,所以,他的稳健主要表现在“行”的方面。特别是在日常行为方面,他的君子之行,在孔门之中是颇具特色的。曾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0]这种近取诸譬的修身功夫,显然是孔学的内容。但是,在孔子那里,修身的最高成就是“仁”,而曾子的修身目标却是君子,并且他心目中的君子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21]将仁的高标准落实到了君子之行上。事实上,曾子君子之行的特点也就在于他将孔子较抽象的教条变得很具体,虽然未出孔子的指示方向,但规模要小一些,也更注重于实际的运用。孔子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22]曾子就讲“君子思不出其位”,[23]由谋降低到了思。孔子又说:“君子坦荡”,[24]“君子不忧不惧”,[25]曾子却在病重之时召门弟子说:“启予足,启予乎!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26]这与孔子相比,在气魄上要逊色不少。正因为他对自己有如此苛刻的要求,以至于他的后学几有走向道家者流极端重视自身的倾向。《大戴礼记‘曾子之事》云:“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显然与孔子豪迈的气势不相一致。所以,我们不得不说,无论在任何情势的社会中,严格要求自身固然重要,但由此发展到极端看重自我生存的地步,却自然生出了它的弊端。一方面是可能束缚个人应有的创造性冲动,再一方面也可能使人丧失其应有的社会责任

在严格的道德自律方面,高柴是与曾子近似的一位弟子。孔子说:“柴也愚”,[27]也就是说他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大戴礼记》说他是“入户未尝越履,往来过人不履影,开蛰不杀,方长不折”,大有曾子之儒的风范。《弟子传》云高柴字子羔,小孔子三十岁,卫人。又言其长不盈五尺,孔子也有过以貌取人而失之于子羔的检讨,可见像高柴这样的弟子,貌虽不扬,却能利用自己愚的性格,努力修身,又能明哲保身。不像子路那样明知必死却仍然勇猛,而是知险而退,履践自己的做人原则。

(四)曾子的孝行和孝论

曾子的另一思想成就是对孔子的“孝”的理论的进一步的发挥。孔门弟子以孝闻名的很多。闵子骞便是其中的一位。不过,曾子之孝与其他弟子有所不同,他不仅有极端的孝行,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孝的理论,并使之成为其后学的主要特点。

新语•慎微》云:“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论衡.感虚篇》又石:“曾子之孝,与母同气。”对父母的体贴,已到了心灵感应的地步’。这些说法虽有一些汉代学者固有的夸张笔调,但曾子之孝的影响,却无疑是很大的。与曾子有近似气质的高柴亦有惊人的孝行,《礼记•檀弓》说他是“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晏子春秋》说他是“父之孝子,兄之顺弟也”,父母不幸而死,无力合葬,哭于深夜。

以上种种,不仅说明曾子等人有着过人的孝行,而且也说明孝的教育在孔门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孔子的另一位弟子有若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8]认为孝是成仁的基础之一。孔子本人亦多强调孝的意义,但是,对于孝的确切含义,孔子如同时对待其它概念一样,并未有过全面的论述,只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解说,因为事实上仅用文字也难以罗列它的所有方面。

对于孝来讲,由于孔子痛感当时社会下凌上的风气日盛,不免多强调一些下对上的敬重和义务,但孔子并不认为上对下就可以为所欲为。他认为“君使臣以礼”,然而,不幸的是,鲁钝的曾子并未完全领会孔子的深意,或者说,他为孔子的现实用意所困惑,片面强调父子关系中子对父的义务,再加上其后人的进一步推演,使孝的意义无限膨胀,并参与演出了中古以后“以理杀人”的惨剧,这的确是孔子的始料未及之处。

《论语•子张》载曾子语云:

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很明显,不太注重父对子的关切和义务。进而言之,《吕氏春秋•孝行》又载曾子语云:“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这样,作为子的一切行为都与父母的利益联系了起来,以至于“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 [29]显然,做人如此,已完全消除了个体存在的意义。

