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钺_斧_锛_凿_戈_锥

钺_斧_锛_凿_戈_锥

时间:2022-03-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五_钺_斧_锛_凿_戈_锥红山文化的玉石器,普遍制作很精,种类繁多,且已定型,较有特点,一望可知,因而对红山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发现后,其性质和年代就较易确定。人面纹青黄玉钺,玉质精美,磨制工整,纹饰奇绝,沁色亮丽,是红山文化中钺之极品,前此少见。斧类是红山文化中的大宗,数量很多,前面提到大石斧仅是隅举之例,只因体例关系,未能列入。

十五_钺_斧_锛_凿_戈_锥

红山文化的玉石器,普遍制作很精,种类繁多,且已定型,较有特点,一望可知,因而对红山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发现后,其性质和年代就较易确定。

红山文化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是比较能够全面反映这一时期文化面貌的遗存。就以石器而论,由于红山时期农业比较发达,因而石制农业生产工具非常突出,以大量的柳叶形石耜与亚腰石犁等的出土,不仅证实了红山时期的农业情况,而且其器也成为红山农业生产工具的典型代表,这已为研究者的共识。但笔者近年见到许多其他红山文化的石器,也颇令人惊异,且数量也很多,如石斧即是其中之一,磨制光滑,小顶宽刃,斧身厚重,具有红山文化特点。例如其中一件灰黄色长身石斧长60厘米、顶宽4.5厘米、刃宽11厘米、厚6.5厘米,重达4.5公斤;另一件黑色石斧长39厘米、顶宽8厘米、刃宽13厘米、厚5.2厘米,重亦为4.5公斤。其他还有许多,不再赘述。但如此巨大石斧,过去未见,这些发现,确实更证明了红山文化农业的发达。本节所讲的内容,为斧钺锛凿等器,上面谈及的石斧,体量特大,此前罕见,又为同类,是本节内容,应予收录,但因其为石质,限于体例,未予录入,故于此略作说明,以备了解红山文化关于这方面情况的一个参考。

按本节所列诸器,其功能性质不尽相同,如有的实为礼仪用器,有的则为工具,但因形制关系而置于一类,以便于省览。此外,在本书中将同是斧锛等,则又以器之大小分成两部分说明,原因是器形大小区别较大,明显为两部分,甚或功用不同,故分别列出,以便省目。

本书中收录的钺,较有特点,不同材质,不同形状,反映出红山礼仪文化的特点。风字形钺,器形规整,是钺的标准形式,非常难得。人面纹青黄玉钺,玉质精美,磨制工整,纹饰奇绝,沁色亮丽,是红山文化中钺之极品,前此少见。其他几件玉石钺,亦均制作精良,包浆自然,保存完好,是红山文化中不可多得的遗品。

斧类是红山文化中的大宗,数量很多,前面提到大石斧仅是隅举之例,只因体例关系,未能列入。本书仅选几件一般斧类加以说明,以便了解概况,其中一件玉斧,可以为其代表。另列入一件石制锤斧,这种斧式在20世纪30年代于赤峰红山后发掘时,即出土有这种锤斧,它也是红山文化中一种常见的斧型。(www.guayunfan.com)戈这类器物,过去在红山文化中较为少见,本书收录两件,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为青玉戈,其状长身,体薄,前端较宽,下角圆钝,是为锋刃,后部稍狭,钻有二孔,并有一短沟纹,示为将其向柄上捆绑之用和柄之所在位置的标志线,这样装成之后,于柄上端横出,即是玉戈,其和后世定型之铜戈稍有不同,但此玉戈当为戈之最初形式。另一件黑玉戈,为又另一类型,戈身略为圆形,前端呈锥尖状,后部有纳柄之半圆凹槽,另面磨出绑绳之斜“十”字形浅槽,从而使戈身能在柄上固定下来。

锥,这种器物在红山文化中不常见,锥本身并不稀缺,但做成这种形式还是很新颖的,当有某种特殊用途,这增加了我们对其内涵的认识与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