原初儒家孝的意义之一是将孝与忠相联系。有若就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30]认为孝子虽然不一定就是忠臣,至少亦绝不会是叛臣。到了曾子那里,则是“事父可以事君”,“君子之孝,其忠之用”,“孝子善事君”等等,把事君看成了孝的归宿,明确地把个人的修身与政治连成一线。显然,曾子一派的这种思想,与专制社会利用封建的伦常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是大有关系的。

曾子之学的流弊是很明显的。他对君子的严格定义,固然有助于个人道德情操的增进,特别是知识分子不屈服于政治压力之精神的培养,但是,它的对社会事务不负责任的弊端,特别是在乱世,表现得尤为引人注目。他对孝的系统阐述和认真强调,虽然有利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的一面,但它对于专制政治的助长也是不容漠视的。并且,以上两方面的共同缺点,是对个人创造性的限制。所有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同时,这些思想,有孔学的渊源,又不完全等同于孔学。

(五)曾子、有若的政治观

根据《论语》所云,曾子未有过从政的经历。显然,从他的性格和为人来看,也很难想象他会在政坛上久呆下去,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现实政治的深刻认识,并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论语•子张》云: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日:“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还有一些儒家民本思想的倾向。在这一点上,有若也有近似的表现,《论语•颜渊》又云:

哀公问于有若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日:“盍彻乎?”日:“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有若在此讲述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他对鲁哀公的不苟同的态度,以及他对百姓足用的关切,均说明了他们这类弟子的政治态度。与孔子一样,他们都有明确的政治原则,并且下决心坚持;又因为他们的内心很充实,所以亦能站稳自己的立场,不忧不惧。可以说,他们是那个时代真正的知识分子的代表。

(六)关于有若的几点补述

有若字子有,据《弟子传》,他可能是孔子的后进弟子,亦是位思想比较成熟的弟子。据说有若也参与过《论语》的编纂工作,从现存《论语》来看,虽然言论的数量不多,但却有独到之处。《论语•学而》载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颇有些辩证思维的特点。有若一生的大事之一,是《孟子。滕文公上》上的一段记载。孟子说:“昔者孔子没……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日:‘不可。’”孟子的说法很模糊,他讲有若“似”孔子,但并未言明似在哪里。司马迁以为是貌似孔子,并有一段精彩的演绎,[31]但后人大多以为不可信。平心而论,首先,以孔子弟子的修养,必不会有以弟子代师长的作为,倘若仅凭状貌相似就作此决定,则更属荒诞不经。其次,孟子的这一说法,并不十分可靠。总之,仅根据《论语》的记载,我们无法畅论有若的思想,此处将他与曾子并述,亦没有将他与曾子并为一派之意。只是因为他的思想中有些方面与曾子很接近而已。

(七)曾子后学简述

《大戴礼记》上有关于曾子的几篇,《礼记•檀弓》也有许多曾子与其弟子交谈的记载。这种记载虽由曾子一人主讲,但其内容恐怕大多是曾子后学的思想。因韩非之“八儒”中有乐正氏之儒一派,所以,很可能这一派就是以乐正子春为首的传曾子之学者。《韩子•说林下》讲一故事,齐国索要鲁国的谗鼎,鲁国送去一个仿造品,齐国不信,并指名要乐正子春出来作证,此可证明乐正子春是当时有名的守信之人。这与曾子的君子之行是一致的。有人以为《吕览•孝行》一篇正是乐正子春之遗教,其中言“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于孝”,显然亦是禀承曾子之教的。可以说,儒家孝的观念的流行,与这一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汉志》记有“《曾子》十八篇”,今不得见原书,如有此书,恐怕也是这些弟子们集录而成的。《弟子传》讲到曾子时说:“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而《汉志》却说:“《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不知《孝经》到底是述孔子之意,还是表曾子之说。其实,孔子晚年既不十分看重曾子,则不可能对他有特殊的安排。《孝经》成书于汉代已无疑,乃是曾子后学所作,或是他人因曾子一派在孝论上持论颇坚,故托而作之,本不必将曾子关联进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